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2日,有幸在上虞区上半年的第一次教研活动中执教了《用沉的材料造船》。对这节课,自己还是有些混沌的,至今也没有提炼出清晰的教学主张,都是一些零散的思考,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既是给自己的整理,也是希望对老师们下次上这节能带来帮助。
第一部分:教学流程
本节课在设计中分四个环节,三个实践操作环节,一个拓展延伸环节。
环节一:让沉的材料浮在水上。
1.明确橡皮泥是一种沉的材料,动手尝试让橡皮泥浮在水上。学生通过将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让其内部中空,并增大它的体积,成功使其浮在了水上。
2.认识浮力,并通过按一按的方式感受浮力。
环节二:增加橡皮泥小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1.先测试环节一种制作的小船的载重量,发现载重量很小,提出要增大载重量的需求。
2.出示任务: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橡皮泥船载重量最大。任务要求:限时5分钟,动手改进橡皮泥小船,使其拥有更大的载重量,并将数字贴到黑板表格中。有改进后更新数据。
3.思考总结。通过前后两次小船的对比,发现船的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因为体积大了受到的浮力也大了;小船的底部宽大平整,稳定性就好。垫圈的均匀摆放,也会影响小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环节三:用铝箔纸做小船。
1.明确铝箔纸也是一种沉的材料。
2.出示任务:用铝箔纸做一艘载重20个以上垫圈的小船。要求在作业本中记录小船的形状和尺寸,测试三次取最大值,将数据贴到黑板上。限时5分钟。
3.思考总结,对比不同的铝箔纸小船,对比铝箔纸小船和橡皮泥小船,再次总结增加载重量和提高稳定性的方法。
环节四:拓展延伸
1.思考:为什么用钢铁造船,钢铁造船有什么优势?
2.猜想:给机动车用的渡船,设计上应该有什么特点?
3.分析:分析双体帆船重点提升了船的什么特性?
4.延伸:课后思考题:沉入水中的橡皮泥受到浮力了吗?如果有,能不能用一个小实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