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步一个脚印——2013小蛮要坚持~ [复制链接]

1#

一步一个脚印——2013小蛮要坚持~

 

      看到各位老师都在论坛建立成长贴,发现自己也可以把每堂课的反思和困惑建个帖子,省去了每次反思都要新建文档的麻烦。


      作为新教师,第一次执教五年级科学,而且又毕业于化学专业,似乎和小学科学关系比较弱。和以前的实习老师聊过小学科学,他说大部分的内容都是生物物理,现象明显便于观察,很少涉及化学中本质和原理的分析。初中学过一年生物,高中小高考时学过一些生物,所以生物必须是要恶补的一方面。


      除了专业知识方面,还要调整的是教育理念。以往接触的都是高中教育,实习的对象也是高中生,比较多考虑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难度,对于概念和表述很强调全面,自己也很喜欢方程式解决很多问题的思维模式。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多是要培养他们研究科学的兴趣,学会细心观察,养成良好的思考方式,就像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科学的大门。


      每个年龄都有自己要学会的事情,把该学的事情学好,他们在学习路上的每一步都会走的更顺利一些。


      同样也是对自己的告诫。有时候看到论坛上有那么多的好东西,想贪婪的全部都吃下去,没吃成大胖子就先噎住了。现在要好好研究教材,把每节课都上踏实了。希望有一天他们回过头来想起小学科学能会心一笑,想着:“这门课程其实挺有用的,还真学到了点东西”!


       所以,有困难解决困难,有机会抓住机会!

分享 转发
TOP
2#

 

第一课  种子发芽实验1


存在问题


1. 学生对于种子发芽的条件很容易和植物生长的条件混肴


2. 学生挑选条件受教材影响都偏向于“水”,个别选择研究“空气”“阳光”。


3.虽然已经以“水”为例设计实验方案,但是通过设计“研究空气对绿豆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的结果来看,很多学生对于“对比实验”的理解还不是很明确,尤其是要控制不变的量和改变的量。


4.学生接触实验的机会少,兴趣过于高涨。约定好了课上实验,有小部分学生已经急匆匆的玩起了实验。还有小部分的学生存在“恶搞实验”的行为。


5.条件限制,分组只能按照座位安排,小组成员内有矛盾。


 

TOP
3#

 

第二课 种子发芽实验2


 


      九月的温度适宜,绿豆种子发芽一个晚上就可以有现象,对于第二天就有课的班级来说算是一件好事。并且同时教八个班的好处是可以不停的修改自己的教案。起初的安排还只是请几组起来简单的汇报,发现学生几乎不听别人的报告,一直都在讨论自己小组,结果轮到自己的时候又说不清。于是在其他班级里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班级纪律较好,并且认真填写报告的班级组织了种子发芽汇报课,把汇报内容分为四部分:1.研究的课题;2.简要说说研究方法;3.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现象(包括种子发芽和发芽量的统计);4.给出结论。


      起初第一组上来的学生还无从下手,对着报告单支支吾吾的念了几句,还老是转头看我,说完后找了个小问题提问他,(学习了各位老师给每个人分工的方法)结果他说这是记录员填写的,他也不知道。于是又给了5分钟的时间小组重新讨论如何汇报。随后请了比较优秀的一组进行展示,小发言人汇报的有模有样,头头是道。在他的示范下,刚刚第一组的成员竟也举起手说要再重新汇报一次。进步当然很明显!


      通过学生的汇报,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逐渐清晰。但是很少有人做空气和光照实验,感觉是个很遗憾的地方。


      对于纪律不好的班级,我重点布置了4组要完成实验进行汇报,其余的可以回家实验。先抓点,再辐射到面,希望以此来调整班级内学习科学的纪律性和积极性。


      本课最满意的地方是充分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面向学生的交流做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锻炼了他们表达交流的能力。但是缺点在于缺少评价,是不是需要弄一个“最佳发言人”的小称号来鼓励他们呢?那么是要每次评比还是半学期一次?还有小组内分工明确后,不能忘记更重要的合作共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9 13:43:20编辑过]

TOP
4#

 

第五课  食物链和食物网


 


      导入用了水墨动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大约2min长,学生很快就提起兴趣,为了让他们带着问题看动画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动画中出现了哪些动物;2.这些动物吃什么呢?


      对于简单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回答,我挑选了“蝉  螳螂  黄雀”作为主线,然后让学生试着自己用箭头来表示,暴露他们以前的认识,再用“动物捕食是为了获得什么?”,“营养和能量”,如果让你根据“营养和能量的传递方向”来表示你会怎么画箭头?学生自然而然的就纠正过来。(重要性),再接着让他们思考是否还可以继续写下去?学生会想到蝉还要喝汁液,顺利给出食物链的定义,然后再请学生思考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


      为了把不漏掉教材的内容,本节课有三个活动串联:动画→草丛→田野。前半段时间在提问,后半段时间小组讨论田野里的食物网,习惯好的班级会在思考的时候记下来,大部分学生是只说说不记录,发一张纸的作业,学生往往觉得等下反正要扔也就不认真完成。


      需要修改的地方:


     1.准备作业本,把适当的内容整理到本上。


     2.有效针对的提问。起初我是问“动物为什么捕食?”学生答:“生存/吃饱肚子”,然后再联系到“生存需要营养和能量”。有些绕圈,一堂课的问题过多,总觉得这堂课有些冗杂的感觉。


     3. 动画和草丛有些重复,但两者都各有侧重。动画引入比较有趣,而且学生知道吃和被吃的关系,可以引出食物链的概念。草丛中的食物链能让学生尝试写是琏,并且可以找相同点,然后引出生产者和消费者,和食物链的特点。

     4.上完这节课的时候我突然想,如果可以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就好了,孩子们在听故事的时候总是津津有味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9 13:46:24编辑过]

TOP
5#

 

第六课 做一个生态瓶


      本节课的设计很简单,第一部分,讲解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中各部分的关系。第二部分,设计一个生态瓶。


      反思:


      1.我是拿了油桶做的演示,书本上给出的是可乐瓶,于是学生设计时的想法就变成容器越大越好,东西越多越好。每节课我向他们汇报我的生态瓶情况,以后可以请一些学生每天过来观察记录后向全班汇报。或者有条件的可以班级一起制作一个生态瓶,然后轮流负责写观察日记。


      2.会有学生提出,自然生态系统是不可以模拟的,自然界的水是活水,但是生态瓶中的水是死水。

      后来跟学生聊天,知道还真有不少人做了,还有学生跑来问,为什么放着水草的鱼没死,但是没水草的瓶子里的鱼死了。还有的放了很多鱼,结果大鱼被小鱼吃掉了。虽然看起来他们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方案来做生态瓶,但是在这种随意过程中,他们反倒是发现了更多。
TOP
6#

 

第七课  改变生态瓶


      第一部分:让他们观察我的生态瓶,说说生态瓶中的生物活的好不好?


      有人说好,有水草有沙子有足够的空间;游的很开心;水还比较干净。


      有人说不好,水比较浑浊。


      然后引出判断生物活得好的标准:数数相同时间内金鱼上浮次数。


      第二部分:借用了鱼翁老师的视频,让他们数一数在不同条件下上浮次数。然后再进行解释。


      反思:


      1.学生们数的差别会比较大,因此每一次读书都请了五位学生,然后去掉最大,去掉最小,取了平均数;有一个班学生的次数差别特别大,当时也没想到再数一遍,有点着急,请了将近一半的学生,次数从50—20都有,满满的黑板都是数据,然后和学生们一起去掉最大,去掉最小,最后的数据还比较合理。最后灵机一动问问他们,为什么老师要听这么多人的次数呢?相信他们对于误差和平均数的理解会更深刻。


     2.有些班级是先猜测后证实,有些班级则是先观察次数,然后再进行解释。由于每个学生数次数的差距比较大,我也就不纠结于真的次数,而是直接从他们得出的数据进行解释。有个班级发生了“动物变多,上浮次数却变少”的异常现象,这种数据的异常最启发学生思考,但是那个班并没有发现,还出现了这样的解释:“动物变多,需要的氧气变多,所以上浮的次数变少。”

TOP
7#

小蛮要坚持啊!只要有心,用心,成功一定会在前方微笑着等着你!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8#

欢迎开帖!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9#

很实在的帖子。论坛里有很多营养的。祝你不断进步。
TOP
10#

欢迎开贴!


在你帖子中能学到很多,你的教学反思不仅是为提高自己,也是受益他人。


相信你能坚持的,加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