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2021年董丹凤专贴 [复制链接]

1#

  今年4月,我特别有幸能加入定海区小学科学研修社这个大家庭中,可以跟群里优秀的科学老师们一起学习探讨。

  由于自己的教学经历比较特殊,初中任教多年后调到小学,因此急需学习和适应小学科学的教学。最近几年,小学科学发展迅速,教材、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因此我不断问自己,怎么办?我能适应吗?

  虽然平时有空时我也会浏览小学科学网这个专业而优秀的网站,发现里面真的有太多宝贵的资源让我学习。每每浏览各种前沿的信息和资源时,总感叹时间不够用,感叹自己离群里优秀的科学老师们差距太大,并被群里的兢兢业业的科学教师们那份执着、精益求精、默默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但现实中的我,往往忙于教学日常,而很少去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并记录下来。因此希望通过开帖,来督促自己不断学习,总结反思,提升教学理念,向群里的那些优秀的科学老师学习。

最后编辑爬行的蜗牛 最后编辑于 2021-05-09 21:47:24
分享 转发
TOP
2#

但现实中的我,往往忙于教学日常,而很少去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并记录下来。因此希望通过开帖,来督促自己不断学习,总结反思,提升教学理念,向群里的那些优秀的科学老师学习。

爬行的蜗牛 发表于 2021/5/9 21:12:23


欢迎董老师开教学反思专帖,落实实践,积淀思考,相信一段时间坚持下来会有很多的收获!
TOP
3#

每天上上论坛,有感悟的帖子发表一下见解,其实浏览一下也有很多启发自己教学的地方,加油。
TOP
4#

因为有了初中的知识奠基,再加上小学的灵动,期待
TOP
5#

回复 2楼酸牛奶的帖子

谢谢你的鼓励
TOP
6#

回复 3楼润羽的帖子

很开心,能收到陈老师的支持和宝贵的意见!真心感谢
TOP
7#

回复 4楼影随心动的帖子

很感动,自己的一个不起眼的帖子能得到你的鼓励!
TOP
8#

支持开专帖,希望经常去阅读和回复别人的帖子。
TOP
9#

回复 8楼喻伯军的帖子

非常感谢喻老师的鼓励!
TOP
10#

                                                          细节决定成败
      今天上了五下的3.3《用水测量时间》
      第一个滴漏实验是测量从300毫升水里漏出100毫升需要的时间
      为了实验的准确性,需要重复三次实验,每次实验时都要加满300毫升再开始计时。
      但是真正让学生操作时,发现并不是很顺利。从给塑料瓶标刻度开始,有些小组就开始手忙脚乱了。有铁架台的铁圈高度没调整好的,有组内的分工没到位的,也有动手能力比较弱,不小心水倒翻水的。前后花了10几分钟时间才做完。
      在数据分析环节中,大部分小组每次流完100毫升水都需要2分30秒左右的时间,而其中一个小组是90秒。学生基本都能发现自己小组里每次漏出相同体积的水,时间几乎相同的事实后。我又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不同小组的时间不同,学生想到了是孔的大小不同。
      由此我心里咯噔一下,是不是我课前给每个组瓶盖钻的孔太小了,导致每次漏出100毫升需要的时间长达2分半左右,而且还要重复做三次,直接导致后面的活动来不及完成。
      塑料瓶盖上的孔,我是用缝衣针加热后扎的。孔的直径也就1毫米左右,当时试验了一下,水呈细线状流下来,觉得很OK。可是如果我能再提前测试一下漏出100毫升需要多少时间的话,就可以更好的把控课堂的时间了。而教参里给的建议是2毫米左右。
      看来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决定整堂课的成败。科学教师不单单是要精心准备材料,还要提前下水做实验,测试数据,再根据数据情况去调整器材。
TOP
11#

有了这次经历,相信以后一定会做得更好。
TOP
12#

欢迎开帖,每一个记录都是我们成长的源泉。
TOP
13#

定海区的老师也来论坛发成长贴,真好!特别是课堂的反思真的很有意义!
TOP
14#

课堂的意外生成促进老师成长,细节决定成败。
TOP
15#

欢迎开帖,期待更多的精彩记录!
TOP
16#

董老师和我们办公室的两位姐姐一样,都是从初中到小学,专业知识比我们强很多
TOP
17#

欢迎董老师加入小学科学的大家庭啊
TOP
18#

                         郑永春教授的讲座

《从荧惑到天问—关于火星的历史、文化与科学》有感


       5月15日7时,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5月16日晚7点半,郑教授两个小时的讲座,犹如一场及时雨,让我们在家里就汲取到很多关于天文宇宙、火星的知识,以及这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知识,干货满满,意犹未尽。宇宙、火星……一切都是那么神秘,与浩瀚广袤的宇宙相比,人类实在是太过渺小,人的生命实在太短暂,所以对待自然万物,人要谦卑,更要珍惜生命。
       郑教授从五行七耀提出每天都是代表一个星球,让我瞬间觉得平淡忙碌的每一天富有了神秘奇幻的色彩。
       在新闻里看到天问一号和祝融号这两个名词时我还有点分不清,在郑教授的讲座中得到了解答。原来,天问是中国的行星探测系列名称,天问一号是去火星。而祝融号是火星车的名称。天问来源于屈原的诗,里面有100多个问题,代表中国人最早对宇宙的好奇。
       在郑教授分享的人类探测火星发射的探测器中,探测器一次次变大,背后则是科技的强大支撑。
       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涉及到很多技术难题,比如如何从地球轨道进入火星轨道,需要火星在地球前方44°时,如果错过了,则要等到下一个44°,即地球转2圈,火星转一圈。哎,太不容易了!还有一个环节是着陆器在冲入火星大气层时,降落伞打开。看似一个很平常的问题,站在地球角度会认为降落伞受到的大气阻力一定很大,可是要知道火星上的大气只有地球的1%,这个阻力足够大吗?郑教授解答说,这个时候降落伞要做的更大,使用时间足够长才会产生足够大的阻力。原来,这次的火星探测器着陆的乌托邦平原其实是海拔-1380米的地方,这样可以让探测器有足够长的时间减速。我在感叹火星探测器如此智能精确的同时,不由地佩服中国航天专家们自力更生、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
       另外,郑教授提到的一些话也让我醍醐灌顶,比如要多质疑、多追根溯源、只要有一个反例提出,则假说不成立,这种反证法可以应用在平时的教学中。
       最后,谈到对科学教师有哪些建议时,郑教授提到首先要让孩子从小对科学产生感情,对科学有感觉,对科学有兴趣。知道科学是什么?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会提出假说,寻找证据,注重知识产权,引用文献等。这些远远比多掌握一些科学知识本身更重要。同时老师自己要多学习,成为科学的发烧友,创造机会,让孩子相互学习,交流分享,要在校园里让科学处处可见,比如科学家的肖像,给植物挂牌,土壤采样,生物标本,科学研究方法的呈现,科学仪器的介绍等等。是的,反观郑教授提出的这些宝贵建议,我在平时教学中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希望自己不忘初心,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科学老师。


                                                               ——记5月16日小学科学网络研修体会
最后编辑爬行的蜗牛 最后编辑于 2021-05-16 23:16:32
TOP
19#

回复 16楼小卫的帖子

小学科学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上课的方式就跟初中差很多
TOP
20#

回复 11楼欣然的帖子

是的,在反思中成长
TOP
21#


  最近我在上五下第三单元《机械摆钟》这一课时,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摆的等时性是指“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所需时间相同”,还是指“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如果指的是前者,是否让学生再算一算,摆动一次的时间多少?

       2.在测每个10秒内摆的摆动次数实验中,只有3个小组重复四次记录的摆动次数,自己小组内都是一样的。还有四个小组,四次记录的数据都不一致,例如有一组是10988。这时候老师要怎样引导学生去分析实验误差怎么造成的?

其实我在学生实验时,就发现学生的一些操作性错误,比如有个组没有让摆连续摆动,在第一个10秒测完后,让摆停了下来,下一个10秒时,再让摆动起来。还有的小组,计数和计时没有配合好。其实第一个10秒后需要缓冲个两三秒,等计时的人喊开始时再进行第二个10秒的计数。

       3.教材里把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次数的多少称作是做摆的快慢,这里的快慢应该是指频率的高低吧?前段时间,我们定海区小学科学教师群里在讨论五下作业本第39页的第二题选择题,对答案有异议




  因为学生在实验时,肉眼就可以观察到随着摆幅的减小,摆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而出题者的意图可能是指相同时间内,摆的摆动次数不变,即频率不变。但是小学阶段,频率一词,学生可能接受不了,所以用快慢来表示。

1.png (, 下载次数:0)

(2021/5/19 14:43:31 上传)

1.png

最后编辑爬行的蜗牛 最后编辑于 2021-05-19 14:48:47
TOP
22#

每月研修一起学习
TOP
23#

坚持研修和分享,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一定会快速成长的。
TOP
24#

回复 23楼不睡觉的兔的帖子

谢谢大咖陈老师的建议和鼓励!
最后编辑爬行的蜗牛 最后编辑于 2021-05-23 12:55:13
TOP
25#

坚持反思,坚持积累,赞一个
TOP
26#

在反思中成长,加油!
TOP
27#

  前两天,我进行了五年级的第三单元测试,发现学生的实验探究题这个题型失分较多。以这道题为例,主要表现有:


      1.不会从表格中寻找实验变量。

  即实验中哪个因素发生了改变?这个改变的因素就是我们实验要研究的。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从而比较得出变量对实验的影响,这就是控制变量法的原则。虽然,学生在平时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时,已经学会了应用控制变量法,但是反过来,从已设计的实验中去寻找变量,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灵活应用。


      2.
实验结论表述有误:

  学生写的是:摆绳越短,摆动次数越多,摆绳越长,摆的摆动次数越少。

  分析:学生错把实验的现象当成结论。例如这道题目中,我们把摆的快慢(不易测量的量)转换为容易测量的“摆在15秒内摆动次数”,而摆动次数多少只是一个现象,摆动次数多,反应了什么?是学生没有深层次去思考的。而不是把表格里面的实验现象(即摆动次数)抄抄下来。这个也是平时老师要在实验探究时去强调的,不要把现象和结论混为一谈。


      3.
实验结论表述不规范:

  学生只写了:“摆绳长短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具体怎么影响没写。所以也不给分。

  以上几点,也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实验探究题里经常会犯的错误。所以,我们小学阶段在培养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探究思维、探究方法这些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去学习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编辑爬行的蜗牛 最后编辑于 2021-05-31 22:16:44
TOP
28#

课堂每个环节都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期待能有更多地发现。学习
TOP
29#

回复 1楼爬行的蜗牛的帖子

初中到小学确是是要好好的石英,我也是这样,经历就是财富,加油
TOP
30#

回复 10楼爬行的蜗牛的帖子

小细节大成就,科学课堂实验严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