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后随笔---------让人沮丧的开篇
今天是08学年的第一天,因为第一天到这个学校,感觉没有底,对于新学期第一节课就开展常规的训练工作缺乏把握,就决定在第一节课开展新课教学。今天种子发芽实验一课,两个班教学后感觉都不是很好,简要回顾如下。
上午第三节课在52班,上完后总体感觉教师语言为加以精心设计,对于对比实验的引入和开展以及对于学生的了解不很清楚,实验前的指导不到位。
师:(出示一盆绿豆发芽的豆苗)同学准备的绿豆种子成为老师手中的绿豆苗,需要哪些条件呢?
自评:由于第一节课,在引入上想了两个办法:一个是上面办法,还有一个:老师用一个不透明袋子装各种种子,让学生上来摸并猜测。最后还是选择了上述办法。感觉新颖又和下一节课有联系。
生:温度、水、土壤、阳光、空气、养分。
生:土壤不要的。养分也是不需要的。
师:我们怎样来证明种子发芽确实需要这些条件的呢?(实验证明)比如“水”这个条件,我们怎样来证明呢?
自评:备课本上对于这个对比实验的开展没有详尽的考虑,对于学生的水平也不了解,“你想研究改变哪个条件的问题?”然后就希望学生小组讨论选择主题制定实验计划。过于粗线条的备使得课堂上教师语言的随意。
师:出示两个酸牛奶盒子。我们在这个盒子里要添加水分,然后这个盒子里的绿豆种则不添加水分。(板书:改变的条件)
师:板书不变的条件。那不变的条件是什么呢? (学生把前面的几个剩余条件一个一个的说了个遍)
师:我们现在研究的是一个什么问题?(板书:研究的问题和我们的猜测)
自评:实验的指导的思路在此处还是正确的,因为学生的水平其实还是需要教师很仔细的指导的,由于是第一节课,学生更需要。但是指导的问题选择不够精炼。
接下去教师的教学凌乱:让学生按小组为单位从剩余的种子发芽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研究的问题,按照黑板上的实验方案讨论制作。这是上课时间已经不多了。交流匆匆,学生这时候也已经似乎缺乏了学习的兴趣,枯燥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积极性。而实验也只能到课后去完成了。
第二个班是在下午51班。因为上午的教学,利用午睡时间好好反思修形成下列流程:
师:师:(出示一盆绿豆发芽的豆苗)同学准备的绿豆种子成为老师手中的绿豆苗,需要哪些条件呢?
生:温度、水、土壤、阳光、空气、养分。
师:以上我们的猜测,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你认为哪几个是必须条件缺它不可的。
生:温度。因为温度很低不会发芽的。
生:水,没有水分肯定不能发芽。我自己曾经实验过。
生:阳光。
生:阳光不需要的,放在阴暗的地方也是会发芽的。
生:空气时必须要的。养分不需要,不要施肥也是会发芽的。
自评:同样的引入。但是对于必要条件的讨论感觉通过这样的讨论更能够体现学生自主的思考,还是有一定价值。同时对于设计实验有一定的帮助。
师:板书修改。种子发芽必要条件:温度、水、空气。这还只是我们的猜测,怎样才能证明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这里还有三个条件,怎样证明呢?我们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条件作为我们的研究问题。同桌商量一个条件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然后按照课本第3页的实验方案制定一个实验计划。(之中交流了一下学生的问题选择。大部分选择水分条件,温度有3各组,空气有2个组)
自评:此处采用了让学生自学课本的学案,希望学生能够对实验计划有一个学习的过程。然后通过方案交流促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但是后来的交流学生已经积极性不高了,而实验操作欲望已经压抑太久了。
接下去教师组织了交流活动。明显的感受到学生的学习欲望已经下降,学习组织有些困难了。实验开展则有了富余时间。但是遇到了一个问题,学生对于实验的开展开始不明白,“老师,这个实验是不是这样做的?”晕倒。学习了这样长时间,居然这样的结果。
自评:教师的实验指导要尽量简练,在课堂的前20分钟内要完成,教师利用课始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规律引导学生完成对于实验的了解。实验操作对于小学生来说必须在课堂的第20分钟左右一定要开展了。否则其他的任何活动效果都不佳了。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对于实验的了解,当不能够找到有效的指导方式,教师的讲解还是高效、直接的教学方法。不能为了学生的主体开展而丢掉了这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在这里,教师为了体现新理念,却遭到教学效果的丢失。得不偿失。
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