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丽水市小学科学研修班19号学员陈晓政研修专贴 [复制链接]

11#

 

校园生物大搜索


碧川小学   张金土(一位科学专职教师)


 


师:先看一下第四单元的一段话,提供我们什么信息?


生:知道了,人类还没有发现所有的生物。


师;预计有多少生物。


生:


师:预计有多少种?


生:有200多万种。


师:我们校园大约有多少种?


生:90,200,1000多


师:出示生物图片,你认识哪些生物?


生:说一说。


师:看一看我们的校园图片。


分组活动。(操场、君子园、茶花园、果园、菜园和小果园)


师:我们也用什么方法去搜索?


生:翻土、用放大镜(为什么用放大镜?)


师:校园生物可能在什么地方?


生:刷子


师:这样会伤害蚂蚁吗?植物我们能伤害它们吗?


我们搜寻的时候知道地点、名称的就可以了。


树上有吗?草丛里有吗?各个地方尽量找一找。


师:用什么方法?(教师出示记录表,调查方法、要求)


(教师提的要求过于仔细)


师:教师给学生分组。邀请指导老师(听课老师)。


学生分组到校园教学搜索,记录。




这样的设计不错。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时间让学生回到教室进行统计,分析。

TOP
12#

 

11月20日到12月10日,下小溪小学举行了以“崇尚科学、体验生活”为主题的第一届科技活动节。


本次科技活动节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科幻绘画大赛、科学小论文比赛、科学手抄报活动、手掷纸飞机模型比赛等,大队部联合校科技组开展系列科普活动:一次科普讲座;一次主题晨会;班班举行一次科普知识竞赛;生生写一篇科技论文或观察日记等。活动坚持全员参与、点面结合,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通过举办科技节,进一步推动我校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学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http://www.zjjyedu.org/n25852c90.aspx
TOP
13#

 

《声音的变化》课堂实录


 


执教:浙江省教研员、特级教师  喻伯军


 


课前谈话:用话筒,‘老师们好’你们南宁的土话怎么说?大家一起说。


师:刚才主持人说了,今天上课的内容是什么?


生:声音的变化。


师板书课题


(利用现场资源,直接点开研究的主题,学生快速知道学习的内容。)


师:关于声音的变化,你知道声音有哪些变化?请举手回答。


(一个简单明了的提问,在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情况)


生1:声音的变化有声音高低的变化和声音强弱的变化。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声音长短的变化。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3:还有轻弱的变化。


师:轻弱和强弱有没有关系啊?一样的吧。刚才有同学说,声音有强弱的变化。强弱是怎么回事啦?


(课堂的民主性充分得到体现,让学生积极主动递投入到探究之中。)


师:不知道呀,不知道咱们就来做一做,那声音的强弱怎么做呢?我们来鼓掌。听我口令,我说弱,你们就弱,我说强,你们就强起来,好吗?


生随老师的口令鼓掌:“弱、弱、弱、弱,强强强强,强起来,强起来,强起来,弱、弱、弱、弱。”


师:现在知道强弱了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我们一起来拍桌子,好吗?现在我说节奏,强-弱-弱,会拍吗?


生随教师拍桌子(4次)。


师:现在你说说看,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回事?


生1:声音强就是声音重,比较沉重,比较大,弱呢,就是比较小。


师:声音比较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比较重,声音比较弱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比较——


生:轻


师板书:轻、小


师:平时我们所说的声音重以外,还叫——
生:大


师板书:大


师:还有呢?


生1:响


师板书:响


师:既然知道了强弱怎么回事,我考考你,哪位小朋友来发两个音,一个强,一个弱。


生1用不同的吼声表示声音的强弱。


师:其他小朋友对他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啊?


生2也用类似喊声表示强弱。


师:你这个声音除了强弱还有一个特点,咱们待会儿再说。你能不能用动作做出强和弱不同的声音。


生3:敲重一点,敲轻一点


师:话筒可不能敲啊,话筒时要用来说话的。敲桌子可以。


生在老师的口令下敲了一个强音,一个弱音。


(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教学探究活动,通俗易懂,“科学探究就在身边”。)


师:强弱知道了,刚才有小朋友还说声音又高低,高低是怎么回事?


生1:声音高就是比较小、长。生意低就是比较短


师:你发一个


生1发一个自认为的高音


师:那低呢


生1发一个自认为的低音


师:低音发得长一点行不行?也行的吧,所以声音的长短和高低没有关系。


生2:如果声音高就是很尖锐,如果低就是很沉重。


师:你给大家发一个高地不同的声音来。


生2准确发出高地不同的两个音


师:很好。其实在我们的音乐课上面,我们都听到过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我们是怎么来判断的啊?是唱多来米发的,是吧?多来米发的声音是从高到底还是从低到高?


生:从低到高。


师:大家会唱吗?我们来感受一下,从低音到高音。多来米法索拉西多。好吧。预备起——


生唱多来米法索拉西多。


师:从高到低呢?


生从高音唱到低音。


师:我请一个小朋友唱,从低到高。


生1从低唱到高,又从高唱到低


师:嗯,不错,高低啊,我们就是用这个音阶来判断。这个音阶很有用模拟就可以凭着它辨出声音的高低。我这儿也有一件乐器,它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是什么东西啊?这是铝片做的,铝片琴。我敲敲铝片琴,它能发出多来米法索拉斯多。我不给你们看到,你们根据声音猜猜,老师是怎么敲的?


师敲从低到高的音。


(评价的语言又有激励性,学生喜欢倾听老师的评价,全身心递投入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潜移默化”,“无声”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生1:老师是从多来米法索拉斯多,这样敲的,从低到高这样敲的。


师(举起琴):你听得不错,那老师是怎样敲的?是从上面往下敲呢还是从下往上敲的?从上面往下敲的举手


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你认为从下面往上敲的请举手。1、2、3,哦,想不想敲一敲。每组都来领一个琴,敲一敲,每个同学都敲敲,仔细听一听,这声音的高低跟怎样敲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你发现后,还要把结果记录在你们的记录本上。


师让学生拿出作业本,指导学生填写记录单,要求画铝片琴时不要画太复杂,只要画出主要特征就可以了,在铝片的旁边写上音阶。


师:下面请每一组小朋友派一位小朋友来领取音阶。


生领取铝片琴,开始试验,师强调要每个同学敲,轮流敲。师巡回指导。


师:如果你们研究完毕了,把自己带来的乐器也研究一下,声音的高低和乐器的什么因素有关。研究的问题是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下发口琴):一个国同学吹,别的同学就不要吹了,不卫生,就把它打开来观察研究一下。


师指导全班学生如何画口琴,并指出发出声音的是“簧片”。


师继续巡回指导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乐器收起来,自己的乐器放回抽屉,我发下来的乐器收齐后拿上来。


(螺旋式的上升的研究,从基本活动到乐器的发声,逐步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师:我请同学上台汇报一下。请小朋友把手上的事情停下来,我们来听这位小朋友的汇报哦。


生1(实物投影记录单):我们发现铝片越长,音越低,铝片越短,音越高。簧片越长,声音就越低,簧片越短,声音就越高。


师:你们还有不同意见吗?他们组就是写得小了点,画也画得挺好,写也写得挺好。


生拿记录单回座位


师:有不同意见的请上来。


生2上台汇报:我还发现按住铝片的两端,就不会发出任何的声音


师:哦,按住铝片的两端,声音就敲不出来,是吗。这也在实验中做出来了,挺好的。


生3:我门组发现簧片的长短与声音的音调有关,也与它的凹凸有关。


师取簧片展示于实物台上,让学生指出凹凸部位。


师:哦,原来是和它的厚度也有关系,你的发现真了不起,谢谢你。


(记录、汇报是需要长期培养、训练的,引领学生进行科学的记录、汇报,形成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有自己的思考,并且组织科学性的汇报语言。)


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发出声音高的,这种物体长的还是短的?


生:长的


师:长的发出声音高吗?请你仔细查一下你的记录。


生:短的


师板书:短


师:你原来以为是长的声音高,我们做了之后是短的声音高。


师:那发出声音低的呢?


生:长的


师板书:长


师:还跟什么有关?


生1:跟粗细有关。


师:跟粗细有关,粗的声音高还是细的声音高?


生:细的声音高,粗的声音低


师板书:粗、细


(四年级的小学生对声音的研究到什么程度?有这样的结果应该是不错了吧。)


师: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师:小提琴的声音高低和什么有关?


生2:小提琴声音的高低跟按琴弦按的位置有关。


师:按得低,就是振动的弦变得怎么样?


生2:比较长。


师:哦,那还得看一下


师(取小提琴—):一根弦发出的声音。(拨整根弦,然后按住一处,再拨琴弦,)问:现在振动的琴弦长了还是短了?


生:短了


师:我们来听听声音哦(再拨按住后的琴弦),是不是高起来了?


生:是的


师:所以还是跟长短有关。


师:昨天我发了一些管子,哪个小朋友吹响了?


师抽生1上台演示,演示前:


师:你的管子和老师的管子比起来,谁的长?


生1:老师的


师:你们猜猜看,我们两个发出的声音,谁发出来的声音比较低?


生1:老师的低,我的高


师:你们都这样认为呀?


生:嗯


学生和老师轮流吹,让全班同学分辨。


师:是不是我的低,你的高啊?


师:这和什么有关系呀?


生:长短


师:我这里还有一样东西,考考你们哦


师:(出示一个试管):认识吧,试管。试管也可以发出声音(师演示),假如我往试管里放点水(演示并板画示意图),现在我吹,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生:会高一点


师:你说高一点的道理是什么?


生1:因为先头我们已经说了,就像铝片琴一样,铝片越短,声音越高;水也占据着空间的,它占掉了试管的一些位置,所以声音高一点了。


师:哦,它振动的空气柱短了,所以高了。(师演示)


生:高了


师:那我再加一点呢。(师加水并吹)


生:更加高了


师(拿出三个装有不同水的试管,吹奏出乐曲):怎么样啊?是不是听得想睡觉啊?你们想不想做呢?


生:想


师:可是我只有三个试管


生:用吸管


师:好,就用吸管,我这儿有200个吸管。吸管怎么做这样的一个乐器?画在本子上,画得好的,我就把吸管给你了。


师:你打算怎么设计,每人可以分到5分吸管。昨天发给你们的半根也可以用的。


生开始自主设计,师巡视。


(从活动到讨论到实践,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研究——科学性。)


师:怎么拿呢?


师(抽取一生作品,并投影):这组有办法,尽管简单。今天时间有点紧,老师也做了一个,给你们看看,好不好?


师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从低到高,是从哪边到哪边?


生:从这边到那边


师演示,并指出演奏时的一点要点。


师:这个管子让班主任带回去,等会儿每人发几根。今天课就上到这里了。要说再见,请同学们起来。把你们的东西拿好,凳子先放好。我们来玩个游戏,一种是高低再见法,一种是强弱再见法。会做吧,我说弱,你们说强,我说强,你们说弱。


师:先高低再见法,同学们再见(低)


生:老师再见(高)


师:强弱再见法,同学们再见(弱)


生:老师再见(强)


(在课堂的结束也在运用着探究的知识,再次进行强化-------“科学就在身边”)


 


TOP
14#

 

    以前听到的,多的是教师春蚕蜡烛式的奉献,多的是教师获得了某某奖励或荣誉;而对教师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状态很少关注。印象里,教师好像不食人间烟火——很少有媒体或者个人去探讨教师的幸福问题。 
 没有教师的幸福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 
 在我看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师这个专业适合你,你也最适合它,这就够了。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抑或多么无奈,我只要这个,这个最适合我——我想,你就可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和最深的幸福。


  “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当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


我赞同这样的观点。 我们教师的工作岗位是平凡的,需要我们做好实实在在的工作,为了孩子,为了所有的孩子。孩子的快乐是自己的快乐,为孩子取得的成功而欢呼,孩子的不足而着急。当一群群孩子毕业了,升学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了而为之高兴。我们不图孩子什么回报,只要听到孩子“老师你好”,就是最大的收获。

TOP
15#

用爱点亮心灯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句话:生命中有强大的力量与命运抗衡,这力量就是爱。爱是千里冰川上的一团火种,爱是茫茫暗夜里指航的灯塔,爱是历经风雨,亘古不变的话题,爱是冥冥之中殷殷的守望……


--------<<点亮孩子的科学心灯>>


()


教学是一门不乏遗憾的艺术,为了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我们需要深入地进行研究。备课室一种策略的研究,上课时一种临床的研究,听课是一种比较研究,评课是一种诊断式研究,教后记载是一种反思性研究。


我们在不断的追求,追求自己的进步,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前进,去探索,去耕耘。有时,有掌声,有鼓励,也有冷嘲热讽,世界是无奇不有的,如果你没有坚持,你能够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位码?


未必是胜利的结果,没有追求,没有思考,没有自己的态度,那结果是什么?


俗话说“将心比心”,“心”是什么?我想,那是“爱”,我们自己要有爱,给他人爱。我们身边充溢着爱时,遗憾也会越来越少的……


(二)


孩子是可爱的,是天真的,是家长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童年时美好的,留给孩子一个阳光灿烂的童年,在欢笑里游戏,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里生活,希望一切是美好的。这些事孩子的希望,也是我们的希望。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想,作为教师就应该做一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合格教师,就应该丝丝缕缕的牵挂着每一个孩子,用爱点亮一盏心灯,指引孩子扬帆远航。


我们是平凡的,在平凡中成长,经历着平凡。

TOP
16#

以下是引用淡水鱼在2011-3-19 23:40:00的发言: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想,作为教师就应该做一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合格教师,就应该丝丝缕缕的牵挂着每一个孩子,用爱点亮一盏心灯,指引孩子扬帆远航。


我们是平凡的,在平凡中成长,经历着平凡。


多么伟大的教师形象啊,我们是平凡的,同时也是不平凡的。

TOP
17#

小蜗牛的故事


有一天,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身上要背着一个重重的壳呀?”妈妈对小蜗牛说:“我们的身上没有坚硬的骨骼的支撑着。”小蜗牛又说:“那毛毛虫和蚯蚓为什么也没有硬壳呢?”妈妈告诉小蜗牛:“毛毛虫会变成小蝴蝶,有天空会保护,蚯蚓可以钻进泥土里,有大地会保护他们。”小蜗牛听了后,委屈的哭了起来。蜗牛妈妈安慰小蜗牛说:“我们没有天空和大地的保护,所以我们自己有坚硬的外壳来保护自己呀。”


读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呢?有时候也说给孩子听,他们好像听懂了点什么。这样一个小故事,有很深的哲理呀——自己的困难只有靠自己走出来,自己的快乐,只有靠自己去发现和把握。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知己”才能够把握知己的人生方向。


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孩子越到高年级,他们的自信心越来越缺乏,对他们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淡薄。孩子的独立性越来越差,依赖性越来越强。孩子现在在课堂上,越来越需要老师的细心指导,时时给他们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不然他们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根本就不知所措,没有自己的想法。在家里,他们也都听家长的安排,说一就一,没有自主性,缺乏动力。


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仔细想一想,我们的教学是不是也有需要思考的??我们的老师,有一部分老师,就喜欢仔仔细细的,把什么都交代的清清楚楚,生怕孩子就没有想到什么,怕什么还没有传授给他们。孩子的自主独立性,自我思考,自我发展……所有的一切均给可爱的老师磨灭了,孩子越来越大,这种“优秀的品质”也越来越膨胀。孩子连他们自己是怎么样都给忘却了。

TOP
18#

海儿

我们是平凡的,同时也是不平凡的。


我们就是在平凡中成长。

TOP
19#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拱形结构是一类很重要的结构,应用广泛,拱形结构又叫推理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对学生来说,研究拱形的承重特点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本科有两个活动。


    第一,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用纸拱做实验研究纸拱的承重特点,材料好找,简单易行。实验中不断想办法控制拱变形的问题,使纸拱不断承受更大的重压。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拱形承重的特点。


    第二,用积木搭一个拱桥。纸拱毕竟是一个不会轰然垮掉的拱,而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搭建一个拱桥,不但饶有趣味,而且更能感受到拱形的承重特点。当学生小心翼翼的把多块积木搭成一个拱,看到这个拱并未垮掉甚至还能承重时,他们对拱形承重的特点会感受很深,会惊叹拱形的“力量”大。两个活动相比,前者是更理性的研究,后者是更感性的制作,相辅相成。


二、学情分析 :


   学生在学习这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与简单的力学知识,知道铁垫圈放在纸拱上,有一种向下的压力;其次,学生在四年级语文课堂上学过“赵州桥”这一课,有关赵州桥的知识多少还能够回忆一些最重要一点的是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增加材料厚度和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加物体抗弯曲能力的探究已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在这氛围下进一步探究拱形,相信学生们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


● 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


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


【教学难点】


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的受力特点。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做拱形的卡纸,课件(教师用)。铁垫圈若干。


为小组准备:做拱形的卡纸,螺帽若干,铁垫圈若干,记录单。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1、谈话:老师带来了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图片(播放课件:比萨斜塔、拱门…..)这些建筑在设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的建筑设计有什么原理和特别的作用?


2(师出示一张卡纸)看老师手中的这张纸。(把它平放着,用手托住纸的两端将纸平放在两手之间,纸塌下去了)它连自身的重量都承受不起,这样柔软无力的纸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它至少能承受自身重量不塌下去吗?


3、学生猜测,汇报想法。教师导入新课——拱形的力量。


二、测试拱形承受的压力,分析拱形受力特点。


1、师生共同制作“纸拱”,讨论、认识拱的各部分名称。


2、预测纸拱能够承受垫圈的个数,并且尝试实验。


3、汇报实验情况。(拱足向外移动)引导学生分析拱形受力的情况,并且能够画出受力示意图。


三、使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1、提出问题:在不改变材料又不变形的前提下,你有什么办法让拱桥承受更大的压力呢?你打算怎么做?使拱脚不向两边分开,这样的拱能承受多少垫圈的压力?你能预测一下吗?


2、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预设1把纸拱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物。


预设2把拱足粘住。


预设3抵住拱足。


3、学生尝试研究,汇报研究结果,引导分析方法的正确、合理,选择更加合适的方法继续研究。


4、拱形承重力与拱足被抵住的研究。


1)、学生猜测拱形承重力与拱足被抵住的关系。


2)、设计实验。(利用字典帮助,改变拱足被抵住的高度。)


3)、实验记录表设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根据实验研究的数据,分析汇报实验。为什么拱形结构这么有力量


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的推力,如果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四、知识拓展。


1、与我们房屋的这种横梁相比,拱形结构承受压力的性能怎样?要想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有什么办法?


2、在生活中你看见了那些地方运用了拱形?


3、搭一座“冬瓜桥”,让学生一起来测试它的承受能力。


五、课堂小结,作业练习。


我们的古代人民就利用聪明才智巧妙的利用了拱形的力量,作为更富有创造精神的现代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是如何利用拱形的呢?请大家课后收集生活中见到的拱形,并将它们记录下来


 

TOP
20#

 

“领雁工程”回访到下小溪小学


    4月1日下午,缙云县教师进修学校郑章汉和胡美娇老师到我校,回访领雁工程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后续情况。


    我省自2008年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以来,为全省农村中小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农村教育教学骨干,他们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头羊”。我校有多名教师参加了县市省级培训的学科教师,他们在培训后,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习的新理念、新方法致力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不断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在学校工作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活动中,两位老师了解了我校参加“领雁工程”骨干培训活动后教师成长的情况,并且深入课堂,听取了参加省第一期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陈晓政老师的科学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并且进行了教学录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