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杭州大江东陈飞琴成长专贴(2019新的开始,不断前行) [复制链接]

11#

飞琴姐,带我们飞
TOP
12#

回复 10楼陈飞琴的帖子

陈老师的读后感写的很细致
TOP
13#

回复 11楼大江东陈泽锋的帖子

一起加油💪
TOP
14#

回复 10楼陈飞琴的帖子

寒假中能读书充实自己,想你学习!
TOP
15#
TOP
16#

回复 14楼wubin98146的帖子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TOP
17#

回复 6楼陈飞琴的帖子

师傅,受教了
TOP
18#

感谢大佬的分享,受益匪浅
TOP
19#

回复 18楼大江东周婷婷的帖子

相互学习哦!
TOP
20#

怎样从甘蔗里榨出糖来

(义蓬一小 505班沃仁毅)


      春节假期,总算是比上学时要轻松的多了,休息间隙给自己泡杯奶茶享受一下,那是相当的美妙,当我在放糖料包时,突然疑惑的想,这糖这么甜,它究竟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怀着好奇,我便开始上网查资料,通过百度查找制糖,百度百科显示,原来一般的糖是以甘蔗、甜菜为原料制作成的,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有饴糖、蔗糖,而饴糖早在西周,我们的先人就知道了。饴糖属淀粉糖,俗称麦芽糖。中国的蔗糖生产,源于战国而定型于唐初,这是历史有明文的记载。长期以来,用来制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而甘蔗只能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寒冷地区则不能种蔗制糖。18世纪末期,一种新的制糖原料──甜菜终于被发现,给制糖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突破。这样南北方都能就地取材来生产加工糖了。
      那么我们的祖先是怎么用甘蔗制出糖来的呢? 在长期的制糖实践中,很多制糖方法逐步被总结出来,北宋王灼于 1130年撰写出中国第一部制糖专著──《糖霜谱》,分别记述了中国制糖发展的历史、甘蔗的种植方法、制糖的设备(包括压榨及煮炼设备)、工艺过程、糖霜性味、用途、糖业经济等。在往后的几百年中又被后人进一步完善改进,这些方法,在中国民间一直沿用到了20世纪。其中海南儋州甘蔗土法制糖技艺最为典型,还被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土法制糖分七道工序:选料、榨汁、过滤、煮熬、凝固、起糖、成糖。看似简单,但每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把关,恰到好处。
       我突发奇想,决定按照这土法制糖的工序,做一遍。看是不是也能从甘蔗中制出糖来。说干就干,我去水果店买来甘蔗,准备好菜刀,量杯,盘子等用具,开始模仿土法制糖的步骤进行实践操作:

土法制糖第一步:选料清洗(网图)                 模仿第一步:水果店买的甘蔗切条(实践图)

                

土法制糖第二步:榨汁(网图)                      模仿第二步:用小的咖啡杯滚压甘蔗条榨汁,由于甘蔗纤维韧长,不易用榨汁机。(实践图)

          
土法制糖第三步:过滤(网图)                      模仿第三步:用干净的医用纱布过滤蔗汁。(实践图)


          
土法制糖第四步:熬煮(网图)                      模仿第四步:用平底锅在燃气灶上煮蔗汁(250ml),小火慢煮,边搅拌边清除浮沫杂质。(实践图)

            
土法制糖第五步:凝固,用适量石灰水搅拌形成糖浆。 模仿第五步:边煮边搅拌,待水分蒸发完,蔗汁变浓稠,(网图)               基本形成糖浆。(实践图)


            

土法制糖第六步:起糖,浇模做糖条。(网图)        模仿第六步:出锅,将糖浆倒入容器。(实践图)


                        
土法制糖第七步:成糖(网图)                       模仿第七步:凝固成糖(出糖20ml),这个算是原糖没有添加其它材料的蔗糖,尝了一下非常的甜。(实践图)
            
      根据百度百科搜索显示,甘蔗的营养价值很高,它含有水分比较多,水分占甘蔗的84%。甘蔗含糖量最为丰富,其中的蔗糖、葡萄糖及果糖,含量达12%,其它还有蛋白质、钙、磷、铁、脂肪等微量元素。上述实践用的甘蔗汁250ml,经计算应出蔗糖30克,实际实验出糖20ml,根据百度蔗糖密度取值1.55计算得数为31克。数据结论基本相符。
      通过实践操作,我不仅了解了土法制糖工艺,更赞叹中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也学到了糖这种物质的发展历史和对我们身体健康起到的重要作用。
最后编辑陈飞琴 最后编辑于 2019-03-07 10:29:5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