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233343536373839 / 3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9学年共同体林泳桥专帖 [复制链接]

381#

科学家发现5亿年前奇怪“虾子”


新华社南京9月1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1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最近在山东临沂发现一种约5亿年前的原始节肢动物:线纹心虾。这种线纹心虾,是寒武纪明星动物奇虾的一种,它们长着爱心形的头部,在远古海洋中捕食。

在寒武纪的海洋中,奇虾是最凶猛的捕食者。它们体型巨大、造型奇特,有能够快速捕猎的前肢和长长的尾巴。最大的奇虾个体可以长到2米以上,而当时其他动物大多只有几毫米到几厘米。加上拥有坚硬的外壳,这些“巨无霸”动物几乎成了海中之王。不过,虽然名字、长相和虾子类似,奇虾和现代虾类并无亲缘关系。它们是一大类已经灭绝的原始节肢动物。

此次,研究团队在我国山东发现的线纹心虾,是一种相对“迷你”的奇虾。它体长约30厘米,身体前部被一个巨大的心形头壳覆盖,头壳长度几乎占身长的一半。头壳后部的凹口中,伸出一对大眼睛。头壳之下,是一个由四个大牙和许多小齿构成的环形嘴巴,和一对位于嘴前的特殊爪子。这对爪子上具有刀片状的叶片,叶片上还有密集的长刺。这种复杂的爪子结构,可能用于抖筛沉积物或海水,以便捕食。

“相比其他1米以上的大奇虾,线纹心虾好像是个‘小可爱’:小爪子、小嘴巴,还长了个‘爱心头’。奇虾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明星动物之一,此次在山东被发现,预示着我国还存在更多寒武纪化石,以供人们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员赵方臣说。

相关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地质学期刊《三古》上。
TOP
382#

天上又多了一颗“院士星”
“吴汝康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




8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何梁何利基金会主办,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协办的“吴汝康星”命名仪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举行。为纪念中科院院士吴汝康卓越的学术贡献,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317452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汝康星”。

吴汝康(1916-2006)是中国体质人类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奠基者,提出建立了“今人类学”,他是研究中国出土人类化石的第一位中国体质人类学家,他从人类体质入手研究人类的进化过程,增加了人对自身的认识。

吴汝康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为我国1949年至1966年期间出土的大多数人类和猿类化石做了第一手的描述和比较性的研究,他关于蓝田、周口店、和县的直立人,丁村、马坝、资阳与建平等处的智人化石的研究报告一直是研究中国古人类学者的必读参考文献1991年,吴汝康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获香港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邓涛指出,吴汝康的研究满足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增加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他的著作为我国古人类学文献宝库奠定了基础;他的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国体质人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国际学术界的活动增进了外国同行对我国的了解;他活跃的科普工作为辩证唯物主义以及人类起源和进化知识的普及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脊椎所一代代的青年学者将沿着吴汝康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足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开拓未来,勇攀世界科学前沿的高峰,未来宇宙星空将闪耀更多的‘中国星’。”邓涛说。

据了解,小行星的命名具有国际性和永久性,是一项崇高的国际荣誉,命名一旦获国际批准,将为世界各国所公认。近几十年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批具有命名权的新小行星,2014年6月,何梁何利基金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达成了双边合作意向协议,根据评选委员会的提名建议,紫金山天文台同意将该台发现的新小行星为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科学家命名。
TOP
383#

美《国家科学院院刊》称新冠病毒变异位点有限
全球所有人或能使用同一种疫苗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对27000多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遗传序列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该病毒变异位点有限,这表明全球各国人民或可使用同一种新冠疫苗。这一最新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为表征新冠病毒自疫情暴发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WRAIR)摩根·罗兰领导的研究团队将来自84个国家/地区的样本的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对比,并对变异进行了梳理。分析表明,跨新冠病毒基因组多样性有限:只有11个位点显示具有大于5%的多态性。迄今为止,新冠病毒基因组的进化主要是随机过程,而非适应性选择。

罗兰说:“正如其他研究指出的那样,我们注意到,自疫情暴发以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内D614G变异的频率迅速增加,但我们无法将此突变与特定的适应能力联系起来。当病毒在人群中复制和传播时,我们会看到一些突变,而某些突变可以很快随机固定下来。”

罗兰强调说,将基因型与表型联系起来非常复杂,需要开展更多研究才能充分理解新冠病毒内D614G突变的功能后果。另外,鉴于新冠病毒遗传变异位点有限,有希望的候选疫苗可能对所有当前正在传播的新冠病毒毒株具有相同功效。“开发艾滋病、流行性感冒和登革热等疫苗的努力面临这些病毒多样性的挑战,但针对来自全球各地的样本开展的分析显示,新冠病毒的多样性低于这些病毒。因此,我们可以谨慎乐观地认为,病毒多样性不会成为开发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广泛保护性疫苗的障碍。”

据悉,WRAIR目前也正在研制疫苗,其候选疫苗基于刺突铁蛋白纳米颗粒平台,有望于2021年前开展人体试验。该疫苗与WRAIR研发的专利佐剂“陆军脂质体配方”搭配,可进一步增强免疫应答。
TOP
384#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开始装料


光明日报北京9月4日电(记者袁于飞)生态环境部9月4日在京向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颁发福清核电5号机组运行许可证,当天下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炉燃料装载正式开始,随着第1组燃料组件顺利入堆,标志着该机组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向建成投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华龙一号”作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创新采用177堆芯设计,降低了堆芯功率密度,提高了设计安全水平。为保证“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首炉核燃料装载工作顺利开展,建设团队充分考虑“华龙一号”堆芯燃料组件布局及数量的差异,开展首炉装料演练,优化装料步序,确保首炉装料的安全可控。

中核集团福清核电1至4号机组于2017年9月17日全面投入商业运行,四台机组已累计发电超过1300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化石能源相比,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40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544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29.3万公顷。5、6号机组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分别于2015年5月7日和12月22日开工建设。

“华龙一号”是我国核工业核电技术设计、采购、安装、调试、运营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带动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体参建单位深化重大工程项目“党建联建”,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先后完成了5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双层安全壳试验、主控室可居留试验以及6号机组外穹顶吊装等。目前,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安全质量良好可控。
TOP
385#

“明星”pi-分子养成记


■本报记者 甘晓

大多数分子中,电子的运动总会束缚在原子周围,就像地球总是在固定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pi-分子”是特殊的一类,碳原子之间或者与杂原子之间通过一定方式互相连接后,让电子能够在“离域轨道”上自由“奔跑”。

对科学家而言,pi-分子的这一特点,为创造各式各样新奇性质,提供了无限可能。

在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化学所)联合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以及微电子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围绕pi-分子体系开展深入研究,创造出一批“明星”分子,引领了分子材料和器件研究,奠定了柔性光电子应用的核心物质基础。

今年8月,这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59项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

勇攀科学高峰

2014年5月22日,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功能pi-体系的分子工程”(以下简称先导专项)在化学所启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道本和万立骏担任首席科学家。当时,“率先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不久,先导专项是其中一项重点工作。

“从事基础研究要勇于开展原始创新,瞄准别人没有做过的新方向。”朱道本经常这样鼓励后辈。

上世纪80年代,朱道本带领化学所研究团队与德国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研究了二维有机导体的热电性质。和已经投入应用的无机热电材料不同,有机热电材料具有溶液加工性、柔韧性和低热导率等优势,能够极大地拓展这类材料的应用范围。多年来,研究人员在不同历史方位下,不断开拓有机热电材料研究的新疆界。

在“率先行动”计划支持下,他们多次刷新代表热电性质的“热电优值(ZT值)”纪录,并制备出ZT值最高的n型分子热电材料。同时,率先研究了共轭分子热—电可逆能量转换关系,首次实现了有机热电薄膜的自供电传感和帕尔贴制冷。

石墨炔是碳材料家族中冉冉升起的明星成员。2010年,化学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玉良带领课题组创造性地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备出石墨炔薄膜。这是世界上首次通过化学方法设计合成获得的全碳二维材料,也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牌”碳材料。

当前,围绕pi-分子科学前沿,有机拓扑绝缘体、有机热电、有机超导等新方向的蓝图已经绘就,研究人员勇攀科学高峰的决心更加坚定。“21世纪的化学,将呈现多元化和高度交叉的发展趋势,中国学者应充分把握好分子电子学领域自主创新的机遇。”朱道本强调。

打造酷炫未来

pi-分子体系能轻松实现光电转换、电光转换、热电转换、分子荧光、化学信号响应等功能,有着极具想象力的未来应用。

在“率先行动”计划和先导专项的支持下,研究人员大开脑洞,围绕有机半导体、有机光伏、有机纳米激光、有机薄膜晶体管等打造酷炫“黑科技”。

例如,基于高载流子迁移率的有机/聚合物半导体,研究人员创造出一批多功能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实现超灵敏压力感测的新型柔性浮栅OFET(SGOFET)有望应用于可穿戴医疗设备和压力测绘技术,仿生物突触的压力传感器OFET则在人工智能元件中显示出广阔前景。这些材料器件可被做成化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探测器等,用在不同场景下的感知系统中。

而在有机光伏材料上,研究人员则针对室内应用的低功耗、离网电子产品的能源供应研发出新的有机光伏电池,在室内光源连续照射超1000小时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其初始效率。

对有机纳米激光材料的未来,科学家的目标是“视觉革命”。化学所研究员赵永生介绍,在掌握有机纳米激光在化学反应层面的规律后,他们克服了传统半导体材料在同一基板上生长和图案化的困难,制备了具有像素化微激光阵列的全彩色激光显示面板。“全色域、高亮度、极限高清、真3D——未来不是梦。”他说。

此外,中科院微电子所科研团队在新的迁移率模型下,制备出在商业上具有重要价值的有机射频标签。

在科学家们看来,这些基础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器件制备和集成技术,有望引导我国有机电子产业的兴起。

营造宽松氛围

许多参与先导专项的科研人员的体会是,立足世界科学前沿,同时以未来应用为牵引,是先导专项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从事基础科研的宽松、稳定环境中大获裨益。

化学所研究员狄重安深有体会。他从2010年开始从事有机热电方向的研究,由于该领域的前沿性,使其面临相关科研仪器缺乏的困境。“朱道本先生常说,做基础研究要先有方向,再开展研究,并且强调要面向未来而不是面向当下去部署方向。”他说,“所以我开始做有机热电时它是非常前沿和极具挑战的方向,很多研究设备都没有。”

从头开始搭建平台、研制仪器,研究工作不得不缓慢进行。2010年开始的一项研究,直到2015年才得以完成并发表。

几年下来,狄重安感受到研究所层面对他所从事的创新研究的大力支持。“所里以仪器设备研制等形式对新方向予以重点资助,让我们沉下心来做研究。”他告诉《中国科学报》。

化学所所长张德清表示,化学所一直坚持原始创新的初心,已经形成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风气和氛围。“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迅猛,作为重要基础科学的分子科学,正在孕育新的重大突破,我们力争为实现核心pi-分子体系的跨越发展提供一片沃土。”
TOP
386#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新华社酒泉9月6日电(李国利、赵金龙)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飞行2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TOP
387#

中科院科研人员在新型半导体激光器研发上取得进展


新华社长春9月3日电(记者孟含琪、李典)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了解到,研究员秦川江联合日本科研人员,在制作新型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发上取得进展,为下一步半导体激光器更稳定工作提供重要支撑。该成果于9月2日在《自然》期刊上发表。

半导体激光器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用钙钛矿材料制作半导体激光器是最新的方法之一,但此前该类激光器需在苛刻的低温环境下才能持续工作。如何让钙钛矿半导体激光器在室温下输出更稳定,成为该研发领域的重要课题。

针对这一重要课题,秦川江团队与日本九州大学安达千波矢团队开展国际合作,历时5年取得重要进展。团队采用特殊设计的钙钛矿材料,制作出高效半导体激光器。秦川江介绍,钙钛矿半导体激光器只能在低温条件下(零下153摄氏度附近)稳定工作,在室温下工作数分钟后,激光便会消失,主要源于钙钛矿中存在一种名为“三重态激子”的物质。团队利用特殊材料设计将该物质转移出来,进而实现了钙钛矿半导体激光器在室温下持续稳定的输出。

该研究成果未来有望在光通信、光信息处理、光储存、照明和显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TOP
388#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


9月1日,亿级神经元类脑计算机重大成果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出席并讲话。他表示,人工智能浪潮正加快智能增强时代的到来,类脑计算机将成为未来计算的主要形态和重要平台,将在模拟脑功能、高效实现AI算法、提升计算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独特作用。面向未来,学科交叉会聚将成为解决重大问题的新方法,基于多学科、多领域的系统创新将成为研制类脑计算机的有效形式。希望今天浙江大学和之江实验室的创新一小步,可以成就人类美好生活的发展一大步。

之江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世强表示,双方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快速完成了研发设计,这一阶段性成果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未来,项目团队将基于我国自主产权类脑芯片,研制规模更大的神经元类脑计算机,同时研究支撑其运行与开发的类脑基础软件体系,并逐步实现开源与开放,为我国类脑计算新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1.6米高的三个标准机柜并排而立,黑色的外壳给人酷酷的感觉,红色的信号灯不停地闪烁,靠得近些似乎能听到里面脉冲信号飞速奔跑的声音。

近日,浙江大学联合之江实验室共同研制成功了我国首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类脑芯片的类脑计算机(Darwin Mouse)。

这台类脑计算机包含792颗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支持1.2亿脉冲神经元、近千亿神经突触,与小鼠大脑神经元数量规模相当,典型运行功耗只需要350-500瓦,同时它也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

与此同时,团队还研制了专门面向类脑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达尔文类脑操作系统(DarwinOS),实现对类脑计算机硬件资源的有效管理与调度,支撑类脑计算机的运行与应用。

颠覆传统的新型计算模式

对于如今在工作生活各个领域中早已司空见惯的计算机,或许大家已经忘了最初科学家是想通过机器模拟出一个人类大脑。

然而计算机的发展,在当时选择了以数值计算见长的冯·诺依曼架构,也就是以数字加减乘除的方式来进行信息架构。随着摩尔定理逐渐失效,冯·诺依曼架构带来的局限日益明显,存储墙、功耗墙、智能提升等问题,让当前计算机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比如,存储墙问题是由于现有的冯·诺依曼架构中数据储存和计算的分离产生的,“这就好比信息存储在甲地,要计算的时候就把信息搬到乙地去,计算好了再搬回甲地去。但搬运的速度要远远低于计算的速度,反而让搬运本身成为关键瓶颈。”研究团队负责人、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潘纲说,这种计算模式制约了以大数据为代表的计算性能提升。而由此带来的数据“跑动”,以及人工智能等高耗能计算又让功耗墙问题冒了出来。同时,数据驱动的智能算法、训练需要海量样本与密集计算,但举一反三、自我学习等高级能力比较差,“现在的机器智能离人的智能差得还很远。”

如何突破现有计算运行方式导致的计算机瓶颈?

全球科学家们再次将目光瞄准到模仿生物大脑这个最初的梦想,通过模拟人脑结构与运算机制来发展新的计算技术,以期实现高能效与高智能水平的计算。

生物大脑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自然产生不同的智能行为,包括语音理解、视觉识别、决策任务、操作控制等,而且消耗的能量非常低。自然界中,很多神经元远低于100万的昆虫就能做到实时目标跟踪、路径规划、导航和障碍物躲避。

潘纲介绍说,用硬件及软件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运行机制,构造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统,这种颠覆传统计算架构的新型计算模式,就是类脑计算。其特点在于存算一体、事件驱动、高度并行等,是国际学术界与工业界的研究焦点,更是重要的科技战略,“类脑计算已被看作是解决人工智能等计算难题的重要路径之一。”

近年来,浙江大学聚焦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等核心领域,实施了简称为“双脑计划”的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会聚研究计划,希望借鉴脑的结构模型和功能机制,将脑科学的前沿成果应用到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建立引领未来的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

2015年和2019年浙江大学分别研制成功达尔文1代和达尔文2代类脑计算芯片,用芯片去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功能机制,在图像、视频、自然语言的模糊处理中具有优势。而这次的成果是将792颗我国自主产权的达尔文2代类脑计算芯片集成在3台1.6米高的标准服务器机箱中,形成了一台强大的机架式类脑计算机。

那么,这种高效能低功耗是如何实现的呢?项目研究骨干马德副教授说,大脑神经元的工作机理是钾离子钠离子的流入流出导致细胞膜电压变化,从而传递信息,“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神经元接受输入脉冲,导致细胞体的膜电压升高,当膜电压达到特定阈值时,会发出一个输出脉冲到轴突,并通过突触传递到后续神经元从而改变其膜电压,实现信息的传递。”

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异步运行,也就是信号来的时候启动,没有信号就不运行。类脑芯片的工作原理就类似于生物的神经元行为,通过脉冲传递信号,这样就能实现高度并行,效率提升。

真正像脑一样“思考”

有了硬件,还得有软件。

项目研究骨干金孝飞介绍,每颗芯片上有15万个神经元,每4颗芯片做成一块板子,若干块板子再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模块。这台类脑计算机就是这样像搭积木一样搭起来。

说起来容易,可要让这么多神经元能够互联并且可拓展从而实现高效的联动组合,同时要把杂乱无章的信息流有序分配到对应的功能脑区,可不那么简单。

为此,科研人员专门研发了一个面向类脑计算机的类脑操作系统——DarwinOS。

这款达尔文类脑操作系统面向冯·诺依曼架构与神经拟态架构的混合计算架构,实现了对异构计算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为大规模脉冲神经网络计算任务提供运行和服务平台。项目研究骨干吕攀介绍说:“目前达尔文类脑操作系统的功能任务切换时间达微秒级,可支持亿级类脑硬件资源管理。”

由此,类脑计算机研究的价值真正得以实现——既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智能任务处理,也可以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为神经科学家提供更快更大规模的仿真工具,提供探索大脑工作机理的新实验手段。

目前,浙江大学与之江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基于Darwin Mouse类脑计算机已经实现了多种智能任务。研究者将类脑计算机作为智能中枢,实现抗洪抢险场景下多个机器人的协同工作,涉及到语音识别、目标检测、路径规划等多项智能任务的同时处理,以及机器人间的协同。同时,还用类脑计算机模拟了多个不同脑区,建立了丘脑外侧膝状核的神经网络模型,仿真了不同频率闪动的视觉刺激时该脑区神经元的周期性反应;借鉴海马体神经环路结构和神经机制构建了学习-记忆融合模型,实现音乐、诗词、谜语等的时序记忆功能;实现了脑电信号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实时解码,可“意念”打字输入。

记者在实验现场看到,3台外形相似的机器人,在经过简单的训练后,合作开展抗洪救险任务。只见1号机器人凭借自带摄像头开始在场地巡逻,当发现堤坝缺口后,就呼叫负责工程的3号机器人前来修坝,同时搜寻受伤人员,当发现倒在地上的人体模型后,又呼叫负责救援的2号机器人。3号机器人和2号机器人赶来执行任务,1号机器人又去别的地方巡逻了。

这一幕似乎并不新鲜,现有的机器人也能做到。但最大的不同在于这几个机器人是在类脑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语音开展移动指令,并接受任务分配。“不同机器人的任务可以通过指令切换,也就是说它们的功能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不同脑区来操控的,1号机器人现在干巡逻的活,过会又可以变成负责救援或者工程。”项目研究骨干李莹副教授说。

在另一个实验场景中,课题组成员给计算机演唱一首歌其中的两句,然后,计算机就能通过回想把后续的歌曲内容“唱”出来。

“这是类脑计算机通过模拟海马体记忆机制,实现对大脑内部记忆信息的存取,与我们常用的检索功能不同。”项目研究骨干唐华锦教授说,Darwin Mouse类脑计算机通过借鉴海马体网络结构以及神经机制建立记忆模型架构,可以模拟海马体的记忆-学习功能,通过记忆的脉冲编码,同一模型就可以学习与记忆语音、歌曲、文本等不同类型数据。

类脑计算机将如何“进化”

1946年诞生的世界第一台计算机重达28吨,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然而在以后的7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类脑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很有可能也会令人惊讶。

别看现在的类脑计算机是个“大块头”,科学家们表示,随着达尔文芯片及其他硬件的不断迭代升级,体积缩小将指日可待。未来类脑计算机或将植入手机、机器人,产生新的智能服务体验。

与硬件上的更新相比,如何让类脑计算机变得更聪明是科学家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目前,市面上的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还是以数字为主,在应用到Darwin Mouse类脑计算机上,要加一个编码层,将信号转换为脉冲式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有丢失和损伤,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计算机的功效。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类脑计算机就能变得更加智能。

当前,类脑计算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Darwin Mouse类脑计算机,无论从规模还是智能化程度上都与真正的人类大脑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其意义在于能够为这种技术路径提供一个重要的实践样例,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工具和平台,验证类脑算法,以更强的鲁棒性、实时性和智能化去解决实际的任务。

浙江大学和之江实验室研究员的目标是,希望随着神经科学发展和类脑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工具链及算法的成熟,有朝一日能够让类脑计算机像冯·诺依曼架构计算机一样通用化,真正像大脑一样高效工作,与冯·诺依曼架构并存与互补去解决不同的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从加减乘除这样的数值计算方式,到模拟大脑的脉冲计算方式,这是一次重要的计算模式的变革。潘纲说:“我们希望能够像生物进化一样,不断地让达尔文系列类脑计算机朝着人类智能的方向发展,以超低功耗提供更强的人工智能。”
TOP
389#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开始装料


光明日报北京9月4日电(记者袁于飞)生态环境部9月4日在京向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颁发福清核电5号机组运行许可证,当天下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炉燃料装载正式开始,随着第1组燃料组件顺利入堆,标志着该机组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向建成投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华龙一号”作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创新采用177
上虞鹤小林泳桥 发表于 2020/9/7 8:30:16
我国的科技实力在不断增强。
TOP
390#

回复 383楼上虞鹤小林泳桥的帖子

看到这则新闻,对新冠病毒的恐惧减少了不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