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郑黄伟专贴(二、三、四、五)年级 [复制链接]

31#

回复 30楼王家东的帖子

每次总有出乎意料的惊喜。
TOP
32#

4-1-8.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不同的材料及工具。
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草图。
教学过程
一、聚焦:启发谈话,直接导入课题。
欣赏国庆乐器片段,找一找:有哪几大类乐器出现在晚会上?
打击乐器、吹管乐器、弦乐器
激趣引入课题,出示课题。
二、明确任务,探讨评价标准
1、讨论小乐器必须满足哪些标准?
(1.四个高低不同的声音  2.牢固 美观       3.操作便捷)
2、确定评价标准。
3、设计、制作。
4、调试。
三、展示:自制小乐器展示会。
根据评价标准,完成小组自评。
请得分较高的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
四、拓展:小结延伸
课外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其他类型的小乐器。

亮点:制作积极性很高,能结合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老师的提示下制作自己的吹管乐器;
遗憾:1、从制作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的知识面不足,能正确吹响的仅的尽有1个人,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需要课前对孩子做好备课;
对科学的重视不足,课外布置的改进与制作其他乐器少得可怜,如何转变孩子家长的重视度?
TOP
33#

4-2-1感受我们的呼吸
重点:学生经历自身体验观察与模拟实验了解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难点:学生在呼吸过程中体会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通过闭气活动,引出课题,体会呼吸的重要性。
二、探索
1、感受呼吸,双手放在胸腔(肋骨)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腔的变化;双手放腹部,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腹部的变化。并做好实验记录。
2、模拟呼吸,了解呼吸有哪些器官参与,理解这一过程是多个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研讨
1、参与呼吸的器官,作用,如何协作完成。
2、小结。
亮点:
1、模拟呼吸环节,在学生细心的操作中均能感受到膈肌运动时肺的变化。
2、在“闭气”环节中有一名学生竟然流起了鼻血,顺便讨论讲解了原因、预防。
遗憾:
感受呼吸时对吸气中的“腹部收缩”这一感受并不深刻,让学生在课后再细细体会。
TOP
34#

3-1-7混合与分离
重点: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分离食盐和沙。
难点:了解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开门见山,直接出示问题:食盐与沙混合在一起怎么分离?从而引出课题。
二、探索
1、讨论方法。
2、利用盐溶于水的特性分离盐和沙。
3、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与盐。
三、研讨
1、分离方法,水的作用;
2、水最后去了哪里。
四、拓展
木屑与铁屑的分离。

亮点:学生对酒精灯的使用还比较到位,还记得点、灭的注意点;过滤、蒸发时都需要时间,孩子们能较好地等待、观察;注重协作,过滤时一人拿过滤漏斗一人倒水配合很好,加热搅拌时亦能交替进行;蒸发后的食盐也能主动与原食盐对比,提出疑问。
遗憾:时间不足,不断地压缩时间,减少过滤量,蒸发量,最后还是不够;孩子对火还是有恐惧,火柴使用存在困难,应该是平时接触太少。
TOP
35#

5-2-1地球的表面
重点: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及其特征。
难点:观察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猜想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聚焦
观看从空间站俯瞰地球全貌视频,了解地球表面样子,提出问题:本来就有?怎么成了现在这样?
二、探索
1、观察世界地形图,感知世界整体面貌;
2、观察中国地形图,细析我国陆地面貌;
3、观察典型地貌,推测形成原因。
三、研讨
1、地球现在的主要地形有哪些,有什么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
2、以后地球地貌会变成什么样?
四、小结。

亮点: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探知欲。
遗憾:学生在这方面的课外知识相当缺乏,课前认真查阅资料的也不多,几乎变成了讲授课,建议学校多采购相关书籍,拓展学生的课外眼界。
TOP
36#

上着上着,好想有个平行班,可以试试突然冒出的想法。
TOP
37#

回复 29楼夏安琪的帖子

可能是觉得放得多更有成就吧。
TOP
38#

3-2-1感受空气
重点:通过多种方法观察并描述空气的特征。
难点:通过体验能够比较发现空气和一般物体的共同特征。
过程:
一、聚焦
聊一聊你对空气的认识。
二、探索
1、传递游戏
比较空气与水、石头的异同点,突出空气的特征。
2、借用生活中常见的且与空气有关的物品,感受空气。
大塑料袋、气球、哨子
三、研讨
1、总结空气的特征,说说用了什么方法。
2、对比一般的物体,进一点提升空气与一般物体的共性。
四、拓展
介绍空气、水、石块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型,人们是如何区分三态的?学生思考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

亮点:传递游戏看似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孩子们传递得也很开心,但通过这一简单的活动,孩子们对空气的特征有了很好的认识。
遗憾:特征说得很快,但对于如何得到这个特征关注不够、思考不足。
改进:对于得到特征的方法需要在活动前先抛开孩子,让其带着问题思考;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完善证据。
TOP
39#

4-2-2呼吸与健康生活
重点:学生通过呼吸体验活动,了解运动会加快我们的呼吸,并能对呼吸次数加快的原因进行分析。
难点:通过实验及表格分析,推理人体运动量大,消耗氧气多,因此需要增加呼吸次数。
过程:
一、聚焦
回忆呼吸:运动前后呼吸有怎样的变化?
二、探索
运动改变呼吸,完成记录。


分析交流,理解呼吸。
三、研讨
1、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次数?
2、呼吸次数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
3、呼吸次数变化的时候心跳有变化吗?怎么变化的?
四、拓展

亮点:学生活动得很兴奋,两人一组,活动结束后自己记录心跳次数、另一个帮忙记录呼吸次数,相互配合的还是比较完美。
遗憾:1、个别孩子过度兴奋,坐地上去了;2、一个孩子运动后自己测出76次的呼吸次数,吓了一跳,再次解释如何算一次完整的呼吸后他还是有这么多次,我看他的呼吸并不非常急促,时间原因记他在课外再试一试、测一测。
改进:良好的纪律是保障活动效率的保障,课前、活动前需要特别强调,奖励纪律好的学生。
最后编辑郑黄伟 最后编辑于 2022-10-31 11:19:18
TOP
40#

5-2-1地球的表面
重点: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及其特征。
难点:观察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猜想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聚焦
观看从空间站俯瞰地球全貌视频,了解地球表面样子,提出问题:本来就有?怎么成了现在这样?
二、探索
1、观察世界地形图,感知世界整体面貌;
2、观察中国地形图,细析我国陆地面貌;
3、观察典型地貌,推测形成原因。
三、研讨
1、地球现在的主要地形有哪些,有什么特
郑黄伟 发表于 2022/10/24 10:28:28
有些课上之前最好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资料,这样讨论起来也会比较好
TOP
41#

回复 40楼王家东的帖子

是的,氛围还不够,没有形成习惯。
TOP
42#

回复 36楼郑黄伟的帖子

有平行班确实很有用,我总感觉第二个班的处理好很多
TOP
43#

经已很好了,向你学习
TOP
44#

3-2-6我们来做热气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让“热气球”升空并在此过程中了解“热空气”的上升现象。

难点:用概括性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升空及降落的现象。

【教学过程】

1.聚焦

课件出示一张热气球的照片或一段热气球的视频,并提问学生:热气球是怎样升空和下降的呢?引出课题。

2.探索

1)探究热气球上升的原因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模拟热气球升降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什么实验材料呢?

播放实验视频并进行补充讲解。

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热气球,在实验过程中重点观察塑料袋形状、温度的变化以及运动方向,并汇报实验结果。

2)思考热气球下降的原因

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总结出了热气球上升的原因,那热气球上升后为什么会下降呢?

3.研讨

1)研讨一

回顾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并重点引导学生总结加热前后,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

2)研讨二

鼓励学生结合实验结果以及板书总结说出空气的冷热变化导致热气球上升、下降的具体过程。

4.拓展

教师向学生展示孔明灯的照片或者是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孔明灯为什么会升上高空呢?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对孔明灯的升空原理进行解释,教师及时补充燃放孔明灯的危害性。


亮点:除一个小组外其他都成功放飞了热气球,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了团结协作、成功的快乐。
遗憾:没有达到喻老师说的10秒滞空,都是碰天花板后就开始降落,孩子猜测可能是热一下子传到了天花板,使得袋内空气温度下降;个别小组的协作还不够密切,导致袋子破损,甚至烧化罩子;喜爱“多管闲事”,自己还没有成功就去指挥其他小组,结果袋子烫个大洞;袋子准备的要薄要大,不然成功几率较小。
最后编辑郑黄伟 最后编辑于 2022-12-05 14:51:40
TOP
45#

3-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用简单的仪器并选取不同参照物测量空气质量,用恰当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

难点:观察不同参照物的体积,得出有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其体积不同的结论。

【教学过程】

1.聚焦

用打气筒给一个袋子打入一定量的空气,估计一下,这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呢?

2.探索

1)利用绿豆作为参照物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

要想知道20筒空气的质量,我们可以怎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呢?

播放实验视频并进行补充讲解。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绿豆作为质量参照物进行实验探究,并汇报实验结果。

2)利用其他参照物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

除了利用绿豆作为参照物,我们可否利用其他常见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呢?可以利用哪些物体?不同参照物的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其他物体作为质量参照物进行实验探究,得出可以用不同的物品来衡量空气的质量。

3.研讨

总结汇总各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帮助学生得出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衡量。可以借助20筒空气的体积,通过倍数关系运算估计出100筒空气的质量。引导学生思考比较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同的其他物体,有什么变化呢?

通过不同参照物的实验结果不难发现,相同质量的空气、绿豆、小木块、回形针等,它们的体积都是不一样的。进而总结得出同等质量相比较,空气的体积比较大。

4.拓展

教师启发学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如电子秤),再来测一测一袋空气的质量。

亮点:孩子参与积极,实验氛围较好;
遗憾:因天平在不停的上下摆动中平衡不固定,顾成功的仅有一组。后面只好让学生在充气时托住两边托盘。
最后编辑郑黄伟 最后编辑于 2022-12-05 14:44:58
TOP
46#

这一课有点难上,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错误

3-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学重难点】重点:使用简单的仪器并选取不同参照物测量空气质量,用恰当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难点:观察不同参照物的体积,得出有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其体积不同的结论。【教学过程】[/ali
郑黄伟 发表于 2022/12/5 8:53:22
TOP
47#

老师做都会出问题,也难怪学生了
TOP
48#

5-2-1地球的表面
重点: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及其特征。
难点:观察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猜想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聚焦
观看从空间站俯瞰地球全貌视频,了解地球表面样子,提出问题:本来就有?怎么成了现在这样?
二、探索
1、观察世界地形图,感知世界整体面貌;
2、观察中国地形图,细析我国陆地面貌;
3、观察典型地貌,推测形成原因。
三、研讨
1、地球现在的主要地形有哪些,有什么特
郑黄伟 发表于 2022/10/24 10:28:28
这类课很容易变成一言堂的,可不可以事先布置查找资料。
TOP
49#

3-2-6我们来做热气球【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让“热气球”升空并在此过程中了解“热空气”的上升现象。难点:用概括性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font=
郑黄伟 发表于 2022/12/4 23:44:24
这个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
TOP
50#

3-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学重难点】重点:使用简单的仪器并选取不同参照物测量空气质量,用恰当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难点:观察不同参照物的体积,得出有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其体积不同的结论。【教学过程】[/ali
郑黄伟 发表于 2022/12/5 8:53:22
现在的实验器材还是可以的,建议爱牛,阔华各买一套,这样可以互补。
TOP
51#

回复 44楼郑黄伟的帖子

这种实验课肯定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科学课了
TOP
52#

3-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学重难点】重点:使用简单的仪器并选取不同参照物测量空气质量,用恰当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难点:观察不同参照物的体积,得出有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其体积不同的结论。【教学过程】郑黄伟 发表于 2022/12/5 8:53:22 [url=http://lt.zjxxkx.com/showtopi
luweiwei 发表于 2022/12/9 12:51:51
器材很重要,一定要标准。
TOP
53#

5-2-1地球的表面
重点: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及其特征。
难点:观察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猜想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聚焦
观看从空间站俯瞰地球全貌视频,了解地球表面样子,提出问题:本来就有?怎么成了现在这样?
二、探索
1、观察世界地形图,感知世界整体面貌;
2、观察中国地形图,细析我国陆地面貌;
3、观察典型地貌,推测形成原因。
三、研讨
1
上虞王飞 发表于 2022/12/10 16:15:47
很好的建议,也尝试过,但结果不甚理想,科学的地位还不够高。
TOP
54#

回复 44楼郑黄伟的帖子

这种实验课肯定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科学课了
金旭峰 发表于 2022/12/11 10:53:08
做实验我也很喜欢,更需花精力的是实验后
TOP
55#

5-4.机械摆钟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过对钟摆以及自制单摆一分钟内摆动次数的重复观测,知道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认识到人们基于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2.科学思维:基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获取的数据,能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阐明单摆的运动规律。
3.探究实践:通过了解钟摆的构造,能制作一个简易单摆并探究摆的运动特点;在实验中能准确地重复观测摆在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
4.态度责任:在研究单摆运动规律的过程中,能保持严谨观测的态度;通过制作、观测单摆,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基于数据的整理分析,理解摆的等时性原理。
难点:准确地观测摆钟,探究自制单摆运动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机械摆钟一个、单摆一个。
学生:1.每组铁架台一个、棉线一根、筷子一根、铁片一个、秒表一个;2.课堂作业本中的记录单。
【教学过程】
1.导入
观察摆钟。
教师提问:摆钟有哪些结构组成?分别叫什么名字?摆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计时的呢?
学生思考:摆钟各部分的名字和摆钟是怎样计时的。
教师活动:提炼学生观点,生成“摆动计时”的概念,并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摆钟各部分的结构及名字,区分钟摆和摆钟的概念,从摆钟计时中提取摆动计时的科学词汇,通过提出问题:“摆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计时的呢”以引导学生针对该问题观察摆钟并进入下面的学习。
2.探索
学生活动1: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填写《机械摆钟》实验记录单,要求包括:
观测钟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并记录。
重复测量钟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并记录。
根据测量结果,思考钟摆运动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摆钟的观察,不难发现摆钟是利用钟摆连续的摆动带动指针来计时的,那么钟摆的摆动有什么特点呢?它每分钟摆动几次呢?有了这些疑问,学生自然会对“测量钟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的活动产生兴趣。这项探索活动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提醒学生根据测量结果来思考钟摆运动的特点,即钟摆摆动具有等时性(相同时间内的摆动次数相同)。当学生认识到单摆有这样的特点后,就自然能理解它为何能被用于制作计时的工具。
学生活动2:自制一个摆,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填写《机械摆钟》实验记录单,并在黑板上填写自己小组的数据,要求包括:
拿一根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上一个小重物,做成一个简单的摆。
让我们的摆自由摆动,幅度不要太大,测量并记录它1分钟摆动的次数。
重复多次,测量并记录我们的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设计意图:这个探索活动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摆,然后观察它在摆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学生容易发现自制的摆也具有等时性。除了填写《机械摆钟》实验记录单,学生还需在黑板上填写自己小组的数据,这样方便发现不同的摆的摆动频次并不相同,从而为后面的研究提出了问题。
3.研讨
(1)根据统计结果,说说有什么发现。
教师提问引导:根据上面的探索活动的统计结果,我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思考摆动运动的特点,发现摆动具有等时性(相同时间内的摆动次数相同和不同的摆的摆动频次并不相同。
(2)我们还观察到摆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引导:说说你还观察到摆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补充并交流其他的发现,比如摆动幅度越来越小。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的研讨不是独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与探索部分的活动紧密结合的。在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活动之后,学生根据观察的现象和获得的数据,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研讨,并最终总结出相关的认识。
4.拓展
教师提问: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思考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设计意图:为下一课的研究埋下了伏笔。

亮点:1、摆钟实物的出示,孩子们一下子提升了学习兴趣;2、全班数据的收集对比让结果更加明显;3、摆绳的长短不同设计使数据有一定的差距,更加便于比较。
不足:实验放手不够,指导过多,导致课堂拖沓、超时;摆绳长度差距还不够大,造成实验数据对比不够明显。
最后编辑郑黄伟 最后编辑于 2022-12-12 11:02:52
TOP
56#

5-3-1时间在流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古代人们的计时方法、计时工具及其发展史。
难点:实验研究燃香计时的科学原理。
【教学过程】
一、聚焦:时间在流逝
谈话引出课题。
二、探索:测量时间
钟表发明之前古代的人们又是怎样计时并安排生活和劳作的呢?
提问:同学们觉得最早人们是根据什么来计时呢?
太阳(太阳东升西落)
(二)利用太阳来计时
日晷和圭表的结构、计时的原理
(三)研究一柱香的时间。
1.古人有说一柱香时间,一柱香可以计时吗?
2.实验设计:是不是像同学们说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3.实验操作:小组活动,测量燃香的时间。
4.研讨交流、小结。
三、研讨
1.古人曾用过哪些方法计时?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帮助人们计时?
2.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它与燃香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讨论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课堂小结
亮点:1、孩子们积极性很高;2、每一段时间能正确计算;3、有科学献身精神,不喜欢香的气味,但为了实验的准确性还是关着门窗,忍受着。4、前面留出一小段用来点燃使计时更方便、准确。
不足:小组内个别孩子存在浑水摸鱼现象,对组员的工作安排需要根据具体实验安排。
TOP
57#

4-3-1  让小车运动起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实验探究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证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拉(推)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推)力越小,运动越慢。
【教学过程】
1.聚焦
我们知道物体有时是静止的,有时是运动的。怎样使静止的自行车运动,使运动的自行车静止呢?怎样改变自行车运动的快慢?引出课题。
【图片展示马车、推车、火车、自行车、太阳能小车等各种动力类型的车。】
2.探索
(1)组装动力小车
(2)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3.研讨
怎样使静止的小车运动,怎样使运动的小车静止?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4.拓展
出示踢足球的图片。
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快或慢,启动或停止)  

亮点:孩子参与很积极,喜欢动手实践。
不足:因为没有订新的学具箱,只能用学具袋里的小车,比较遗憾的是孩子加为力量比较小,安装比较困难,花了不少时间,课前自己试装了一下,感觉对男同学来说应该问题不大,结果很不理想,下次还是课前装好,提高课堂效率。
TOP
58#

4-3-2 用气球驱动小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气球大小和喷嘴粗细对反冲力大小及小车行驶远近的影响。
难点: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并把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进行综合考虑,提出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聚焦
观察气球小车的结构特点。
教师提问:气球小车怎样才能动起来?(操作方法的思考)气球小车的运动方向和气体喷出的方向是什么关系?
提出反冲力
二、探索
(一)玩懂方法
学生活动:每人轮流操作气球小车,掌握操作方法。
(二)打气量对小车行驶远近的影响
(三)喷嘴粗细对小车行驶远近的影响
三、研讨
(一)气球是怎样使小车向前运动的?
(二)怎样改进可以使小车行驶更远?
四、拓展
说说生活中的反冲力。
亮点:孩子观察力不错,能迅速发现器材中大小喷嘴并能较好地进行安装;
不足:实验时大伙都喜欢动手,很少记录数据,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多渗透;实验后对数据的总结分析能力不强,需要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练习加强。
TOP
59#

5-4-3心脏和血液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
难点: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
【教学过程】
1. 聚焦
关于心脏,你都知道什么?
2. 探索
心脏跳动对人体有什么意义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对心脏跳动意义的认识。
播放视频;模拟实验。
3. 研讨
心脏跳动有什么意义?是什么力量推动着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脏?
4. 拓展
测量心跳与脉搏。
亮点:做吸耳球模拟实验时,孩子从一开始的自信满满,一脸轻松到最后的手酸难受,甚至抽筋,是一个很好的体验过程,使孩子完全体会到心脏工作的辛苦;
不足:对比心跳恢复时间的活动课前对学生的体能要有更好的了解,从而便于对比,加深理解。
TOP
60#

3-3-5观测风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风可以借助地表事物来感知,并会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风。
难点:利用小风旗或风向袋观测风,并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过程】
1. 聚焦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打一自然现象)
谜语导入,说说对风的认识。
2. 探索
(1)根据地面物体判断风
(2)制作一面简单风旗
(3)利用风旗观测风
3. 研讨
   (1)利用地面物体或风旗,如何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
   (2)两种观察方法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4. 拓展
制作风向标。
亮点:因为材料的限制,布采用了红领巾(把红领巾一端开始卷,卷到最宽处固定);学生对测的方向进行了简单的探讨,最后得出测的时候要到空旷一点的地方,尽量避免建筑与高大植物的影响。
不足:因为红领巾的原因,使一端变轻,对风速的结果不敢太确定;个别孩子对测量点可以选择更开阔的地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