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徐武彬专帖(四年级) [复制链接]

141#

什么是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

https://mp.weixin.qq.com/s/Kpj85Z5fnvNWnMwzNP7wTg

TOP
142#

什么是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

导读:

努力把现场中涌现的有用资源“钩”出来,有的钩出的是珍宝,有的钩出的则是不值一提的草芥,此谓“捕捉力”。把有价值的东西“钩”到笔记本上和自己的脑海中,依然不够,还要“钩”到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这叫“转化力”。这种“转化力”是教师现场学习力中最关键的能力,它集中体现了教师学习的宗旨:为转化而学习。


01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力,

根底是人格影响力

人格不是抽象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人格的具体体现。是否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也是教师人格的一部分。那种对学生大谈学习,自己却不爱学习的教师,是没有教育人格的教师。

02

学习是为了丰厚教师的积累

如果说年轻时比的是聪明,而后比的就是积累。一个教师积累的厚度和深度,决定了他职业生涯的长度。

03

教师需要有三大积累:

阅读积累、实践积累和写作积累

能否实现积累,不仅取决于时间、精力的投入,更取决于习惯,尤其是有无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这是许多成功教师的秘诀。在极为艰苦忙碌的教学之余,他们养成了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有了“学习自觉”。而有些不成功的教师,只会抱怨自己多么忙和累,没有时间和精力看书学习。

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年轻时学过文学、社会学、法学等,但这些学问都逐渐从他的生命中流逝了,最终他的治学落脚到了哲学。晚年,回顾这段学术历程时,他感叹道:“不是自己生命所在的地方,就不是真学问。”那些使他激动过的学问,为什么一个个地从生命中流走?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进入其生命的内核,没有成为生命所在的地方。

在教师的学习历程中,什么是教师生命所在的地方?怎么才能让所学之物进入教师生命的内核?需要什么样的载体,来安放教师的求知热情?这就是“教育现场”。
04教师的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现场学习力中小学教师不可能再像大学生、研究生或高校教师那样,可以坐拥书城,在书斋和图书馆中学习,他们大量的时间是在教育教学的现场。对教师来说,至少有四种类型的现场:1.教师自己每天的教学现场我们能否把自己的教学现场作为学习反思的对象,让这样的教学日日滋养自我?
2.同行教师的教学现场如其他教师的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现场,我们又能够从中学到什么?
3.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日常教研活动现场这是教师参加的最日常性的活动,包括集体备课、读书沙龙、专题研讨等多种活动形式。这样的学习活动到底对我们的教学有多大的提升?4.各种培训、讲座现场
如何避免“听的时候很激动,听完很平静,回去很麻木,一动也不动”?同样置身于上述现场之中,不同教师的收获会大不相同,区别在于每个人的现场学习能力的差异。良好的现场学习能力表现为专注力、捕捉力和转化力。有这些能力的人会带着两种东西进入现场:1.钉子我曾经陪同叶澜老师去听课。听课过程中,我的手机短信、电话不断。她马上提醒我,既然在听课现场,就要全神贯注。她听课时,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听课笔记从头记到尾,她的注意力牢牢钉住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这就是“专注力”。2.钩子努力把现场中涌现的有用资源“钩”出来,有的钩出的是珍宝,有的钩出的则是不值一提的草芥,此谓“捕捉力”。把有价值的东西“钩”到笔记本上和自己的脑海中,依然不够,还要“钩”到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这叫“转化力”。即把听到的上出来,把上出来的说出来,把说出来的写出来。这种“转化力”是教师现场学习力中最关键的能力,它集中体现了教师学习的宗旨:为转化而学习。这种具有现场意识和现场自觉的学习,是最符合教师职业特性的学习方式:为现场的学习,在现场中学习,回到现场的学习。
TOP
143#

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该反思点什么

https://mp.weixin.qq.com/s/ekIDPjiqXcjJAH7tN05aHg

TOP
144#

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该反思点什么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01 课后反思的“五必须”

教学反思能力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该反思点什么呢?


1)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


对教师而言,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


或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的感触,或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或是双边活动开展的经验,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迸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


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样对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2)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


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计不足,对某个问题阐述有失偏颇,对某个问题的处理感到力不从心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


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训,及时弥补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因此,思所失既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


3)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


这里的“疑”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每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疑问,有时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细加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


另一方面是教师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把它记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透彻。




4)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


所谓教材的难点,是指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知识点。如果我们每一轮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难点的能力,化难为易,再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其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5)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一节课下来,教师应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发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写出新教学设计,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特别是可以为自己下一年的同期教学提供极好的帮助,避免再走弯路,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02

课后反思的七条路径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1)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确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核心素养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


所以,核心素养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


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与物”关系,而是“我与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


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是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假教学”。


3)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


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实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4)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个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媒”“声媒”“光媒”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


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满堂灌”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5)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火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经历、体验、感悟、创造。


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


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资研究和共享。


6)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禀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


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


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7)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有的探究性学习只表现在问题的探究上,只要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老面孔”、优等生发言。


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就不得而知。


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探究”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那么到底解决了多少“疑难病症”?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呢?

TOP
145#

李镇西:观课议课,激励教师创新超越的杠杆

https://mp.weixin.qq.com/s/WB2k9Uv_JlMmNMJuDtchxA

TOP
146#

李镇西:观课议课,激励教师创新超越的杠杆

       坦率地说,我当老师时,是不太喜欢专家来听课的。因为有的专家往往用他心目中好课的标准来套我的课,评课时这个“原则”那个“性”,高屋建瓴,气势如虹,让我很自卑,似乎没上成他所期待的课,我的课就是失败的,而且挺对不住专家的。所以,我年轻时遇到有专家来听课,我能回避就回避。好在那时候各种“献课”“赛课”的活动也极少,所以能够被专家光顾的机会也不多。[p=null, 2, left]  但是,如果那时遇到的听课专家是陈大伟老师,那我肯定很乐意。因为他不是为我的课做定论的,也不是来炫耀他的“新理念”“新模式”的,而是来帮我把课上得更好的。这是我读了陈大伟这本《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一书后的第一感受。[/p][p=null, 2, left]   陈大伟通过“观课议课”的概念颠覆了传统“听课评课”的内涵。在他看来,以往的“听课评课”,听的是老师讲得好坏,评的也是老师讲得好坏,主要指向的是老师;而现在的“观课议课”,观的是师生的课堂活动,议的是课堂上存在的现象和改进意见。如果说“听课评课”只在对一堂课的观摩与评价,那么“观课议课”则着眼于一个教师的提升与成长。我完全赞同且特别欣赏陈大伟的这些理念。应该说,与“听课评课”相比,“观课议课”大大丰富且深化了“课堂”的作用,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渠道和途径,而是日常教学研究的载体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陈大伟是不是第一个提出“观课议课”概念的人,我不太清楚,但我是第一次从他那里知道这个概念的。甚至我认为,他是不是这个概念的发明者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的视野内,他是研究“观课议课”第一人。[/p][p=null, 2, left]   但这位“第一人”却十分谦恭,所以这本《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其实是一本谦逊的书。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浸透着作者对一线教师发自内心的理解与尊敬。他提出了观课议课“同在共行”的主张:“‘同在共行’意味着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对对方的处境、立场、心情感同身受。”所以,在本书中,读者看不到某些专家居高临下的傲慢,我们感受到的是同一教研组一位优秀同事为你出谋划策。他欣赏你,但不是泛泛而谈地说几句“教态是端正的,重点是突出的”之类几乎对谁都管用的套话,而是真诚地发现你课堂上也许连你自己都没意识到的闪光点;他也会指出你的不足,但这里的“指出”是他和你一起分析、切磋、交流,比如他不会直接说:“这堂课存在着许多问题。”而是说:“假如我来教这篇课文,我可能会这样上,是不是更好一些?”[/p][p=null, 2, left]    然而,这绝不意味着陈大伟作为一个叙述者,在书中是一位无懈可击的“教学高手”,不,我说这是一本谦逊的书,恰恰就是因为他不但是一位研究者,也是一位实践者,而且无论研究还是实践,都是他学习的方式,包括向他的听课对象学习。陈大伟在书中多处谈到自己课堂教学的不完美或者说缺陷。[/p][p=null, 2, left]   比如,他谈到自己一次执教《我喜欢》。一上课便问学生“喜不喜欢《我喜欢》”,学生众口一词:“喜欢。”又问“喜不喜欢陈老师”,学生异口同声:“喜欢。”他课后反思:“这里的提问显得很随意。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到底应该怎么回答?若不回答会冷场,若说‘不喜欢’会让我尴尬,最后只能选择说‘喜欢’。这不是逼着学生说‘喜欢’吗?其实我当时就想着学习的内容是《我喜欢》,这样提问可以顺带与学生寒暄。课后反思时我发现,这样提问没有任何价值,而且可能产生副作用。在教学中不应该让学生为难,要给学生不公开表态的权利。”[/p][p=null, 2, left]   这样把自己“摆进去”,站在一线教师的立场观课议课,不但拉近了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距离,而且现身说法——特别还是自己的教训——就格外有说服力。[/p][p=null, 2, left]   陈大伟这样表达他对理想的课堂变革愿景:“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存在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让学生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改善教师在课堂上的生活状态,创造教师的幸福生活;对教学内容做有价值的选择和改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实施有效教学。”简而言之,教育是为了让人更幸福的,因此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幸福生活的组成部分,这里的“幸福”,既意味着师生在课堂上的获得感与成长感,更意味着为学生一生的幸福生活奠基。
[/p][p=null, 2, left]   以这个总的理念为背景,陈大伟系统地谈了观课议课的方方面面:何为“观课”之“观”?何为“议课”之“议”?观课议课如何体现出以人为本?观课议课应该有着怎样的文化样貌?观课议课怎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立场?观课议课如何关照和关怀学生?观课议课的主要实践路径有哪些?……围绕这些大家关心的话题,或者说,课堂改革的热点问题,陈大伟娓娓道来,条分缕析,举重若轻,化繁为简。读者从这本书中可以想到自己的课堂,并情不自禁地反思,进而有更多收获。[/p][p=null, 2, left]    但陈大伟的“观课议课”不是简单地帮助教师改进上课方式,或者给几条“可操作”的建议,而是帮助教师“选择”。他说:“观课议课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培养教师的选择意识,发展教师的选择能力,激励教师在选择中创新和超越,而不是为教师提供一套成熟的实践方案。”而所谓“选择”不是盲目地跟风,或赶“学术时髦”,而是善于思考,或者说有自己的思想。因此,他特别重视促使教师成为“思想者”。他说:“首先,是尊重教师‘思想’的权利,为教师的思想活动留出空间;其次,是让教师有所发现,它通过教师的‘思想’过程谋求、实现议课的良好质量和效益,让教师得以在理性争辩中思考和获得更加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再次,是培养教师‘思想’的意识,促使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
[/p][p=null, 2, left]   只有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其成长才会不断超越,其课堂才会充满创造的生机。[/p][p=null, 2, left]   我第一次见陈大伟,是1999年在绵阳市涪城区。当时我刚刚出版《爱心与教育》不久,因为这本书陈大伟知道了我,便请我去为绵阳的老师作报告。他当时还是一个青春焕发的小伙子,却已经是校长了;设想一下,在现行体制下,只要他没犯什么大的错误,即便成绩平平,他一样可以升为“局领导”乃至级别更高的领导,但他淡泊于仕途而钟情于学问,现在24年过去了,他已经成为国内研究“观课议课”的首席专家。[/p][p=null, 2, left]   我不由感慨,一个人只要对某一课题“咬定青山不放松”,潜心研究十年二十年,就一定能够在相关领域成为牛人。陈大伟正是如此。[/p]
最后编辑巴塞罗那 最后编辑于 2023-04-02 13:41:35
TOP
147#

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群体,毕竟每年面对的学生都是新的
TOP
148#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根底是人格影响力,三观正确真的很重要啊
TOP
149#

教师幸福,教育才会幸福


https://mp.weixin.qq.com/s/u3UqNFCrxQGmg0KZlWgSbA

TOP
150#

教师幸福,教育才会幸福



01 幸福是什么?


人类从远古走来,都是在为“幸福”而奋斗,幸福是人们追寻的一种目标,也是时代的主题。为此,有必要聊聊幸福的话题。
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理解不一样,答案也就不一样。

有人说,幸福就是一种感受。对于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没有统一的标准。富人有富人的幸福,穷人有穷人的幸福。生意人有生意人的幸福,读书人有读书人的幸福,教师有教师的幸福。

幸福与否,只有自己最清楚,只有自己最明白,别人永远闹不明白。他人认为幸福,不一定真幸福;他人认为不幸福,不一定真不幸福。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知足。如果你不能对现在的一切感到满足,那么纵使让你拥有全世界,你也不会幸福。
一个人如果永不知足,时刻都在奔跑着追逐幸福,到头来只会心力交瘁,疲惫不堪。知足常乐,你就会明白,幸福的获得是可以不花钱的,曾经以为最昂贵的幸福,原来竟然是免费的。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放下。一切想得开,看得淡,识得透,舍得弃,放得下,让人生轻装上阵,从容淡定,给生命预留一些空间,给心灵以应有的宁静与恬淡。

有人说,幸福是活在当下。幸福不在明天,也不在昨天,就在当下。不要去追求无边的欲望,也不要总是盯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珍惜当下每一片光阴,过好当下的每一刻,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专心体味现在的每一个幸福瞬间。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其中说到拆字,有人对“幸福”二字是这样拆的:把“幸”拆成一个“土”字加“¥”(钱),把“福”拆成“衣”字旁加“一口田”,并解释说,有了土地、房子、人民币,自然就有“幸”;有衣穿,有吃的,有自己的田,这才是有“福”。我想,如果真有了这些,不一定能有真幸福。
相反,如果没有这些,也不一定真不幸福。如果照这样去理解幸福,这种人有可能他一生都感受不到幸福。
其实,对“幸福”应该这样理解:虽然有土地、有钱,但只要一件衣服,一口田,能吃能穿就够了。

的确,知足常乐,是永远的幸福,也是最大的幸福。幸福的人生莫过于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定的收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和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这个世界上,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远去,只有心灵的淡定、从容,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也就是说,幸福的获得,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从物质上去寻求幸福,永远找不到真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内心的丰盈,精神的富饶上。
教师这个职业,虽然不能让我们获得物质、金钱上的满足,但这个职业让我们和孩子在一起,能够使我们思想富裕,精神充实,灵魂高洁,永远有一颗童心,我们会从这个职业中收获源源不断的幸福。
现实中还有一些人,一直生活在痛苦中,究其原因,不是他拥有的太少,而是他计较得太多。
别人在某个方面比他强,他计较;别人在某个领域取得了成绩,他计较;别人得到了提拔,他计较;别人发表了文章,他计较;别人出专著了,他计较;别人似乎过得比他幸福,他更计较。
在计较中,他自己越来越惆怅,越来越失落,越来越没有幸福感。而事实上,有可能他计较的那些人,生活还没有他幸福。

对于这方面,也是很多年轻教师容易犯的毛病,他们往往在各种计较与纠结中,平添烦恼,庸人自扰,失去自我。
年轻教师必须善于调节自己,调适心境,调整心态,拥有一颗平和的心。


02 顺其自然


对幸福的把握,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不苛求,不强求,不刻意去贪求,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他人抢也抢不去,不是你的,你再怎样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你都有可能得不到。即便是铤而走险得到了,你完全有可能留不住,消受不了。
有一句话叫,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弄不好,还会找出一些事来。我曾经谈过“人生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活在当然,顺其自然。
来是偶然。我们在母亲体内成为受精卵之前,精子要“打败”数以亿计的兄弟姊妹,其降生的概率只有几亿分之一。每个人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容易的,也是很幸运的,更是偶然的。我们要善待自己,不要太为难自己,不要一味跟自己过不去。

去是必然。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不管是才子佳人,还是寻常男女;不管是腰缠万贯的富翁,还是身无分文的乞丐,最终都会回到生命的原点,回到那样的一个归宿点,这是最平等的,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
我们所奢求的,所拥有的,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终将成为过眼云烟,所有的喧器和热闹,所有的相聚和邂逅,所有的故事和情节,都将曲终人散。
因此,对于权钱名利,成败得失,不必太在乎,也不要太死抠。
活在当然。人生苦短,能活个八十多岁就算高寿了,能活九十岁、一百岁,那更是凤毛麟角。算算时间帐,加起来也就那么三万多天。
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的人生态度我们不提倡,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陶渊明笔下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顺其自然。一切随缘随喜,凡事尽己之责,尽我所能,处之泰然,随遇而安。不管结果怎样,都无怨无悔,镇定自若,坦然面对。

人生苦短,一切过往,都将成为驿站,我们都将成为匆匆过客。不要太折腾自己,尽力让自己过得开开心心,让幸福与我们常相伴,永相随。这一切,其实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自己的幸福,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自己把握。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幸福就在眼前,就在身边,幸福的开关,就完全掌握在你自己手中,我们完全可以做幸福的主人。

其实,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教师幸福了,孩子才会幸福,教育才会幸福,教育生活才会幸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