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习经典课例《蜡烛会熄灭吗》(敬请砸砖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1#
     《蜡烛会熄灭吗》这个课我在约10年前看过这个课堂录像,当时的感受是科学课可以这样来上,让学生可以话五角星来评价,教师要准备一些支持学生探究的另外材料等等,现在想起来,这些学到是皮毛。
      现在重新看到这个实录,我又去找了这个录像,哦,不得了,发现太多的东西要学习,这节课就是一个宝藏,是凝聚了章鼎儿老师几十年研究和思考的结晶,比《橘子的认识》更加经典(当然实际两者不能比,是不同科学领域内容的课),以前为什么只能发现这么点东西,是因为自己太肤浅了,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无论你深到何种程度,它总是比你深一点,不服不行!
      所以我把这个实录先上传,打算以实录为载体,说说对这个课的理解,同时也请老师们斧正!敬请期待……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2-20 16:20:27
本主题由 管理员 喻伯军 于 2019/2/20 21:45:1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学生善于做不善于说——经典案例《蜡烛会熄灭吗》学习分享(一)
      当下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课堂教师会让学生在实验前把怎么做讲清楚,学生往往又讲不清楚,甚至是讲不出来,教师就千方百计诱导,一些“聪明”的学生就能猜到教师的答案,然后用答案贿赂讨取教师的表扬,也有教师干脆用讲解的方式把实验步骤讲清楚。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可取。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研究的是“教法”,而不是“学法”。学生学习有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小学生动手能力很强,但表达能力比较弱(这个表达是指要把实验计划说清楚)。换句话说是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善于动手,但不善于在动手之前进行计划性的表述。这是小学生的特点,这就是“前语言思维”。




      我概括了这样一张图(不一定是非常精确)来说明小学生动手操作与表达之间的关系。“前语言思维”必须有很多实践操作来支持,而年级越低的学生,需要的动手操作的比例越多,图中我概括为“盲目性操作”(提法不一定准确主要用于区分针对性操作),小学生的这个操作往往是没有一个清晰计划的——并非真的没有,是潜意识的,难以表达的计划。正是这些大量的“盲目性操作”,学生是探究经验才得以积累,“前语言思维”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发展,这些前语言思维在集体研讨中,会变成一些精彩的发现表达出来(研讨能促使思维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会得到发展,学生科学实践的经验也丰富起来,这时学生的规划能力会越来越强,表现在探究活动上,可能会先进行制定计划,然后再实验,以提高效率。降低盲目的操作。
      联系到《蜡烛会熄灭吗》这个案例中,教师在揭示要研究的问题后,引导:“老师给你们20分钟。那么你6秒以后做什么?或者2分钟、5分钟以后做什么?假如给你20分钟研究这个问题,你们将做什么?”(第二页倒数11排)教师是在引导学生计划,但学生的反映是沉默。学生的沉默说明了什么?是学生不会操作么?并不是,从课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25分钟还停不下来。学生的沉默说明,这时学生表达不出来。虽然已经是6年级的学生了,但我估计学生对于章老师这样的自然课是很少上的,学生在之前并没有很多科学实践的积累,之前的前语言思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来讲出一个计划,有点困难。章老师在课堂中似乎感觉到了这一点,在一位同学回答后决定不再啰嗦,马上让学生进入到实验中去,而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学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办法。
      现在低段的科学课开设起来了,更需要教师抓住低段学生的特点,能做但不一定会说,所以在实际科学教学中保障充分的动手时间,在动手之后,进行合理的研讨,发展学生的前语言思维。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2-25 08:32:16
TOP
3#

感谢喻头支持,感谢老师们关注!
TOP
4#

让知识活起来——《蜡烛会熄灭吗》思考学习(二)
      《蜡烛会熄灭吗》这个课非常好,产生的问题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现行的教材中没有呢?反过来思考,这节课的知识点在现行的教材中是怎么落实的呢?再进一步思考,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

       章鼎儿老师在后面说课环节中讲到:“未来的六年级学生,会对某一个现象,某一个问题,譬如罩在杯子里的蜡烛会怎样的问题时,他们能进行预测,做出建立在一定依据上的推测。今天这节课开始所提出的问题,以及后续进行是一系列活动,正是冲着这个目标去的。”从章老师的这个目标解读中,我们不难感觉到,章老师的目标主要是在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上的目标,而弱化了科学知识上的目标。我的理解,这节课的目标在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一种模型从而解释自己看到的现象。这节课指向什么大概念呢?指向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大概念——科学是在究其所以,或是发现自然现象的原因(温。哈伦《以大概念理念进行科学教育》)。

     现在回到我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现行的教材中没有这样的课?”因为我们现行的教材是根据科学概念——地球与宇宙、生命世界、物质世界三大领域的概念——来编写教材的,并没有涉及到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大概念。老师们,分析到这里,你感觉到这节课的高度了吧!!!我们现在这么多专家编的教材还不及该课的理念前沿,我的神啊,这就是经典,确实要致敬经典
      
      确实这个问题一直是我们教学的短板,我在前面的一些帖子中曾经感慨,我们学的东西都是死知识(我在教学研究发的帖子《一起来建模》),死知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基本上没有经历“建模”的学习。我们现在可能仍然正用这样的方法教给学生死的知识,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章老师在后面说课中讲到:“提出蜡烛是否会熄灭的问题时,就应该有不同的猜测与预测,而且还都有一定的依据。”从课例中章老师不停地让学生推理,最终是让学生把知识运用起来,并形成模型来解释蜡烛熄灭的原因。
    那么这节课中让哪些知识活起来了呢?老师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哦!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2-21 08:23:49
TOP
5#

经典的课单独成为一课也行,不一定要做成一个单元。
周王庙师 发表于 2019/2/21 8:23:48
        根据章鼎儿老师说课内容,实际上章老师已经有一系列的课等在后面,只是当时没有现在单元教学的概念,但章老师要传达的意思是清晰的:一个概念或一个观点的落实习得不是靠一节课,而是靠一系列的课,并指出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习惯问题上,每节课进步一点点,六年下来是脱胎换骨了。我认为非常有道理!
TOP
6#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非给你20分钟!
杨君 发表于 2019/2/21 9:38:56
      是的,呵呵呵,这个环节值得一说,章老师本来以为,给你们20分钟,学生会很需要,结果学生却一致认为不要那么多。可以想象,那是在自然课的学习中,没有长时间探究的概念,学生很不适应。学生的观念中还是“多快好省”,时间越快越好,这样的学生状态。向章老师的改革先行者致敬!
TOP
7#

这些知识活了起来——《蜡烛会熄灭吗》思考学习(三)
      
      上回讲到知识活起来的问题,章鼎儿老师在当时的说课时已经很形象地解释了这个问题——一个知识要活起来,就要与外界有更多的连接。比如一个生物和一个一般物体比较,生物与外界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所以才叫生物,如果他死亡了,与外界的联系就少了。同样的话在时隔18年以后的“走向探究的科学课”教学研讨活动中,章老师在评课时依旧指出这个问题,说明这个问题在当下的科学教学中依旧没有过时,或者说这个问题仍然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怎样 让知识活起来?这里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建模(我已经多次提到这个概念了),建模的过程是学生高水平思维参与的过程,它能让学生的科学概念朝着大概念前进,这个过程就需要学生要把学到的观察到的很多科学事实通过自己的推理连接起来,这就是让知识活起来了,我是这么理解的。当然是一家之言,敬请老师斧正讨论。
      在《蜡烛会熄灭吗》这一课中,老师们可以想一想,要解释蜡烛熄灭的原因,学上需要有什么知识储备能?
       第一,学生要知道空气是一种物质,是一种混合物,它是存在的,它是有质量的。(当下教材中三年级学习该知识)
       第二,学生要知道,蜡烛燃烧会消耗氧气并会产生一种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当下教材中六年级学习该知识)
       第三,学生要知道,在同一气压下,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密度是不一样的——就是单位体积中分子的个数是不一样的。(该知识当下教材中尚无)
      第四,学生要知道,在地球上的物体,密度大的物体会下沉,会把密度小的物体挤上去。(当下教材中在五年级《沉浮》单元中涉及该知识。)
       第五,学生还要知道,空气受热后会膨胀,膨胀后体积变大,会上升。(当下教材中五年级《热》单元涉及该知识)

      章老师的这节课要把以上学生的知识运用起来,相互之间发生某种连接。运用起来是知识与知识产生连接的过程,这就是章老师说的让知识“活”起来的意思。这个过程靠死记硬背是达不到的,这需要高水平思维的参与,需要推理和论证,这是科学探究中的核心素养。

      因此章老师把改课在六年级进行,即使在六年级进行,还是有点吃力,因为第三条知识学生是空白的,这也是章老师说课时讲到,学生在最后并没有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下。

       请老师们思考什么因素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TOP
8#

怎样让学生来建模——《蜡烛会熄灭吗》思考学习(四)
     章老师这节课总的一个思路就是要运用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蜡烛会不会熄灭?怎么会熄灭?怎样能不熄灭?在问题解决伴随着猜测、实验、推理、建模的过程,这是一个高水平思维参与的过程。上次说到哪些因素会遏制学生高水平思维的发展?这里我换一个说法,章老师用了什么策略来保障学生高水平思维的发展。

        高水平思维与低水平思维的差别在哪里?我只能通俗地讲,专业的说法请大家去查文献资料。比如一件事,你让他怎么做,他照模照样按照你说的做好,以机械工程中的工作为例,一般工人只要简单地把一颗螺丝拧好,怎么拧是由上级的主任告诉他,拧几圈,什么时间拧,隔多长时间拧等等,工人照这个标准执行。在这个过程中该工人需要是思维大多是记忆,属于低水平思维。而那些工程师,他要面临特殊事件的处理,这里有决策、还要对整个工程有设计,施工过程中要反馈调整,这就需要高水平思维的参与。而我们科学课中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应该就是高水平思维。
      我认为《蜡烛会熄灭吗》这节课中章老师的立足点就在此处。章老师所有的教学都是围绕该点展开的。

具体分析请看下一页。
TOP
9#

我们来分析一下章老师的策略
      第一,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不妨看一下实录,章老师有没有讲实验怎么操作?有没有跟学生说我们这节课研究具体哪一个问题?都没有。章老师做的是什么,他在学生实验前创设了一个情境——问题情境。其次,章老师审查了学生与该课相关的前概念。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章老师为学生准备了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学生实验的材料,还有可供学生研究拓展 的材料——塑料杯和剪刀(很遗憾学生没有主动提出来使用,我认为老师应该在学生研究到一定程度后把这个材料发下去)。
      老师们,没有讲怎么操作,这一点至关重要。老师把实验步骤讲的越细,学生只能执行老师的操作,这就相当于拧螺丝的工人,是低水平思维了。            





章老师还有什么策略呢?请看下面25楼。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2-26 21:36:1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