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桂馨科学交流教师李学林活动记录专贴 [复制链接]

31#

回复 21楼bmxx林的帖子

美丽的校园,多姿多彩的生活!
TOP
32#

桂馨科学交流教师李学林活动记录十


                                    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
     盼望着,盼望着,韩国的小朋友们今天终于来了,上午9点,稠城一校1600多名学生和全体教师在学校操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韩国长城郡教育访问团师生的到来,访问团的孩子接下来的几天将要和稠城一小的同学们同吃同住,共同学习,在此,祝愿访问团的师生义乌之旅愉快。














8.JPG (, 下载次数:0)

(2016/11/3 17:30:14 上传)

8.JPG

最后编辑bmxx林 最后编辑于 2016-11-03 17:30:14
TOP
33#

好高大上的感觉啊
TOP
34#

回复 33楼杨秀林的帖子

两所学校互访,促进共同发展!
TOP
35#

进行国际交流了呀,李老师要让韩国小朋友学学中国的小朋友是如何学习科学的。
TOP
36#

回复 35楼13487149001的帖子

水平还不够呀
TOP
37#

回复 32楼bmxx林的帖子

李老师能亲身体验外国小朋友的生活学习,羡慕啊
TOP
38#

桂馨科学交流教师李学林活动记录十一

参加义乌市小学科学“优化思维能力”研训活动
------学习体会(1)

      2016年11月3日,我参加了在佛堂小学举办的义乌市小学科学“优化思维能力”研训活动,学习了3名优秀教师的研讨课,感触颇多。




      第1节是佛堂小学朱丽燕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地形》,朱老师改变常规的教法,由面到点,先通过立体地形图整体感知地球表面的地形,让学生借助旅游的话题,说说自己知道的地形,接着在地图上找到中国,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多种方式,利用多感官去认识各种不同地形的特征,最后利用谷歌地图,找到义乌佛堂的位置,并通过地图上不同的颜色区分认识当地的地形,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效果较好;听完这节课,个人有点想法:课堂上对于一些学生不好理解的科学定义,教师可以借助资料阅读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或直接告知,体现科学学科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第2节是佛堂三小赵琳谦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光和影》,由于教学进度的原因,老师选择了四年级孩子在上这堂课,总的来说,效果不错。开课时,教师借助路灯下一个女孩走路的身影视频,让学生观察,说说发现的现象,学生通过观看,发现了影子的位置和长短在发生变化;由此教师巧妙过渡,影子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光源、遮挡物,然后教师引导得出,还需要屏;接下来教师通过自制的教具、设计了两个任务单,放手让学生研究光和影的关系;在拓展环节,教师提出了利用准备的工具,制造一个圆形形状的影子,学生们主动到讲台前的投影处展示,最后找到了能制造圆形影子的共同点,学习层次有了提升,最后教师利用一段手影舞结束课堂,学生恋恋不舍的离开教师,可以看出这节课是学生喜欢的,学生是带着收获离开的。





     第3节是佛堂小学吴艳云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电和磁》,根据孩子的特点,教师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放手让学生研究,整堂课设计了四个活动,内容紧凑,学习效果理想,个人感觉表格设计过于详细,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去记录实验的现象,这样孩子的思维发展会更好。






TOP
39#

桂馨科学交流教师李学林活动记录十二

专题讲座《小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


   今天聆听了前洪小学冯向龙老师围绕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讲座,现整理分享如下:
   一、关于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A、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小学科学课堂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因此小学课堂上要注重基于证据的思维。






    B、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C、主要表现

  那么,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哪些要点呢?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

  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

  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

  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1、乐学善学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2、勤于反思

  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识

  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自主发展——健康生活
       1、珍爱生命

  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

  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1、社会责任

  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2、国家认同

  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国际理解

  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1、劳动意识

  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2、问题解决

  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

  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二、课堂中,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关系

   科学探究是“行”,科学思维是“思”,目前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热热闹闹”-----学生“行”有余而“思”不足

     2、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行”和“思”都受到影响

  如何把握二者的关系:

     1、以“思”定“行”

  2、以“行”展“思”。



最后编辑bmxx林 最后编辑于 2016-11-04 11:02:41
TOP
40#

谢谢李老师的分享,孩子们在您的课堂中科学素养一定会有所提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