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班今天捡了一节课,使得第二课时《杠杆探秘》也顺利完成。
整节课用三大环节组成:活动前指导+实验探索+活动后交流,活动前的指导用时15分钟,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花时这么多。先复习老虎钳和剪刀的三个点,让一学生演示寻找。然后问学生是否省力费力,结果出现两种?接着进入实验指导。出示学具袋中的材料-----为了方便已经将材料单独取出并按小组分装小杯子里。介绍组装方法、名称,左右阻力、用力点的介绍,从先平衡到悬挂再平衡,此时记录,怎么记录?指导记录和获取数据的方法。出示记录单,根据记录单讲解。(花时间15分钟)
实验探究实践时间安排10分钟。应该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好的小组探究了8种方案,慢的有3种。
部分小组的探究数据搜集如下:
杠杆尺的记录表
左边 |
右边 |
用力情况 |
钩码数 |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钩码数 |
用力点到指点的距离 |
1. 省力 2.费力
3.不省力不费力 |
1 |
1 |
1 |
1 |
3 |
1 |
2 |
2 |
1 |
2 |
2 |
4 |
4 |
2 |
2 |
4 |
1 |
1 |
4 |
1 |
3 |
2 |
2 |
3 |
1 |
3 |
3 |
3 |
3 |
3 |
1 |
4 |
4 |
1 |
2 |
2 |
3 |
3 |
2 |
2 |
2 |
2 |
4 |
1 |
2 |
1 |
2 |
2 |
1 |
2 |
2 |
1 |
2 |
1 |
3 |
|
|
|
|
|
第三环节:交流
学生汇报完数据后,(汇报数据拖沓了时间)马上让学生小组讨论(此时讨论的问题指向性不明:我的问题是从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有脱离学生能力水平之嫌)
讨论后我又补充问题:以上数据都是杠杆尺平衡时的数据,那么这些数据说明了怎样的情况下杠杆能保持平衡?
张绍涵提出:钩码数+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一做结果发现不行。(但是我大大表扬了张绍涵,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来思考科学的问题,这可是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呢!申明:我为作任何指导甚至暗示)然后,指出,谁能在他的启发下,从数学角度来思考。
课代表朱任杰,发现了相乘是一致的,结果一试真的成功。。(今天的2班章创未、徐一凡同学同样发现了这一认识
但是我没有就此罢休,而且带着不动声色的语气,问:还有其他能够解释的方法吗?
夏浩翔发现: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就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的距离就费力,当这两者的距离相等时,不省力也不费力。(今天的2班许怡和吴慧琳同学同样发现了这一认识)
可惜时间到了,最后布置学生一项任务:把朱任杰和夏浩翔的两句话记录在每个人的记录本上,作为本节课的收获。而且要检查。
这节课的教学需要反省的是,实验指导需要计划,把需要啰嗦的话尽量简短,实验探究时间和交流时间更充分,特别是交流时间,这才是思维发展的最好展示平台,让张绍涵这样的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教师引领时间少点,发展就更多点。
还有教师的少说,来换取学生的多说,并让更多学生参与和发展,才是真课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7 15:17:3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