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7118119120121122123124 / 1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罗海军个人成长足迹(2009-2014年已经过去了,我的2015年开始了... [复制链接]

1191#

向罗老师学习
TOP
1192#

向罗老师学习
luweiwei 发表于 2023/3/23 14:14:57 互相促进成长!
TOP
119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非常感谢杨老师给我这个机会,一起来关注教师成长。今天我汇报的小故事题目是《行走在成长的路上》。
简单自我介绍下,我是罗海军,在2022年获得了萧山区名师的荣誉,在与其他学科博弈的过程中,能为学科拼下这一荣誉,非常开心,借着年会的机会,分享我的点滴思考,我主要从成长之“源”、成长之“基”、成长之“魂”三个小故事来分享。
故事1:成长之“源”——有需
各位老师,大家都知道我们省小科有一个金牌栏目,叫每月研修,我是一名金牌主持人,这可不是我自夸的,是我们喻老师点名表扬的,那为什么我会出现在这个岗位上呢?这就是我想讲的第一个小故事,我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但同时我也是一个惰性比较大的人,静不下来心来看书、听讲座,所以我学习的效果就不理想,为了改变这样的状态,我一开始就申请到了每月研修的栏目组,从最先的打杂最后,学学直播的技巧,时机成熟,就立即申请主持人工作,因为主持人不能开小差,要时刻听讲,同时要随时帮助专家互动,这样从2013年开始,坚持了9年多的时间,每一场我都全力以赴的学习,收获满满,到现在,我每次有比赛,这些我主持过的特级教师、名优教师他们都会特别关心,因为他们觉得我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一点“无用”的东西,或许到关键的时候会很有用。
TOP
1194#

故事2:成长之“基”——有痕
我的第二个小故事,是成长之“基”——有痕,2008年的一次比赛中,我认识了一位学科老师,他跟我讲,你要成长的快,就要建立自己的成长贴,于是我火急火燎的在2009年1月1日建立起来了,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10年,目前这个帖子有浏览量27万+,有回复1100+这些内容都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
•活动反思(617楼)
•这是我在参加浙江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研讨活动中所感所想,既有对活动的介绍,也有自己的观点,我想每个科学老师都有这样的机会,只要勤动笔,将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课堂现象(37-39楼)
这是我在带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当时是带领学生观察田野里的小蜘蛛,多么丰富的资源,多么精彩的学生表现。
•参赛经历(46-51楼)
这是我在参加我们本地区教学命题试卷竞赛的过程,为了更好的出好这份试卷,我积极的查找资料,把每册重点知识点进行汇总,同时把自己对试卷的理解都记录下来。对每个老师来说,这也是一个宝贵的经历。
•个人小结计划(85楼)
•我们还可以把自己一段时间的小结或则计划来丰富这个成长贴,这样既能让其他学科老师监督,又能向他们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失败。
当然我们不仅局限于这些内容,我们还可以不断挖掘新的内容,丰富自己的成长专贴。留下我们成长的痕迹。
    这个故事告诉我,认真踏实投入的去做事、去记录,且能够去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你就更能够发光。
TOP
1195#

故事3:成长之“魂”——有心
     这是一种状态,老师们肯定跟我一样有无数次想放弃的时候,我的第三个小故事与此有关, 2018年的名师评比中,因为自己没有仔细的审读填表须知,导致自己扣了分,当时的我就是这样的状态,这时候我的身边就出现了很多声音,有老师知道后,第一时间就鼓励我,让我重新整装出发。
     这个故事告诉我:我们一定要感谢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挑战!因为,那些打不倒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我的三个小故事分享完了,在成长的过程中,正是有了这些丰富的经历,才让我们走的更远,飞的更高!谢谢大家的聆听,欢迎批评指正!
TOP
1196#

我的一堂一次“失败”的试教课
  我组织参加了本区组织的一次“基于stem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其中一堂课的内容是纸屋的房间设计。任务是让学生通过纸箱为载体设计一个房屋房间。
教学流程如下:
第一步:课堂聚焦:教师课件展示房屋的图片,引发关注,提出今天课堂的任务就是来做一个纸屋房间,课堂用时2分钟。
第二步:工程设计: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纸屋房间。要求在设计图上简单的画出草图,此处用时8分钟,但有多组的设计图为空白,学生忙着抢材料。
第三步:工程制作:要求学生根据设计图纸,小组制作纸屋房间,此处用时20分钟,共6个组,其中4个组匆忙完成任务。
第四步:交流展示:各组浏览各组的作品,用时5分钟。
这是一堂最近最流行的stem课,教师材料准备充分,学生课堂气氛活跃,激起了听课老师思维的火花,有老师觉得学生参与度高,课堂还给了学生,拍手叫好;更多老师则持否定态度,但也说不出所以然。通过实际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如果按照教材设计流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40分钟之内完成。今天的课堂,但忽视了这个活动的真实目的,所以本堂课充其量只能算是教师“教完了”,而绝不是学生“学会了”。但明显就不是一堂理念先进的stem课堂了,而是变成一堂劳技课了……
老师们普遍反映这样的课堂存在我们的周围,操作味越来越浓厚,那个探究味越来越淡了……
    接下来我与我的学生们就行了一场风暴,我们保留原先试教的纸屋内容——设计客房和卧室的布局,具体的内容进行了拆分,原先一节课的内容拆分了三节课,每节课的内容做了相应的减少如果仅仅是3个课时这样的内容那势必活动是一时的,比较单薄而且学生的发展得不到进一步的拓展,所以有时候我们围绕主题做一做加法,丰富这个课程的内容,根据内容我们找与我们课内是否有紧密联系的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发现电学的内容和屋顶的制作可以作为拓展,我们知道stem非常注重迭代的过程,所以诸如前面课程中所作的评价一样,简简单单的几分钟显然不能有限发挥它的迭代作用,因为没有深入的分享评价,就没有改进的前提,所以评一评不如做做乘法,让stem更加有意义。
TOP
1197#

1
TOP
1198#

课堂的记录
TOP
1199#

3月17日,萧山区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工作站专题研训活动在靖江二小举行。

  本次活动是萧山区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工作站的启动暨第一次专题研训活动。活动由萧山区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工作站导师、正高级特级教师陈彤以及来自金华的正高级特级教师江美华携手引领。萧山区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工作站全体学员参加。此外,本次活动还迎来了湖州市德清县舞阳教育集团小学科学工作坊成员和萧山区空港片小学科学沈洋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以及滨江、武义的科学同行。四方来客共聚一堂,共议教学发展。
上午的主题是聚焦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研修。从上课到说课到评课,层层推进。工作作站成员靖江二小的何峰老师展示六下《产生气体的变化》。何峰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究产生气体的变化,用实证的思维来研究产生的气体。通过实验器材的改进来提升课堂实验的效果。湖州市德清县舞阳教育集团高俊老师展示五下《船的历史》。高俊老师巧用杏鲍菇为材料,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引领孩子们经历独木舟的制作、测试及改进的过程。
  下午的主题是聚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团队规划。工作站每一位成员作了三年期专业成长的规划交流。尽管工作站成员都有厚实的专业基底和一定的专业成就,但同样面临着专业发展上的方向选择和职业瓶颈。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尤其需要高位平台的支撑和高位专家的引领。这也是萧山区成立特级教师工作站的初衷!
最后编辑罗海军 最后编辑于 2023-03-25 16:35:27
TOP
1200#

回复 1194楼罗海军的帖子

听着罗老师的故事,感悟自己的经历。成长的背后实则是“有学习的需求”,还要“有坚持记录的恒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