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二单元第4课空气有质量吗
上课我先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空气有质量吗?认为有的举个手。大部分同学举手,占据班级人数约94%。问题2:认为空气没有质量的同学举手,2-3人。最后不太确定空气有没有质量的举手,也是2-3人。问下来几个班级的情况接近。
要知道空气有没有质量,需要借助工具,什么工具可以?(预设:天平、秤)
老师这里有较多的简易天平,我们今天就用它试试,我先平衡天平,接着往一边放入没打气的皮球,另一边一颗颗放入绿豆,使得天平再次平衡,接着我问:如果我往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你猜测,天平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把变化画在课作上。大部分学生画出了天平会偏向打气的皮球一侧,只有个别画出了无变化,天平依旧平衡。
再请学生实验,并测一测这20筒空气需要在另一边加入多少颗绿豆,天平才能重新平衡。做完后得出结论,空气有质量。
接着每组上报数据,20筒空气等于多少颗绿豆的质量。每个小组数据均不相同。
学生分析原因:①绿豆大小不同,质量也不相同;②每组打的空气多少可能不同,有的小组没有打满一筒空气。
然后请同学把皮球里的气放掉一部分,但是不放完,看看天平的变化,并说说原因。
最后有时间的班级询问了如果用秤,怎么知道空气有没有质量?
一节课比较紧凑,因为第5节课的内容是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所以在这节课就先加入了用豆子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