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珠从哪里来》听课记录与小议
因为自己上三年级,而且也非常欣赏所前二小钟老师的这节课,所以做了记录!
一、课前谈话(5分钟)
“这是钟老师的车子,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开始听的时候,真有点云里雾里,原来钟老师是借自己车子玻璃被小石子打碎,但是由于没有证据,没法索赔的事情,让孩子们体会到证据的重要性。
二、猜想(13分钟)
T:你观察到桌上的瓶子有什么现象?
S:瓶子里有水
T:瓶子外壁有什么?
S:有水
T:你有什么疑问?
S:水珠从哪里来?
T: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把你的想法记录在学习单上。
钟老师预设非常成功,简短直接的导入,把孩子们的目光与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水珠上面了。
十分钟后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1、瓶子里的冰——水蒸气——瓶子外面的水珠
2、瓶子里的冰——瓶外小水珠
3、瓶内冰——雨——水珠
4、外面的冰化了
5、外面空气中的水——水珠
通过这个猜想环节,孩子们通过语言文字与图画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钟老师也了解到了孩子们的前概念,但是教师记录孩子的想法过程中,有一些误读,如果能多请学生澄清自己的想法会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另外如果能把孩子们的想法进行归纳,整理,会更加有条理,也为后面的证明指明方向。
三、实验(11分钟)
T:选最合适的一种证明它合理还是不合理?
提示:如果水珠是从瓶内来的,那么这些水珠是不是有可能和瓶子里的水一样?
提供材料:?盐,棉签棒,餐巾纸,?红墨水,餐巾纸, ?玻璃盖,餐巾纸。
1、从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到自己动手操作,钟老师的教学设计给孩子们预留了极大的活动空间,孩子们的主动性也调动起来了!有个学生说水是原来瓶子外面的冰化成的,同组同伴就马上用纸巾把瓶子外面的水擦干,再来观察,如果有水珠说明水珠不是瓶子外面的冰化成的。孩子们实在是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只是有些孩子现在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好,我在想,自己一定要在课堂上多为孩子提供表达的锻炼机会,提高孩子们动手活动及思维活动的空间。
2、实验过程中,有些孩子没有设计实验而是在猜测老师给的材料有什么用。所以我们发现有的组不仅加了红墨水,还加了盐,孩子们是拿来主义,先要来,然后试试看有什么反应!
没有控制变量,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3、听课老师中有发现棉签棒太少,孩子们用同一根棉签棒偿不卫生;另外,集气瓶还是属于化学反应容器,不属于可食用级别容器,有一定危险性,不适合让孩子们来偿!如果给孩子们留下这种错觉,集气瓶内的水是可以偿的,更是危险!
四、汇报交流(15分钟)
汇报交流过程中,当有一组同学说,“外面的水珠是咸的”,“瓶子外地水是红的”时候,其它小组同学也随声附和,我在想可能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孩子们的操作不规范,第二是当班级里权威发言时,大家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现象或结果往权威靠拢的心理倾向。钟老师非常淡定地重新进行了一次实验,并且请孩子们来验证,很好得化解了这次意外事故!
另外,杨老师建议,交流环节可以设计成将记录单张贴出来,孩子们上去一一解读,然后自己判断、筛选出认为最合理的过程,再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完成后,也可以把自己的结果张贴在原来的猜想旁边,以便孩子们对比与交流!老师也更容易捕捉到孩子们思维的过程。同时也能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图文表达的解读能力,使交流更加立体,深入!
五、对比实验(5分钟)
1、钟老师想利用“哈气”的方法,把孩子们的想法引到,水珠是从外面的空气中来的,在思维上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但是嘴巴中“哈出得气”,首先它里面含有液态水,另外,哈气时人体内的水蒸气是热的,一到空气中遇冷就变成水雾了,所以这个方法有给孩子造成迷失概念的风险。
2、“空气中的水为什么没有跑到你的手上来呢?”钟老师通过这个提问,引导孩子们意识到,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并且通过一个装水瓶子,一个装冰地瓶子对比,孩子们能够很容易得到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但是还是没能考虑到热量这个本质原因。
六、生活现象拓展(1分钟)
最后老师通过冬天窗户上的水珠,浴室里的水珠的图片,引导孩子得出结论:
空气中的水蒸气 遇冷 水珠
这两个例子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但是最后结论基本由老师得出,并且如果能对水蒸气特点进行描述,归纳,本课内容会更充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1 23:31:0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