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4新开始新征程 [复制链接]

11#

新年新气象,新的努力方向
TOP
12#

回复 1楼沈芳璐的帖子

新征程,新愿景!
TOP
13#

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TOP
14#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一起加油。
TOP
15#

新征程加油加油!
TOP
16#

通过网络研修,不断积累,实现自我成长。
TOP
17#

  教研活动  《弹簧测力计》教学反思

    回顾这次学力课堂整个准备过程,线上打磨教案时,我学到的最多,梳理了三点,每一点用这节课举例,其实是适用于今后备的任何一堂课。

  一、 要有教学环节来达成教学目标

      1、在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活动中,除了认识基本结构外,还要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认识弹簧测力计的计量单位、刻度标识以及如何读数,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是达成科学探究目标“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基础。

      2、通过让学生测量超过量程的物体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指针已经达到量程还没有提起重物,应停止测量,改用量程更大的测力计来测。以此来达成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用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二、 根据教学目标修改教学内容

      1、一开始我选的学生材料是条形盒弹簧测力计,上面有两个力的单位(牛顿和克力),对“克力”这个单位我是一句话带过,重点讲解“牛顿”,仍影响了学生对力的单位的正确认识,在记录数据的时候两个单位混用,以为写哪个单位都可以,事实上这两个单位是存在换算关系的。在科学概念目标中,只是让学生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没有提到”克力“,更没有提到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些知识是没有必要给学生补充,反而是画蛇添足,最后改为了圆筒式弹簧测力计,上面只有“牛顿”这个单位。

      2、在读数的环节,教参建议展示不同分度值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我选择了两种,一小格分别是0.05N和0.2N。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让学生来读数是有难度的,通过调查时他们数学方面的知识还没有学到。在犯难时,只需要看教学目标,其中没有提到让学生认读不同分度值的弹簧测力计,因此这部分内容应该删除。所以在提升难度时,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升难度。

    三、 根据教学效果降低难度

    1、在认识刻度标识时,学生对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的表述不是很理解,对力的单位也不是很熟悉。因此,以实验单为脚手架,让学生讨论交流,在记录的时候熟悉力的单位,再全班分享,只有全班达成共识,才能顺利读数。

    2、在读数时,虽然已经清楚了每一小格是0.1N,但是对于“0”刻度在上方,要从上往下看,是很陌生的,这里应该再讲细一点。

      这节课的科学概念目标有三个,要达成其他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长,动手实践的时间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设计这节课最大的难题。感谢教研员刘老师的建议,比如让学生试错(测量一个钩码的重力),让学生测量超过量程的物体,让学生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等。只有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最终教案修改成了我想要的样子,课堂氛围明显比之前要活跃,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其次的收获是通过这次教研活动,让平时自己教学的问题暴露得更充分,让我不得不再次重视,比如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答案的处理,对学生的引导、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显得生硬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实践,才能提高。
TOP
18#

2024新的开始!
TOP
19#

热辣滚烫的新学期开始啦
TOP
20#

《教学的模样》读书分享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在寒假假期间,阅读了郭华教授的著作《教学的模样》。郭华教授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大师,她对教学案例的剖析清晰而生动,她的敏锐和智慧深深地折服了身边人。书中揭示了教学真谛,投射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描绘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理想教学的一个模样——教师是什么样,教学的模样就可能是什么样。
三尺讲台——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的这块“方寸之地”,透过它,孩子们能“看见”什么?糟糕的话只有知识点和考点;美好的话,则“气象万千”,可以是诗人说的“从一粒沙中窥探世界”,也可以是画家眼里的“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而这“方寸之地”能否显出“天地之宽”?关键取决于站在讲台旁的教师。大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教无定法,这在现代教育看来也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但新的、更接近教育规律的模式也在不断发展,为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提供了实践指导,促进我们更快走向专业化道。
“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模式,并熟练地操作,让孩子们在使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得到最大的发展。”这是我读完这本书以后印象最深刻的的一句话。我也要以这句话勉励自己,用心去研究学生,用心去钻研教材,用心去掌握教学的技巧,让课堂教学更有效,让孩子们更喜欢学习科学,如果能做到,这应该是作为一名老师最幸福、也最光荣的事情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