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山市小学科学教师成长互助联盟研修专贴 [复制链接]

81#

回复 65楼虫子与狗的帖子

看到如此完整的课堂笔记,我简直惊呆了!不仅仅惊讶孩子的认真,也惊讶于老师的勤奋负责。看到这些课堂笔记,发现其实可以为老师减少不少的时间。每次考试完,我都很厌烦一些知识点说过不止一次却还是有很多孩子打不正确。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有这种完整的笔记,考一次翻一次,那我想次数多了应该都能熟记于心了吧。可是这对于老师的要求也是挺高的,在接下来的时间可以想想如何完成知识点的归纳,并结合实际传授给孩子们。这是我需要努力的地方。
TOP
82#

回复 65楼虫子与狗的帖子

感叹实验小学学生的认真和好习惯。我教五六年级时,也会让他们准备本本子做笔记,但是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坚持做少量的笔记,大部分学生笔记本没几个字。渐渐发现做笔记效果也不是很好,他们光顾着写前面的知识点,后面我讲的都没心思听了,所以后来我就没让他们写笔记了。当然,这是我能力有限,不知道如何指导他们做笔记和听讲兼顾,如果两者能有效融合,既能帮助孩子有效复习,又能培养孩子们整理知识点的好习惯,这对他们以后学习各科都是有帮助的。水星-邓丽娟
最后编辑dlj186927 最后编辑于 2016-05-06 11:03:13
TOP
83#

回复 65楼虫子与狗的帖子

看到实小的孩子们在科学课上认真地记着笔记,我想起了多年前自己的学生也曾经是这样的。那时我也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的重要内容记在一本漂亮的笔记本上,让学生好好保存,因为我觉得这本科学课堂记录本会留下许多美好的科学学习回忆。记录本里面有油菜花的结构分解标本,有蚕宝宝蜕下的皮和吐出来的丝,有每次实验记录下来的数据……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慢慢放下了这种做法,不再要求学生做笔记,只是在作业本或书本上也记录实验数据,我的课堂板书也变得越来越少,甚至没有。
课堂上记笔记的好处有很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听课,在记的过程中及时巩固新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阶段,课堂笔记能很好地重现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回忆复习。我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女孩子记得很认真,而且还很喜欢装饰,男孩子就粗糙多了,潦草居多。还经常会有人找不到笔记本,到最后不了了之,当然这些问题很大原因在于我的引导缺失。不过细细想来,记笔记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比较耗时,占用原来就少的课堂时间。其次,很多学生的笔记内容大多是老师的板书,以课堂结论和知识重点为主,出发点只是巩固科学知识。所以,记录课堂笔记,需要思考记什么?怎么记?
TOP
84#

胜利小学陈老师要上《液体的热胀冷缩》,没来之前我们和陈老师沟通过,这课我们已经上过了,陈老师说没关系,再上一次。我们预料这会是不一样的上法,果不其然,陈老师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1.基于大概念下的实证精神,为教学设计的剑走偏锋开拓空间。

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一课可以说是展示课的热门选题,可是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却独树一帜,这源于他基于大概念下的思考。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内能的改变引起形态的变化,从本质上是物质受到热能影响而发产生体积变化,那么瓶内的水真的受到热能影响了吗?我们只局限于把它放入热水中必定会变热的推测中。

用事实说话,陈老师想到要去测量瓶内水的温度变化,于是就有了双颈烧瓶的运用。这就是科学核心素养中实证意识最好的诠释。

2.悄无声息的任务单设计保障了长时探究和生生交流

陈老师很会利用材料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凭分工记录单领取烧瓶,凭初始温度领取热水,再通过折线图的下发,绘制好后张贴展示,完成全班实验情况调查单。




这一系列活动都在任务的牵引下自主完成,在老师很少的干预下完成了实验的生生互动交流。这些巧妙的设计保障了探究活动的长时延续,也为我们如何开展生生之间的高效互动交流打开了一扇窗户。

3.培养学生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处理能力,体现严谨的科学精神

“要测量哪些数据进行比较?”“测开始和结束两次就够了?”原本一个显性的定性实验,在陈老师的引导下变得要记录很多次的两组数据(温度、液面高度),其中学生往往只会注意记录开始和结束,忽略过程,陈老师的提示唤醒的是学生对过程的关注,这种觉醒不仅限于这个实验。这么多定量的数据获得更好地为热胀冷缩的定性结论提供了有力支撑。后面对实验数据进行折线图绘制,启发了学生对数据的处理,使得结论更加的显象化。

4.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发展观

“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真的是这样吗?”“那我们只能说二十几度到四十几度这个范围,水具有这个的性质。”“那其它液体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

质疑的能力就是在一次次的追问中获得,一个问题的解决伴随着更多问题的产生,这就是科学的批判精神,以及促进科学不断发展的源动力。

5.新技术新材料的按需运用

许多老师感兴趣于陈老师上课用的双颈烧瓶和电子温度计,还有在用手机和电脑间文件传输的茄子快传工具,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给课堂带来了新鲜,这也是源于教学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开拓创新,勇于尝试,根据课堂需要恰当运用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编辑虫子与狗 最后编辑于 2016-05-06 13:57:33
TOP
85#

旨在团结我市小学科学教师成长力量,促进校际交流和教研活动,借助成长互助联盟及网络研修平台,使各梯队教师在融合中共同进步。
——联盟真好!
TOP
86#

回复 85楼lgxing9的帖子

欢迎你共同参与学习!请问你是?
TOP
87#

RE:虫子与狗84#

师傅的总结是我们这个团体都要去学习和思考的,或许师傅你走的比较前面,在怎样的课堂面前站的角度比我们高很多,
从我的角度出发,我觉得我们大多数老师还是停留在怎么把一节常态课上丰富,或者是让学生有所动手,在学生思考的这个过程我们还是缺少一个开始,他们的思维怎么形成碰撞和矛盾,是我们老师难以把握的。从胜利小学的陈老师这节课来看,我觉得这不是他设计的好,很有可能这就是他们的科学课的常态。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学习!
TOP
88#

江山小学科学成长联盟——木星“看小蜜、甜蜜蜜”活动开始啦!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0465.aspx

《放大镜》、《日食与月食》、《摆的研究》教学视频都有哦,快戳,欢迎大家指点~
最后编辑周笑妹 最后编辑于 2016-05-06 16:42:47
TOP
89#

回复 65楼虫子与狗的帖子

我记不清让学生做过多少年笔记了,利肯定是大于弊的,江山有懒汉懒婆类的,不记反而扰乱课堂,而不是积极思考,对付这样的孩子,我就让其洗垃圾桶,要求洗得很干净,我认可才行。呵呵,现在班里还有个位数的人不记的。
TOP
90#

回复 65楼虫子与狗的帖子

科学笔记能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如果没有适当的笔记辅助,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但是是不是要笔笔都记,还是值得思考的,对于摘记,我要求的不是很多,常常是让孩子们记载在作业本标题旁,但是听了一些老师的课后,我发现实实在在的摘记,能让课堂纪律好很多,下次我也要更加明确摘记的作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