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学会设计对比实验。
学生对于食盐可以溶解于水是有一定的经验的,但是有的学生会说:”食盐融化了”(试教的3个班了,每个班都有这种情况)。需要让学生规范的描述。学生也知道食盐、小苏打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谁溶解的多以及什么因素会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就不是很清楚了。本节课可以开门见山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学生也能立刻反应过来,这是一个对比实验。不同的条件就是溶解于水中的物质不同,通过发言总结,学生都能说出相同的条件。也能说出实验的方法。在实验前,需要强调什么时候就算是不能再溶解(充分搅拌后仍有小颗粒或者液体浑浊了),且估算好学生实验要用的食盐和小苏打的量。且让学生知道如果有水洒出,需要重新实验,因此需要提前多准备几杯。
通过试教,可以发现不同小组的动手能力不同,关键再于平勺定量法的操作快慢不同,有的小组是一点一点往勺子里加食盐或者小苏打,生怕满出来。为了加快速度,可以告诉学生要放心大胆的加,突出的部分铲平就可以。
最后,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学生阅读作业本的最后一题,了解什么是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