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7日,定海区第十九届“教研之春”暨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于舟嵊小学顺利开展。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流程:四年级下册单元教材解读、四年级观摩课展示和特级教师讲座。一天的学习紧张又充实,活动安排也是形式多样、内容饱满,让我们受益匪浅。
丁红霞名师的《电路》单元解读、王文斌名师的《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解读和王燕萍名师的《岩石与土壤》单元解读为我们四年级授课教师带来了一些实在有用的教学经验分享。
最近自己也是正在上《电路》单元,在提前准备《电路出故障了》这一课材料时自己也是非常烦恼。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些不同故障电路时,就要将原来完好的器材刻意认为破坏。最苦恼的就是后期整理的时候,我还得一个个检查哪些电路是已经被破坏的,非常的麻烦。丁老师介绍的做标记方法就着实帮我解决了这一个问题,下次再遇到这一课时,我相信自己在材料准备上肯定会事半功倍。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解读中,王文斌名师介绍了凤仙花植物的播种时间,各个生长节点的大致时间,让我在单元种植环节中对相应的时间做到心中有素,不会因为自己一个人教一个段而觉得孤军奋战。另外槭树果实和苍耳果实的体验活动也让我感受了学生操作的乐趣,同时也觉得在实际制作模型时并不是像自己预想的那么简单和容易。
《岩石与土壤》单元历来是自己的薄弱单元,自己也总是边学边教,尽力的不误人子弟。在王燕萍名师安排的《岩石的组成》活动体验中,确实发现对观察到的颜色以及光泽的描述上确实很难,更别提对学生而言。王燕萍名师通过借助专业的书籍查找,给了我们更科学的描述。突然觉得真的不仅仅需要给学生推荐书籍来了解岩石和矿物,我们教师也需要专业的书籍来引领。通过专业书籍的介绍,填充自己的短板,才能逐步成长。
两堂展示课也是精彩纷呈。沈梦薇老师的《里面是怎样连接的》一课,思路清晰,层层递进,整堂课凸显学生的自主性,并舍得在难点上花时间,非常注重学生的交流研讨。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另外透明接线盒的运用也是很精彩,关注到了学生的认知起点,不仅回顾了前一节的内容,强调了检测的步骤,也为新知识进行了一个很好的铺垫。王卓梅名师的《比较不同的土壤》一课更是一气呵成。最精彩的莫过于具有舟山特色、首位呼应的情景布置。以朱家尖西瓜为本课的载体,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也让学生认识到土壤与植物的密切关系。
活动的最后,特级教师袁优红给我们进行了一个讲座培训。从多方面来谈“学习进阶”视域与小学科学课堂学习“效能”之间的关系。并且理论结合实际,将活动中的两节展示课案例融合其中。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学习进阶视域下提升课堂学习效能的一些具体操作途径。
每年一次的教研之春总会在春天这个播种的季节及时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营养的灌溉,让我们成长在教研促教学的道路之上。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