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筷子PK玻璃棒(理念之争,你支持谁?) [复制链接]

11#

让我也来说说我的经历:

    上《食盐在水中溶解了》一课,我选用了筷子,结果受到了听课老师的质疑。我接受大家批评后认为。我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意识到学生对搅拌的正式有要求的接触这是第一次,我没有强调搅拌要向一个方向等操作规范。但是,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我在课前自己做了实验,控制了需溶解的一小包盐的份量,我用筷子搅拌大概2分钟全部溶解。而课堂上学生用了4分钟,将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有食盐小颗粒沉淀,对学生认识溶解现象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原因是什么?学生做实验时太小心,怕水洒了,怕实验会失败……他们搅拌时是非常非常小心的。试想,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改用玻璃棒,那么这一小包食盐要多久才能溶解完?6分钟?10分钟?那么课堂效率问题怎么解决呢?

    所以,我还上赞成在四年级这个阶段,用筷子吧。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用实验器材了,有个同事,怕使用酒精灯不安全,一直都用蜡烛来代替,搞得学生看到酒精灯都觉得很新奇,我想这也是不算好的一个现状。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时机的把握:什么时候,在什么课上,让学生开始接触正式的实验器材,开始规范的操作?我个人认为,要介绍一种新器材,规范操作,应该选取一堂本身容量不是很大的课来展开。例如:在分离盐和水这一课介绍酒精灯的使用……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2#

有理有据,结合亲身经历更具有说服力!感谢喻老师和唱歌的鸢尾老师的精彩发言!
TOP
13#

以下是引用小季在2007-1-15 16:32:50的发言:

其实,个人认为,这个选择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单一的、执著地、不分场合的选择其一,必定会走向僵化的科学教育!

同意!即使是个科学家,在他的生活中,甚至是研究中,也未必都那么规范。比如系个鞋带总不至于用尺量好两端的长度吧!

对科学课上实验材料的选择,应该因地制宜,讲究实用性和适用性。在同等条件下,尽量让孩子选择能使实验更精确的材料。因为,材料都是为实验服务的。

TOP
14#

在教学时,你给孩子的是筷子还是玻璃棒,为什么?想来有你选择的道理!

在探究时,孩子们用筷子还是玻璃棒呢?也有他们选择的道理!

不是一定要用筷子,或者一定要用玻璃棒!问题在于“选择合适的工具”,所以教学时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说说如何选择!这样慢慢地领悟科学。

同样的,想起了怎样闻的方法。是“扇着闻”还是“凑近闻”,不是方法本身的问题,而是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方法的问题。

如果把握的本质的东西,许多的问题就不在是问题。

万嵩海
TOP
15#

挺有意思的话题!为大家的发言鼓掌,向大家学习。

很理解以小季为代表的部分科学老师的良苦用心,但是我还要反驳。

大家应该很容易看出小季方的观点立足在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培养上,为了培养……所以提倡用……

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到底谁承载了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培养的任务?是筷子还是玻璃棒?是器材,还是实验本身?

我想大家都不难选择,既不是玻璃棒,也不是筷子,而是实验本身。

说到这里,或许有的老师又会说,器材也是实验的一部分,他也承载着一部分的使命。

那么再请大家思考第二个问题:器材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充当什么角色?他对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培养有多少影响?

器材只是工具那,难道在工具的背后还存在着态度和习惯的因素?难道使用玻璃棒做实验一定比使用筷子做实验的人他的科学态度和习惯要好?难道课堂上统一举左手或者右手的人一定比乱举手的班级同学成绩要好,难道好文章只能出自那些字写得非常好的书法家之手?……不一定!既然如此,还争什么呢?就像老师说的:当玻璃棒、酒精灯还没有发明(或者成为实验仪器)之前,科学家用竹棒、蜡烛来做实验,就不行了吗?爱迪生、法拉第、居里夫人他们没在专用的科学实验室进行的实验不也照样有大发明、大发现吗?

再者,请大家关注很多科学家的成长史和突出发现的背景,其实有很多都是意外和不规则造成的。

当然我不否认必要的习惯还是要的,必要的器材还是要的,那样会更方便我们开展实验。

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更多地应该落实在认真严谨的思考上、实验条件的控制上,实验现象的观察上等,而不是个别器材的选择上。

所以我个人认为选用器材要根据实验的需要选用,在不影响实验开展的情况下,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尽可能就简开始实验研究,1、安全;2、经济;3、轻松。因为我们的最根本的任务是做实验。

 就小学生而言,我觉得去掉更多的束缚让学生快快乐乐的开展科学研究更重要!哪怕是中学生、大学生,大多的规矩、养成只能扼杀我们的思维火花!

 就小学生而言,我觉得去掉更多的束缚让学生快快乐乐的开展科学研究更重要!哪怕是中学生、大学生,大多的规矩、养成只能扼杀我们的思维火花!

 在条条框框下只能培养出僵化的人!即使能成为科学家,也是僵化的科学家!

我觉得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关注:我们的科学教学最本质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进行科学实验最本质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做这个实验最本质的目的是什么?而非是玻璃棒还是筷子。

本文出自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archives/2007/3011.html

言词不当之处敬请见谅!欢迎回帖反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7 23:43:32编辑过]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16#

以下是引用小季在2007-1-18 8:41:42的发言:

哈哈!有意思!

好一个器材只是实验工具!!

假如,仅仅是假如,“酸牛奶”是一位农民,你会选择什么工具去耕地?

A、钉耙  B、牛、犁  C、小型拖拉机  D、中型拖拉机

(这些工具你都拥有,只是有些会用,有些还不会用,如果要使用还要学习!)

(你会选择学习新的、高级的、还不会使用的,还是选择用简单的、用熟练了的?)

感谢小季版主的积极回复,很大胆的假设!(欣赏)

我想请问

1、小季版主你会选择什么?是不是任何时候都选择拖拉机?

2、是不是拖拉机耕得地一定比钉耙或者牛和犁耕得要好?

3、回归主题:难道使用玻璃棒搅拌一定比筷子搅拌的科学态度一定要严谨认真?是不是我们做实验中心目标就是让培养学生严谨而认真的科学态度?是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定得使用玻璃棒搅拌出来的?

至于他们三个科学家的故事我是很小的时候看他们的人物故事中知道的,我的印象中大致是这样,他们一开始科学研究的时候条件是很艰苦的,应该没有很标准的实验设施吧!这里有很大问题吗?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17#

我想。筷子PK玻璃棒的前提应该是,这个实验,可以用筷子取代玻璃棒进行实验,不影响实验的结果。

采用生活化的实验材料进行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一个重要的特点。这也是区别于小学自然的重要特点。
 
同时,筷子的使用,只要教学恰当,并不降低教学的科学性和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从一定程度上讲,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进行自主性探究。
 
赞成必须使用玻璃棒的老师,更多的反应的是教学理念的落后,或者说,对科学本质认识的简单化、机械化、片面化,没有与时俱进。

有的老师,一味的强调证据——例如,酸牛奶说了居里夫人等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材料的简陋。其实,这是一个事实。任何一个科学家,他们的科学研究的实验材料都是落后的。当然,这个落后是正常的,这个落后时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生产力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实验材料是在不断优化的,哪怕集中世界上现有的最优化的实验材料,从发展的眼光看,也是落后的。因此,作为一个科学老师,在重视强调证据意识的同时,也要有哲学的思想。

有的老师认为,搅拌用筷子是好,可是有些化学药品,试剂是不能用筷子的。如果现在光是说可以用筷子来代替玻璃棒的话,会不会给学生造成这样的印象,实验也没有必要一定要用玻棒啊。 其实,我觉得,只是“八股文”的思想。是读书让我们读傻了 我们会不会要求一个婴儿,不要把小便大便拉在裤子里? 而且,是不是我们在军训中,让学生学会正步走,学生在平常走路的时候也一定正步走?那是不可能的。

小学的科学教学中,有多少实验一定要用玻璃棒。再说,选用筷子,并不排斥玻璃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8 16:44:55编辑过]

TOP
18#

讨论到现在,真正进入了白热化!

我想,在这里筷子和玻璃棒之间并没有争论。如果是争论的话,那应该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了。可是在这里的场景却是以一个搅拌实验为背景,对搅拌所需要的材料作出选择的思考。

假设一:没筷子、有玻璃棒。我们的选择一定是玻璃棒。理由:一是玻璃棒是现有的材料;二是玻璃棒本来就是为搅拌实验而设计准备的(我不知道玻璃棒是不是专为搅拌而设计的?武断了!)。

还要思考:如果用玻璃棒来搅拌不能达到实验的最佳效果怎么办?比如“捣”纸浆。

假设二:有筷子、没玻璃棒。我们一定选筷子。理由:一是筷子是现有的材料;二是筷子是生活中极其常见的材料,取材方便。三是使用筷子能让孩子增强对生活中的科学材料的敏锐嗅觉。

还要思考:如果筷子的材质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了,怎么办?比如高锰酸钾溶液的搅拌,筷子会沾染一些“颜色”。

假设三:有筷子、有玻璃棒。(这是大家争论的焦点)一般情况下选择玻璃棒,因为玻璃棒是“官方”的工具,而筷子虽然常见,可是只能是“民间”的材料。如果遇到一些特殊实验,对搅拌速度、力量要求比较高时,为了安全,为了实验的效果,还是用筷子吧。

假设四:没筷子、没玻璃棒。没其他选择,只有另外寻找合适的搅拌的工具。降低要求,能用就行了。(呵呵,有总比没有的好。)

TOP
19#

说明:

    之所以把这个争论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是因为我觉得在这个争论中除了表面的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外,更重要的是对科学课教学的理解。我想通过大家对这个问题的争辩,能对科学课的教学理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当然,我没想到会有如此热烈的场面。不光一线科学老师参与其中,连喻老师也发表了很有“启发性”的个人观点。我们应该认真地品味大家的发言,从中咀嚼出一些科学和科学课的味道出来。

    也希望大家继续就这个“点”发表自己的高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8 21:01:00编辑过]

TOP
20#

以下是引用小季在2007-1-18 20:18:39的发言:

在我看来,什么都不是,选择筷子者并不能表示理解了科学、科学教育的本质,不表示教育理念就有多么先进,不表示教育规律运用的特别好,也不表示教学行为不科学;反之也然,用玻璃棒教学的老师,并不能表示理解了科学、科学教育的本质,不表示教育理念就有多么先进,不表示教育规律运用的特别好,也不表示教学行为不科学。

说得好!筷子也罢,玻璃棒也罢!他们只不过是实验器材,他们不能也无法承载与科学理念等相关的问题!

但在另一方面我们教师在既能使用玻璃棒又能使用筷子的实验中,选用谁恰又说明一个科学观念问题:

我们倡导科学研究生活化呢?还是科学研究专业化?

或许提倡使用筷子的教师倡导更多的是科学研究的生活化;提倡使用玻璃棒的教师倡导更多的是科学研究的专业化!

但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思考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思考,我们小学科学教学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倡导生活化的科学研究呢?其实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内容的时候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当然这里并不排斥在教学中渗透科学专业术语和使用科学专用工具。只是让科学研究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本文出自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archives/2007/3046.html

不成熟的观点,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9 9:29:52编辑过]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