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桂馨科学交流教师杨秀林活动记录专贴 [复制链接]

1#


    一、初入金华,感动满满

    14日下午,我和戴老师上了火车,与从襄阳过来的六位老师顺利会师。本来我和戴老师单独在9号车厢,黄老师和冯老师两位男老师发扬风格,和我们调换了铺位,让我们和大家在5号车厢,相互好有照应。男老师帮我们把行李放好,又拿着自己的行李,穿越四节车厢,回到9号车厢。一路上,易老师在微信群里一再询问我们的情况,提醒我们注意安全,让我们感觉到领导和团队的温暖。

    15日一大早,火车还未到金华,金华市环城小学的王伟文校长就和我们襄阳来培训的领队陈老师联系,说已经到火车站来接车了。本来他在北京参加会议,是连夜赶回来的。他把我们安顿好后才离开,还细心地让钱主任带我们领略了金华的风土人情。


晚上,易老师也赶到了金华,张校长饭后亲自带着我们欣赏了金华的夜景——江之畔、树荫间,金华婺剧院如翩跹起舞的彩蝶,与造型奇特、如双龙游曳在江水之上的彩虹桥遥相呼应。空气中桂花香气暗浮,水面上古曲悠长婉转,让人感受到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和谐之美。


    初入金华,我被王校长和环小老师的热情的感动了,也被金华这座充满活力的古城吸引了。

最后编辑杨秀林 最后编辑于 2016-10-23 22:35:07
分享 转发
TOP
2#

二、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16日上午,我们一行八人参加了桂馨东西部科学教师交流计划(第7期)启动仪式。易老师主持会议,桂馨基金会秘书长樊英女士和婺城区科学教研员徐善文老师,以及四位合作学校校长、科学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



    樊英秘书长是位亲切、优雅的女士,她把桂馨一路走来的不易娓娓道来,让我深深感到做公益事业的艰辛,他们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坚持下来啊!也让我从心底更加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

    各位合作学校的校长,都是科学老师出生,大都是浙派名师,让我做为一个科学教师,也跟着自豪了一把。他们分享了自己与桂馨的第一次约会,中间也被不理解、不支持,但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更多的孩子能受到优质的教育,紧紧跟随桂馨的步伐,一直走下去。就像那一朵朵小小的桂花,不为争艳,默默无闻,却把香气传得很远很远。

    有这么一群人在一起,带着我们一起走,我想我们一定会学有所成,带着桂馨的精神,带着桂花的馨香,回到自己的岗位,把桂馨的精神传递下去。我想这就是樊英女士说的“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吧!

    会后,王校长带领我们参观了学校,学校占地不大,空间利用得却极好。各类我们没有见过的功能室,让我们留恋往返,有高科技的3D打印室,有关爱智力障碍学生的暖屋,还有学生自己制作动画的动漫工作室……


   学校还有一个“百草园”,里面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让学生不但学习文化知识,也有了一个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乐园。

    环小的校训是:世界因我多温暖,口号是:我们一起、满心欢喜。也的确是这样,在校园里,就有一大块宣传画“爱回西藏”,听王校长介绍,是学校师生对西藏的捐助活动,已经持续几年了。

    在听到樊英女士介绍有一所贫困小学需要捐助几百套校服时,王校长也是一口答应了下来,还要和贫困小学建立长期的帮扶关系。这样的校长带领出来的老师和学生,应该会“我们一起、满心欢喜”吧!

最后编辑杨秀林 最后编辑于 2016-10-24 00:25:07
TOP
3#

三、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名师论坛活动

    在易老师的积极争取、努力协调下,我们得以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名师论坛活动。要知道这样级别的盛会,不是想参加就能参加的,我们八人,占了一个地级市的名额。易老师虽然年轻(95年左右),却能在繁复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为我们争取到这难得的机会,真的是从心里佩服和感谢!

    17日上午,我们三个分配到曙光小学的女老师向张根兵校长报到,和曙光小学的科学老师见面结好对子后,就搭上去杭州的火车。易老师早早的在报道地点等着我们,把报名手续已经办妥。易老师安排好我们的住宿,又忙着与其他省份的老师见面、交流,听和他同室的李老师说,易老师忙到十一点多才回来,这种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18日上午,我们来到学正小学会场听课,四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

    沈晓英老师的《衣服能产生热量吗》,在学生动手实验前,舍得时间,通过辩论充分暴露学情,引导学生设计思路的轨迹非常清晰。在活动中,不断强化证据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颜世萍老师的《认识水》,实验前的指导用了八分钟,细致而且非常有必要,学生清楚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这样的设计很赞。颜老师的课朴实无华,语言精练,体现了她深厚的功底。


    这两位老师的课,都上了50多分钟,她们并没有拘泥于40分钟内完成,而是扎扎实实地上好一节课,让学生真正去设计,去实验,去纠正,去获得。这才是科学课应该有的科学精神吧!

    李健老师的《机械摆钟》,预设的是90分钟,上了四十多分钟,大部分时间用在讨论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设计上面。这是听课老师讨论最激烈的一节课,不少老师认为李老师引得过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关于控制多变量,有点把自己和学生绕糊涂了。也有老师认为李老师的课很有创意,重视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引起大家的争议的课,比一节中规中矩的课更能激发大家的思维碰撞,引发激烈的讨论,高水平论坛不应该就是这样的吗?


    曹庆明老师的《水的压力》是节欢乐的课。曹老师语言幽默、动作夸张、用洪荒之力来上这节课,学生们的兴趣全被激发出来了。自制教具很实用,解决了本课的难点,让压力方向成为显而易见的对象。层次分明的教学设计,富有激情的课堂语言,配合高科技的数字实验器材,学生高涨的兴趣,成就了一节精彩的课。



    19
日上午,六位科学特级教师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成功之路,正是“不积洼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们脚踏实地教学,积极主动的反思,长期实践的积累,对科学默默的坚守,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这次学习让我见识了很多科学大咖,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界。在以后的工作中,这些智慧之光将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希望自己也能越走越好。

最后编辑杨秀林 最后编辑于 2016-10-26 14:13:08
TOP
4#

谢谢大家的关注,我会努力的!
TOP
5#

四、听课 学习 初识“U型学习共同体”

    10月23日——10月25日,“走进浙中名校:曙光小学‘U型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如期举行。24日在曙光小学,听了三位名师的科学课展示,他们的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设计简约,学生活动时间充足,交流分析充分,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第一节是孙悦老师的《光的反射》。他在关注教材的基础上,对本课进行了灵活的处理。照亮两个目标的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学生们都乐在其中。第一个实验完成很好,汇报时有7种方式照亮目标;第二个实验有一定难度,老师没有多说多引,让学生自己去实验,汇报时也有3种方式照亮目标。老师的放手,才有了这么丰富和精彩的展示。孙老师对实验器材的改进,也让实验更加直观,可视性强,他把手电筒换成激光笔,让光束更集中,路线更明白。

    课后老师们的互动点评也非常精彩。如张根兵校长提出:关于光的路径,虽然看不到,但可以让学生来感受——当光点照到目标的时候,让光点先照到自己手心,慢慢移到镜面上,再从镜面反射到手心,慢慢移动手掌,直至光点照在目标上。这样一个小细节的改动,却能让学生更直接的感受光的线路。


    第二节是陈艳平老师的《电磁铁》。陈老师一句话复习旧知,直接导入新课《电磁铁》,接着简明介绍了电磁铁的组成,再介绍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单及相关要求,并演示了线圈的缠绕方法。下面就是学生动手,按照设计好的三个实验一步步做,陈老师发放实验材料也是有层次的,在第一个实验后,分发指南针,进行第二个实验。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思路清晰,表达有条理。对于第三个实验,有学生提到电池电量大时,教师追问:电量大小会影响南北极吗?会影响什么?当学生研究的方向与老师的要求出现偏差时,教师没有否定掉,而是顺势理清了这个问题,处理生成性问题的能力的确让人佩服。


    陈老师的设计非常到位,针帽只接正极,控制好变量,让研究更加有效。实验记录单上只画了两种缠线方法,没有把针尖接正极的方法画出来,陈老师的想法是不想给孩子们暗示,不过孩子们在实验的过程中自己也发现了改变电磁的接法,会改变磁极,我们真的不应该小瞧了孩子们的能力!

    第三节是高丽萍老师讲的《小杆秤》是六上第一单元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中的一个环节,高老师单独拿出来做了一个拓展性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科学课找准一个点,挖掘透了,自然能收获甘泉。课前高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自制小杆称都花了两天的时间,不断调整,把小杆称的数据调到最优,为了四十分钟的课,科学老师课堂外的功夫,比课堂上的功夫还要多,想要做好一名科学老师,真的不容易啊!高老师设计了提绳到秤盘两个不同的距离,只改变一个变量,便于对比。交流时,张根兵校长提出建议:如果再设计在同一种距离的情况下,改变称砣的重量,如用3个垫圈和4个垫圈做为称砣,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数据,得出称砣越重,称重越大的结论,而不是课尝上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推测出来,是不是更好?

  

    听课、交流、质疑、解答……这一系列的思维碰撞,让我不仅仅只是听了三节课,从中更了解了“U型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模式,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地方还很多很多,继续努力吧!


222.jpg (, 下载次数:0)

(2016/10/27 14:46:06 上传)

222.jpg

最后编辑杨秀林 最后编辑于 2016-10-27 14:46:06
TOP
6#

五、《光的反射》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照亮目标”,第二部分是运用光的反射。本节课的思路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引出“照亮目标”活动,在此活动中观察反射现象,认识反射光的规律,然后列举并解释生活中光反射的事例,接着制作简易潜望镜深化对光的反射的理解,最后认识光的另一面—危害性。本节课重点培养学生课上自主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方法,理解光的反射及运用;课后主动搜集整理信息等科学课外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碰到镜面而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反光有时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危害。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要求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实验、善于思考、善于动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光的反射及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铁架台、激光笔、实验任务板、小镜子、PPT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铁架台、激光笔、实验任务板、小镜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5分钟)

    1.将激光笔朝墙面照射。问:激光从激光笔发出后,是以怎样的路线到达墙上的?(回顾前面内容):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将激光笔朝桌面照射,墙上有没有红点?(沿直线传播到桌面上)

    3、将激光笔朝桌面照射,利用镜子,照射到墙上。问:老师是怎么做到的?(镜子)

    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发生变化后,光不是直线传播吗?(是/不是)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光。(板书:光)

    二、探究活动“照亮目标”(20分钟)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任务板、一只激光笔、两面小镜子。等会就要用这些材料来挑战两个任务。

展示任务板,介绍两个物体:1号目标、2号目标。

    1、任务一:将1号目标照亮。注意:不能直接对着它照射。任务二:将2号目标照亮。注意:同样不能直接对着它照射。

    提示:1、使用激光笔注意安全。2、可以借助镜子。3、每位同学轮流做,做成功为止。看看同学的做法跑你一不一样。

    2、刚才的实验,每个组都很认真,想到了很多办法,哪一组愿意先来展示?其他组要认真听,和他们不一样的,一会儿举手补充。

    3、像这样,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板书:光的反射)开始的问题:反射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呢?老师这儿有个神器,能让光线显形,想不想验证下我们的推测?

教师演示,变化入射光角度,学生观察入射光与反射光。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运用光的反射(10分钟)

    1、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巧妙地利用光的反射。

    比如我们头顶的日光灯,灯管上方都装了灯罩,这是为什么呢?(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2、汽车反光镜(是一种凸面镜。射到凸面镜的光,经凸面镜反射后不能汇聚于一点,面是变得发散开来。这样一来,它比尺寸相同的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可使驾驶员从镜中观察车后侧较大范围的空间,保证行车安全。)

    3、医生带的额镜(是一种凹面镜,就像手电筒小电珠后那个银亮的反光碗,它能把灯泡发出的光集中反射到病人的耳朵中,使医生能看清耳道中的情况。)

    4、你还知道哪些光的反射现象?

  (教室的墙涂成白色、照镜子、手电筒的反光碗、潜望镜)

    四、课外拓展,做一个潜望镜

    五、板书设计

                                         4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教学反思


    1、探究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途径,科学课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能动地获取科学知识,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并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态度”。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好地贯彻这一教学理念,为学生充分创设探究机会。

    这节课探究内容很多,考虑到所有内容都放在课堂时间根本不够,根本无法完成,所以我通过“照亮目标“这个活动来探究光的反射,学生们能运用一面镜子和两面镜子把光反射到目标上,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学生已经知道这是运用光的反射原理,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光的反射线也是直的不是十分清楚。我用了一个实验实验,让学生观察到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并通过改变入射光的角度,让学生观察入射光与反射光之间的变化关系。为后续的研究做好铺垫。

    2、当然本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在教学“照亮目标”这个环节中,我对教材的实验设计稍作修改,教材本身由易到难的三个“照亮目标”,第一个实验非常简单,我就简化为两个“照亮目标”。学生完成得很好,课堂上学生们兴致勃勃,时不时爆发出欢呼声,学生争着抢着让我看他们的创意。但在这热闹的背后,学生对于“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个问题,还是停留在推测阶段,并没有自己去验证,最后也只能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观察到。如果能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自己来验证“反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学生自己亲自验证得到结论,这样除了玩得开心,除了感性的体验,是不是能有更深层次的收获呢?

    总之,一节课下来感觉有得有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最后,我要感谢曙光小学的老师们为我们讲课提供了各种帮助,最要感谢的是张根兵校长,他对我们的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指明了课的方向,希望下次的课能够更好!



最后编辑杨秀林 最后编辑于 2016-11-02 20:30:47
TOP
7#

回复 22楼遐想的帖子

谢谢姐姐的鼓励,要多向您学习
TOP
8#

回复 20楼13487149001的帖子

我们一起努力,要不虚此行啊
TOP
9#

回复 19楼曹文佳的帖子

谢谢鼓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