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热在水中的传递》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热在水中的传递》教学设计
一、聚焦:观看视频,激趣导入
出示一段趣味视频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看了一个有趣的视频,你们想看吗?(课件播放)
师: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生:热水轻,冷水重,热水会浮在冷水上方。
师:热水会不会传到冷水中去?
生:(猜测)会。
师:我们猜测热在水中会传递,那它会如何传递,我们一起来探究。(揭示课题)

二、探究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1.试管加热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热在水中的传递
2.对流管加热,进一步深化热在水中的传递现象
师:为什么水加热后在试管中是这样流动?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进一步来探索。
师:今天,老师还带了一个神器,(展示对流管),你们见过吗?借助它,我们可以来解释这个现象。老师在左下方底部滴入两滴红墨水,红墨水静止不动,如果在回型管的左下方加热,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请同学们自己来动手做一做。
3.解释现象
师:现在谁能来解释水加热后在试管中是这样流动的?

三、拓展延伸:探究暖气是怎样使房间变暖
一般液体加热后会出现热对流,而空气和水一样都会流动,那空气中是否也存在热对流现象?(举例)
取暖器为什么安装在房间低处呢?冷空调安在房间的上方?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朱钻飚 于 2023/4/9 9:42:3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热在水中的传递》教后反思
亮点:
1.自制微课,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实验过程,看完后再次强调注意点,反复提醒学生在操作的时候要注意。尤其是滴管的操作,试教后发现学生存在较大错误,因此在课堂中强调了下。
2.试教中还发现了,学生在加热试管时,会一直在加热直至水沸腾,因此课堂中特别强调学生,当看到现象,立即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
3.探究1中选用了细长试管,学校里的滴管无法伸入试管底部滴加红墨水,在戚老师、胡老师的建议下,先是采用了橡胶软管进行加长,发现效果并不好,需要再坚硬点的材料,想到了吸管,截取一段吸管进行加长,效果不错,滴加顺利。



4.试教时发现用红墨水观察现象较为困难,红墨水会一下子扩散,需要学生仔细再仔细观察,后来在红墨水中加入了少量食盐,红墨水更容易下沉,观察起来效果较好。
5.探究2中尝试用了对流管,使用对流管是想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水受热后的流动方向,让学生有“循环”的感知,顺势引出冷热水在循环流动中传递热量。

不足:
1.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采用了观看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很遗憾没有采用实物演示的方式,视频不如实物演示更清晰更直观,学生观感、参与感大打折扣,有部分学生甚至看不懂视频传达了什么。
2.在讲探究1这块内容时,我在黑板上贴了试管和红色箭头,教后隐约觉得我貌似没有解释红色箭头代表“热水的流动方向”。
3.探究2,我在巡视指导学生时,发现有部分小组没有清楚观察到水的流动方向,看到对流管中红墨水已经渗开较多,辨认不清。
4.缺少随机应变的能力,对于学生说出的有错误的回答,没有进行妥善处理,应对经验不足,还需不断学习。
TOP
3#

试教的时候,在课堂导入环节,其实是准备了四个杯子进行实物演示了的,后因教学时长原因,把它换成了视频,效果反而更不好了


TOP
4#

小实验导入比视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徐老师在实验时反复探索,不断尝试,也是不断进步过程。每次比赛都会留有遗憾,享受过程即可。
TOP
5#

我们都用了这个实验导入,徐老师很厉害了,心态淡定不慌,沉稳大气!
TOP
6#

亲身经历,体会到“上课不易,上好课更不易”,一遍一遍的磨课,梳理逻辑,一遍一遍的准备器材,繁琐无味,准备的三天中,脑子里总有一根弦紧绷着,直至周四下午才冷静放松下来。
收获一:上课前,教师自身要先弄清楚课本展示的每一环节或每一幅图的意图,明白它背后的本质,再去上课;
收获二:教师要学会调控好整个班级,对于活跃的班级,要让学生知道“听”的重要性,安静听老师讲、听其他同学讲很重要;对于不活跃的班级,尽可能调动其积极性。
此外,还很感谢这过程中给我提供指导和帮助的各位老师!
TOP
7#

要让学生清楚看到热在水中的传播,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老师们有的改变操作方法,有的改进实验器材,为的是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TOP
8#

上好一节理想的课,确实很不容易,但是收获也很巨大。
TOP
9#

学到了,感谢徐老师的分享!
TOP
10#

回复 3楼徐嘉瑜的帖子

直观的现象让学生对扩散的印象更深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