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4日—26日,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关键问题专题研训活动在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隆重举行,我有幸和区教研室朱老师一起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研讨形式丰富多样,有最新版教材解读、课堂教学展示、专题报告和微信群互动评课等。
活动首先由喻伯军老师对教科版3-6年级修订教材进行介绍。喻老师指出,新教材对应课标,完全覆盖课标要求,同时吸收了前沿的一些理论来丰富、充实教材,延续了现行版本的优点,主要有“以明线和暗线组织教材,以大概念和学习进阶统领教材内容,以儿童立场设计教学活动,以科学实践丰富探究过程”等特点,希望大家研读好新教材、挖掘教材设计意图,用实践去检验、去丰富和完善。


喻老师作新版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杭州市滨江区滨和小学吕文焕老师执教《水》单元起始课《水到哪里去了》。吕老师语言风趣幽默,循循善诱,带领孩子经历的一段探寻“水到哪里去了”的难忘历程,还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及时呈现了学生对知识的判断、归纳结果,使课堂显得非常高效。


吕文焕老师执教《水到哪里去了》
嘉兴市南湖区小学科学教研员阮翔老师对三上《水》单元进行解读。阮老师从课程标准入手,罗列了《水》单元的学段目标,告诉老师这一单元的明线是水的变化而暗线是物质不变。然后分课时讲解,剖析了教材的编写逻辑,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实施建议。


阮翔老师作《水》单元教材解读
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毛剑梅老师执教《空气》单元第2课《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毛老师聚焦“杯子里的纸会不会湿”这一核心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经历一次又一次猜测、验证、解释的探究过程,从而不断巩固物体占据空间的概念。


毛剑梅老师执教《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湖州市安吉县杭垓小学叶军老师作三上《空气》单元解读,叶老师从“单元内容设计”、“课时解读和试教”和“课例分享”三个方面进行指出新教材把一些实验和实践活动做的更实更细,课堂上有了更多师生、生生思维的交流和碰撞,让孩子的思维能够更好发展。


叶军老师作《空气》单元教材解读
宁波市鄞州区天童小学翁奇辉老师执教《天气》单元第1课《我们关心天气》。翁老师采用观察对比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对各种天气现象的认识,通过给天气分类的汇报活动,使学生形成思维碰撞,完成各自的认识目标。


翁奇辉老师执教《我们关心天气》
宁波市鄞州区教师进修学校任洪老师对三上《天气》单元进行分析。任老师认为,以天气为主题的研究,来源于生活的科学问题,经历研究分析后,又应用于生活当中,因此要创造条件经常带孩子到室外观察、记录和感受,切实考察,实地观察记录,强调客观,有了更多数据,就有了更多的分析,孩子们体验很重要,不受限这节课所处具体时间。


任洪老师作《天气》单元教材解读
期间,由绍兴市上虞区教研室朱钻飚老师作《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专题讲座。朱老师以自己教学实践为依据,介绍了如何从生活事实出发,溯源追问,寻结合事实,找依据,凸显质疑能力,绝不凭空编撰,妄发议论,从而发展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朱老师的语言风趣、事例详实、观点新颖,让老师深受启发。


朱钻飚老师作《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专题讲座
最后,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喻伯军老师作了《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的专题讲座,也是对本次活动的总结。在教学实践方面,提出了许多详细建议,如喻老师讲到要“教与学相结合”,希望老师们针对低年级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准确的特点,能听懂学生的发言,使师生互动更准确有效。


喻伯军老师作了《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的专题讲座
通过本次培训活动,老师们了解了新修订的三年级上册三个单元的整体设计思路和实施建议,深刻认识到基于学生进行教学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大家的深度探讨。
这次培训活动真的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认真聆听,积极参与网络评课,还幸运地获得了参与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