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章鼎儿|对独木舟和竹筏的教学的建议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章鼎儿|对独木舟和竹筏的教学的建议


      前面有老说到相信专家的话题,忍不住也说几句:相信专家,有个不可或缺的前提:这个专家可以相信、值得相信。不然的话,这个“相信”就成为“迷信”——与科学背道而驰了。    
      翻看了一下教科书,这课确实如刘郑辰老师说的那样,问题很多的。
      1、用浮的材料造船,实际造的是筏子。什么是船?筏子能像船一样解决渡河或运送货物的问题。但是,筏子就是筏子,它还不是船。以船为主题的单元,总得把船的定义搞清楚吧。
      教科书中“做成一个竹筏或木排”,拓展中的“继续改进自己的竹筏或木排”,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反复强调竹子做的叫“筏”,木头做的叫“排”。不知道是谁做出的这样的规定,真是孤陋寡闻了。木排是什么?木排是流放木材的,要说运输的话,木排运输的是木材自己。扎成一个“木排”用来载人或载货,那就得叫木筏了。还有羊皮筏子呢。为什么要说得这么细?就是希望教科书的使用者们不要太迷信专家、编者之类的头衔了,也希望戴着这些头衔的老师们更用心、更严谨、使自己更适合承担起这样的责任来。
       2、教科书开头的文字:……木筏在水中不够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有限,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教科书后面的活动与所谓的研讨,为这个问题给出的回答是:用扎筏子的方法解决稳定与载货量的问题。还重点研讨了:“竹筏与独木舟相比,有了哪些进步?”    
       显然,教科书认定竹筏比独木舟有了进步。
      这里的两个问题就更大了一点。一是在“船的历史”(摘自教科书)上,毫无疑问,独木舟要比筏子高一个层级。简言之,船是独木舟的基础上改善发展起来的。(筏子呢,连船的影子都还没有,名字都还挂不上去,只能算船的前身了。)还可以说船正是教科书提出的独木舟的稳定性、载货量等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改善发展形成的。独木舟是怎么解决稳定性的,教科书22页有照片的。独木舟常向左侧倾翻,就在左侧加上浮力支撑,向右侧倾翻,就在右侧加……想要载更多的人或货,就找更大的树,没有更大的树了,就用木板来拼……这才在多少年后有了今天的大船。
      提出的问题是解决独木舟的稳定性与载货量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变成扎竹筏木筏。除了答非所问也是不小的科学教学中的问题外,还有下面这样问题啊:独木舟太不稳定,载货太少了,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可以扎个竹筏解决这些问题;竹筏子也有“不足之处”(教科书),譬如漏水,把人或货物打湿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造个独木舟吧。也就是说,这样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是可以迷失在低层面反复循环的。
      船的历史、船的技术、船的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如果真照着教科书这课的的思路设计,人类有可能到今天还在划独木舟与撑竹筏啊!
      这个单元的第一课做了独木舟,课的最后提出了独木舟的稳定性问题,还有阻力问题。第二课一开头进一步提出怎么解决独木舟的稳定性问题,又提出一个载货量的问题。
      请问这个群里的科学老师:你们怎么排列这三个问题(稳定性、阻力、载货量)的研究顺序?如果把稳定性排在第一序位,你们怎么设计、组织、展开研究活动?
      我很奇怪,在需要研究、可以研究、应该研究的问题前面,怎么还有这么多老师热衷于这个筏那个筏?筏的研究,包括各种材料的筏的“研究”,能解决独木舟所引发与提出的什么问题了?还是另有着非经历不可的学习价值意义——这又涉及到前面第一节课的改革了,实际上给人的感觉是并没有考虑的——我的意思是坚持第二节课做筏子的老师,你就得改造第一节课。那就别说做什么样的筏,先说说第一节课怎么上怎么改革吧!


叶晓林老师的回复:

       前两日在桂馨群讨论这个话题,本人也发表了几个观点,摘录如下:
       第一,不要一说独木舟脑海中就呈现现代独木舟的模样。推测最早的独木舟,一段木头一个大洞而已。
       第二,第一只独木舟和第一只筏谁先谁后是一个无法考证的过程。假设一群原始人发现浮具(一根木头)的缺点后,有的找到用树洞的树干当作浮具更稳定,有的发现用两三根树干扎在一起也更稳定。当然,大批量的出现,筏会略早于独木舟,因为筏更容易制作。但这两类工具后期又基本是同时存在的,故称为“舟筏时代”。
       第三,独木舟和筏各有优缺点。独木舟速度快,不易进水,但制作难度大。筏稳定性强,载重量相对大,但容易打湿。正因为两者的优点,当时才会同期存在,不断发展,且一直存在到今天。也正因为两者的缺点,才出现了后来的木板船。木板船集中了独木舟和筏的优点,底部宽阔平坦,船头尖而上翘。
第四,教材的本意无非就是借用筏稳定性强的优点,体现工程技术的发展。反之,也可以利用独木舟的优点,来体现工程技术的发展。
       第五,用教材教,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第一课,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微项目化学习,在真实情境下聚焦任务,让孩子课堂上制作“独木舟”,不断达成既定的目标。第二课,可以利用竹竿的“无竹节、一个竹节、两个竹节”,让学生试错失误,迭代制作,发现用两个竹节制作的竹筏载重量更大,原因是该竹筏排开的水量大。这样的设计指向“密度”概念,体现学习进阶。

在此还想补充几点:
        第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九十一条,船舶的含义是“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者非排水的船、艇、筏、水上飞行器、潜水器、移动式平台以及其他水上移动装置。”因此,竹筏、木筏皆为船舶中的一种。
        第二,从在线辞海中查询,“木排”的意思是“1.放在江河里的成排地结起来的木材。可用作交通工具。”由此,把木头捆扎成排,既可用作运送木头,也可作为交通工具。作为交通工具时,木排亦可称作木筏。同理,竹筏也可称作竹排。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歌:“小小竹排江中游……”歌词中的竹排说的就是竹筏。
        第三,关于教材主要想表达的思想以及设计思路,喻老师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晰,本人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从来就没有完美的教材。说真心话,这部分教材的确有值得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也非常感谢各位同行的积极留言和热心研讨,这也是我们今后改进教材的宝贵财富之一。君子和而不同,我们对具体的问题可以有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但还是要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徐春建老师的回复

       不少老师纠结于“筏”和“独木舟”谁先谁后的问题,我觉得大可不必。“筏”和“独木舟”谁先谁后是一个科学史上的学术问题,我们都可以从不同渠道找到不同专家的不同意见。关键是,正如喻伯军老师所说,《船的研究》单元的编写是定位于工程问题(前几课从载重量和稳定性来切入),而不是科学史的问题。
        几位老师总是认为一定要把正确的科学知识教给孩子,但问题是:本单元从来不以船的发展史作为教学主线,而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也就是说,所谓的正确的科学知识(“筏”和“独木舟”谁先谁后、谁优谁劣)不是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我认为,不要引导学生去纠结这些知识点,还是多给学生工程实践的时间,去做些真正有益的事。我听过相关的课,其实还有很多细节值得研究,例如学生在课堂中发现竹筏和木筏的不同、不同竹筏载重量的不同、筏的多种捆扎方法对其载重量的影响、重物的摆放位置和摆放力度对载重量测试的影响等,学生对这些研究既感兴趣,又能上手,比去利用文本研究什么科学史,争论筏和舟谁先谁后,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老师们啊,请一定不要忘了,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我们要思考的是他们喜欢学什么、能学什么、能怎样学,而不是老师擅长什么,学生就必须学什么。

       我也在揣测,为什么不少老师在《船的研究》单元教学中,总是那么重视所谓“正确科学知识”的教学,总觉得最好教一点密度、重力、浮力知识,好像那些都是必须的。我估计很多老师还没有从老教材的《沉和浮》单元中走出来。请大家去看看2017版课标,其中高段涉及到沉和浮的,只有“观察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导热性等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这么一句,哪有什么密度、排开水量?哪有什么船的发展史?老师们啊,时代变啦,不要再“穿新鞋、走老路”啦……

       当然,把板子都打在老师身上也不对。我估计老师们担心的是本地期末的考试中,究竟试卷上有多少关于《船的研究》的试题,所以才那么关心正确的科学知识……话说到这里,我虽然没有考试命题权,但我想和拥有考试命题权的领导和教研员们说,类似《船的研究》、《小小工程师》的单元,真的不适合纸笔考试,应该引入实践操作测评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工程技术的理解、操作能力水平。如果我们继续用纸笔考试来检测《船的研究》、《小小工程师》等工程技术为核心的单元,就好像奥运百米赛跑不再是真实的赛跑,而改为笔试,考题就是“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获得第一名”。如果这样的话,我认为中国选手将在各项比赛中包揽前三名,毕竟我国在笔试中没有怕过谁(国际PISA测试说明一切)。但问题是,笔试第一的我们,真实的科技水平就是全世界第一吗?我们的小科教育真的要从精致的知识教学和单纯的纸笔测试中转向了,多给予学生亲身实践工程技术问题的机会。

       最后,我认为不存在不发展的事物,教材也是不可能完美的,是需要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不同意见,供编者思考和采纳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存在适用于全国所有学生的课文,不存在不能修改的教材,不存在所谓的权威专家,我们必须以教育事实为依据。关于《船的研究》,老师们提了那么多真知灼见,我也获益良多,这一切一定会成为我们后期改进的基石。

关于如何看待课标,我要说几句。如果不说明白,担心看帖子的部分老师受到误导。课标,即课标标准,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权威性课程文件,是全体教师及专家必须遵循的。课标相当于宪法,教材都是依据课标编制的,不符合课标要求的教材是通不过教育部教材局审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标才是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的根本。
       我们遵循课标,除了它具有教育行政的权威性之外,还是我们日常教学和教研的对话基础。有同一个对话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试想,如果没有课标,张三认为小学阶段一定要弄清楚筏先还是独木舟先,而李四认为小学阶段关于浮力问题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大家争论不休,怎么办?看课标里面是做了怎样的要求,课标里面的要求就是我们对话的基础。
       我发现日常教研活动中,一些老师对课标的态度比较冷淡,甚至不以为意,总觉得其中不少内容不符合自己所经历的教学事实,然后就认为课标可有可无,甚至认为课标组专家水平太低。那就冤枉课标专家啦!毕竟中国地域差异非常巨大,不可能做出一个标准适合所有的教学现实,课标能做到适合绝大多数教学现实,就很好啦。而这个就是日常教研的对话基础,即教学的一般性。总有一些老师喜欢举出自己的个例来证明课标的错误,但个例只代表特殊性,不具有一般性,是不能进入课标的。
       所以,我建议老师们一定要尊重课标,好好研读课标,体会其中的思想和价值。科学强调创新、突破,我们质疑权威是科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但科学还强调严谨性和一般性,如果凭着几次具有特殊性的教学现实,轻易否定课标,那就过头啦。
      那么,课标就很完美吗?那也不是,否则为啥总要搞课标修订呢?关键是怎么改!我建议少点牢骚,多点研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课题研究,用科学实证和逻辑推理来证明自己的见解的正确性,然后争取去发表(最好核心期刊)。这样,课标组就可能采纳你的意见,这时,你就成为课标专家啦!


王平老师的
回复
网址链接:船的研究


       在一个科学教育群中,老师们讨论了教科版小学科学《船的研究》,觉得蛮有意思,也来凑个热闹。在我看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技术发展,工程设计,科学概念。教科版这个船的研究的设计也基本上都涉及到了。从船历史,到沉浮材料造船,到载重量,到动力,为后面的要设计一个有动力,有一定载重的船做了铺垫。整个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层次也是清楚的,顺序递进。

但我也有些疑问和建议


       1.从技术教育的角度。船的研究以船的历史开始,呈现了从独木舟到核潜艇的图,并研究了独木舟,研究了稳定和阻力。然而,在我看来,这个从船的历史开始,这个开头是可以的,但是,是否应该聚焦到通过研究船的历史,通过图片和文字(应该增加阅读文字),让孩子学习这样的技术的概念(就像我们现在要强调科学核心概念一样):1. 技术(船,交通技术)的发展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从简单简陋到复杂和舒适等; 技术是为了人类一定的目的而发明和服务的,不同技术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3. 技术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反过来。至少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通过船的研究来体现。这个船的历史部分,在我看聚焦有些问题。船的稳定和阻力是比较复杂的力学问题,小学生可能不必聚焦于此。

       另外,还有选择古人的实践,舟啊筏啊什么的,这个角度可能也不是比较好的选择。独木舟,筏什么的,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见过,现实生活中可能也很少见,不排除有些地方还在使用,但是更多的孩子见到听得和看到的是现代的船,或者从航母,核潜艇出发,至少多数男孩子可能比较感兴趣。现代科学和工程教学更加注重从孩子身边的科学现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入,通过探究去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这个点可能值得我们引起重视。


       2.工程设计教学角度。船的研究的制作小船,应该说还是不错的,基本上体现了工程设计过程,有了任务,限定因素,成功的标准,设计,制作,测试,改进。基本元素都有了。但是我以为,任务的要求有些高,要载重200克,有动力系统,还有行走一定距离。作者的思路是清楚的,前面有了载重量,也有了动力系统的内容,是有层次推进的。但是,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在对第一次产品进行评价改进,这是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过程,又叫做“迭代”,那么涉及的因素就太复杂了。是否聚焦于仅仅是承载一定的重量就可以了,比如:20个硬币,然后,如果不成功的学生要求改进能成功,成功的学生要求放更多的硬币。这样,我们的孩子就容易应对,而且完整体验了工程设计的过程,包括了改进。

        评价改进处理得欠缺了些,工程设计改进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需要在分析前一个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无论是实际工作中,还是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分析创新能力方面都很重要,不能好像把第一次产品完成了,就大功告成了,就像过去在对待科学探究活动,把实验做完就探究就算完成了,而忽视了探究活动的其它过程,比如:阅读和写作,或工程设计的其它过程。


      3.科学教学角度。船的研究设计中有“用浮的材料造船”和“沉的材料造船”,这个涉及到沉浮的概念,密度,浮力,重力,力的平衡,质量,重量等,小学的孩子建立密度概念和浮力概念是比较困难的,而船的研究设计并没有做任何科学概念教学内容设计,却出现了“浮力”这个提法,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吗?的问题,我感觉是给教学挖了个坑。从前面的技术和工程教学角度看,也属于多余。小学阶段还是只局限于沉浮的现象观察,作为一个物体的特性来教学,甚至可以忽略不教,或者和导电性,磁性,易弯曲,颜色,导热性等等一样对待就可以了。



        附一个美国2年级的造纸船的活动。前面学生研究了周围的物体,如:土壤,马路,草的吸水性,玻璃,毛线球,玩具,橡皮泥,洗碗海绵等的特性,如:颜色,软硬,吸水,粗糙和光滑,弯曲等,


探究活动:造船的材料

船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你将要用纸和胶带造一艘船


预测;当你把纸船放在水中时会发生什么?


材料:纸,胶带,剪刀,硬币


造船的模型

       1.    造一艘平底船

       2.    把船放到一盆水中进行测试,小心地一次放一个硬币到船上

       3.    记录。你的船能放多少硬币不沉

       4.    交流

             a.画画表示会发生什么?

             b.有关这个你造船的材料,你学到什么?

             c.你怎样造一艘船能放更多的硬币?

             d.你的模型船和真的船有什么异同?



喻伯军老师的回复

      《船的研究》单元,定位于不断发现问题,通过技术的改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关于船的发展历史,教材在第一课用6张插图呈现了简单的过程,并且从造船的材料、船的体积和动力这三个方面做了比较,隐含了本单元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课如果只呈现船的历史,内容不够丰富,所以选择独木舟进行探索研究,发现独木舟的优点和缺点,解决船形状的阻力问题,留下独木舟的稳定性和载重量的问题,供后面的探索留下伏笔。第一课后面的课,主要是围绕着改进造船材料、增加稳定性、增加装载量和改进动力做文章,这些基本上是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
       第二课从造船的材料入手,希望解决船的稳定性上作出探索。竹筏和木筏(木排又叫木筏)既是浮的材料制作的,又在稳定性上比独木舟有了提高,而且在课堂的操作上,学生容易制作。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发现底面越大,船体越稳定。但是竹筏和木筏也有不少缺点,如渗水、装载量不大,比独木舟费材料等。如何解决独木舟和竹筏都存在的问题呢?这是本节课产生的新问题,也是接下来要探索的内容。教材在第二课提供了摇橹木船、大的帆船,隐含了既要增大船的底面,又要不漏水等要求,这在技术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课继续从造船的材料入手,利用沉的材料造船,为解决增加稳定性、防止漏水提供了机会,也为后面研究增大船的载重量、坚固性打下基础。
      第四课研究如何增大船的载重量,渗透了限制条件等工程教育的因素,与数学知识的联系。
      第五课研究改进船的动力,因为随着造船技术的进步,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蒸汽机、柴油机、核动力都不断地涌现。
      第六、七课要连起来分析,相当于学以致用,让学生来制作一艘自己的小船,相当于经历一个小小的工程。


      看论坛上的回复来看,个别老师对第一课与第二课的逻辑产生迷惑,可以理解。
      如果第二课我们不纠结于独木舟与竹筏木筏谁早谁迟的问题(历史上独木舟与筏是并存的),而是从解决独木舟与竹筏木筏存在的问题入手,思路上也是容易理解的。
       教材研讨的第一个问题“竹筏与独木舟相比,有了哪些进步”,可以说稳定性增加和制作上容易。但确实会产生误导,让人误以为竹筏比独木舟先进。因此建议修改为“竹筏与独木舟相比,各有哪些优点”更合适。
      教材的第二个问题“竹筏还有那些不足之处,你打算怎样改进?”意图指向的是增加稳定性的基本上,解决漏水问题和载重量的问题。
如果学生没有思路,教材还提供了摇橹木船和帆船,供学生借鉴思考。
       教材会在不断地使用中发现问题,也会在不断地修改中完善,许多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基于实践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这不仅是教师和教研员本身研究的成果,也可以算得上教材建设的重要途径。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金亚军 于 2022/3/29 8:29:51 执行 批量删帖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5年级科学教材-下 第2单元《船的研究》.rar (, 下载次数:74)




TOP
3#

第一课第二课确实混乱,甚至听了区级公开课,觉得方向也有些偏,因此在教学时,也没有按教材的设计进行。章老师的文章,读起来就是爽气。
TOP
4#

不迷信教材,我们要好好研究教材,用教材。
TOP
5#

查了资料,没有明确的资料显示独木舟比船更早出现,所以总觉得两个是差不多时代中不同的用法
TOP
6#

现在的新教材有时候用起来真的很迷茫,还是应该多看看专家的意见
TOP
7#

不好过与绝对,在上课过程中也只提到出现的相对时间,侧重点也只放在了有改进有提升
TOP
8#

      三个问题排列我认为先研究稳定性,再研究载货量,最后才是讨论阻力问题。第一课直接从船的历史入门,船的前身入手:做一个筏子。后续自然而然也能引出第二课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了
TOP
9#

新的单元,确实值得大家思考。
TOP
10#

看了这篇帖子,我想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真的有的地方不必太纠结于书本,比如这里的教学我就被困在教材中出不来了,深信教材导致在教的过程中有的地方甚至自己都怀疑自己,试想这样的情况如何去引领学生呢?值得自己去反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