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慈溪西小五年级教学反思专贴 [复制链接]

11#

 

五上生物与环境单元第5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这一课的结构非常清楚,科学知识呢,说简单吧,非常简单,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啰。但是,课堂中,学生却觉得这课非常难,因为许多生物之间是否有食物关系,他们不会判断。不要说学生了,就是我们教师,也有许多说不准的,又一个考验教师的知识储备的课。罗列几个:老鹰吃黄鼠狼吗?蛇能吃掉老鹰吗?蜻蜓幼虫吃水稻吗?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学生的头脑中更多。像这样的内容怎么解决呢?我目前能做的只有要求学生自己去找资料,而事实上,真正较真的去找资料的同学实在是不多,那么大多数,就是不知道问问,问不到就让他不知道吧,真的很不好!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2#

 

五上生物与环境单元第6课:《做一个生态瓶》


“不能换水,不能加食物,创造一个平衡的生态环境。”学生对这个任务的兴趣比预设的要浓厚一些。记得上一届上到这一课时,由于要求上的不明确,后来有些学生变成单纯的养金鱼、养乌龟了,吸取了这个教训,这次我在课上特别强调了生态瓶制作的任务,给学生一个挑战。课堂上,通过讨论、交流,对养什么动物、植物、放什么非生物都进行了细致的讨论。课后,更是持续关注了学生的生态瓶长达一个月,基本上每周都会在某一节课上抽出一小块时间让学生晒晒自己的生态瓶,这样,学生的兴趣更浓了。


成果也比较丰厚:有一个学生的鱼在生态瓶里产卵了;每班有一半学生的生态瓶开始时还会死掉一条两条鱼,到了后来,鱼的数量刚刚好时,生态平衡真的做到了,鱼不再死了,学生为挑战任务的成功而非常兴奋;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部分学生在生态瓶中养了乌龟,结果没几天其他生物都被乌龟吃掉了,在失败之余,我指导他们查查资料,总结一个失败的原因,从这个起点出发,学生发现自己养的乌龟竟是一种入侵生物----巴西龟,出于社会责任感,学生在我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组调查访问,写出了一份像模像样的调查报告。


令我特别欣喜的是,直到今天,还常常有学生课后跟我交流自己的生态瓶的状况,看来,他们是真正的喜欢上这个小小的生态瓶了。兴趣是最大的老师,相信他们通过自己最喜欢的生态瓶,能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3#

非常喜欢这一组文章,这才是真正的在探究——探究科学教学本身。向各位老师学习!

TOP
14#

 

光单元第4课:光的反射


上这课时犯了一个错误,课前没有自己试试实验,结果自己出的照亮小球的游戏差点把自己搞昏了。教训是:照亮小球的实验课前一定要试过,并清楚地在课堂上规定书本、球、手电筒的位置和镜子数,这样,比赛才能顺利进行!


其余的环节还是顺利的,特别让我得意是,学生画汽车反光镜、窥镜的光线走向,大多正确!


潜望镜让学生课外做了,做得好的有奖。但,正如所说的,学生课外时间太少,真正做起来的很少。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5#

 

生物与环境单元第7课:改变生态瓶


我一直认为这一课编得不好:第一,实验效果不明显,第二,学生很宝贝他们的生态瓶,让他们做破坏性的实验,一个小姑娘都哭了。所以,这课也是匆匆收场,没有深入,怎么办呢?以后还会上到的


 


 


 


生物与环境单元第8课:维护生态平衡


这一课上得很枯燥,因为学生能想象的不多,但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他们又早已熟知,也许得像贝贝那样另辟溪径,才能使这样的课也上得有味道,但我目前还没有想到怎么上好这堂课。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6#

 

光单元第1课:光和影


我去宁波参加科技辅导员培训吧,回来这课已经被代我课的一位老师上掉了,所以,只是作复习。一个插曲,所带的两个班级居然有一个班没有告诉我已上过这一课了,我按自己设计上了一遍后,他们才说已经上过了,晕!


 


 


 


光单元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


坚持每节课下课去实测一次,能做到这个要求的学生居然不多,上课进度又一次被耽误。真的是我的课没有吸引力吗?据我调查,发现这并不是原因,真正原因是现在的孩子太忙,忙到下课也没有自己时间,做语数老师的作业还来不及,哪有时间去观察影子呢?一个无奈的话题!


 


 


光单元第3课:光是怎样传播的


进行了课堂前测,发现学生并不是个个都认为光是直线传播的,也有人认为光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非常好,能引起思维的碰撞!于是,我请学生自己根据准备的材料进行实验设计和验证。实验不难,课堂效果是学生能清楚地知道一束光是直线传播的,一个光源会发出很多束光,这些光射向四面八方。这里要提提作业本里的题了,网上大家也一直在争执,光向四面八方传播对吗?我认为本题出题不严谨,操作时删了这题,不知处理可否。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7#

 

光单元第5课:光与热


上这课,太阳公公很不给面子啊!每次有科学课时,就不露面,我只好把下一单元的课挪上来,心里又急得很,因为等入了冬,阳光不够强,实验效果就不明显了,上一阶就是这样,得不出正确的实验数据。但是急有什么用呢?这几课还是拖到很冷了,才上的。于是,学生用1面、3面、5面镜子所测得的温度只是差了2—3度,都不到温度计本身的差值。我在快下课时想着要不要结束这项研究,还是下节课再重复?考虑到下节课的阳光不可能更强一些了,回天无力,只好在遗憾中结束了本课。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8#

 

光单元第6课:怎样获得更多的光和热


连续两届,实验失败:从实验数据中根本无法找出规律来。第一,各袋所测的温差太小,第二,材料混乱。详见论坛贴子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880&replyID=&skin=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8 13:45:24编辑过]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9#

 

光单元第78课:制作、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作为单元后测,学生的制作还是比较成功的,半个多学期在操场上做实验,个别调皮贪玩的学生也渐渐被吸引到实验中来了。涂黑、装反光材料、调试角度……做得着实不错,最多的一组15分钟温度上升了11℃,挺欣慰的。


问题:测试太阳能热水器的时候,教材要求每5分钟测一次温度,我一直没明白教材的意图,这些数据用来干什么呢?观察温度上升的规律?显然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太难了,那到20分钟测一次温度不就够了吗?5分钟开一次盖还要造成热量损失呢!不知大家的想法怎么样?


失误:为了等个好天气,这两课磨到很后面了才上,但还是有一个班的时间没有安排好,评价测温是下午第3节课进行的,虽然是个好天气,但到这个时间,阳光已经很淡了,至使这个班的热水器测得的效能整体效果不好,很打击学生的,以后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0#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第1课:地球表面的地形


记得自己学过的地形名称也就是干巴巴的“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而已,我想,作为单元起始课,激发学生对地表形态研究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几个名称显然不能达成这个目标,因此这一课中图片资料的呈现非常重要,教参光盘里的资料可以利用,有了图片的帮助,学生头脑中的地形就有血有肉了。


第二个激发兴趣的内容是家乡地形知多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兴趣是非常浓的,因此,让学生通过查资料的方法了解、交流家乡的地形,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环节,也把本有些遥远的地表研究内容拉近了许多。为后续教学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困难是课前翻遍了整个仪器室都找不到一张世界地形图,只好让学生将就着看教材上小得可怜的插图,很不爽!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