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聆听了章鼎儿老师关于科学课课程改革的讲座,深感触动。特别是章老师提出的科学课该具备的3个特点标志:学生的活动参与状态是否为主动参与或自主参与;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活动空间有多大;交流研讨活动是否深入开展起来。
章老师通过大量的课例,详述了走向探究的科学课。其中有一节课例《谁先迎来黎明》让我印象颇深。因自已在去年上半年也曾将此课作为教学公开课上过。记得当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课前的设计课件、制作教具、编制活动记录单等等,到课堂上的挥汗如雨般奔波上下。一堂课下来也未尽人意。听了章老师的描述,有感于下:
1.学生的主动参与比再完美的设计都要强。记得当时,为了让学生搞清楚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面,而先迎来黎明。我专门找来了许多两地的照片,并且将两地在地图上的位置特意地注明。做得很是辛苦。而章老师却只是拿着地球仪让学生自己去找方向。学生还真的能在地球仪上找到各地的相对方位。做好学生的引领工作,让学生自助去探寻结果。这才是科学老师需要做的。
2.教师精讲,方能留出更大的空间给学生探究。章老师从海边看日出到简单的两张ppt,就简明扼要地让学生明白了一个大家习以为常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从而反向导出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章老师的引导到此为止,而学生的探究便有了更大的空间。相比自己当时的设计,让学生明白相对运动、再让学生去想象地球外的太阳的相对运动。是否反而在增加学生的认知难度?再者,由于自己的过多的讲解,导致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便自然被压缩。当然学生的探究活动也就常常点到为止。
3.交流研讨才是科学课的核心。之前总以为科学课重在科学探究。学生得到了探究结果,课堂目标自然实现。听了章老师的讲解之后才明白,科学探究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交流研讨而服务的。研讨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将自己已经获取的探究结果公布于众。更是一种表达自己的信息、获取他人的信息、加工多方面信息的一个过程。记得我当时的课堂当中,学生已经能够找到许多相对早、或者相对晚看到黎明的城市。但是在章老师的课堂当中,学生却能分辨出相对城市的时差等更高层次的信息。这更多的或许就是得益与深入的交流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