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0学年共同体吕坚专帖(六年级) [复制链接]

1#

上虞区2020学年共同体吕坚个人专帖

一、学年目标:

    1.坚持每周论坛学习、多发有思考帖;

    2.坚持每月省网络研修和桂馨网络研修学习;

    3.扎根课堂教学研究,争取开出研讨课1节;

    4.深入课程改革动向,争取交流个人观点1次;

    5.发挥专业能力,尽学科服务能效。

二、主要措施:

    1.设置“闹钟”,规划日程节点;

    2.站好课堂,及时记录与思考;

    3.多载体学习同主题下内容,汇聚成点深入推进;

    4.注重项目意识:交流、研讨与记录。


2020学年度吕坚专业发展研修自评得分:()分

(一)理论研学

【评价指标】阅读有关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著作或者纲领性文件,阅读的每本书必须有一篇原创的300字以上读书体会上传至论坛,每篇合格得5分,良好得8分,优秀级每篇得10分,不合格不得分。本学年度必读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二)教研研修:

1.参加活动:
(分
【评价指标】参加各级各类现场教研活动,每现场参与1次活动得5分,现场承担开课任务、讲座,区级得20分,市级得30分,省级得40分,现场交流点评活动得10分。参与各级各类网络教研活动,如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发言、上虞小学科学E教研互动评课、共同体网络例会等得3分,参与、补看、补评得2分,网络经典发言交流等再得3分。及时完成活动体会、感悟等专题任务合格得5分,良好得8分,优秀级每篇得10分,不合格不得分。

上虞区级活动: ()分

(1)

绍兴市级活动: ()分

(1)

网络研修活动:()分

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活动:分


桂馨科学课网络研活动:分

1

2

2.论坛研讨:(20分)

(1)

【评价指标】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学论坛的研讨活动,积极发帖回帖,在本学学年内每累计发5帖得1分;努力提高发帖质量,每个精华帖加20分。

3.报道宣传:

【评价指标】在浙江省小学科学网等相关网站媒体上发表区级、校级等报道得15分,合作参与得10分,同一内容多个网站参与不累计。
(1)

(三)教学研究:()
1.撰写文章:
【评价指标】积极进行教学思考,主动撰写论文,撰写得20分,区级获奖得30分,市级获奖得40分,省级获奖得50分,发表得40分(同一篇文章不累计得分)。

(1)(分)

2.课题研究:30

1)学科课题在上虞区立项(30分)

评价指标】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主持或者执笔的课题立项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课题结题区级得40分,市级得50分,省级得60分;课题获奖区级得50分,市级得60分,省级得70分(同一个课题结题和获奖不累计得分)。

(四)课程开发:()分

【评价指标】为主参与拓展课程开发,每学年汇报进程,争取3学年有1个课程。有课程意向,提出课程体系目录得20分,完成三分之一初稿以上得40分,有完整课程稿得50分,区级获奖得60分,市级获奖得70分,省级获奖得80分。(同一课程不累计得分,在一个课程开发完成前不计其他课程思路)。
(五)技能竞赛:()分
【评价指标】在各级各类赛课评比、自制教具、科技创新、专项技能比赛、征文等活动,参与得20分,获奖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同一次比赛不累计得分)。
(1)

(六)辅导学生:()分
【评价指标】辅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等各级各类比赛,指导学生在区级获奖每人次得10分,市级获奖每人次得20分,省级获奖每人次得30分,同一项目获奖3人次及以上按团体获奖,团体获奖按3倍个人奖计,非教育系统举办最高按区级获奖计(包括模型比赛和非现场比赛项目等);辅导学生发表每篇文章得10分,同期3篇以上算专版,得30分。

(七)活动组织:()分
【评价指标】用心思考积极提出小学科学教学教研建议意见被采纳得10分,为主承担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组织工作1次得15分,坚持承担共同体团队项目建设和省市区相关学科平台建设运行维护工作得120分。

(1)()分


最后编辑风之灵动 最后编辑于 2020-11-16 15:48:23
分享 转发
吕坚
TOP
2#

欢迎吕老师开贴,向吕师兄学习。
TOP
3#

祝贺吕校长开帖!!!
TOP
4#

回复 1楼风之灵动的帖子

校长带了个好头!
TOP
5#

吕校长,我要向你多学习
TOP
6#

回复 3楼章俐鑫的帖子

向前辈多多取经。
TOP
7#

进水楼台先得月,感谢校长在学科上的支持和帮助。
TOP
8#

回复 2楼王京wj的帖子

感谢,一起分享,共同提高,携手发展。
吕坚
TOP
9#

回复 5楼博文王梦婧的帖子

重回小学的感觉如何?当初你到初中,我们可是不忍放手,有思考的科学老师。
吕坚
TOP
10#

有点“探”的味道

有点“探”的味道


        前几天上《滑轮组》一课,两种思路:      1.明确滑轮组组装方式,学生经历滑轮组作用(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的研究;
      2.只明确目标:将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和动滑轮省力的优点进行组合,提供材料让学生自主探究组装方式。

          
          很明显,课堂上采用的是第二种方式,学生组装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了(上图中学生组装的问题是定滑轮只固定但未能转动)。
        采用此方法的目的是:在探究滑轮组组装的过程中,一是学生需利用上节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基本要求(固定转动、移动并转动)——回顾;二是需要根据两种滑轮的基本要求进行组合,检测学生的应用能力;三是初步感知滑轮组的特点。

          
          遇到困难的时候,才是学生最需要老师引导的时候,这时候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暗示都将是学生“洗耳恭听”的。
        但我卖了个关子,没直接告诉组装的方式,而是抛了一块“砖”——一个固定只转动,另一个既转动又移动。
        结果,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

        
      屏幕上示意图的线也是该生画的。
      之所以这样上,个人觉得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的实验对学生来讲不难,实验现象明显,数据对比清晰,结论得出比较容易,但组装问题一直是个难题,如此上法,一定程度上也激起了学生不服输的“挑战情节”。
最后编辑风之灵动 最后编辑于 2020-09-24 13:52:09
吕坚
TOP
11#

看了图文,感觉吕老师的课真正深入在探究了。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很有成效。赞!
TOP
12#

这批弹簧测力计挺有年代感,工具箱里有新的,用起来挺好的。
TOP
13#

回复 10楼风之灵动的帖子

是的,学生的创意无限,关键在于教师适时引导!
TOP
14#

吕校一做就做精品,进来先学习一下。
TOP
15#

师傅这样上,很有挑战性,学生对于组合,还是很陌生的,怎么样组合,一头雾水。个别聪明的学生会采用书本中的方式,也有学生会采用你的这种方式。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TOP
16#

做的很充分,有价值!
TOP
17#

吕校长的课堂氛围真好,学生认真实验,及时发现。佩服!
TOP
18#

这样的课堂真好,站在孩子的需要出发,锻炼孩子的薄弱之处
TOP
19#

吕校长果然走在前面,这样才是真正的探究,有时间都可以试一试。
TOP
20#

有点“探”的味道


        前几天上《滑轮组》一课,两种思路:      1.明确滑轮组组装方式,学生经历滑轮组作用(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的研究;
      2.只明确目标:将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和动滑轮省力的优点进行组合,提供材料让学生自主探究组装方式。[/si
风之灵动 发表于 2020/9/24 13:47:55
不服输的挑战情绪,就是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充分激发
TOP
21#

回复 10楼风之灵动的帖子

是的,给孩子一块跳板,给他们一个思考的机会,或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TOP
22#

向师兄学习,希望师兄在教学上多能提供帮助
TOP
23#

滑轮的魅力!
TOP
24#

回复 11楼欣然的帖子

让一批聪明的孩子带动更多孩子走向聪明,然后老师可以越来越懒
吕坚
TOP
25#

回复 13楼王充小学  王坚栋的帖子

很多时候惊讶于自己原有的死脑筋,其实有时候相信孩子,给予一点帮助,特别是思维上的帮助,孩子——可以走得比我们想象中的更远。
吕坚
TOP
26#

回复 15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是的,首先回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单个组合方式,这是基础,要求会。其次提出是挑战,最后是要求:鱼与熊掌兼得,六年级的学生,还是可以激一激,挤一挤的。
吕坚
TOP
27#

回复 17楼挪威森林的帖子

氛围很轻松,顺便来个小幽默,但思维上很严肃。
吕坚
TOP
28#

回复 18楼儒衣飘飘的帖子

也是苦于学生一直对组装这一块的薄弱而深感无力,萌生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吕坚
TOP
29#

回复 19楼章俐鑫的帖子

效果还是可以的,学生很有激情,有挑战,只要把基础做好,学生是没有难度的,何况要相信学生在小组间的学习能力。
吕坚
TOP
30#

回复 20楼沈银彬的帖子

特别喜欢这一点,年级越高表现越突出。
吕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