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23 10:18:59编辑过]
我们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应该说有的萝卜是浮的有的则是沉的,而且有的萝卜不同部分的沉浮情况也不一样!
在没有上课前,同事就说用胡萝卜做实验很难证明“同一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不变”,因为他用的胡萝卜放入水中后,是一头沉一头浮的。另外,由于他在切胡萝卜时由于用了横切的方法,结果一块(尾部这块)是沉的、一块(头部这块)是浮的了。
通过课前多次试验,我们发现很多胡萝卜放入水中是沉的,于是我们进行了材料的改进,同组的田老师去选到了能浮的胡萝卜上课,颜老师在课前把原来准备好的胡萝卜晒了一段时间后再做实验,我则把胡萝卜改成了苹果做实验。总算都得达到了相应的实验效果。
我用的是胡萝卜做的实验,都是沉下去的,不妨测测其密度,应该可以解释了,我决定今天做这样的实验.
我们要明天才正式上课呢,看来材料的准备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了.谢谢!
今天开始上课了,本来认为可以用浮的白萝卜做实验,但是学生实验后又出现了问题,把萝卜切开后放入水中,有的一半沉了,把萝卜切得更小后,很多组的小块萝卜都沉了,这样“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不会改变”的实验结论是得不到了。我只好用塑料泡末代替萝卜,重新实验,这样才有了结论。
萝卜在水中是沉浮情况不同,应该是一个好的生成点
生成1.不管是沉还是浮,有了必须珍重事实的契机
生成2.是沉,为什么会沉,为什么会浮,有了今天的讨论,也有了学生继续探究的起点
我也碰到类似情况,只好用苹果代替,但总觉得这样得出的结论不科学.切开的萝卜有的沉有的浮,不知该如何处理
是不是指把整个重量、体积都较小的胡萝卜放水里?这种情况,多次实验都是能浮在水中的呀
但出现的时间是否不该在这一课。
请各位注意一下沉、浮萝卜的皮,肉的密度应该差不多,关键是皮的问题,因为皮是沉的,皮多了或厚了就要沉
我也碰到了类似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胡萝卜应该是有沉的,也有浮的。
学生给我的解释是:因为每一个胡萝卜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原来是浮的胡萝卜,当把它切得很小的时候,它沉下去了,不知这是什么原因,老师们有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又是如何解释的?
关于《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课中的材料--萝卜,经过教师的实践,采用白萝卜效果较好,另外用苹果的效果更好。
从教材的编写情况来看,文字部分并没有问题(说的是萝卜而不一定是胡萝卜),主要是配的插图出现了少许差错,因为胡萝卜有沉有浮,且大部分是沉的,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了误导。
为什么教材中不采用效果更好的苹果做实验?这也是考虑到教材全国使用的实际情况,许多农村地区,苹果难找,萝卜容易找到。
如果教师仔细阅读教材,可以发现这个环节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同一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轻重和体积,沉浮状况不变。所以,材料上不一定要用橡皮和萝卜,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只要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即可。教学参考书上也写明了“如果找不到能浮在水面的萝卜,可以用苹果等物体代替”这样的意见,我们的许多教师已经及时调整了萝卜的材料,是很好的策略。
从这个环节来看,教师在课前的亲自实验非常重要,特别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实验,更要在课前先做一遍,这样做到成竹在胸,课堂上的效率就高了。
赞同:
1、教师在课前的亲自实验非常重要,特别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实验,更要在课前先做一遍-------就是熟悉的实验也应该在课前做一遍。
2、材料上不一定要用橡皮和萝卜(教材规定的),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只要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即可。
在上这课之前,我自己先试着做了做实验,发现胡萝卜确实不太稳定。
在一个班级上课时还沉了下去,于是在后面的班级上课前,我先晒干一些,这下效果比较好了。
偶在上课之前也买了10个胡萝卜,发现只有2个是浮的,其余都沉到水底,用白萝卜代替,结果发现白萝卜的沉浮也不确定,而且各部分的沉浮状态不同,同一个萝卜切切开后不同部分有的沉有的浮,最后弃之用苹果,效果不错。课堂上有学生问我胡萝卜在水中沉浮到底是怎样的,我取出那10个胡萝卜,让学生自己看,放了几天后,竟有8个浮,2个沉了,结果学生很好奇,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就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原因。
宋莲英老师用白萝卜做实验,它们在水中是浮动,不知道其他老师是否有试过?
五年级科学我还没教过,要向大家学习了!
课本中用胡萝卜,刚才看其他老师还有用晒干的萝卜和苹果代替的,还可以用其他东西代替吗?
或者宁愿冒险,干脆找个会在水中浮的,比如蜡烛,来做实验?
去年有个老师问我这事,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和你说的一样。
我想这个没有必要一概而论吧,简单的实验也不必交给学生答案,每个人自己都去试试,50个答案又何妨。意外的生成可以获得更多的探究资源。。。。。
当然 作为定性的实验,教师就要考虑到这些问题,萝卜要经过挑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3 20:47:21编辑过]
的确是这样,意外的生成可以获得更多的探究资源。但是关键还要看在什么阶段?作用是什么,现在的情况是处在和验证的过程,现象不能有效验证教材上的结果。那么,就有麻烦了。此时,谈生成资源,时间上是不是早了点?学生还没弄清怎么回事?教师也无法解释,如何生成?
大家的讨论很激烈,哈哈。还是要多向同志们学习。好久不来,发现还是这里最好。多看看,多想想,特别是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哎,有一种顿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