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0学年共同体樊晓霞专帖(三四年级) [复制链接]

241#

回复 225楼樊晓霞的帖子

科学素养,语言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慢慢渗透,相信4年级的学生到了5年级就不一样了
TOP
242#

回复 225楼樊晓霞的帖子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们三年级就4个学生,而且很沉默的,上课没有味道,我感觉我比他们还要难受,希望慢慢引导慢慢改善吧。
挪威森林 发表于 2020/11/7 19:05:47
很沉默有时候比调皮的学生还难受
TOP
243#

[quote]回复 225楼樊晓霞的帖子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们三年级就4个学生,而且很沉默的,上课没有味道,我感觉我比他们还要难受,希望慢慢引导慢慢改善吧。
挪威森林 发表于 202
王家东 发表于 2020/11/8 19:44:59
哈哈,看来咋滴都不好,学生眼里会不会觉得老师好难搞哦~^_^
TOP
244#

4-2.1 感受我们的呼吸
1、一开始就受到了困难,呼气和吸气的时候感受胸部的变化,学生一致认为吸气胸部变小收缩.......我请一个同学到上面来演示,请学生在下面仔细观察,还是一致认为吸气的时候胸部收缩,最后我没办法了,提示大家注意看胸部,用语言明示了,学生才恍然大悟觉得是胸部扩张
感觉好难....
2、在做实验的时候相对来说还算顺利,4个小组3个小组都做成功了,实验效果比较明显
3、今天因为实验比较成功,课堂内还有几分钟做题,并讲解难题。
樊晓霞 发表于 2020/11/5 8:03:18

一开始的问题可以建议引导学生多体验几次再来交流!在反复体验的基础上,或者用新方法……质疑的方法……
TOP
245#

20201105小记
同时教三年级和四年级的科学课,三年级在一二年级的时候都有专门的科学老师教授的,所以一开始接手三年级科学的时候,虽然纪律不这么好,但是学生的科学思维很强,回答问题也比较专业,会习惯用科学术语来解释。
而我们班四年级的科学,之前都是散养的,虽然我已经教了两个月的科学课,但是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明显感觉语言泛泛而谈,比较杂乱。今天课堂中我问他们两种让小气球鼓起来的方式,哪一种更符合我们人体呼吸呢。
一个同学说了一大推,感觉都没有回答在要点上,心理有点难受,觉得好累,是因为科学素养不是在一朝一夕才能培养的呢,还是我自己的引导不够专业呢,每周都是先上完三年级的科学再上四年级的科学,心理有落差感......
樊晓霞 发表于 2020/11/5 8:04:29
很欣喜看到樊老师对三年级孩子的认可,看来一二年级的专职教师功不可没!相信四年级孩子会在樊老师的引导下有巨大的变化!
回答不到点上的原因很多:是不是可以去思考问题有没有清楚、观察是不是仔细、关键点有没有抓住?
TOP
246#

回复 245楼酸牛奶的帖子

朱老师说的对,有时候学生回答不到点上,是否考虑过我们的问题是否有问题?
TOP
247#

3.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这节课基于上节课的实验进一步探究空气质量的多少,实验方法和步骤都比较简单,但是遇到了2个问题:
1、10筒空气的质量是10颗绿豆,
100筒空气的质量大概是几颗绿豆
发现学生很多都不知道怎么算,不知道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讲这个数学题是不是算难的?讲解了好久,感觉还是有一半的学生不知道计算方法。。。

2、空气质量指数越大,表示空气污染越严重。科学阅读里面一模一样的文字,作为选择题,依旧做错
   对于这样的题目,老师是否要像语文课外阅读题那样去教呢?读文字,找关键句,横线画出答案?
最后编辑樊晓霞 最后编辑于 2020-11-09 15:48:55
TOP
248#

3.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TOP
249#

回复 245楼酸牛奶的帖子

朱老师说的对,有时候学生回答不到点上,是否考虑过我们的问题是否有问题?
一剑飘香 发表于 2020/11/9 10:04:04
郭老师说的对,设置问题也是老师的一种智慧,我确实还要多学习
TOP
250#

3.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这节课基于上节课的实验进一步探究空气质量的多少,实验方法和步骤都比较简单,但是遇到了2个问题:
1、10筒空气的质量是10颗绿豆,
100筒空气的质量大概是几颗绿豆
发现学生很多都不知道怎么算,不知道对三年级的
樊晓霞 发表于 2020/11/9 15:47:24
三年级孩子的阅读能力有限。
TOP
251#

回复 248楼樊晓霞的帖子

下星期也要上这节课了,看同学们秩序井然,团队合作意识强
TOP
252#

3.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这节课基于上节课的实验进一步探究空气质量的多少,实验方法和步骤都比较简单,但是遇到了2个问题:
1、10筒空气的质量是10颗绿豆,
100筒空气的质量大概是几颗绿豆
发现学生很多都不知道怎么算,不知道对三年级的
樊晓霞 发表于 2020/11/9 15:47:24
100里面有10个10,就是有10*10颗豆,学生应该可以吧?
TOP
253#

[quote]回复 225楼樊晓霞的帖子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们三年级就4个学生,而且很沉默的,上课没有味道,我感觉我比他们还要难受,希望慢慢引导慢慢改善吧。
挪威森林 发表于 202
王家东 发表于 2020/11/8 19:44:59
唉,很沉默上课也没有意思,太调皮上课会很累。
TOP
254#

[quote]3.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这节课基于上节课的实验进一步探究空气质量的多少,实验方法和步骤都比较简单,但是遇到了2个问题:
1、10筒空气的质量是10颗绿豆,
100筒空气的质量大概是几颗绿豆
发现学生很多都不知道怎么算,不
不愿长大 发表于 2020/11/15 22:34:21
不会算,可能我也不知道该用何种数学语言去引导,学生没弄明白里面的关系。。。
TOP
255#

3.2-6我们来做“热气球”
1.本节课我分了2课时来完成,因为实验花费时间比较多,需要讲解的注意事项也较多,出于安全各方面考虑,还是安排了2个课时。
第一课时讲解了有关知识,初步了解了做“热气球”的相关材料和步骤。解决了课本中的知识性问题。第二课时让学生动手做一个“热气球”。
2.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学生还是有很多难题的,比如,不会点蜡烛,实验之前要教会孩子使用火柴。
3.塑料袋的摆放,有些同学把塑料袋弄的很瘪,离火苗很近,容易发生引发不安全的事情。塑料袋一靠近热度有点缩小变形
在实验的时候确实有一个小组,蜡烛的火苗靠近了纸罩,纸罩点燃了,需要老师时刻关注学生实验进度。
4.我让学生在地上做的实验,感觉这样更安全一点。
最后编辑樊晓霞 最后编辑于 2020-11-16 14:37:41
TOP
256#

[quote][quote]3.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这节课基于上节课的实验进一步探究空气质量的多少,实验方法和步骤都比较简单,但是遇到了2个问题:
1、10筒空气的质量是10颗绿豆,
100筒空气的质量大概是几颗绿豆
发现学生很多都不知道怎么算[/
樊晓霞 发表于 2020/11/16 9:51:04
我们学生可能比较厉害,他们秒秒钟就回答出来了
TOP
257#

节课我分了2课时来完成,因为实验花费时间比较多,需要讲解的注意事项也较多,出于安全各方面考虑,还是安排了2个课时。
第一课时讲解了有关知识,初步了解了做“热气球”的相关材料和步骤。解决了课本中的知识性问题。第二课时让学生动手做一个“热气球”。
我只用了一节课,学生讲原理,材料直接出示,讲解注意事项大概了15分钟,后面就让学生实验,飞了很多次。蜡烛需要长一点,两根,矮的蜡烛效果不好
TOP
258#

回复 70楼博文王梦婧的帖子

管理班级中的调皮学生确实是个问题。捣蛋是他的最爱。
TOP
259#

新教材里以后我没有教过三年级,我在这个帖子里学习起来
TOP
260#

3.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樊晓霞 发表于 2020/11/9 15:49:34

假如器材不够灵敏,这是一个很难成功的实验,测量误差相当大。不过能够让孩子们亲自试一试,即使不准确那也是极具价值的!
TOP
261#

节课我分了2课时来完成,因为实验花费时间比较多,需要讲解的注意事项也较多,出于安全各方面考虑,还是安排了2个课时。
第一课时讲解了有关知识,初步了解了做“热气球”的相关材料和步骤。解决了课本中的知识性问题。第二课时让学生动手做一个“热气球”。

我只用了一节课,学生讲原理,材料直
李尔敏 发表于 2020/11/17 11:05:43

你们还有矮的蜡烛吗?我都找不到,下一节课要用呢
TOP
262#

3.2-6我们来做“热气球”
1.本节课我分了2课时来完成,因为实验花费时间比较多,需要讲解的注意事项也较多,出于安全各方面考虑,还是安排了2个课时。
第一课时讲解了有关知识,初步了解了做“热气球”的相关材料和步骤。解决了课本中的知识性问题。第二课时让学生动手做一个“热气球”。
2.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学生还是有很多难题的,比如,不会点蜡烛,实验之前要教会孩子使用
樊晓霞 发表于 2020/11/16 14:36:28 很有趣的实验,强化了知识的应用
TOP
263#

回复 252楼不愿长大的帖子

这个有些学生真的不知道的,也没有办法了,数学没学好
TOP
264#

回复 260楼章兴波的帖子

对,这个实验我办公室的同事也做了,非常不明显。但学生只要能进行实验,就很开心,记得也特别深刻
TOP
265#

樊老师今天的阅读分享,给我很大的促动,这几本书,包括美国科学课标,在很多年前,我就有,但一直没都细细去阅读。
TOP
266#

樊老师今天的阅读分享,给我很大的促动,这几本书,包括美国科学课标,在很多年前,我就有,但一直没都细细去阅读。
儒衣飘飘 发表于 2020/11/22 22:29:31

倪老师博览全书,向您学习
最后编辑樊晓霞 最后编辑于 2020-11-28 21:19:18
TOP
267#

我对科学课中科学思维的理解
11月15日晚,聆听了贾欣老师的讲座《我对科学课中科学思维的理解》,讲座一开始,贾欣老师就给人一种谦虚和善的感觉。在讲座的结尾时,贾欣老师也给老师们一个十分中肯的意见——反问自己,你真的懂科学吗?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知道什么是科学概念,如何开展科学探究,但是对于学生的科学思维获知较少。通过今天的讲座我也收获了一些新的认知。
一、什么是科学思维
   比较官方的回答是“科学思维也叫科学逻辑,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这样听起来,比较抽象,挺难理解。但是听了讲座好像又有点了解了,或者说科学思维是一种逻辑,严密的逻辑性。我们平时比较常说的归纳演绎其实就是一种科学思维,当然科学思维不仅仅是归纳、演绎,还包括比较、分类,类比、转换和外推,分析和综合,模型化思维方法等等。
二、如何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贾欣老师通过一节课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我们讲诉了如何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对于教材,教师可能往往容易关注本课要讲授的科学概念,需要用到的科学器材,或者设置相关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贾欣老师却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为什么教材要安排这些器材出现的相关顺序呢?从科学思维上来考虑是有怎么样的原因呢?这样给我们一个大大的启发引导。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器材,从个别的分析比较,上升为一般的逻辑思维方法。先利用皮筋和钢尺初步确定了声音和振动有关,如此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法。接着音叉和小鼓也会发出声音,学生便会进行推理,“它们也发声,可能与振动有关”,由此训练了学生演绎推理的思维。
可见科学教材中的一节课中其实蕴含着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和发展。
三、教师如何做好学生科学思维的支撑
首先作为教师应当去考察学生有没有明确的观点,考察他们是不是进入了科学家的角色经历。
同时作为科学老师,需要不断进步和丰富自我。贾欣老师为我们科设计了三个进步阶段,第一阶段,学习掌握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定义。第二阶段,能够识别教材中的思维方法,构建自己教学中的探究逻辑。第三阶段,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施以培养。
听了贾欣老师的讲座,深深觉得自己离合格的科学老师还有很大的距离,在接下去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将科学思维纳入自己的思考和教学,希望自己能有所成长。
TOP
268#

  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深度探究: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可能途径  
        一、以生为本
        1、教学目标改进的目的?
        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
       目标的进化升级,提出了核心素养,更立足于学生,强调目标的主体性。
       从学科角度转化为对学生的发展、生活的意义,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角度来思考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2、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呢?
       基于知识教学与发展素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转化相互生成的。
      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真正的去参与、深度学习。
      二、深度教学
      1、既然学生需要深度学习,作为教师如何做到深度教学?
      这就需要改变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深度参与教学过程。
      2、学生如何深度学习呢?
     学生需要经历一个深刻的过程,只有真正的输入刺激才能有输出,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如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
少一些演示实验多一些小组实验。让学生真正的去参与学习,去体验过程,实践操作。研究表明,这样的学习内容具有75%甚至更高的学习内容留存率。
       三、交流需求
       1、地位:从科学活动的构成来看,交流研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现状:目前科学课的交流研讨有浮于表面的现象,有些研讨甚至交流不起来。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很多观察实验中获得的数据信息已经直接指证课的结论。
       3、方法:教师需要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让学生有自主活动空间,让学习真正发生。
       学生动手探究,产生实验结果之后,学生就会去关心其他小组的研究结果,小组间的信息交流产生,形成全班协作活动。
TOP
269#

回复 252楼不愿长大的帖子

这个有些学生真的不知道的,也没有办法了,数学没学好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11/22 18:08:45
多学科运用的时候,考验教师的能力了.......
TOP
270#

回复 268楼樊晓霞的帖子

明年的论文已经有方向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