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诸暨市成长者团队成长历程 [复制链接]

1#

诸暨市成长者团队成长历程

诸暨市成长者团队成长历程:][em07]

记录我们的成长者团队成长历程,

反思我们的成长历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em07
分享 转发
TOP
2#

教研室倡议,06年2月开始提出成立"诸暨市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成长者联盟",后改名为"诸暨市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成长者团队".
TOP
3#


                

                

                

                

                

                

                

                

                

                

“成长者联盟”活动内容一览表

 

 

 

工作单位

 

指导老师

 

 

 

 

 

 

 

 

 

基本

活动

内容

 

1、我与学生共成长——

A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们共欢乐、共成长的随笔短文

B录像、照片记录师生间发生的精彩片断

2、我与课堂共成长——

A参加比赛课

B开设公开课

C送教下乡

D同课异构

E观看录像课

F听课评课

3、我与科学共成长——

A选读一本业务专著,撰写读后感

B撰写教育教学随笔或参与课题研究

C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D参加网上科学类研修项目(网刊或论坛或研修班)

E参加其它各级各类的业务进修或学历进修项目

4、其它类——

A辅导学生兴趣小组

B辅导学生发表文章

C辅导学生参加竞赛

D个人兴趣、特长的发展

附言:

成立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成长者联盟”的宗旨是:以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以市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为借手,打造一个互助型、共享式的平台,达成更有效、更科学地提高青年教师的科学教学素养。全体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本着自愿为原则,以一个时间段为单位,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上表的“基本活动内容”中自由选择一至几项活动,或者确立一个重点活动主题,同时填写“希望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的内容于下表中,并于320日前把相关表格上传至
            
俞老师的信箱中。市教研室将把各位老师的活动申请表内容进行整合,并尽一切可能创设供大家发展的各种机会或者对相关成果进行单独评比。

 


                

                

                

                

                

                

                

                

                

                

“成长者联盟”活动内容申请表

 

 

工作单位

 

指导老师

 

毕业学校

 

工作时间

 

任教年级

 

学历进修

 

业余进修

 

其它情况

 

 

计划

申请

活动

内容

 

 

 

需要提供的帮助

 

 

 

 

 

 

 

 

 

 

 

 

 

 

 

 

 

 

 

 

实际

参与

活动

内容

 

 

 

 

 

 

 

 

 

获得

成绩

项目

 

奖次

  注(数量)

论文或案例

 

 

 

上课

 

 

 

 

 

 

 

 

 

 

 

 

 

 

 

指导师

评语

 

 

TOP
4#

为了保证活动的正常展开和活动的有效延续,我们特别制订了成长者团队章程,对欲加入团队的人员有特别的限制,同时为了确保团队在共享中成长,我们还讨论成立"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成长者团队"指导小组成员,由10位走在课程改革前列的专职科学教师和另6位大组成员担任指导师,为慎重起见,各指导小组成员都在2006年9月收到了市教研室颁发的荣誉证书,这样,06学年我们就有了16位指导师和9位团队成员!

团员名单: 杨国军 杨云霞    翼   王孙义   楼迪波   葛高烽     嘉   孟敬德  杨新萍

指导师名单:丁晓霖     慧  祝海  陈航霞    赵伟秀 袁革霞 陆新秀 李冰清 何海军

金建海  毛行飞  吴洁炜  俞小滨   何海波  斯剑光

团队总指导师:俞陆海(教研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3 11:58:43编辑过]

TOP
5#

 


诸暨市“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成长者团队”章程(试行)


 


 


 


总     则


第一条  诸暨市“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成长者团队”是由本市热心于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专职小学科学青年教师自发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第二条  本团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实践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科教研员和现有学科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努力提高我市专职小学科学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


第三条  本团队指导小组由市教研室学科教研员和现有小学科学学科骨干教师组成,每学期在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组织团队成员开展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



 


第一章  任   务


第四条  本团队的主要任务是:


    1、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


    2、认真开展理论学习、定期开展学术讨论会、经验交流会、课堂教学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3、通过多种渠道交流教学经验、学习资料和科研成果,促进资源共享;


    4、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研部门的任务,积极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的相关活动。


    5、指导、帮助本团队会员所在地开展的学科教学业务活动。


 


第二章  会   员


第五条  凡认同本团队的章程,热爱小学科学教学,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现任专职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愿意承担本团队委托的工作,且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可以个人提出申请并经所在学校同意,经本团队指导小组核准,即可成为本团队会员。


第六条  团队会员退出团队自由,但退出前应及时通知团队指导小组。团队会员如一学年内两次无故不参加本团队组织的活动或未完成委托的任务,及因为工作需要而改任其他学科的,则视为自动退出团队。


第七条  团队会员有以下权利:


      1、优先参加本团队组织的活动;


      2、优先利用和获得本团队的业务学习资料;


      3、对本团队的工作提出批评与建议。


第八条  团队成员有以下义务:


      1、遵守本团队的章程,执行本团队形成的决议;


      2、积极参加本团队组织的活动,认真完成本团队委托的任务;


      3、维护本团队的声誉。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九条  本团队的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领导机构为团队指导小组,指导小组人员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市教研室聘请。指导小组人员和会员的调整一般为三年一次。


第十条  团队指导小组组长原则上由市学科大组组长兼任,并由其主持日常工作。副组长、组员协助组长开展团队的日常工作。


第十一条  团队所开展的工作由市学科教研员负责协调。



 


  


第十二条 本章程(草案)经团队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在团队成立会议上生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4 15:51:13编辑过]

TOP
6#

团队成员学习、实践的内容,成长的目标:

分 类

形式

     

理论学习

必修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思想与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并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行为。尝试撰写读后感并参加读书交流。

课堂教学

必修

承担各类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等教学任务,学习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点评

必修

学习如何听课,如何评课。

论文撰写

必修

在读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学习如何选题,如何撰文,尝试参加案例或论文评比。

读书交流

选修

读书后观点交流或结合新课标进行经验交流或介绍。

课题研究

选修

通过开展课题的研究,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累、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学生辅导

选修

辅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的研究以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个人博客

选修

利用该渠道建立成长者之间的交流平台,以获取学科的前沿信息,提高业务素质。

网络学习

选修

通过网络学习形成并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累资料等意识。

 

 

 

 

说明:

团队会员要求三年内能涉及到上述各项成长的目标,各目标可分时段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从而让自己得到稳步发展,健康成长。以上表格中必修内容是每一年都应该做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选修目标可逐项开展,最后也达成必修目标。

 

TOP
7#

        06学年课堂教学实践安排:

 

 

   

     

年级

指导师

主要评课人

实验小学

06

11

楼迪波

 

 

 

 

杨国军

 

 

陆新秀

陈航霞

王孙义

 

 

丁晓霖

何海军

 

 

 

 

 

天马学校

07

3

葛高烽

 

 

 

丁晓霖

 

 

 

祝海丽

李冰清

杨新萍

 

 

何海军

袁革霞

 

 

 

 

 

 

 

 

 

 

 

说明:对上表中的评课人,除主评人以外,各会员应主动参与。

    另注:

        1、读书交流会初步安排在20071月,各团队会员都应有所准备。交流前应有

书面交流提纲分发给各指导小组成员和团队会员。

       2、教学论文或教学反思。每个团队会员都应在一学年中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反思,

并按时上交。

       3、目前对学生的辅导工作可将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小课题的研究和小论文的撰写上。

 

TOP
8#




发贴心情





各上课团队成员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详见以下个人专帖)




 



诸暨小学科学成长者团员孟敬德之成长历程




 



诸暨小学科学成长者团员葛高峰之成长历程




 



诸暨小学科学成长者团员王孙义之成长历程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323&page=1



诸暨小学科学成长者团员楼迪波之成长历程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2457&page=1




 



诸暨小学科学成长者团员杨云霞之成长历程




 



诸暨小学科学成长者团员杨国军之成长历程




 



诸暨小学科学成长者团员应翼之成长历程




 



诸暨小学科学成长者团员杨新萍之成长历程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2541

 



诸暨小学科学成长者团员楼嘉之成长历程




 



诸暨小学科学成长者团员毛麒敏之成长历程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304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5 22:52:01编辑过]

TOP
9#

关于举行“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成长者团队”会员读书交流会的

      

各有关学校:

按照本学期“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成长者团队”活动计划,决定于20071月下旬如期举行一次团队会员读书交流会,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2007126日下午1开始

二.活动地点:实验小学(荷花校区)

三.参加人员:全体团队会员以及部分指导小组成员

四.活动内容与要求:

1.每个会员口头简单介绍一学期的读书情况,包括困惑、问题、建议等。

2.联系外出学习、自己的课堂教学和读书后进行体会与反思,并形成书面文字。会后上交。

3.交流时间每人20分钟左右。

4.指导小组人员提出意见与建议。

5.组长布置落实下学期工作。

 

附参加活动的指导小组人员名单:

丁晓霖  
            
  陆新秀  祝海丽  袁革霞  陈航霞  赵伟秀

何海军  
            

 

 

                        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

                             200715

 

TOP
10#

读书交流会及其它相关内容:


 


我们共成长之一:


 


2006年9月25日,浣江小学崭新的会议厅,由俞老师精心设计的"我们共成长"纯民间团队活动开始了,我们会聚于一起,有熟悉的姐妹兄弟,更有年轻有活力的新面孔,为了共同的目标_____让我们的科学教学更完美,让孩子的科学素养更完备,我们将更加努力,在学习与交流中共同成长!


 


我的一番开场白:



我们是以“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成长者团队”的名义相聚在一起,我们当中,有成长者团队的指导师,也有青年成长者,虽然我们的身分不同,但我们都是成长者,借团队这个名义,无论是成长者团队的指导师还是成长者团队成员,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全面审视自己的教学情况,全面提升教学业务素质,从而让你们成长的同时也让自己继续成长。
“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成长者团队”是以教研大组的名义发起的,实际上是俞老师提供给我们一种非常有创意的学习方式,感谢俞老师为我们的成长所做的一切,让我们用掌声感谢的同时更要用行动感谢!


 


团队成员浣江小学:楼迪波之:“成长”有感


 



这次的“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成长者团队”活动,对我帮助很大。我也开了一节公开课—《运用感官》。评课老师对我的评价可为是一针见血,使我这个刚刚站上讲台两个多月的科学专职教师,早早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我是幸运的!
我认为我最大的问题是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过多的关注教学过程,其实这一点是大多数年轻科学教师把握不准的地方,也是最致命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行的,必须认真积极长期钻研教材,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从整体上把握。做为我本人,从指导老师们的建议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很多不足,我简单地概括出几点:
1、教师语言必须精练,尽量避免重复、口头禅和顺势语,如“好不好”,“行不行”,“想不想”之类,这样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是不科学的。教师的语言必须概括,当问题提出后,怎样才能顺势,适时地引导学生从“歧途”中扭转,对学生“散”的答案进行概括,这是很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2、教师要尽量避免一些难理解的词。要知道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教师的语言应该停留在学生听得懂的层面上,很多需要有一定经验基础才能理解的词,如“物质”,“系统”,“液面”,“容器”,少说或不说,能用其他词代替的尽量其他词,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否则,一堂课听下来学生还在想这个词什么意思,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危害更大。
3、青年教师往往急于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忽视对学生科学习惯的培养,如倾听的习惯,实验的习惯,记录的习惯。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科学习惯”也是一项重大的目标。我觉得在平时的课堂中,应该多注意培养这些被忽视了的习惯,而对一个小学生来说,习惯的培养往往可以对他以后的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4、青年教师对教材理解后,不能死板地按照书本或原有的模式,应该有多多钻研的精神,应该努力探索一些更好的,更简便的方式,达到学生学习的目标,对学生而言,科学是理性的,是有前因后果的,所以不要强加知识给他们,如果能讲出给所以然来,或有因果关系的,这样的知识才会使学生更信服,才符合科学的标准。
这就是我在本次活动中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希望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




                                                                                      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我们共成长之二:


 


06年11月21日,浣小的第二次碰面,让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堂全生态的课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思考,请自由发表:


 


 



 团队成员:   天马实验小学 杨新萍             听后感
听了《运用感官》、《比较水的多少》、《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三堂科学教学实践课,感触很深。三位老师以自己不同的风格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科学探究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三位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或多或少都安排了一些适合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也由此激发。如:《运用感官》中,楼老师通过安排学生观察橘子、品尝橘子,学生经过体验,领会到了感官的重要性;又通过摸鸡蛋游戏,充分感受到了眼睛的独特性,没有眼睛就不能区分蛋的类别….. 在教学进程中安排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开展活动,通过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让学生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体验到了研究成功的喜悦感、成功感,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乐趣。
情境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在教学《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中,教学开始,杨老师就让学生品尝饼干,做导游这样独特的方式带领饼干进入自己的消化器官,这样独特的情境导入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热情,同时也顺利引出了本堂课的探究对象——消化器官。
进行实物演示是帮助学生理解的一个途径。在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中,当学生探究比较水的多少方案中,当学生思维单一,理解发生困难时,王老师通过实物演示点拨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三位老师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楼老师在教学《运用感官》时,教学语言欠精练,教师在归纳的时候没有归纳在展示先进仪器照片时显得有些单一;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中,王老师讲的太多,对于教材的理解没有切合学生的实际;《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杨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消化器官时显得不够深入,学生没有动起来,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而这些问题也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问题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总之,听了这三堂课,受益匪浅。


 


 


 





















团队成员夕沙之反思:



  这次的课上的自己也很意外,但又是必然。我自己最大的感受:是教学过程不够紧凑。同时,老师们的点评也让我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让我重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1)、对一堂课的评价,主要见其细微之处;从一堂课中,也能粗略看出教师自身的素质。而我在课堂中对细节关注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堂语言不够精炼,像“可不可以”、“行不行”等口头语过多;板书不够简洁,不能更好的体现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更多的关注这些方面,该掉自身的不足,努力寻求不同的方式。
(2)、教师要学会灵活的处理教材,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设计。对“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水的多少的方法”这一活动,根据我试教的那几个班的学生实际,我将该课的三个活动:比多少、多多少和使用量筒进行了整和,但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对这次上课的班级不适合。即,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整和教学内容。因此备课时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要有充分的预设。
(3)、让学生把话说完!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在讨论比较方法的活动中,不乏有这种现象:当学生的方法跟老师的预设接近时,教师便迫不及待的往自己预设的方向引。这样一来,教师讲的多,而学生讲的少,不但“牵着学生走”的痕迹较浓,而且不能体现“科学课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宗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
总之,最好的方式是不断的反思,最宝贵的财富是老师们的指点!


                                                                                                  06年12月20日


我们共成长之三:


 


07年1月
 


_____今天是读书交流会,听了八位年青有活力的青年教师的读书报告会,与会人都深有启发:是呀,为什么读书,读书怎样读,读书后有什么体悟?这些问题在报告会中得到了充分的交流.


老师们读书的方式多样而有实效:有的边读书边与实践结合起来,提出困惑与思考;有的能把多本书串读起来,整合相关的内容;有的还能把书读透,及时亮出自己的观点.


相信今后带着问题去读书的方式一定会让我们明白:读书是为了引导反思,读书是为了提供佐证,读书更是为了指导实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0 11:07:57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