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山市小学科学教师成长互助联盟研修专贴 [复制链接]

91#

  对于科学记录,我在开学初也要求四年级的学生每人准备一本,但是半个学期过去了,发现坚持记录的孩子非常少,也没有一定要求每个孩子都要记录。
   在上课时,还是发现一些有矛盾的地方,比如:在做实验时,孩子们往往会把一些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和结论记录在作业本上(孩子的作业本学校都要检查的),如果在自己的记录本上进行再次记录就等于重复作业,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一般,我会要求孩子把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实验现象或产生的问题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在作业本的最上面空白处,或者记录在表格上,这样,配套作业本上的课堂作业题目,学生复习的时候也比较方便。再比如:忙于记录了之后,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我们的教学,可能我们要求孩子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他正在忙着记录,不能主动地参与课堂过程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那么,对于那批比较勤奋记录的孩子,怎么办呢?我们在过程中,还要积极评价,不管在课堂作业本上的记录还是自己备的科学记录本都要让学生互评,并选出年级“最佳纪录员”,也是孩子的一种鼓励吧!
                                                                                                                            (忘记啥星了)王丽萍
TOP
92#

惊叹老师的勤奋与负责……惊叹学生的认真与专心
TOP
93#

初中部进行了期中考试测验,衢州出的试卷。和初中部的考试的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两个信息:1,160分总分,江山的平均分87,150分以上的同学寥寥无几。2,现在的题目越来越灵活了,试卷真得可以考验出孩子的能力
试卷我也做了,题目确实比前些年难
TOP
94#

回复 84楼虫子与狗的帖子

陈老师的课来源于课本,但是却对课本知识进行了深入挖掘,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让我们孩子真正地像科学家那样在研究,一切的推理都有严密的数据来证实,也培养了孩子的数据处理能力。
TOP
95#

以前,上新课的时候,多数以实验为主,我不让小学生做课堂笔记理由:1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动作太慢,课堂时间有限,会影响课堂进度。2.知识点都能百度到,课堂上更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
现在,我处于迷茫期。不知道哪种教学模式既适合我,又对学生的能力有提高。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实验课的喜欢程度不如上个学期。(具体原因还没分析出来)。如果科学课没有做实验,我觉得做课堂笔记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培养学生记录的能力。
我做完中学的科学试卷后在想,我们小学科学到底应该留给学生们什么?每次我们教研员出的期末试卷,我们一线的老师都觉得太难,题目太灵活。其实,那种难度是更接近的中考要求。作为一个小学科学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我应该留给学生一些什么?(还没有想清楚)我想我及需大师的指点。
TOP
96#

最近听了几节课,都是用任务单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长时间探究。我今天下午也想用这种方式去试试效果怎么样!
TOP
97#

回复 93楼zmf82619的帖子

平均分87??这么低呀
TOP
98#

回复 65楼虫子与狗的帖子

有段时间我也让学生准备了笔记本,但发现在课堂上记笔记学生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记笔记这件事情上面,听课的效率反倒降低了。平时比较优秀的学生对于我们上课讲的内容能够很好的内化理解,记笔记对他的帮助提高不明显。而一些理解力较差的学生,记笔记要花去他们大量的时间,往往我已经讲到下一阶段了,他还停留在抄笔记这件事情上面。
但渐渐的我也发现不记笔记的一些麻烦,特别是在复习的时候。很多知识点我们讲过很多遍,图也在黑板上画了一遍又一遍,但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完成作业。这种时候就觉得学生有一本自己的笔记本能够自己复习也许能够对他们有些提高。关于如何记笔记?是不是每节课都要记?哪些知识点要记?给多少时间记笔记?这些问题我都应该继续思考,以求让笔记成为学生的宝贝而不是负担。
TOP
99#

聆听了这3个月的每月研修,近距离的走进专家们的教学教研,惊叹于专家们的新思维新感悟,解惑我已久的困扰。农村学校很小,只有1个标配的实验室,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级,农村很大,有广阔的田园,有丰富的家庭科学用具,有很多城市里没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有很多很多城里的孩子羡慕的东西。。。农村老师很累,一人任教好几个班级,好几个年级,好几门学科,农村老师很幸福,可以“跨学科思维”,就像周老师所讲,可以将数学教学理念和语文教学理念贯穿于科学教学中,可以将科普杂志推广于语文课堂,也可以推广于科学课堂,用语文的思维来解释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来扩充语文教学,如在学习《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语文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认识犀牛和犀牛鸟,鳄鱼和燕千鸟,金黄鼠和百舌鸟,科学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身体结构,了解动物的共栖、共生、寄生等现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农村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没有充裕的财力支持孩子购买课外科普杂志。奇妙无穷的科学世界总是吸引着无数为它痴迷的科学狂人们,也吸引着对它茫然未知的孩子们。如果能将一本课外科学科普杂志连接语文和科学,数学和科学,那将引领孩子们更有兴趣的观察这个有趣美妙的科学世界,更深入的走进科学世界。                                                                                                                                                           邵燕珍于2016年5月16日
最后编辑shaoyanzhen2004 最后编辑于 2016-05-16 22:17:37
TOP
100#

作业:浙江小学科学网“每月研修”活动(周燕娜 2016.5)录像下载
https://yunpan.cn/cSJPRakJTwrit  访问密码 7537
也可点击下面直接观看
http://v.qq.com/page/j/h/2/j0300f8ijh2.html
每月研修五月版(周燕娜 2016.5.15)现场交流互动

温州小碧(646768776)  20:19:17
这个很形象
可是这个会不会带来误解啊
河流随时间变化也会发生变的学生会不会误解为河流形成初期
后期?
答:经过我们工作室两年内研究执教过同一节课的学生情况来看,没有误解的情况。因为这是比喻用在河流不同流段像一个人不同的年龄段,书本中介绍的很清楚。

宁静06(865782068)  20:24:11
在杭州上课时,水瓶中的水以较高的位置冲下来,这种河流的流速是如何设计的?
答:杭州上课时河流河道是让学生自己在模拟实验过程中现场挖、做出来的。根据不同小组建造的不同的河道,流速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平缓的地方、宽阔的河道,流速慢;反之相对陡峭和狭窄的地方流速快。这和实际的河流流速情况是一样的。

嘉兴
飞舞(286834943)  20:24:17
完成后,能把所提到的书列个书单吗?方便大家购买
答:书单先前专门各年级整理过。后来是随机增补进去的。有些是自己看到书店买来,也有一些是网上介绍。可以发给大家共享。

周老师介绍的科普书有电子书可以分享吗?
答:没有电子书,学生阅读的都是纸质书。除非是有些课堂上教学推荐阅读的科普资料,那是老师自己根据不同的课网上搜集整理的。

金华飞儿(935213825)  20:27:15
请教一下周老师,什么是弹性思维?
答:弹性思维这个词纯粹是我自己的一种理解和自造。我不知道有没有专门的这个词语。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思维的宽容度,可以有一定的选择时空,并不是什么非得是这样子的一种想法。
来源于事物的弹性,迁移过来想到的。

温州小碧(646768776)  20:29:49
老师可以事先阅读哪些书?除了孩子们读的那些书之外
还有没有什么推荐老师先读的书呢?
答:首先老师阅读哪些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工作生活需求、根据自己的成长需求。没有一定。但是学生读的那些书,老师可以自己先读。如果你真的做得到推荐给学生的书自己都读过一遍,我表示非常非常的佩服。因为我做不到。我一般是主要看介绍,作者、出版社、内容概要等以及结合我们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当下发生的一些科学事件等。
我个人觉得读书要杂中有精;读经典之书;读自己未涉及领域的一些书。


湖州长兴槐良(168686938)  20:29:52
寻找科普资料与科学课程的结合点,很费时间。怎么处理
答:这个费时是课前的准备积累时间费时。但是如果一件时间有价值的,慢慢去做,总归会有改善。科普阅读与科学教育本身是融合在一起的,只是我们需要寻找适当的课中、适当的内容去渗透、引领、延伸。
不必强求,还是要顺其自然。老师自己觉得有必要才去做。

只有心存美好,我们才会走得更远!
只有心存美好,我们才会走得更远!
这个世界没有非得的事情
与内心相关联,你准备好了,机会就会倾注在你身上——周老师语录
答:谢谢刘特的整理。我继续勉励我自己。应了那句话,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别人。

刘特(605755174) 21:07:35
王平老师的问题,可以引起大家的思考。科学阅读与科学课堂教学、拓展性课程的关联;科学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些还可以继续做些探讨
答:谢谢刘特的梳理。我一开始还没明白,后来想都王平老师的问题指向,和我们现在在做的科普阅读与科学教育的结合还是有点区别。我们更多指向常态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引领,不是作为专门的拓展课程。但是有很好的延伸惯量。我自己设想的确实也是在新一届的三年级中,把科普阅读做成一些拓展课程材料,整合,并且专门研讨科普阅读拓展课程中的教学模式。
不过根据不同的科普阅读内容定位和指向,统一的模式不必强求,还是要追求灵动可变化的。

湖南
平淡(281094861) 20:59:29
我想请问周老师,怎样阅读科普书籍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答:科普阅读与实验能力的提升我觉得可以在一类趣味实验类的书籍中得到强化。因为这类趣味实验书,图文并茂并且形象生动,有明确的实验步骤和讲解,学生边看书边自己寻找材料设计制作实验,自然就提升了科学实验能力。
不过我觉得这仅仅是对部分学生而言,并不是每个学生喜欢看书,并不是学生看了书自己会做,何况很多都是要自己寻找材料的。
所以还是回到那个话题,我们只有心存美好,改变一部分人,那就已经是福报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