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变化》课堂实录
执教:浙江省教研员、特级教师 喻伯军
课前谈话:用话筒,‘老师们好’你们南宁的土话怎么说?大家一起说。
师:刚才主持人说了,今天上课的内容是什么?
生:声音的变化。
师板书课题
(利用现场资源,直接点开研究的主题,学生快速知道学习的内容。)
师:关于声音的变化,你知道声音有哪些变化?请举手回答。
(一个简单明了的提问,在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情况)
生1:声音的变化有声音高低的变化和声音强弱的变化。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声音长短的变化。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3:还有轻弱的变化。
师:轻弱和强弱有没有关系啊?一样的吧。刚才有同学说,声音有强弱的变化。强弱是怎么回事啦?
(课堂的民主性充分得到体现,让学生积极主动递投入到探究之中。)
师:不知道呀,不知道咱们就来做一做,那声音的强弱怎么做呢?我们来鼓掌。听我口令,我说弱,你们就弱,我说强,你们就强起来,好吗?
生随老师的口令鼓掌:“弱、弱、弱、弱,强强强强,强起来,强起来,强起来,弱、弱、弱、弱。”
师:现在知道强弱了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我们一起来拍桌子,好吗?现在我说节奏,强-弱-弱,会拍吗?
生随教师拍桌子(4次)。
师:现在你说说看,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回事?
生1:声音强就是声音重,比较沉重,比较大,弱呢,就是比较小。
师:声音比较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比较重,声音比较弱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比较——
生:轻
师板书:轻、小
师:平时我们所说的声音重以外,还叫——
生:大
师板书:大
师:还有呢?
生1:响
师板书:响
师:既然知道了强弱怎么回事,我考考你,哪位小朋友来发两个音,一个强,一个弱。
生1用不同的吼声表示声音的强弱。
师:其他小朋友对他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啊?
生2也用类似喊声表示强弱。
师:你这个声音除了强弱还有一个特点,咱们待会儿再说。你能不能用动作做出强和弱不同的声音。
生3:敲重一点,敲轻一点
师:话筒可不能敲啊,话筒时要用来说话的。敲桌子可以。
生在老师的口令下敲了一个强音,一个弱音。
(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教学探究活动,通俗易懂,“科学探究就在身边”。)
师:强弱知道了,刚才有小朋友还说声音又高低,高低是怎么回事?
生1:声音高就是比较小、长。生意低就是比较短
师:你发一个
生1发一个自认为的高音
师:那低呢
生1发一个自认为的低音
师:低音发得长一点行不行?也行的吧,所以声音的长短和高低没有关系。
生2:如果声音高就是很尖锐,如果低就是很沉重。
师:你给大家发一个高地不同的声音来。
生2准确发出高地不同的两个音
师:很好。其实在我们的音乐课上面,我们都听到过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我们是怎么来判断的啊?是唱多来米发的,是吧?多来米发的声音是从高到底还是从低到高?
生:从低到高。
师:大家会唱吗?我们来感受一下,从低音到高音。多来米法索拉西多。好吧。预备起——
生唱多来米法索拉西多。
师:从高到低呢?
生从高音唱到低音。
师:我请一个小朋友唱,从低到高。
生1从低唱到高,又从高唱到低
师:嗯,不错,高低啊,我们就是用这个音阶来判断。这个音阶很有用模拟就可以凭着它辨出声音的高低。我这儿也有一件乐器,它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是什么东西啊?这是铝片做的,铝片琴。我敲敲铝片琴,它能发出多来米法索拉斯多。我不给你们看到,你们根据声音猜猜,老师是怎么敲的?
师敲从低到高的音。
(评价的语言又有激励性,学生喜欢倾听老师的评价,全身心递投入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潜移默化”,“无声”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生1:老师是从多来米法索拉斯多,这样敲的,从低到高这样敲的。
师(举起琴):你听得不错,那老师是怎样敲的?是从上面往下敲呢还是从下往上敲的?从上面往下敲的举手
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你认为从下面往上敲的请举手。1、2、3,哦,想不想敲一敲。每组都来领一个琴,敲一敲,每个同学都敲敲,仔细听一听,这声音的高低跟怎样敲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你发现后,还要把结果记录在你们的记录本上。
师让学生拿出作业本,指导学生填写记录单,要求画铝片琴时不要画太复杂,只要画出主要特征就可以了,在铝片的旁边写上音阶。
师:下面请每一组小朋友派一位小朋友来领取音阶。
生领取铝片琴,开始试验,师强调要每个同学敲,轮流敲。师巡回指导。
师:如果你们研究完毕了,把自己带来的乐器也研究一下,声音的高低和乐器的什么因素有关。研究的问题是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下发口琴):一个国同学吹,别的同学就不要吹了,不卫生,就把它打开来观察研究一下。
师指导全班学生如何画口琴,并指出发出声音的是“簧片”。
师继续巡回指导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乐器收起来,自己的乐器放回抽屉,我发下来的乐器收齐后拿上来。
(螺旋式的上升的研究,从基本活动到乐器的发声,逐步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师:我请同学上台汇报一下。请小朋友把手上的事情停下来,我们来听这位小朋友的汇报哦。
生1(实物投影记录单):我们发现铝片越长,音越低,铝片越短,音越高。簧片越长,声音就越低,簧片越短,声音就越高。
师:你们还有不同意见吗?他们组就是写得小了点,画也画得挺好,写也写得挺好。
生拿记录单回座位
师:有不同意见的请上来。
生2上台汇报:我还发现按住铝片的两端,就不会发出任何的声音
师:哦,按住铝片的两端,声音就敲不出来,是吗。这也在实验中做出来了,挺好的。
生3:我门组发现簧片的长短与声音的音调有关,也与它的凹凸有关。
师取簧片展示于实物台上,让学生指出凹凸部位。
师:哦,原来是和它的厚度也有关系,你的发现真了不起,谢谢你。
(记录、汇报是需要长期培养、训练的,引领学生进行科学的记录、汇报,形成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有自己的思考,并且组织科学性的汇报语言。)
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发出声音高的,这种物体长的还是短的?
生:长的
师:长的发出声音高吗?请你仔细查一下你的记录。
生:短的
师板书:短
师:你原来以为是长的声音高,我们做了之后是短的声音高。
师:那发出声音低的呢?
生:长的
师板书:长
师:还跟什么有关?
生1:跟粗细有关。
师:跟粗细有关,粗的声音高还是细的声音高?
生:细的声音高,粗的声音低
师板书:粗、细
(四年级的小学生对声音的研究到什么程度?有这样的结果应该是不错了吧。)
师: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师:小提琴的声音高低和什么有关?
生2:小提琴声音的高低跟按琴弦按的位置有关。
师:按得低,就是振动的弦变得怎么样?
生2:比较长。
师:哦,那还得看一下
师(取小提琴—):一根弦发出的声音。(拨整根弦,然后按住一处,再拨琴弦,)问:现在振动的琴弦长了还是短了?
生:短了
师:我们来听听声音哦(再拨按住后的琴弦),是不是高起来了?
生:是的
师:所以还是跟长短有关。
师:昨天我发了一些管子,哪个小朋友吹响了?
师抽生1上台演示,演示前:
师:你的管子和老师的管子比起来,谁的长?
生1:老师的
师:你们猜猜看,我们两个发出的声音,谁发出来的声音比较低?
生1:老师的低,我的高
师:你们都这样认为呀?
生:嗯
学生和老师轮流吹,让全班同学分辨。
师:是不是我的低,你的高啊?
师:这和什么有关系呀?
生:长短
师:我这里还有一样东西,考考你们哦
师:(出示一个试管):认识吧,试管。试管也可以发出声音(师演示),假如我往试管里放点水(演示并板画示意图),现在我吹,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生:会高一点
师:你说高一点的道理是什么?
生1:因为先头我们已经说了,就像铝片琴一样,铝片越短,声音越高;水也占据着空间的,它占掉了试管的一些位置,所以声音高一点了。
师:哦,它振动的空气柱短了,所以高了。(师演示)
生:高了
师:那我再加一点呢。(师加水并吹)
生:更加高了
师(拿出三个装有不同水的试管,吹奏出乐曲):怎么样啊?是不是听得想睡觉啊?你们想不想做呢?
生:想
师:可是我只有三个试管
生:用吸管
师:好,就用吸管,我这儿有200个吸管。吸管怎么做这样的一个乐器?画在本子上,画得好的,我就把吸管给你了。
师:你打算怎么设计,每人可以分到5分吸管。昨天发给你们的半根也可以用的。
生开始自主设计,师巡视。
(从活动到讨论到实践,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研究——科学性。)
师:怎么拿呢?
师(抽取一生作品,并投影):这组有办法,尽管简单。今天时间有点紧,老师也做了一个,给你们看看,好不好?
师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从低到高,是从哪边到哪边?
生:从这边到那边
师演示,并指出演奏时的一点要点。
师:这个管子让班主任带回去,等会儿每人发几根。今天课就上到这里了。要说再见,请同学们起来。把你们的东西拿好,凳子先放好。我们来玩个游戏,一种是高低再见法,一种是强弱再见法。会做吧,我说弱,你们说强,我说强,你们说弱。
师:先高低再见法,同学们再见(低)
生:老师再见(高)
师:强弱再见法,同学们再见(弱)
生:老师再见(强)
(在课堂的结束也在运用着探究的知识,再次进行强化-------“科学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