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学习心得:总结篇
未配妥剑,出门已是江湖
——芦山学习心得
史铁生说过,如果你遇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却拥有熟悉的感觉,那么恭喜你回到了故乡。
我和川蜀这片地方,大约有缘。一路上无限次感到与生俱来的熟悉感,或许这就是史铁生所描述的所谓人生何处不故乡吧。
4月25日到4月28日,我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参加桂馨骨干教师培训,受益良多。
第一天,我们观摩了芦阳三小的升旗仪式,美艳姐和当地教育局的领导参加了整个培训项目的启动仪式,接着三位浙江来的名师为我们展示了名师研讨课。
芦阳三小的升旗仪式,说实话,有点青涩。无论是孩子们的合唱还是校领导的倾力主持,都不算完美。但我们能从这些青涩的歌声里听出校领导的用心和孩子们的成长。与那些完美的成熟的升旗仪式比起来,这样的表现更给人一种发展中的感动。
活动的第三天,我作为桂馨基金会的代表,和几位同学一起,采访了三小的科学教师,从他那我了解到了一些基层教师对三小行政班子的看法。他说,别看我们的校长人很年轻,但是理念很新,他常常说,孩子如果只会死读书,在将来的社会上就没有任何的出路,必须学会全面发展,才有适应社会的可能。所以他不仅仅看重孩子的主科成绩,对音体美科学这样的副科也十分重视,还经常在学校开展活动,尽量的为孩子们创造锻炼机会。
听到这一番话,再次回想初次见面时的升旗仪式,孩子们的表现显得多么弥足珍贵,毕竟这后面倾注了一群年轻的校领导班子新的教学理念和坚持改革的伟大毅力。一个乡村县级小学的校长,能有改革的想法和行动力,本来就是很值得敬佩的事。我们常常感叹教育不公,教育水平差距大,甚至把它当做一个很大的议题搬到人民大会堂去讨论,却没有想过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人,他们意识到了问题,却不怨声载道,而是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这一切。老师常常教育我们,你要记住,你身上有一师的斗争传统,你是一个先驱者。回到农村当教师,会有很多很多不可抗力,他们想要同化你,想要把你变得跟他们一样,碌碌无为,混吃等死。你必须记住,我们到下面去当教师,就是为了改变当前不太乐观的教育现状的,我们是下去改革的。我常常会感到困惑,先驱者到底是什么样的?怎样做才能是先驱者呢?芦阳三小的这位校长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章鼎儿老师果然是小学科学教育界的泰斗。原来他对于我来说,只是存在于书籍当中。这次见面却意外的觉得很普通,与平常人家的老人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比别人还要沉默,还要内向。可是,当他开始谈论起小学科学,我就震撼到感觉要跪碎膝盖。
章老师说,我们现在的科学教师最大的任务,就是从知识、教科书、教师三个中心走出来。他说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身上,反而过多的研究教参,研究教科书。这样上出来的课,也许跌宕起伏,内容充足,但其实不过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课,算不得真正的好科学课。对比自己,我翻看着参加培训之前准备的几篇教案,真的完全被说中,我备课时的思考角度真的是从教师出发的。我总是习惯性的去考虑如何使课堂掌握在自己手里,一些难以掌握的环节宁愿放弃也不愿失去对课堂的控制力。如果真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我想我的课堂会去掉很多花里胡哨的框框,更靠近科学内核多一点。
章老师的讲座中,最令我跪碎膝盖的是他关于实验数据整理的一些观点。他说,我们现在的科学课重探究而轻研讨,实际上交流和研讨也应该是科学课中很重要的一环。我常常苦恼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也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意识。我们的孩子喜欢摆证据,但他们的证据往往只是来自网络,道听途说,真正摆在面前的实验结果却往往看不懂或者不愿看。章老师跟我们介绍了关于数据整理的意义,他说数据整理可以先从读懂他人数据做起,进而学习整理数据的方法并学习实验数据的归纳表述,在这个基础上,孩子们可以自主的对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逻辑能力。
在接下来的名师研讨课上,袁和林老师的《摆的研究》一课,为我们充分演示了数据整理的方式方法,与章老师早上的讲座正好不谋而合。由于学生年级不对口,六年级的内容拿给四年级的孩子上,袁老师的课程难度严重超标,可是他还是艰难的完成了,虽然拖了一些时间,但还是向我们展示了交流与研讨的全过程。袁老师利用电脑软件,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实时的把数据输入到电脑中,由于语言不通,其实浪费了不少时间。我在想,这样的情况有没有办法避免呢,比如说直接使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这样很方便及时更正数据。如果我们需要对结果进行图表分析,则电脑软件比较适用,平常简单的数据整理,利用小黑板或者直接在黑板上书写就已经足够了。
顾云涛老师上的《松果的秘密》是一节拓展性课程。利用菠萝上的螺线,引领孩子关注植物上的数字,进而向他们简单介绍了斐波那契数列,做了一次简单的科学数学的课程整合。在后来的名师见面会上,我问顾老师拓展性课程课与课之间需不需要逻辑联系,他坚定的表示需要。我又问他,那么《松果的秘密》这一系列课程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他说是“生物多样化”,而我却单纯的认为是数学联系,果然还是境界不够啊。
胡滨老师上的《在星空中》一课,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
北斗七星的位置,历史,和作用。虽然我并不完全认同他对这一节课的处理方法,却依然折服在他精妙的教具准备功夫之下。他改造了课本上的北斗七星模型,利用磁铁和铁板重新制造了一个,充分锻炼孩子的空间建模能力,为孩子建立完善的宇宙观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天,三位当地教师为我们展示了三节学员研究课,分别是《放大镜的认识》、《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日食和月食》。
《放大镜》这一课是芦山区的刘磊老师上的,他的课前准备十分充分。大大小小的放大镜,各式各样的凸透镜,装满水的烧瓶等等,应有尽有。但是我感觉这些东西太多反而有点喧宾夺主了,导致刘老师上课时被材料所拘束,没有放开来讲。
《沉与浮》是雨城区的高桂花老师上的。高老师的课堂控制能力很强,对每一个环节都把控的十分细致,思路也很清晰。在我的认知中,是一堂相当成功的科学课。但是章老师的评课中提到一个关键的实验,也就是“改变物体的体积会不会改变其沉浮状况”的实验,他认为,这个实验有逻辑错误。我们在改变物体体积的同时改变了它的重量,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来说,不能够算是一个很严谨的科学实验。可是这是教科书上的原版实验诶,我想这应该就是为什么章老师提出要从“教科书中心”当中走出来了。
《日食和月食》则是来自名山区的郑焕武老师上的。郑老师准备了手电筒、棒棒糖给每一个孩子做模拟日食实验的机会。我在听课的时候发现有一组孩子特别具有创新能力,他们没有像老师要求的那样将手电筒水平放置,用棒棒糖模拟月球慢慢的经过自己的眼睛,模拟日食的发生。而是把手电筒垂直指向桌面,再把棒棒糖放进手电筒在桌面上产生的光斑里,这样就能清晰的看到日食的全过程了。可惜,他们没有受到老师的表扬强化,老师只是走过来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安排进行模拟实验,放过了这一次绝佳的强化孩子创新意识的机会,实在可惜。
下午,章老师对这三节课进行了一次集中评议。在这一次评议中,章老师批评了老师们在上课过程中对教学器材的不必要磨损和浪费,他说,环保是每个孩子都要接受的理念,但它不应该只出现在科学课本里,应该出现在老师的言行举止,行为处事中,这样才能对孩子言传身教。
接下来的时间以及第三天上午,我们都是跟随名师到各个县进行同课异构。我被划分到袁和林老师的芦山县组,亲身观摩了名师磨课的全过程。也深深地体会到兼职科学老师教授科学课的艰辛,他们有些是文科出身,对科学概念本身就不够了解,直接后果是上课的时候讲不清,这也让我意识到,科学是多么需要专职教师的啊。
袁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现行的比较科学的备课要求,我做了详细的笔记,以下是笔记摘录:
一、 备课要求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二、 教学目标制定
1 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2 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可以不完全分开写,分得太清往往会使得目标大且空,没有实际意义。
三、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2 学生准备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3—5分钟)
2 自主探究(15—20分钟)
3 交流研讨(10—15分钟)
4 总结拓展(2—3分钟)
经过袁老师的介绍,我发现自主探究和交流研讨的时间占用了一堂课的百分之八十,说明这两个环节十分重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课应该重视探究和研讨。另外,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方式很实际,不像我平时的教学设计花里胡哨,一堆花架子,半天还不能进入正题,这就是章老师一直所推崇的教师语言简洁化,非专业的,于学生思维发展无益的话半句又不要多说吧。
到了最后一天,当地老师展示了同课异构的课程,接着就是活动最后的总结和颁发证书,布置作业。在这期间,我认真的写了当地教师的采访稿,虽然不一定被采用,但对我的提升还是有的。尤其是易少华哥哥提出的读者意识让我很受用,他告诉我们,自己写的东西,不能纯粹的讲究个性,必须知道你的读者需要什么,他们会不会看得懂你的文章,会不会提起阅读的兴趣,都是行文过程中值得探讨研究思考的问题。
另外,在这次培训中我感觉自己还有两个问题没有搞清楚,需要将来再认真思索。第一,我还是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们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第二,有一个科学教师跟我提出,科学课上进行的观察活动是为语文课写作文服务的,我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又不知道如何辩驳,需要再深刻思考。
“未配妥剑,出门已是江湖”,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用在毕业前夕,尤其是参加这次培训之后,十分贴切。我原来不知道自己的水平还有这么大的上升空间,突然就对未来产生了恐惧感,我有点怀疑,如果我真的成为一名专职科学教师,我能胜任这个职业吗?
不过,一切都是好的,我至少明白了我的短处在哪里,至少明白了该朝那个方向去努力。从此,大学的帷幕依然落下,征途却再次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