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三期教师联合发展共同体”研训总帖 [复制链接]

1#

     九月,这学期的第一次科学教研活动如期而至,本人有幸参加,一天下来收获比较丰富。
    上午第一项活动是胡立平老师一年级《观察叶》一课的教学展示,课中胡老师利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们深刻的观察了五种植物的叶子。整堂课仅仅围绕观察展开,利用了看,摸等重点观察方式,对叶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也给我深深的上了一课。随后市教研员徐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一年级植物单元展开,让我有较多教学的思考。我自己也在学校上一年级的科学课,但是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一直在为一年级的课堂教学烦恼。第一点,课堂纪律好像没有办法把握,学生刚从幼儿园上来,说话行为太过随性,苦恼于没有好的方式控制。尝试过分小组奖励等策略但效果还没有很明显。第二点,对学生当前认知的程度缺乏,在还没有学认字的前提下,学生的水平高低很不均匀,有的认字个数很多,有的较少。第三点,从自己已经上过的几节课看,自己的课堂很烦乱,自己对自己的教学比较没有自信。
    中午,进行了一年级的实验培训,自己有幸当了一回培训师。但是我第一次做这份工作,感觉自己准备的还算充分,就是在培训时的语言组织还需继续提高,自我反思之后,我想下一次应该会比这一次好些。培训中一些老师提出了很多对于一年级实验的想法和看法,都值得我深思分析。
    下午,是方琼飞老师《制作生态瓶》的教学展示。这是一堂工程设计课,课从初设生态瓶,到分析改进,到制作强调重点工具的使用,方老师上课是十分仔细的,大家在最后把制作的生态瓶展示出来那是一幅很有成功喜悦的画面。随后三个共同体班长总结研修发言,自己深感科学团队的踏实认真,很幸运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我想我也会在团队的帮助下,一直不断的继续前进。
最后编辑波动的点 最后编辑于 2017-09-29 16:58:07
分享 转发
TOP
2#

       今天参加了萧山区深化课程改革培训活动,仔细的听了两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以及三位老师的精彩讲座。
       第一堂课,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闻蓉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方式,闻老师的语言简直亲切到不行,学生在闻老师超强亲和力的促动下,认真有效的探究和研讨,在研讨中更是聚焦重点问题,让学生自我思考解决,教师做了不动声色的有效引领,我想这就是学生主体,生本课堂的展现。第二堂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沈华燕老师的导入部分,她以童话的形式,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征开展教学,学生也是津津有味,沉浸其中。
       第一个讲座,闻老师又带给我们她自己的出国培训体会。在她的讲座中我感受到STEM理念的重要性,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引导学生依靠有效场景,自我思维设计工程,解决问题,学生在这样的体验下将获得更多。第二个讲座,姜向阳老师和我们聊了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以及科学教育目标的近来变化,使我的教学更具有方向。最后杨老师的“比较和测量”单元的教材解析更是一课一课帮我们分析重点难点,上课时的注意,使我的一年级教学不走弯路。
       一天下来,收获满满。
最后编辑波动的点 最后编辑于 2017-11-02 19:51:56
TOP
3#

    12月20日,天气格外的晴朗,阳光灿烂,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三期教师联合发展协同体”活动在长沙小学举行,科学教研员杨春晖老师带领20多位协同体成员参加了活动。在活动中我上了一堂一年级的科学课《起点和终点》,这一节课在这个学期我已经听好多位老师上过了,所以自己在教学设计时感觉到很难设计出新意。首先是导入,别的老师上课很多都是用小朋友们进行简单的跑步引入教学,但是跑步之后很难留下痕迹,包括跳远也一样。所以在引入环节思考到想让学生能够说到比较时要有公平的思想,这样就够了,所以设计了两只小青蛙比身高,与后续的青蛙跳远也能贴合一起。从今天的课堂来看,演示起点和终点的时候我也有点感觉不是非常明确,还需要继续的思考对策。通过微视频的教学,在活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活动前自己感觉布置任务有点啰嗦,反而小朋友们听不明白了,活动中还是出现不明白怎么做的小组。研讨与拓展时还需要举例小朋友生活中经历的事情,使他们更有带入感。
    除此以外,协同体每一位成员都分享交流了自己的两年成长规划,每一位老师都定好了自我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俗话说:正确的目标就是成功了一半,相信每一位老师在今后的两年中一定会踏实努力,圆满地完成自己设定好的预期目标。与此同时,每一位老师还为一年级科学的测评献计献策,提出了多元化的测评方案。
    活动尾声,教研员杨春晖老师布置了工作。一天的活动丰富而又不失生气,每一位协同体成员都是认真参与其中,并且收获颇丰。联合发展协同体就好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温馨团结,在科学的道路上携手共进。
最后编辑波动的点 最后编辑于 2017-12-20 19:13:04
TOP
4#

回复 33楼陆祝林的帖子

活动过后只交流远近比较,好像是蛮单一的,同时加上比赛发现和想法一定会更加充分
TOP
5#

      2018年1月9日,在萧山区北干小学参加了我们小学科学的年会活动,在科学的团队里生活久了,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各类活动就成为了我们科学老师交流和学习的最好的途径。在本次年会活动中首先让我感到新奇的是放置在会场门口的各类展示牌,上面是老师们学生们的点点滴滴,除此以外听取了两节课,两位专家的讲座,两位老师的观点报告,最后是杨老师的年度总结,内容实实在在,受益颇丰。
      首先讲讲课,这两堂课分别是陆祝林老师的《做一条测量纸带》和曾夏招老师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两堂课都指向单元整体教学,解决了一个问题,指向明确。让孩子经历合体验了标准测量工具的产生,上的可圈可点,非常好。尤其是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的评价方式,令我赞叹不已,徐老师说老师们上课不仅仅评价到组,更要评价到人,这其实是我们平时教学时容易忽视的。听了课让我感触挺多。
      之后是徐春健老师和喻伯军老师的专题讲座,两位老师都围绕评课的内容展开,接地气的为我们讲述了各类STEM教学的事例,如何进行STEM的教学,要从身边的内容着手,有效的动手尝试,在这样的促动下,大家的干劲更加高涨了。
      徐韩红老师汇报了关于根据一年级孩子特征而制定的各类教学策略,让我大受启发。胡立平老师的关于一年级评测的报告,指出了一年学生期末的测试方向,也是十分有意义。
      一天的活动满满当当,最后是杨老师的科学年度总结,2017年这一年科学同仁们在小学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获得了喜人的成绩,2018年我自己也将做好准备,将最好的自己投入到最喜爱的科学教育中去。
(长沙小学 方佳)
最后编辑波动的点 最后编辑于 2018-01-10 15:24:42
TOP
6#

   昨天3月27日参加了在银河实验学校承办的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研训活动。活动中展示了两堂一年级的课,分别是《谁轻谁重》和《认识物体的形状》,听完课后对于第一节感觉教师在黑板上写了很多很多关于五个物体的排序,都是关于学生对物体轻重的猜测与称量的结果,密密麻麻一大片,为了寻求一个统一的轻重排序,教师和学生一同思考了很多方法进行测定,以最终统一为结束,将教材的内容很完整的教授,但过程中缺少学生对于两两比较和利用回形针代替比较的逻辑思考。第二节上课教师个别语言表达并不是很恰当。本次活动中最有收获的是听到了章鼎儿老师的讲座,章老师先对课堂进行了评价,更对一年级教材进行评价,所讲的思想都将我原有的认识进行了刷新。章老师强调科学课堂需要反思,需要转变,我们老师在上课很多时候只是关注自己怎么教,而学生只是坐在教室里进行配合,的确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学生也已经将这样的状态习以为常。而真正的好的课堂必须从关注学生怎么学开始,课堂是学生,学生才是主体,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研究学生,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上课内容,如何使学生能够自我学习,有兴趣的学习,不由自己的探索,这才是真正的好的课堂。
最后编辑波动的点 最后编辑于 2018-03-28 21:18:56
TOP
7#

4月17日,在萧山区“新蕊、骨干、联合”协同体第一次集中研训活动中执教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观察一种动物》。在阅读分析教材之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一课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获得认识蜗牛的的结构,反应,运动等多方面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如何安排设计上课流程成为首要的难题。最开始试教之时,我将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来进行,引导学生先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交流分析蜗牛的身体特征,然后过渡到运动和应激反应。这样的安排虽能完整完成教材的内容,可也存在较大问题,下发蜗牛直接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学生似乎没有观察的重点,观察动机也并不是很强烈。鉴于此,思考学生拿到蜗牛最兴奋的莫过于蜗牛的爬行了,所以考虑将活动进行整合,由观察蜗牛的运动入手,再到结构到应激反应。先从功能上观察,再在结构上分析,使得功能与结构的统一。不过在上课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就自己的思考反思,总结一下几点:1本节观察探究课,学生缺乏对蜗牛的细节观察,在交流反馈之时没有很多细节的描述。2自己上课时没有能够很好抓住学生的表达,并将此进行转化利用,面对学生的奇特回答,在上课之时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机智和反应不够迅速。
TOP
8#

9月12日参加本学期萧山区第一次教研活动,在活动中王芳老师执教《不同的四季》一课,整体感觉课堂较为顺利,条理也十分清晰。其实,在暑假中我已经对二上教材中的所有课文有一定的了解,当然对《不同的季节》也是有一定的思考,不过听了王老师的教学还是让我学习到很多,尤其是研讨部分,这一课的研讨需要多维度展开,横向上有四个季节,纵向上分别是人类活动,植物,动物的活动,所以如何将研讨梳理清楚很需要思考。不过王老师通过列举一些例子进行说明,有点带面,小中见大,做的十分到位。在这节课上,王老师引导学生将四季所带来的变化讨论的比较透彻,美中不足,缺少季节变化而产生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影响联系,需要思考。
TOP
9#

3月6日,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在朝晖小学举行,活动中第一个内容是steam参与式培训。何为参与式培训,顾名思义教师自己动手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中体会steam项目的意义。我参与的项目是地标性建筑,利用吸管个胶布建高塔,有一定的层数和承重的要求。了解清楚任务我们组的老师们便和平常的学生一样开始了讨论合作。我们首先是讨论设计,画了简略草图,然后是边做边讨论,问题聚焦在高塔底座,连接结构,稳定性等方面。原以为这些项目对于我们而言应该会比较轻松,但结果我们组却超时了。在我看来我们组的建筑在建筑材料上还是比较节约的,但是创新性不是很够。从这次活动中感受到学生的一些实验活动有时我们看来总是拖拖拉拉,动作太慢,其实换到我们自己身上也是一样。我们在实施这些项目时,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信心.,相信他们也能做的和出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