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9-倪华东暑假专贴(最近更新《古樟》) [复制链接]

61#

回复 57楼一剑飘香的帖子

好的,我找个时间,一起发上来。
TOP
62#

这几天,在用“微信读书”看书,看了曹文轩的《黄琉璃》。《黄琉璃》也就是《大王书》的第一册,这《大王书》早在六七年前,曹文轩来我们学校搞活动时提起过,然后我也一直在网上找电子版,但一直没找到。对曹文轩,我还是非常喜欢的,特别是《草房子》、《青铜葵花》,每一届学生我都会推荐,还会抽出时间,一起共读赏析。但这《黄琉璃》看下来,感觉不如其他作品写得出色,当然也许是我用心不够。总感觉文字有些拖沓,细节的展开不如《草》、《青》那样细腻有形。
TOP
63#

今天看完了一个著名作家的一本短篇集子,都是短篇的,给我一个感想,很多作家,初时并不出名,有些文章就不好发表就压着,后来出名了,以前的文章都成了好文章,也就可以很方便地发表了。所以,诸位,不要怕失败。只要你成功了,一切失败的、否定的都将成为成功的、正面的。
TOP
64#

回复 43楼儒衣飘飘的帖子

祝你生日快乐,迟到的祝福呵
TOP
65#

当然,这部电影也很打动人。主人公因为青春年少的一份未竟情感,二十年而无法放下,甚至产生反生物力量而多年不孕。
为了见初恋女友,历经“囧途”,然真见面后,却发现物是人非,所谓“爱情”也不过是对没得到的一种不甘。继而也就发现原来爱在身边。
醒悟之后,自然玩家欢喜,团员剧终。
其实对于年少的憧憬、理想,因为种种,人生总有那么多遗憾。有时,这种遗憾甚至会天天如影随形,让你永远对当初某一个的选择充满怀疑。但
儒衣飘飘 发表于 2019/7/10 22:08:12
有见解,学习了。
TOP
66#

今天看完了一个著名作家的一本短篇集子,都是短篇的,给我一个感想,很多作家,初时并不出名,有些文章就不好发表就压着,后来出名了,以前的文章都成了好文章,也就可以很方便地发表了。所以,诸位,不要怕失败。只要你成功了,一切失败的、否定的都将成为成功的、正面的。
儒衣飘飘 发表于 2019/8/6 23:26:04     加油吧,骚年,呵呵呵
TOP
67#

阅读中增加人生的厚度,值得!
TOP
68#

这几天看梁晓声的《花儿与少年》,梁先生回忆了自己小时候读书的经历,讲到了与几位老师之间的故事。让人感慨,让人唏嘘。一个老师可不能只把教育教学的价值定位在所教孩子的分数上,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尊严。
TOP
69#

今天在看汪曾祺的《故里三陈》,感觉汪先生的小说真是自由、自在,没有固定的结构和套路,也不讲究所谓的章法,信手拈来,常给人出乎意料的惊喜。建议大伙儿可看看。
TOP
70#

同时还在看的有《流沙河讲古诗十九首》,有不少新的知识点上的收获,但对诗的解读,感觉作者还是欠缺些更深、更形象、更有个性化的解读,不少解读有些大众化的感觉。
TOP
71#

回复 67楼金亚军的帖子

谢谢金老师
TOP
72#

回复 66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一起加油,一起努力
TOP
73#

回复 65楼上虞王飞的帖子

谢谢飞哥
TOP
74#
TOP
75#

家有栗林

前几天接到父亲电话,说是今年板栗丰收,要给我送一些来。我听了有些惊讶,毕竟已有十多年未有板栗丰收的信息了,甚至颗粒未收的年份也不在少数啊。

一场大火
这片板栗林还得从二十五六年前说起,那时我才小学四五年级光景,正值梅子价格高峰期,有“三枝梅树抵一个儿子”的说法,于是,开垦山岭,种植果林一下子成了每个家庭致富的课题。我家一样,一直在外打工谋生的父亲也回老家,和母亲一起开山刨地,赶着潮流种上了一片梅林。
那年清明时节,邻村一户人家上山祭祖烧纸,不小心引起山林火灾。那时山林还属于“封山育林”时期,上山草木长得特别好。手指粗的灌木都可以长到三四米高,更别说那些乔木。那火烧得很大,村民也很难靠近,更别说扑灭了。
那天,我在外婆家,当我骑着自行车回家时,在村口遇上了等我的父亲。父亲一见我就叮嘱说:“大平窠(山名)着火了,你别去哦。”那个时候,中国的每一个小学生心中都有一个英雄偶像——赖宁,一个为救山火而牺牲的英雄。我爸是怕我成为第二个赖宁才在村口等着我的。山火的确很大,虽然在村里看不到火势,甚至连烟尘都难以望见,但是偶尔会看到一两片黑色的已经碳化了的叶片。
我没想我能救火,但我想看看火到底烧得怎样。我回家停好自行车,就往大平窠赶去。大平窠是一座山名,从我家出发,要翻过一个山头才能望见,如果想到达,还得走一段很长的山路。我匆匆赶去,等我爬到岗顶,看见山坳对面的山坡上正火势冲天。因为在白天,那火不像夜晚那样艳,看去若有若无,忽隐忽现,一窜一跳的,又随着风势,左拐右倒,忽一扭,就会听到“噼里啪啦”青叶子燃烧的声音,那原本葱郁的一片树林转眼间就萎下去了,剩下几个光秃秃的大木桩冒着烟。自山坡而上,整一个都已是黑乎乎的一片。村民中,夹杂着一些穿着迷彩服的人正举着松树枝不断地拍打着火苗,烟尘滚滚,喊声在空旷的山野中显得无力而又稀薄……
火,在黄昏时终于灭了。所谓的“封山育林”的政策也自此自动解除了。怎么处理被烧了山地也成了大家的问题。我家打算种植一片板栗。


TOP
76#

“脚窠头”

我家的山在大平窠的“脚窠头”。临我家山地有一个小水库,水库本身没泉水,全靠周边山上渗下来的雨水,因此在秋冬季节,水并不太多,而在春季,万物萌绿,库水充盈,那碧绿的山坡倒影在碧绿的水中,在这一方静谧的山坳平塘中也显得格外有味。雨水多的日子里,库水会沿着一边的小沟渠淙淙而下。库坝下终年潮湿,算是一片湿地。

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曾在这里种过芋艿,我也跟着母亲来这儿挖过芋艿。母亲在挖芋艿的同时,还会到那灌木丛里折一把毛栗给我吃。那时候,要花半天功夫挖好芋艿,然后挑着两只装满了芋艿和芋艿叶子的蛇皮袋,一步一步挑到家里,除了肚子饿并未觉得什么,而现在再走在这条似有似无、蜿蜒而伸的山路上再回想当年那种劳作,简直不可思议了。

如今,早不种芋艿了,这儿长满了苦竹,手指粗,笔直,是做蚊帐杆的好材料。笋为苦竹笋,笋壳边沿长着密密的绒毛。大凡农村人,在还未学得拔笋当菜时,已在长辈指导下牢记这种叫“苦竹笋”的是苦的,不能吃的,事实上到底苦不苦,我到今天也不知道的,因为根本没尝试过。

TOP
77#

垦荒排树

要种板栗,得开荒;要开荒,首先得把那些烧焦了的树砍了。这活落在了母亲身上。母亲干活总会叫上我,但我只背过一棵树。一棵松树,有点大,反正那时在同龄人当中干活也算一把好手的我在第一次试背时并没有成功,就像一个奥运举重选手那样,把那棵树扔在了地上。我对母亲说:“太重了,帮我砍去一截。”母亲拿起柴刀砍了起来,但砍下的那截让我感动得都快哭了——竟是个圆饼形,这能减轻多少分量啊!我说再砍去一截,她直接一句——你不用背了。我只好努力把那截树背回了家。现在再提这段往事,她老人家是矢口否认,决计不认了。没办法,谁让当时只有我们母子二人呢。

板栗苗是我从外婆家运来的。外公外婆在世时,和山林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育树苗、排果树是二老的看家本领。我取回树苗是个冬阳暖暖的下午,但母亲上山种树的却是大雪纷飞的日子。那天早上天虽阴阴的,但并未有下雪的样子,可到了午后,开始下雪,雪越来越大,我开始担心在山上排树的母亲。雪从空中下下来,并不是像你想象中的那种白,而是灰蒙蒙的,似乎把整个天空都遮蔽了,从那遥不可及的天穹不断地由无到有,由小变大,无声且又无可阻挡地落下来,绵绵无期,纷纷无尽。我从杂物间拿出了一把雨伞和一件雨衣,关了门,急急地上山。如果以现在来看,这样的雪天,去爬一座这样的山,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那时真没觉得有什么难的。

我一手撑着伞,一手夹着雨衣,往山顶爬去,幸好有雪而无风,若有风,真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事。当我爬过山顶,沿着小道穿过山坡密林,走到当初观火处,可以和我家的山地隔坳相望了。我大喊:“姆麽——”

接下去,请允许我让我妈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夯日子我刚来夯种树冒,突然听到有宁来喊。我想噶个落雪天,咋会有宁个啦?再听听看,呀,有宁来额姆麽哪,好像随啊华东。呀,随啊华东哪!偶连忙半斩(挖坑农具)掼还就走。”

我妈见着我后,很激动,不断地说:“以后这种落雪天,勿用来送咯。”也许每一个大人遇上这中天气,都会这样想,但是做为孩子的,其实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难,孩子也根本不像大人眼里那样脆弱。所以啦,现在为人父母的,尽管信任你的孩子,他(她)比你想象的要能干多了!

TOP
78#

终有收获

板栗种下后,慢慢地长大了,终于在某一年开始结果了,初结果的那年,50棵板栗树,只剖出3粒板栗。当老爸用那长满厚茧的大手把这三颗板栗放在正在写作业的我的手上时,我已经是个初中生了。板栗还没老,白色的果皮,很嫩。我不喜欢吃熟板栗,不甜,太粉;也不喜欢老板栗,太硬,还有涩味;我喜欢新鲜的嫩板栗,容易去壳,又有鲜味。

从那以后,板栗开始结果,且越结越多。父母都是感恩之人,每逢板栗丰收之际,父母总会把好的板栗挑出来,一份一份装好,让我一家一家去送,板栗似乎成了联系亲朋好友之间的纽带。我读书时,笔友特多,我也曾偷偷送过板栗给那些到今天也没见过面的笔友尝过,至于是如何做到的,这就是个秘密了。再有剩余的,就会卖给来村里收板栗的商贩了。板栗真的很奇怪,别的农货产品价格会波动,可他似乎二十年始终如一,稳定在3元上下。

不曾遗忘

靠山林致富似乎是每个农村人的梦想,但真正靠山林致富的又从未产生过。自大面积种植梅子后,梅价一降再降。板栗也好不到哪里去,虽价格不像梅子变动那么大,但致富是根本不可能的,加上山高路远,板栗林在不知不觉中被父母遗弃了。没有了护理,收成也越来越差,直到后来,父母都懒得再去了。板栗林下也逐渐为杂草灌木丛生……

而我,心里却始终惦记着那片林子,惦记着那个水库,惦记着水库坝下的那片苦竹林,也惦记着我背过树的叫“脚窠头”那片土地……

TOP
79#

真是一个科学教师中的文学大师。
TOP
80#

科学老师中文采最好的,最有幽默感的帅哥!
        鉴定完毕!
TOP
81#

支持楼主出书
TOP
82#

深夜读着淡淡的文字,品味着浓浓的乡土、乡情、乡恋情思——此处应该浮一大白!
TOP
83#

回复 79楼不愿长大的帖子

谢谢你的鼓励,我只是不愿长大而已,所以总想着那个不常回去的老家
TOP
84#

回复 80楼戚调菊的帖子

谢谢戚老师的鼓励,我很幽默吗?我怎么老感觉我这人太不会说笑话了
TOP
85#

回复 81楼上虞区蒿坝小学杜银江的帖子

谢谢杜老师的鼓励,今天遇上朱老师了,赞你很勤奋、很用心,向杜老师学习!
TOP
86#

回复 82楼酸牛奶的帖子

谢谢师傅的支持浏览,乡土永远是我们所热恋的
TOP
87#

好文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88#

回复 85楼儒衣飘飘的帖子

我与世界格格不入
大家与我惺惺相惜
谢谢大家
TOP
89#

淡淡的乡愁,浓浓的回忆。我也想起来小时候家旁边有一颗板栗树,每次板栗块成熟时,爷爷就会爬上树给我用竹竿打一些下来。也是嫩嫩的,很好吃。
TOP
90#

读来亲切,我们都有一种故乡情,老家,充满童年快乐的地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