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推荐]教育智慧精妙小语集萃 [复制链接]

11#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四十六
    226、激情
   
激情是人生的活水,它无拘无束地奔腾激荡,翻卷起绚丽多姿的浪花,弹拨出跌宕起伏的乐曲,一路呼啸着奔向广阔的大海。
   
激情是生活的电光石火,激情是灵魂的放声歌唱,激情是深沉感悟的迸发;激情是思想火焰的点燃。
   
激情产生诗,激情产生画,激情产生灵感,激情产生奇迹。
   
激情可以使患者离开病床,激情可以使老人焕发青春,激情可以重新唤醒麻木的灵魂,激情可以使人产生力挫群雄的千钧之力。
   
历史的车轮要激情来推动,人生的画卷要激情来描绘。拥有激情的人永远昂扬着,永远潇洒着,永远是意气风发、英姿勃勃的;没有激情的人就只会自哀自叹、怨天尤人。
                             
(摘自2003年第十一期《教育艺术》殷朝芹《激情》
    227
、教师需要激情
   
课堂需要激情,因为课堂是一个需要用激情吹皱的一池春水,它是流动的、活泼的;孩子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点燃心灵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教师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会有创造,只有激情,才能使教诲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
你应该时时将自己置于生命的原野,用真情去催发生命,为生命中的平凡而欢欣鼓动,让生命中的习以为常感动自己,再用自己的率真、坦诚、热情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那时充满激情的你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动了课堂的空气,吹醒了沉睡的心灵,吹开了原野的花草,于是你拥有了生命的气息。
   
什么最能深入我们内心唤醒我们的激情?读书。因为只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宽广敏锐的心灵,而拥有了宽广敏锐的心灵,我们才能常常感动,常常饱含进取的激情。
                
(摘自2004/1/8《中国教育报》许洪清《老师,你还有激情吗?》)
    228
、笑对人生的残局
   
其实人生就是一盘棋,与你对弈的是命运。即使命运在棋盘上占尽了,你也不要推盘认输,而要笑着面对,坚持与命运对弈下去,因为人生往往就在坚持中转机。
                                          
(摘自200517《今晚周刊》江汉)
    229
、什么是激情
   
我们对激情作了一个明确的限定:对有价值的目标的执著追求。她热烈的力量来自心灵的深处,但促使她迸发和指引她前进的则是理性的判断。大哲罗素在《我为何而生》中写道: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心腑的怜悯。爱情、知识和同情,都是非常高尚的目标。对它们不屈不挠的追求――激情,就构成了罗素的一生。由此可见,要让激情成为人生积极的力量,首先就要懂得欣赏心灵的美丽,与高尚的心灵交流。
(摘自2004年第二十一期《人民教育》《话题:激情,语文教学的生命――编辑语丝》)
    230
、激情的力量
   
一堂课拥有了激情,教育将获得刻骨铭心的力量;一个教师拥有了激情,生命将因此而灿烂。
(摘自2004年第二十一期《人民教育》《话题:激情,语文教学的生命――编辑语丝》)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四十七
231、什么是心理咨询
咨询不是说教,它是聆听;咨询不是训斥,它是接纳;咨询不是教导,它是引导;
咨询不是控制,它是参与;咨询不是侦讯,它是了解;咨询不是制止,它是疏导;
咨询不是做作,它是真诚;咨询不是改造,它是支持;咨询不是解答,它是领悟;
咨询不是包办解决问题,它是协助成长;咨询不是令人屈从,它是使人内心悦服。
                                            
(摘自2004/1/5《德育报》)


232、尊重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谦逊。


尊重,是尊敬,是看重;是自尊,是自重。是对他人和自我人格、他人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尊重是一阵春风,一只白鸽,一泓湖水。没有谩骂,没有侮辱,没有野蛮,没有阴谋,没有奸诈。
   
尊重不是虚伪,更没有吹捧。它是发自心底的真诚。它也不是崇拜,它完全具有平等的优势感和责任心,绝没有自卑、自轻和自贱。自尊是一种进取,一种上进心和责任感。别人成功,给人以自尊,表明了自己对别人成功的赞赏、羡慕、佩服和追求,激励自己。这完全是一种积极奋进的人生,绝没有颓废、空虚和绝望。
   
尊重是一种对他人的宽容,是一种微笑的大度。不会尊重别人的人,说明他的修养不够;不会尊重下属的上司,同样证明他的资格不够。一个人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别人那样,因为我们自己比不曾做到。别人如果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一定不要用傲慢和不敬去代替可贵的尊重。我们应当相信自己也有比不上别人的地方,这样你会愉快地去尊重别人。
  
努力去尊重别人!请记住这句话。如果我们都懂得去尊重别人、尊重自己,那么生活中许多纠葛、怨恨、消极和不快,都将被快乐的尊重吹得烟消云散。
                                            
(摘自《教育技巧例话》P134__135
    233
、不该有过多的奢望
   
据一项研究表明,人们精力的60%以上用于抗拒压力,机械重复的步骤侵占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要有适当的追求,因为它是生活激情的来源;但是我们不该有过多的奢望,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过多的东西。……扔掉过多的奢求,忘记多余的烦琐,我们将活得轻松自如。


(摘自林华民《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315
234
、怎样才是一个人性健康发展的健全的学生


当我们带着学生穿越文学殿堂,遨游数学王国,探索宇宙奥妙时,千万不要忘记:学生的素质要全面发展,还要教给他做人的道德底线,基本的智慧知识,基本的审美能力以及劳动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时,还要叫他懂得恨;我们在让他品尝喜的甘甜时,还要让他知道忧的必然;我们在培养他善良、同情、宽容之心时,还应培养他仇视与抗争的精神。只有敢爱敢恨,有喜有忧,懂得仇恨与抗争,具有忧虑意识与奋起精神的学生才是一个人性健康发展的健全的人。
               
((摘自〈班主任之友〉P38刘文富等〈我们教给学生这些知识了吗?〉)
    235
、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精神的污染只能用真理的甘露来洗涤。
                                  
(摘自2004/2《班主任》陆广地《教育絮语》)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四十八
    236、人格是什么
   
人格是什么?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基座。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也必将渺小、肮脏。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才能拥有亮丽、伟岸的人生。
                             
(摘自2004/3/15《德育报》崔鹤同《人格造就人生》)
    237
、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体自主性
   
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自主性,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好奇心和进取精神,使我们的学生逐步由知识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转变。
               
(摘自2004/5《人民教育》刘自觉《一种基于生命感受的教育沉思》)
    238
、换个角度会很美
   
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一摇,一个旅人说:哎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下半壶水了!而另一个旅人却高兴地说:是吗?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很多事就像那壶水一样,换个角度,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摘自2004/11/22《德育报》钟媛)
    239
、换个角度很奇妙
   
一个基督徒问牧师:在做祷告时可不可以吸烟?牧师干脆地说:不可以!基督徒又问牧师:那在吸烟时可不可以做祷告?牧师赞赏地说:当然可以!显然,基督徒问的是同一个问题,可得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回答。之所以这样,仅仅是因为换了一个提问的角度而已。而在教育教学中,也只是换一个角度,常常会带来奇妙的效果。
                    
(摘自2004年第二十期《人民教育》曹中原《仅仅是换个角度》)
    240
、守住心灵宁静,建设精神乐园
   
我们和我们的学生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如果我们守不住心灵的宁静,就容易灵魂流浪、思绪漂泊,容易思想变得浮躁、远离精神家园。作为一名现代教师,最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眼睛向内、超越自我,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依法执教的精神家园,这也是建设自己的精神乐园。
      
(摘自2004年第十一期《教师博览》魏书生《守住心灵宁静,建设精神乐园》)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四十九
241、心态决定成败


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


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让人的心灵成为一只翱翔的雄鹰。


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源泉,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使人受制于自我设置的某种阴影。


选择了积极的心态,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选择消极的心态,就注定要走入失败的沼泽。


如果你想成功,想把美梦变成现实,就必须摒弃这种扼杀你的潜能、摧毁你希望的消极心态。


(摘自2004123《今晚周刊》沈鸿友)
242
、要力求把每张牌打好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靠个人也许无力改变,但如何适应环境则是自己完全可以控制的。人的一生难免会碰上许多问题,遇到不少挫折,在面对问题和挫折时,怨天尤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积极调整好生活态度,勇敢地迎接人生的挑战,并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这才是最佳的选择。记住,牌是上帝发的,我们分到什么就是什么,别无选择,也不可更换;我们能够做到的、应该做的,就是如何将手中的牌优化组合,并力求把每张牌打好!
                        
(摘自2004123《今晚周刊》杨协亮《人生就像打牌》)
    243
是逼出来的
   
逼是压力,有了压力,才有喷泉奔涌飞溅的景观;逼是动力,有了动力,才有炮弹出膛呼啸云天的神威;逼是一把铁锤,把人生的钢坯锻打得更加密实坚强;逼是一块砥石,把才干的剑刃磨砺得更加光亮锋利……学习中的收获,工作中的成绩,可以说都是逼出来的;不逼你的脑子用功,知识总还在老师那里;不逼你的手脚出力,便永远在原地踏步。不应该害怕逼。在某种外界因素逼迫着你的时候,没有必要痛苦和烦恼,也不必想方设法逃避它。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兴许还是件好事呢。勇敢地迎接它的挑战,人生便又踏上了新的台阶。
                     
(摘自20041220《德育报》孙祥虎《人是出来的》)
    244
、要认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渴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从而铸就了千差万别的个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个性由依附走向独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内敛走向凸显。
(摘自2004年第12期《班主任之友》闫春三  李仕慧《关注生命发展的班级管理》)
    245
、我只看我所有的
   
我们有着健全的躯体,但我们不快乐,因为我们看到了那么多人比我们美丽;我们有着一个平凡而温暖的家,但我们不快乐,因为我们看到了别人漂亮的衣服和车子……因为我们只看所没有的,所以我们生活在喋喋不休的抱怨中,看不见生活的美丽,经常感到失落,让朋友和家人生厌;至于所谓的成功,当然也与我们无缘。如果你也曾只看自己没有的,找不到快乐的理由,那么不妨也记住这句话吧: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摘自2004年第十二期《班主任之友》潘喜东《我只看我所有的》)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五十
    246、希望就是力量
   
更多的时候,我们缺少的恰恰是为了万分之一的希望去拼搏、去追求的信心,看似不可能便放弃了。我们也会常常嘲笑身边那些为了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痴心奋斗的人,笑他们的愚蠢和不明智。可是想想因为目标遥远抑或困难重重而放弃希望的我们,到了最后一无所获,不是更应该被嘲笑吗?成功绝非偶然,虽然有时看似简单,但在我们不曾注意的地方,却很少想曾怎样为了这万分之一的希望而付出辛劳的汗水和智慧。希望就是力量,有了希望便会有成功的可能。成功和失败之间,其实只隔着一颗充满希望的心!
                          
(摘自2004年第十期《师道》汪振德《希望就是力量》)
    247
、绿色人文精神
   
绿色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怀人、尊重人、解放人、提升人的人文精神。绿色人文精神包括六讲六无:讲一点享受,无愧于自己;讲一点奉献,无愧于亲人;讲一点真情,无愧于朋友;讲一点责任,无愧于社群;讲一点博爱,无愧于人类;讲一点信仰,无愧于世界。
                   
(摘自2004年第十期《师道》朱国忠《绿色人文孵化个性作文》)
    248
、人的心灵就像一台空调
   
人的心灵就像一台空调,爱生活、爱他人的温度是高是低,全在于自己的调控。同是挫折,有人唉声叹气,有人东山再起;同是伤害,有人铭记在心,有人付诸一笑;同是艰难,有人想到的是绝路,有人挖掘的是机遇……说到底,无非是前者不自觉地被外界操纵,而后者则主动把握了生活。


(摘自20041227《德育报》游宇明《本色之美》)
249
、警惕贫困生心理贫困


我们在关注贫困生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在为他们解决经济压力的同时缓解心理压力,给于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广大贫困学生认识到,坚韧的品质是用任何金钱也买不来的,它对于要成为一个意志坚定、人格健全、富于理想、勇于创新的人才,是一笔宝贵财富。
                
(摘自20041227《德育报》董长茂《警惕贫困生心理贫困》)
    250
、真正的幸福在所求的少
   
生命离不开水,欲望也可谓人皆有之;欲而有节,犹如清茶一杯,其味虽淡,却能滋润心田、滋养生命;而过度的贪欲则是一杯咸水,其味虽浓,却只会越喝越渴、越渴越喝;即使给你一个太平洋,也无法消解那心头之渴。人生在世,需要什么,也不需要什么;世间值得喜爱的东西实在太多,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只是本能,而明白自己不需要什么才是人生的智慧。一位哲人说过:真正的幸福并非所拥有的多,而是所求的少。幸福就常驻在一颗常常感恩、时时惜福的心境里。在人生的杯子里,如果注满的总是咸水,是永远品尝不出幸福的甘甜的。
                    
(摘自20041231《今晚报》陈文杰《财主数羊心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0 13:23:16编辑过]

TOP
12#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五十一
251、最重要的不是能否到达峰顶


人生应该拥有绝临峰顶的梦想,但更应该懂得不是每个人都有攀抵峰顶的能力。最重要的不是能否到达峰顶,而是是否尽到了最大努力――抵达心灵中的目标,更是一种成功。
                              
(摘自20041231《今晚报》义明《抵达目标》)
    252
、让学生感到幸福
   
我(黄静华)时刻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学生假如我是学生。这样的情感体验,使我对学生少了一分苛求,多了一分理解;少了一分埋怨,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指责,多了一分尊重;少了一分失落,多了一分希望。
              
(摘自2004127《人民日报》田泓《黄静华:让学生感到幸福》
    253
、珍爱学生的好奇心
   
孩童的世界充满了五彩缤纷的梦想,仅用成年人的眼光,就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他们。教育,应该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最适宜的环境,让他们的思维火花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应允许孩子幻想,允许他们好奇,甚至允许他们恶作剧。恶作剧不是不文明不规矩,而是他们的天性和权利,是创造力和想像力的显现。
                
(摘自2004年第二十一期《人民教育》周友富《珍爱学生的好奇心》)
    254
、埋葬我不能
   
唐娜美国密歇根州一个小镇上的小学老师。一天上课,她要求全班同学把我不能……”写出来,诸如我不能做三位数以上除法我不能聚精会神地听课“……她自己也跟同学一样在纸上写。大约过了15分钟,大部分同学已经写满了一整张纸,有的已经开始写第二页了。同学们,写完了一张纸就行了,不要再写了。唐纳宣布这一步活动的结束。同学们按照她的指示,把写满了他们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的纸对折好,然后按顺序依次来到老师的讲台前,把纸投进一个空的纸盒里。
   
等所有学生的纸都投完以后,唐娜老师也把自己的纸投了进去。然后,她把盒子盖上,夹在腋下,领着学生走出教室。到运动场最边远的角落里,开始挖起坑来。学生们你一锹我一锹地轮流挖着。10分钟后,一个3英尺深的坑就挖好了。他们把盒子完全覆盖上。这样,每个人的所有不能做的事情都被深深地埋在这个墓地里,埋在了3英尺深的泥土下面。
   
唐娜老师注视着孩子们,神情严肃地说:孩子们,现在请你们手拉着手,低下头,我们准备默哀。学生们很快互相手拉着手,在墓地周围围成了一个圆圈,然后都低下头来静静地等待着。
   
朋友们,今天我很荣幸能够邀请到你们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唐娜老师庄重地念着悼词,“‘我不能在世的时候,曾经与我们的生命朝夕相处,您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有时甚至比任何人对我们的影响都要深刻的多。““现在,我们已经把我不能先生埋葬在了这里,并且为您立下了墓碑,刻上了墓志铭。希望您能够安息。同时,我们更希望您的兄弟姐妹我可以我愿意,还有我立刻就去做等等能够继承您的事业。虽然他们步入您的名气大,没有您的影响力强,但是他们会对我们每一个人、对全世界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愿我不先生安息吧,也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振奋精神,勇往直前!阿门!
接下来,唐娜老师带着学生又回到了教室。大家一起吃着饼干、爆米花,喝着果汁,庆祝他们越过了我不能这个心结。
   
这是老师带领学生们做的一则别开生面的游戏。它寓意深刻,对孩子们的心灵乃至今后人生道路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这个游戏体现了老师对孩子们的那颗爱心。
                                
(摘自2004/1/21《教育文摘周报》18版报缝)
    255
、快乐地掌握控制当下
   
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有种种近期效益更明显地诱惑你,这时候,人很容易患得患失,所以必须追问自己到底要什么,怎样才跟梦想靠得更近。放弃,也是为了另一种坚持。人生有梦,但筑梦要踏实,一步一个脚印。能知道要什么,能够做到什么,不可能做到什么,就很不错。


(摘自2004年第六期《师道》吴小莉《生命是有弹性的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五十二
    256、要学会清理和放弃
   
要想在生活中健康地向前走,就不能背负众多无用的东西,要学会清理和放弃痛苦的记忆。积极的放弃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而快乐又是身心健康的绝对法宝。
             
(摘自2004年第十一期《师道》段玉荣《由几则动物实验报告所想到的》
    257
、简单的哲理
   
越是单纯的人,就越快乐。简单即是思想,也是目的。古人云:大道至简。智者的简单是繁华过后的大追求,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
           
(摘自2004年第十一期《师道》段玉荣《由几则动物实验报告所想到的》
    258
、教育使人有质量地生活的缘由
   
教育要使人能够有质量地生活,就必须使人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有探求未知的热情,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有举一反三的科学方法;就必须使人有实践能力、应变能力、革新能力、创造能力;就必须使人能认识自己、知晓他人,能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互相分享。这样,教育就是一个益人心智,怡人情性,变化气质,滋养人生的过程,就必然能使人有质量地生活。
                  
(摘自2004年第九期《师道》梅首文《教育应使人有质量地生活》)
    259
、理想的管理境界
   
学校的教育管理首先是爱的管理,是温情的期待,是热情的搀扶,是真诚的关怀,是恒久的鞭策。让所有的人,老师和学生,都能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让人人都享有一份爱,让人人都得到尊重,让人人都享有机会,让人人都有所追求,让人人都主动参与,让人人都体验成功。
                  
(摘自2004年第九期《师道》梅首文《教育应使人有质量地生活》)
    260
、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
   
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是教师知识、技能、素养的综合表现和情感、意趣、人格的集中展示,是教育教学中不墨守成规的探索,不人云亦云的创造,是对现实强烈的追问,是对保守透彻的批判,是对困惑坚韧的思考,是对体制顽强的挑战,是对现状踏实的开拓,是对理想执著的攀登,是求教育规律之真,务发展生命之实。教育管理,应给一些阳光让其灿烂,给一些雨露让其滋润。教育再也不能千人一样、万人一模了。
               
(摘自2004年第九期《师道》梅首文《教育应使人有质量地生活》)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五十三
261、埋怨环境,不如改变自身


埋怨环境,我们可以找一百个理由,环境不会因为我们找了这些理由而发生百分之一的变化。可是改变自己,只要今天去做,明天就会发现自己身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埋怨环境,不如改变自身。


2004年第五期《教师之友》卢志文《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262
、德育闪烁着精彩


德育因爱心而精彩,德育因勤奋而精彩,


德育因科研而精彩,德育因读书而精彩,


德育因艺术而精彩,德育因激情而精彩,


德育因思考而精彩,德育因学习而精彩(学习他人经验、报刊书籍),


德育因寂寞而精彩,德育因教育者自身素质而精彩,


德育因奉献而精彩,德育因观念而精彩,


德育因诗意而精彩,德育因哲理而精彩,


德育因青春而精彩,德育因挫折而精彩,


德育因磨难而精彩,德育因后进生而精彩,


德育因进取而精彩,德育因创新而精彩,


德育因网络而精彩(张万祥)
263
、什么是师能


 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是师能;


娴熟的课堂驾御能力,是师能;


灵活机动的教育机智,是师能;


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是师能;


更新知识、学会学习,是师能;


不断探索、力求创新,是师能;


能操作微机、会电教、善科研,是师能;


审美高雅、身心健康,是师能。
(摘自200323期《人民教育》任勇《足与不足》)


264、什么是师魂


师魂就是教师的灵魂。师魂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教师的人格风范。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为人师者,方可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学促学、以趣激趣、以情动情、以性养性、以意练意、以行导行。
                           
(摘自200323期《人民教育》任勇《足与不足》)


265、教育的意境


教育是充满着生机的鲜活的过程,是人与人心灵的相遇与对话。教育是期待,教育是牵手,教育是澄明,教育是心动。教育是洋溢着微笑的面孔,教育里饱含真情的问候。教育中涌动着生命之流,绽放着成长之花,展现着智慧之境,培植着理性之魂。教育陪伴着人们成长、生活,教育已成为人们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摘自2003年第十二期《师道》王丹《教育的意境》)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五十四
    266、教育的智慧
   
教育智慧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它是由教师已臻炉火纯青的教育实践所涵泳,由教师已含化育天地的博雅知识所凝就,由教师已达驾驭自如的个性品质所培植,由教师令人叹为观止的聪明才智所酝酿。


(摘自2003年第十二期《师道》王丹《教育的意境》)
267
、冲破旧观念的束缚


既然教室是出错的地方,那就让我们勇敢地投入到教改之中,冲破种种旧观念的束缚,像第一个品尝狼桃(西红柿)的法国画家,像第一个推广马铃薯种植的法国农业专家安瑞?帕尔曼一样,大胆地进行改革实践,在尝试中摒旧推新,在尝试中积累经验,不惟书,不惟教参,不惟旧教法,勇敢地走出一条真正的教育创新之路。
                   
(摘自2004/1/12《德育报》宋玉弘《教室是允许出错的地方》)
    268
叶澜教授谈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集中体现在科研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对教育前沿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能解决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景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和他人心灵对话的魅力。
                         
(摘自窦桂梅《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P84—85
    269
、更新教育观念是个进行式的命题
   
更新教育观念是个进行式的命题,它应有个泛化的过程,一个深化的过程,一个物化的过程。教育者要肩负民族责任来发展教育,而不是靠功利主义的短期繁荣来发展教育发展学校。
                             
(摘自窦桂梅《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P158
    270
、教育大师
   
有思想、有文化、有情感、有艺术的教师是大师,大师的课堂就会充满灵动、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
          
(摘自20043—4期《人民教育》P65孙双金《啊,我魂牵梦萦的课堂》)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五十五
    271、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要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必须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全部丰富性,研究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
                                        
(摘自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272
、我真的感到很清闲
   
我是提倡苦中求乐、忙中求闲、失中求得、闹中求静。也不能说我生存的环境不喧嚣,但我的内心可以说是比较宁静的。我这些工作加在一块就外人来看,应该说比较忙,但是不管怎么忙,我真的是感到很清闲。因为即使有一万件事,也只能选择干一件,我只能是不慌不忙。关键自己要想清楚,哪个是不做不行的,哪个是副职、助手能做的,哪个是再拖两天没问题的,还有的事你再拖一个月没准儿就自动解决了。
                                    
(摘自2004/2/24《中国教育报》魏书生文章)
    273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什么?道德教育是什么?它是营造生动的、具体的、形象的教育文化情景。情景就是一种润泽、一种滋养,情景就是教育智慧的物化。所以,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触摸到儿童心灵,并且能让儿童触摸到,获得儿童的真心认同。这样的教育也是有魅力的教育,能让儿童终身难忘。这样的教育故事、教育事件、教育经历,会伴随他们一生的成长。
                
(摘自2004年第九期《人民教育》:《道德教育:向的回归》)
    274
、聪明的教师在教室里为学生送来知识,伟大的教师在灵魂里为学生点燃智慧。
                                
(摘自2004/3《师道》王军《热心冷眼看教育》)
    275
、教师与诗意
   
教师因为拥有理想,生活中便充满诗意;教师因为拥有理想,便诗意地生活着,并创造着生活的诗意。
                                    
(摘自2004/3《师道》王琪《另眼看教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0 13:23:58编辑过]

TOP
13#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五十六
276、当前的中国教育


当今的中国教育正在用越来越花哨的形式装扮着越来越贫弱的内容,急功近利的喧嚣,麻木的世态人情,浮躁的学术研究,狂猛的崇洋之风和乱刮的瞎指挥风,深刻的影响着人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靠拍脑袋拍出来的创新真理、缺乏实践的书斋真理和邯郸学步的效颦真理,深刻地影响着舆论导向,甚至指挥着中国的教育改革。
    ……
   
不管水平的高低,不管计划是否可行,没有交不了差的课题,没有鉴定不被通过的研究成果。这似乎已经是中国教育界的定律。
                           
(摘自2004/4《师道》常双印《我看当前的中国教育》)
    277
、徐匡迪谈今天怎样做教师:教师理想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人格力量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学识。关于教师理想的知识结构,我想概括起来有这么三句话: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摘自2004/3《班主任》)
278
、教育的高明


 


你可以叫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你可以用教鞭把孩子赶进教室,你可以提着嗓门拉住孩子的注意力,你可以瞪着眼睛监视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但它们远不及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吸引孩子、留住孩子来得高明。


(摘自2004/5《人民教育》严育洪《地铁中得莫扎特》)



279
、教师是智者


教师是智者。首先,教师应该博学,应该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其次,教师应该是睿智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智慧的化身,从他嘴里流淌出来的是思想、机敏和幽默。他能让人豁然开朗,让人柳暗花明,让人峰回路转,让人如沐春风。他就像一块宝石,永远散发着人格、学识和智慧的魅力。
                
(摘自2004/6《教师博览》孙双金《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
    280
、良言一句贵如金啊。


它可以挽救一个人的自信、尊严和灵魂,也可以拯救他们背后的一个大世界。


(摘自2004/4/26《德育报》佚名《一花一世界,一语一乾坤》)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五十七
    281、让目标成为动力
   
生活中,每个人都应有一个既定目标,瞄准目标奋力登攀,一定会取得成功。
   
制定目标要切合实际,不好高骛远;认准了目标,要果断决策,不优柔寡断;定下了目标,要迅速实施,不瞻前顾后;追求目标,要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实现了眼前的目标,还要追求更新更高的目标,不沾沾自喜,停滞不前。
   
唯此,目标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摘自2004/10/18《德育报》于建宏《让目标成为动力》)
    282
、班级能成为沃土
   
把每一位学生当成研究课题,把学生的差异存在当作丰富教育艺术的源泉,班级就能成为产生艺术家的肥沃土壤。
    283
、学生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
   
学生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当然,这种注意是老师对学生充满温情的观察和发现;发现他们生命的存在与价值,了解他们的特长和闪光点,称赞他们的良好表现,激发他们生命的潜力与活力,关怀他们的生存困境与愁绪,喜爱他们的天真与幼稚,宽容他们的失误与瑕疵。……可是有些老师的言行却使他们失望了。学生的生命从此改变前行的轨迹,生命的天空从此雾蒙蒙、雨蒙蒙。他们的生命之根再也吸收不到养料,他们的生命之叶再也享受不到阳光,他们的生命之树逐步地走向衰亡。这是时代的不幸、民族的不幸、国家的不幸,更是学生的不幸、学生生命的不幸,同时也是教师的不幸、教师生命的不幸。
                               
(摘自刘德华《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代前言》P5
    284
、基础教育的基础
   
基础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人生负责。基础教育要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带给学生内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与伟岸,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和对于整个人类的自信,以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
  
(摘自2003年第二十四期《人民教育》肖川《基础教育该为学生奠定怎样的基础》)
    285
、成功的人是什么人
   
所谓成功的人,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智慧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慈悲的人,今天比昨天更宽容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的人;也就是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儿,心灵和行为日趋高尚的人。


(摘自2004/1/16《今晚周刊》蒋光宇《盘点心灵》)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五十八
    286
、上帝是公平的
   
上帝是公平的。他给富人以好食物,给穷人以好胃口;给大人物以矮小的身躯,给伟岸者以卑微的灵魂;给馥郁的桂花以可怜的形貌,给不芬芳的牡丹以天仙的姿色。让恶人得到诅咒,但用享乐补偿;让善人获得赞美,但用痛苦折磨;让强人者独处,让弱小者群居。给无爪牙者以翅膀,给不能飞翔者以爪牙……上帝是公平的。他不让任何东西完美,于是,人类才有了对完美的渴望。


(摘自2004/1《师道》吴稼祥《哲思片羽》)
287
、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建设


教育的责任在于帮助孩子从最美好的角度想象人类的前途、追求生命的意义,帮助他们体验到人类的诚实、善良、尊严、虔敬、悲悯等等美好禀赋。我们应该将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集中起来,把它们作为这个世界最重要的财富交给一代又一代嗷嗷待哺的柔弱生命。


(摘自2004/1《教师博览》摩罗《孩子,需要一只宝葫芦》)
288
、三个超越的本质


超越教材、超越教师、超越课堂的过程就是自我超越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的体验、知识、精神、智慧,从而实现自我审美的过程,自我创造的过程,也就是生命奠基的过程。
                              
(摘自窦桂梅《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P41
    289
、反思小学语文教学
   
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既要民族化,又要现代化;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祖国传统文化血脉相承;要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走出历史困境,在大文化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宏观的根本性的反思,重新树立一种观念,一种思想。
                              
(摘自窦桂梅《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P48
    290
、教育要创新
   
过去,我们总在学生的头脑里,塞进成人世界为他们准备好的东西。今天,我们再也不能让学生拿着这张旧船票,去重复昨天的故事
                            
(摘自窦桂梅《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P60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五十九
    291、抓住教育的真谛
   
人的意志无可限量,人的想象奇异无边,人的智慧永远自由驰骋。抓住培育生命,为人生、为民族、为未来奠基的教育真谛,我们的语文教育之树就会永远绿满人间。
                               
(摘自窦桂梅《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
    292
、应该体验到被人关注的美
   
受人关注,这是一个人存在意义的体现,是一个人成功的起点。无论是轻视、批评还是诽谤,你都应该体验到那种被人关注的美。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件事必有人在一轮更为糟糕,那就是没有人议论你。彼德如是说。
                                    
(摘自林华民《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317
    293
、真正的天才
   
真正的天才,不仅是我们期盼的高分数,也不是我们心目中的听话孩子,更不是只会装载知识的容器!天才是生命能量的自由张扬,教师的首要目标不是去造就天才,而是营造适宜天才生长的绿色生态环境。
                         
(摘自2004/2《人民教育》蒋岳庆《寻找天才的足迹》)
    294
、不要退化……
   
不要退化我们的真诚,我们的热情,我们的爱。让人类文明的每一块基石,不松动,不风化,不倒塌。让人类在文明金字塔的峰巅上,更欢乐,更肥沃,更黎明。
                                                   
(摘自韩春旭《我的精神》)
    295
、我们身上扛着历史
   
我们生下来并不只是活在我们所属的时代里,我们生下来,身上就扛着历史。
                                                  
(摘自韩春旭《我的精神》)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六十
    296、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在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
                                                
(朱永新《读书与教师成长》)
    297
德育应该提出超越现实的目标
   
无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学生个体的发展来看,德育应该有责任、有义务提出一个适当超越学生现有道德水平、超越社会现实平均水平的价值目标。如果教育没有这样一个对现实的超越性,那么,对学生的尊重、对现实的适应实际上都是虚幻的。
                                      
(摘自2004/2/23《德育报》檀传宝的谈话)
    298
、德育教育要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
   
要想让我们的德育教育推动学生的成长,老师们在选择德育话题、编排的与课程、开展德育活动时,既要考虑学生现在的道德认知水平,又要高于他的认知水平。
                                      
(摘自2004/2/23《德育报》檀传宝的谈话)
    299
、评价斯霞老师
   
斯霞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特殊的时期,但无论风云变幻、是非曲折,她选择小学教师的纯朴信念,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深深地扎根于她的内心深处,永不动摇。这崇高而坚定的信念,使她的人生旅途始终能沿着一条笔直的道路前行。
   
可以说,斯霞的一生都真实地活在了孩子们的世界里,而且是很快乐地活着。她平生无所求,只想把孩子教好。虽然小学教师待遇低、生活俭朴,但她从不抱怨。在她看来,能让她倾注全部智慧和心血的小学教师工作,是一项非常伟大、非常崇高、非常值得自豪的事业。
   
尽管斯霞的一生受过许多的挫折和打击,但她始终以苦为乐,因为和孩子们在一起,那种喜悦会冲淡生活中的磨难和艰苦,苦也成了乐。她在小学教育这块纯净的乐土上,总能寻找到无尽的乐趣,因为她的心永远是和孩子们的心连在一起的。
   
斯霞的一生所创造的财富,无法用世俗的价值来度量。她很少考虑个人得失,心里想着的总是如何给予别人,帮助有困难的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助人。这种无私而可贵的精神就像火种一样传播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感染着年轻的一代。
(摘自20043—4期《人民教育》P60——62任小艾《斯霞长子的回忆:慈母和恩师》)
    300
、师生应该达成的共识
   
我多么希望有一天学校所有的师生能形成这样的共识:十年寒窗,青灯黄卷,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吃苦的事情,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一踏进高中的校门就要有这样的精神准备。对学习内容有兴趣的要认真学,没有兴趣的更要认真学,因为这是在为人生奠基。
     
(摘自2004/2/4《中国教师报》高东生《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就不好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0 13:24:34编辑过]

TOP
14#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六十一
301、期待的价值


作为老师,当我们把期待的种子撒入学生的心田,并以爱的阳光和雨露去照耀和滋润,那么,我们的期待该是怎样的灿烂与辉煌啊!实际上,期待是一种美德。而善于期待更是一种睿智的体现!无论你是期待别人,还是被别人期待,你都是幸福的。
                                     
2004年二期《师道》晨星《期待的价值》)
    302
、哈佛大学第22人校长洛厄尔的名言
   
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对什么事物都懂一点,但对个别事物懂得很多。
                                              
2004年二期《师道》《并非戏言》)
    303
、现在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爱,而是对爱的感受能力。培养孩子对爱的感受力,比爱孩子更重要。
                                      
200438《德育报》《班主任心语》)
    304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我还认为:从事教育是要满怀激情的,没有激情,这份关爱就不会燃烧,只有燃烧起这份爱,师生才会真正感受到教育的魅力。
                                    
200438《德育报》《班主任心语》)
    305
、溺爱的出发点是爱,落脚点却是恨。溺爱播下的是甜蜜的种子,收获的却是苦涩的果实。温和的管教,胜过怒斥。
                                    
2004年二期《班主任》陆广地《教育絮语》)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六十二
    306、教育后进生要求长效
   
同后进生交朋友是有难度的,有时免不了碰钉子。但一块吸铁石,倘若不首先靠近铁块,那也无法把它吸过来,何况后进生是已被氧化锈蚀了的铁块呢!一见后进生故技重犯,就声色俱厉,只给冬天而不给春天,这种教育似乎也能使后进生一阵儿,不过这种成效,往往都是低效、速效。而决不会是长效,就像在水里用石头压皮球一样撒不得手,一撒手,石头就会掉进水里,皮球还会浮起来。
                                     
2004年二期《班主任》陆广地《教育絮语》)
    307
、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


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
                                                  
(朱永新《读书与教师成长》)
    308
、教育学生学会
   
有一位老师给学生留了一道特殊的作业——吃饭的时候给长辈夹夹菜,晚上帮长辈洗一次脚……老师总结道:它让我们懂得了人情、亲情,懂得了爱应该怎样付出。人人都说现在的孩子缺乏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怜悯和感谢之心。作为教育工作者,与其叹息,不如处处留心,有意识布置这样特殊的作业,直至成为他们的习惯。也许,只要我们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得低一点,近一点,有人情味一点,将会发现,爱,其实很容易;爱,就在身边;爱就在儿女亲情里,就在柴米油盐中。
(原载于2003年十二期《广东教育》许丽  后载于2004年二月25《教育文摘周报》)
    309
、后进生转化会有反复
   
思想反复,时起时落,这正体现了人的思想的可塑性,事物发展直线递进的极为少见,而螺旋上升却是普遍规律。科学家搞科研需要成百上千次的实验才能获得成功,教育后进生也要经得起十次百次的实验。
                                  
2004年二期《班主任》陆广地《教育絮语》)
    310
、独具慧眼看后进生
   
思想反复,不一定属于屡教不改;屡犯错误,也不能判断为不堪造就。教育者应慧眼独具,看到后进生经帮助前进了一百,虽然经过反复又后退了八十,这二十既是可喜的量的积累,又包含着部分深刻的质的变化。
                                   
2004年二期《班主任》陆广地《教育絮语》)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六十三
    311、不点燃人们智慧的火花,思想教育就会失去生命,而成为机械的刻板印刷
                                   
2004年二期《班主任》陆广地《教育絮语》)
    312
、今天灌输的真理,若不能成为明天建筑精神文明大厦的砖石,便是一场空忙;明天高耸的精神文明大厦若不在今天打好基石,终将倾斜倒塌。
                                  
2004年二期《班主任》陆广地《教育絮语》)
    313
、用知识的浪花去推动学生思考的风帆,用理论的乳汁去润滑青年人思考的机器。
                                   
2004年二期《班主任》陆广地《教育絮语》)
    314
、无论是谈心或演讲,都要善于留下窗口,让人们窥视究竟,在发现的欢乐中接受道理。不敲击学生的心灵窗子,不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不引起学生的思考,在学生处于半休眠状态下灌输,效果可想而知。
                                   
2004年二期《班主任》陆广地《教育絮语》)
    315
、思想教育者无论是登台演讲,还是促膝谈心,都不是一般的讲话,而应显示一种艺术。它需要传出一种意境和气韵,以打动听者的感情,陶冶听者的心灵;它需要饱含一种意蕴和哲理,以引起听者的思索,启迪听者的聪慧。
                                     
2004年二期《班主任》陆广地《教育絮语》)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六十四
316、今日教学改革面临着的对手


总之,已有教学理论传统之长,深入实践主根之深,形式硬壳之坚,传习的可接受性之强,都是今日教学改革面临着强劲的真实对手,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巨性就不言而喻了。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317
、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的缺陷
   
总之,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运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它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求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连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主要的认识性任务也不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实现。为了改变上述状态,我认为,必须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特殊认识活动论的传统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318
、课堂教学是生命价值的体现


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包含着多重丰富的涵义。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使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
                                            
(摘自《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319
、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
   
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主要是在过程中展现。若要使其丰富性发挥积极效应,则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的片面观念,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真正成为实现上述新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不但要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积极发挥,而且要使过程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具有自身的、由师生共同创造出的活力。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320
、课堂教学的情境不是固定不变的(叶澜先生的十二问)


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她)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境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境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真做?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六十五
    321、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的意义
   
我们把教学改革的时间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322
、教师的职责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不仅是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可以成为教育观点的发现者,新的教学方法的实践者。
            
2004213《教育文摘周报》《直面教师职业困惑》张民选之言)
    323
、教师职业最大的魅力
   
以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是教师职业最大的魅力所在。
            
2004213《教育文摘周报》《直面教师职业困惑》张民选之言)
    324
、章立早对人生的看法
   
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中年是一篇散文,壮年是一部小说,老年是一部哲学。
                                        
2004324《教育文摘周报》)
    325
、双腿瘫痪的美国青年基根?赖力说:如果有梦想……
   
如果你有梦想,没有理由不去大胆一试。这话不仅适用于有残疾的人……也适用于所有有梦想而只需要一点勇气的人。
   
双腿瘫痪的美国青年基根?赖力在经过4天的努力后,他成为世界第一位凭借双手的力量登上富士山顶峰的人。
                                           
2004324《教育文摘周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0 13:25:11编辑过]

TOP
15#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六十六
    326、深刻的教育
   
深刻的教育是种唤醒,一种激励,一种提升。教育本身意味着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深刻的教育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发现和感悟,源于我们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200445《德育报》吴久宏)
    327
、教学重在反思
   
教学重在反思,要学会静下心来不断叩问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如果只知重复,一味照搬,按以往的曲子跳舞,教学工作年年岁岁花相似,又哪会出现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新气象呢?因此反思这一步很重要,思广则能活,思或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反思要有绝知此事需躬行的手,要有留心处处皆学问的眼,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心,要有跳出庐山看庐山的胆。如若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始终保持与最前沿最深刻的教育思想接轨。
        
200447《教育文摘周报》孙惠芳、吴香芬《留一只眼睛给自己》)
    328
、甜水里泡着的孩子需要救助
   
希望工程正在年复一年地救助那些无学可上的孩子,其实这些在甜水里泡着的孩子同样需要精神希望工程的救助,唯此,孩子的未来才能充满希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才能充满希望。
                          
2004510《德育报》周玉奇《你最敬佩谁?》)
    329
、经历塑造一个人的经验和感觉,教育成就一个人的精神和气质。
                                 
2004年三期《师道》王军《热心冷眼看教育》)
    330
、教育需要为她的事业摇旗呐喊的勇士,更需要为她的大厦默默添砖加瓦的志士。前者的伟大在于坚定,后者的伟大在于坚韧。
                                
2004年三期《师道》王军《热心冷眼看教育》)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六十七
331、 教师的素质也是资源


教师自身的素质其实也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可以引起学生共鸣甚至震撼的资源,是可以激发出学生潜在能量的再造资源。因而我们教育工作者是否也要好好看看自身,利用自身的现有长处为教学所用,或围绕某些课程的内容,着意去提高自己某些方面的素质,充分挖掘出我们自己的潜能,使我们具备一些具有杀伤力绝活,让孩子们入迷,甚至痴迷,这样,我们的教师将能成为新课标中的活的、可升值的真正资源。
                        
2004年三期《师道》汪强《教师的绝活也是一种资源》)
    332
、教育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
   
我们可以为生活的不幸而悲叹,我们可以为命运的不公而消沉,但我们绝不能在一个孩子的面前失去理想,更不能在孩子的心里播种失望的种子,让他在生活的面前失去信心。
   
教育是一项美丽的事业,因为只有教育才能把阳光种进孩子的心田,并且让它开出鲜艳的花朵。
   
教育是一项浪漫的事业,因为只有教育才能让懵懂无知的孩子变成一个勇敢而执著的生活的强者。
                                      
2004年三期《师道》王琪《另眼看教育》)
    333
、徐匡迪谈今天怎样做教师:
   
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教师手中,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
                                                    
2004年三期《班主任》)
    334
、教育是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
   
教育是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这意味着只有基于信念的行为,才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才是真正的教育力量,才能推动人和鼓舞人,才能唤起别人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才能在别人的心中催生信念。因为只有基于信念,我们的言行才会有一种自然与真诚,才会有一种执著和投入,而不是做作与矫饰、应付与敷衍。
                                
2004年五期《人民教育》肖川《教育与信念》)
    335
、开掘教育细节的价值
   
教育过程中也有许多有待开掘的细节,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次低头,甚至是一件饰品,都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精彩细节。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发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在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
     ……
   
细节是开启学生心灵世界的钥匙。教育的艺术就体现在敏锐地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细节上。如果教育过程中有更多的细节被注意、被发掘,那么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亮丽、更迷人。
    ……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敏锐地发现学生身上显露出的教育细节,耐心地叩问,静静地倾听,深入地挖掘,在细节上做文章,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这样,教育就会走进学生得内心世界,就能赢得学生的阵阵掌声。事实上,教育的个性就蕴藏在那些生动鲜活、精彩迷人的细节中。
                        
200年五期《人民教育》孙宁《开掘教育细节的价值》)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六十八
    336、课堂教学
   
新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
                
2004年六期《教师博览》孙双金《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
    337
、教师的
   
教师不仅要有少林硬功,还要有太极内功,那就是四两拨半斤的功夫。教师的点拨、引导、启发要不着痕迹、点石成金。
                 
2004年六期《教师博览》孙双金《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
    338
、教师的形象
   
教师要有演员的素质导演的才干,诗人的激情,哲学家的思想。
                 
2004年六期《教师博览》孙双金《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
    339
、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
   
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无疑是正确的。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文化、知识、技能上,停留在学生只知学习与继承,不思也不会创造的水平上,而应该把学生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能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这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
2004616《教育文摘周报》郭永福《处理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几个关系》)
    340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俗话说助人为快乐之本,不是吗?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如坐跷跷板一样,不能永远固定某一端高,另一端低,就是要高低交替。这样整个过程才会好玩,才会快乐。一个永远不吃亏、不让步的人,即便真讨到了好处,也不会快乐。因为,自私的人如同坐在一个静止的跷跷板顶端,虽然维持了高高在上的优势位置,但整个人际互动却失去了应有的乐趣,对自己和对方都是一种遗憾。
                          
2004426《德育报》刘畅《跷跷板互惠原则》)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六十九
341、教师的眼睛

教师的眼光决定着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师的眼神体现着教师的工作艺术水平。倘我们的眼睛里能多流露出点爱,学生就会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倘我们的眼神里能多点鼓励和赞赏,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进一步发掘;倘我们的眼光能放远一点,我们就能进一步感受到教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200482《德育报》林宝铁《教师的眼睛》)
    342
、如何看待教育名言
   
教育名言作为教育智慧的结晶、时代的产物,历史的局限是不可避免的。要让名言成为真正的智慧,需要我们理性的、批判的、辩正的态度,需要当今的教育实践去丰富它、发展它。而决不可把它当作教条来对待。智慧的真谛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00484《教育文摘周报》莫津成)
    343
、教育教学格言
   
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
   
好的课堂应当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
   
教师灿烂的笑脸是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花朵。你笑脸面对学生,学生才会笑脸面对你。你给学生一缕阳光,学生会还你一个太阳!
   
新课程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
   
教师不仅要有少林硬功,还要有太极内功,那就是四两拨千斤的功夫。教师的点拨、引导、启发要不着痕迹、点石成金。
                             
2004年六期《教师博览》孙双全《教育教学格言》)
    344
、教师的作用
   
使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使懦弱的体魄强壮起来,使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他让愚昧走向智慧,让弱小走向强大……
    345
、一个教师为什么会深刻
   
如果一堂课可以用一条河流来作比喻的话,那么,它的无限风光,不在笔直的河床平静流淌,而在曲折不平处奋力向前。一堂课只有那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思想波澜,才让我们欣赏到教学的魅力。
   
老师(吴正宪,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研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全国知名数学特级教师)就善于创造绚丽的思维波澜景观。她总是恰到好处地打破学生的思维平衡,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受到挑战,形成适当的失衡,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以寻找到新的答案。如此循环反复,就使得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化,一步步逼进真理,一次比一次飞溅起更高的思维火花。一个教师之所以深刻,就在于他善于搅动学生思维的涟漪,把课堂的温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
       
200417期《人民教育》刘然《唤醒教育的诗情……追踪吴正宪的课堂》)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七十
    346、、一个教师之所以博大
   
等待在课堂上是经常需要的。这是一份源自博爱的宽容。宽容让学生感到课堂的温暖,宽容让学生敢于展示真实的自我,宽容让学生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宽容让学生的智慧充分涌流。一个教师之所以博大,就在于他告别了强迫学生认同的习惯,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宽容。
      
2004年第17期《人民教育》刘然《唤醒教育的诗情……追踪吴正宪的课堂》)
    347
、一个教师之所以伟大
   
一个教师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的教学执着于自己的学科,又超越自己的学科,从而进入到关联着灵魂的教育境界。
        
200417期《人民教育》刘然《唤醒教育的诗情……追踪吴正宪的课堂》)

   
348、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学校的产品是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这一特点决定了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珍惜自己,看重自己,尊重自己,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求自己。……人世间所有物质产品都应该优质优良,随人所愿,但是,一旦出了假冒伪劣产品,可以封存、销毁,可以再加工、再生产;学校出了不合格的产品,不能封存,更不能销毁,再培养、再教育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社会上所有精神产品也应该健康向上、催人奋进,但是,一旦出现低级糜烂的产品,可以扫黄打非,坚决取缔;学校出了不合格的产品,扫不了,打不得,更不可能取缔,不合格的产品进入社会,其危害性不言而喻。所有,教师的职业真真切切地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命运。
                  
200496《德育报》陈茂林《教师劳动特点与职业道德》)
    349
、新课程重在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四壁,即使给你一片大海,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新课程重在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你若把自己羁留在应试的圈子里,即使满山春色过眼,你依然感觉冰霜袭身。
                            
2004913《德育报》陈虎《感悟新课程》)
    350
、于永正谈要自信
   
任何大树,都是由稚嫩的树苗长成的,任何人都是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年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稚无知。我从不因为自己这棵树上有几片黄叶子,就认为自己不好而自卑自弃;也不因为自己长得别的树粗壮,就觉得自己不是栋梁之材而妄自菲薄,丧失进取心。发现有了黄叶,就把它抖落掉;发现自己长得不如别的树茁壮,就努力去吸收水分和养料,而水分和养料谁的身上都有。当然,也从不为自己的枝叶有时长得茁壮、茂密一些而自高自大、盛气凌人。
                        
20041018《德育报》《于永正:成功源于反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0 13:25:54编辑过]

TOP
16#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七十一
    351
、德育应该是含情脉脉的
   
德育工作是育德的工作,是塑造青少年美好心灵的工作。它决不等于必须进行生硬的毫无感情地说教,更不等于必须进行以人为敌的训斥。相反,它应该是含情脉脉的,应该是诗意浓浓的,给人一片关爱,给人一片温馨,给人一片希望;使沙漠变绿洲,使顽劣变聪明,使野蛮变文明。这难道不需要艺术、不需要诗意吗?一个班会的标题需要赋予它以诗的纱衣,我们的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诗意、需要艺术。让我们用心写好我们的《教育诗》吧!


(张万祥《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


352、青年教师问当班主任疲倦了怎么办,我的回答是:1、感受学生的爱,为了学生的爱尽自己的责任;2、把每一个工作日都当作创造日。李镇西
    353
、作为老师,一定要记住,不要总以为优秀生就都是你教出来的。李镇西
    354
、每一个后进生都是一个科研对象。和后进生打交道,老师的进步非常大。李镇西
    355
、没有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不可能的。朱永新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七十二
   
356、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朱永新
    357
、不仅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朱永新
    358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朱永新
    359
、一个没有出息的校长总在埋怨教师,一个出色的校长总在发现每一个教师的优点、特长,能把教师的创造性发挥到极致。校长应该用自己的科研、教学成就去影响教师。朱永新
    360
、其实,教师不是万能的。谁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让他去试一试?当然,从道理上说也许没有错。但是在实践中要受到教师本人的经验、智慧、灵感、激情以及教育对象的许多方面的制约,因此完美的教育是困难的。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去追求完美,教师不能轻易放弃。(朱永新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七十三
   
361、教好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只会教好学生的学校,也不一定是非常优秀的
学校。
朱永新
    362
、生命之花常开不败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心中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200524《今晚报》佚名《生命之花常开不败》)
    363
、优质学校的体现
   
学校必须要扩大学生的生存半径,要让他们今后生存能力更强、本事更大、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这是学校一项很重要的职责。要让学生学会面对精彩的世界不能回避、要主动去参与。要给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搭建各种各样的平台。要用互联网提升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质量,提升教师的生存质量。让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也丰富多彩,这才是优质学校的体现。
          
200529《教育文摘周报》《北京二中:让学生用互联网搞研究》)
    364
、要教会孩子从容面对灾难
   
我们遭受的灾难并不少,但我们接受的关于灾难的教育却少之又少!所以不光要教会我们的孩子从容面对灾难,全社会都应该接受关于灾难的教育。
                    
200517《人民日报》文慧《海滩天使的启示》)
    365
、美德在你心中
   
美德是茫茫大漠中的一棵坚韧的小草,它勇敢地栖身绝地给人以希望;美德是农场上的一只蜣螂,默默地还农场以清洁而不为人知;美德是云中的一粒水珠,在电闪雷鸣中悄悄渗入土地,滋养生命,奉献自己。
   
美德不一定要做到惊天动地,美德不一定要使你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美德在你心中,不在别人眼里。


2005214《德育报》韩卿《美德如耳鸣》)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七十四
366、人要负重前行


那些心怀大志的人,沉重的责任感时常压在心头,砥砺着人生的脚步,从风雨中坚定地走了过来。而那些得过且过空耗时光的人,则正像一个没有盛水的空木桶,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就把他们吞噬了。
                          
2005214《德育报》钱超《负重前行的货轮》)
    367
、教育不能失去爱和公平
   
老师的善意,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老师的失范,也可以把学生推向深渊。教育失去了爱和公平,就会失去一切。
                           
2005214《德育报》唐虞《踩伤心灵的一脚》)
    368
、把细节做亮
   
一位管理学大师说过,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讲求精细化的时代,细节往往能反映你的专业水准,突出你内在的素质。灿烂星河是因无数星星汇聚,伟业丰功也是由琐事小事积累,让我们不吝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精,把细节做亮!
                                        
2004115《今晚报》章睿齐)
    369
、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伤疤
   
成功人士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在身心遭受重创的情况下,能够自舐伤口,自我疗伤,努力让这些苦难化成美丽的坚不可摧的伤疤。伤疤不但是尊贵的苦难标记,更是崭新的坚固堡垒,伤过以后,它也许就再不会受伤了,成了身心里最坚硬的部分,让我们可以更顽强地面对人生,迎接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伤疤!
                                         
20041129《德育报》苗壮)
    370
、将师德植根于教师的幸福感和充实感中
   
过去的师德建设常常等同于劳模化的事迹教育,教师们常常看到劳模们抛妻别子、丢家舍业的事迹,但这样的价值取向和师德观不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如果我们单纯地要求教师忍耐,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忍耐没有限度;如果我们一味地要求教师付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单向的付出没有尽头。要取得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要让我们的师德经久绵长,我们就必须将师德植根于教师的幸福感和充实感中。
                                        
20041115《德育报》赵翠娟)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七十五
    371、只要心中时时有一面旗
   
在人生的道路上――起程的时候,理想便是一面旗;
   
走累的时候,毅力便是一面旗;迷惘的时候,信仰便是一面旗;
   
失败的时候,勇气便是一面旗;一旦成功了,冷静便是一面旗
    ……
朋友啊!只要心中时时有一面旗,还怕什么暴风骤雨坎坷荆棘!
                                   
2004111《德育报》王清让《旗》)
    372
、教师具备宽容这一美德尤为重要
   
宽容不是别的,它是老师的美德懿行,它是老师知识和能力的结晶。宽容的背后是老师融融的爱心,宽阔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广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及正确的教育思想。教师具备宽容这一美德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让重负在宽容中释放,让心灵在宽容中净化,让生命在宽容中升华。
                                       
20041122《德育报》赵尚斌)
    373
、要有所得,必须竭尽全力
  
一个人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时,如果不尽最大的努力,就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巅峰时刻。因此,要有所得,必须竭尽全力。
                                         
20041122《德育报》王波)
    374
、人工作的境界
   
人与本职工作有着五种境界:1、无心无意;2、三心二意;3、半心半意;4、一心一意;5、舍身忘我。人在无心无意、三心二意的境界中干工作,即使做了大官……也还是不满足、不幸福、不光荣,也还是要争名于朝、争利于夕,也还是会信念流浪、灵魂漂泊、思想浮躁、远离精神家园。人在一心一意、舍身忘我的境界中工作,即使种地、做工,即使做普通的农村教师……也会心灵宁静,信念坚定,灵魂安定,思想深沉……他们有着坚固温馨、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园。和那些无心无意工作的人比,他们充满光荣感、自豪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2004年十一期《教师博览》魏书生《守住心灵宁静,建设精神乐园》)
    375
、真正的德育
   
真正的德育应该给受教育者带来精神的洗礼、灵魂的超越、人性的回归和情感的纯化,应该指向人的生成。……可以说,目前德育实效低下的症结之一,就是过于注重成事而漠视成人,关注行为的改变而忽略情感的升华。
                
2004年二十二期《人民教育》李润洲《德育追求什么样的实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0 13:27:02编辑过]

TOP
17#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七十六
376、德育是追求养成,还是速成


 人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成为一个有德行之人,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换言之,人的德行的生成是靠养成的,而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速成的,甚至要用人一生的时间来思考、探索和追求。德育作为转变人的思想、形成人的德行的教育,无疑是一项耐心细致而又艰苦复杂的工作。因此,好的德育是不经意中的点悟,而非刻意的规范;是润物无声的滋养,而非外在行为的管制;是从外到内的精神熏染,而非终端结果的速成
               
2004年二十二期《人民教育》李润洲《德育追求什么样的实效》)
    377
、德育是追求内化,还是外铄
   
德育的本质不是他律,而是自律。道德是发自个人良心的、自觉自愿的,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人的思想品德的提升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而非是一个外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觉悟的过程,而非是一个外在灌输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能从主观方面理解、接纳和赞同某一道德规范,即使他能按照道德规范所要求的去做,其行为也很难称得上是道德行为。因为此时的道德行为更多的是做给他人看的,而没有把此举融入个人的情感,内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不是基于一种道德自觉。因此,任何强制性的德育外铄,都难以培养起真正的道德人格,都会在道德人格生成的知、情、意、行诸环节,尤其在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方面发生阻隔。
2004年二十二期《人民教育》李润洲《德育追求什么样的实效》)
    378
、我们应当反思自己的教育
   
当今知识爆炸、功名浮躁之时,我们更应提倡反思,在反思中去浮躁,在反思中寻规律,在反思中辨得失,在反思中出智慧。……我们应当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心急气躁,是否违背规律,是否追求立竿见影;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在教知识,还是在教人?是在展示自我,还是在发展学生?是在关注教案,还是在关注生成?反思自己的素养,自己的知识结构合理吗?自己的教育理念科学吗?自己的教育艺术高明吗?自己的教育智慧丰厚吗?
               
2004年二十二期《人民教育》孙双金《情感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379
、只要坚持不懈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更多的时候不是因为知识的渊博,而在于意志的坚定。成功只给于那些持之以恒并为之付出巨大努力的人。也许你并不具备天生的聪慧,但如果你坚持不懈,黄土会变成金子,沙漠会变成绿洲。
          
2004126《德育报》第三版裘美芳《比尔。盖茨曾是小图书管理员》)
    380
、敲门的勇气
   
生活之门,在开启之前,成功与失败都无从判断,当它对你关闭着的时候,你寻求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必须具备敲门的勇气。
                            
2004126《德育报》第三版蒋忠平《敲门的勇气》)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七十七
    381、教师要树立生命教育观
   
教师首先要树立生命教育观。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把学生看成是自我生命的实现者,把学生理解为同时具有自我保护生命力与可以完成生命力保护的实体。教育不仅要有它的长度,即对人的一生关怀;还要有它的广度,即展示人全部生活的各种层面;教育更要有它的深度,即教育应该指向人生终极意义的体认与终极关怀,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而,我们要把教育上升到生命的高度,用生命的标准来评价教育。
        
2004126《德育报》罗秋明《教师要有生命教育观和生活教育观》)
    382
、德育也是服务
   
传统德育注重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重视从社会发展需要去安排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方法。但是,这种理念下的德育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抵触和不合作。……其实,德育更应该具有为学生自身发展服务的功能。从这样的理念出发,应该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去安排教内容、设计教育方法。这样,由于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得到了学生的参与和认可,德育的内容就会内化为学生终身受用的良好品质。
           
2004126《德育报》第一版王敬东、宋方清《德育也是服务》)
    383
、怎样才能让学生亲近德育
   
怎样才能让学生亲近德育,对德育一往情深呢?具体来说,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让德育充满人情味,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2004126《德育报》第一版张甄《怎样的德育学生才喜欢》)
    384
、德育在学生面前怎样体现出自己的魅力
   
德育要在学生面前体现出自己的魅力,就应该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紧密结合,与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生活困难紧密结合,与医治学生的心理创伤紧密结合,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情感价值观紧密结合;就应该让德育抛弃冷漠,充满温暖,减少杀伤力,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就应该在具体工作中少一些无病呻吟,多一些心灵震撼,少一些隔靴搔痒,多一些入心入脑,少一些表面文章,多一些深入细致,少一些空洞说教,多一些入情入理,少一些强行灌输,多一些自省体验。唯有如此,德育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学生才能在德育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2004126《德育报》第一版张甄《怎样的德育学生才喜欢》)
    385
负担的辩证法
   
同一门功课,不喜欢的学生会负担,但对喜欢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就未必是负担。同一门课程,某个填鸭式上课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负担,换一位以启发式上课的教师,就可能使学生反而感到是一种享受。我们一定不会认为计算几麻袋的数学草稿是件赏心乐事,但是陈景润却在那繁难的公式中快乐地度过了自己的数学人生;一些孩子玩游戏甚至通宵达旦,不能说眼不酸、手不痛、人不累,但是从没有听到孩子们感到玩游戏机有负担。为什么会这样呢?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什么东西,一旦心生快乐和喜好,负担就没有了,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会感到痛苦。


2004128《教育文摘周报》第一版李白坚《换一个方向看减负》原载20041115《文汇报》)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七十七
    386、在加大教学的趣味上做些文章
   
在谈及减轻学生负担的时候,能不能在字上也做做文章呢?譬如说,增加课文的趣味性,增加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增加课程的吸引力等。如果我们在加大教学的趣味上做些文章,使学生因兴趣的增加而在心理上减轻对学习的负担,大概也不失为一种减轻学生负担的做法。只有在那样的情况之下,我们的教学改革或者说素质教育才是成功的。
2004128《教育文摘周报》第一版李白坚《换一个方向看减负
原载20041115《文汇报》)
    387
、可怕的教学恶性循环
   
实际上,在进行题海战术时,教师也少不了同样艰辛的重复劳动。在学生负担沉重的时候,教师并不轻松,并已失去自身宝贵的学习、进修、知识更新的机会为代价。当教师也负担重重,没有时间学习新观念、新方法来改进教学、提高效率的时候,教育的成本又大大提高了。可怕的是,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低劣的教育质量,将导致低劣的学生,而低劣的学生又将拉扯住低劣的教学水平。
2004128《教育文摘周报》第一版李白坚《换一个方向看减负
原载20041115《文汇报》)
    388
、让语文教学充满诗意
   
语文教学可以充满诗意: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带领学生开展富有活动的对话,让课堂充满了围炉般的氛围与深厚的人文关怀气氛。教师也要勤读书,多动脑,文学、史学、哲学、美学、教育理论等方面的著作都要广泛涉猎。在与书本、与大师对话的同时,更要与自己对话,与自己的心灵为友,使思想更加厚重与深刻,自觉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带着对生活的热情,对文学的钟爱和睿智的思想走进课堂,滋润学生的生命,这样的语文课才会洋溢生命的律动,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拥有无穷的魅力。
2004128《教育文摘周报》第一版上海200名青年语文教师发出倡议-让语文教学充满诗意。原载20041112《新闻晚报》)
    389
、学会取舍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诱惑,因为有太多的欲望。有太多的欲望而满足不了就痛苦。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他就必然学会取与舍。……生活中,需要我们取舍的东西很多,无论大小,只要我们应该拥有的,都要学会取舍。几十年的人生之旅,会有山有水,有风有雨,人走在山水风雨中,只有学会取舍,才会生活得踏实、轻松、安详、幸福。
   
但是,如何做到该取则取,该舍则舍?这里面大有学问。是一种本事,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只有先取,才有后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虽有反义,却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人当取其所必需,取其所当有,取其所该有,而舍其不能有,舍其不当有,舍其不必有。只有这样,生命才会在顺当中度过。
                                       
2004123《今晚周刊》董玉国)
    390
、要做好后教育
   
人们常说:教师是园丁,园丁的职责不仅在于种花植树,更重要的是做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责任,也是这样,重要的不是发现学生的错误,而在于发现错误后要做一系列扎实的挽救工作。……然而现实的情况则正好相反,我们更多看重的是事中的教育,而对事前和事后的教育则往往被忽略。课堂不守纪律,老师会大发一通脾气完事;作业未交,训斥一通或罚做几遍,过后作业依然不交;书未背熟,罚站一节,再无任何补救;做错一件事,一纸检讨或保证书便了事,再无下文。这也许就是当今许多教师在学生中没有威信的主要原因。
        
2004年第六期《中小学班主任谋略》刘汉青《如何做好后教育工作》))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七十八
391、老师的境界

肯定学生是一种教育资源,就不会因为学生的插嘴而恼羞成怒,不会因为自己的浅薄而倒打一耙,不会因为学生的超越而燃起妒火。老师,要有奉献肩膀的精神,让学生登高望远;老师,要有容人之心的示范,让学生大胆发表见解;老师,要有顾全大局的胸怀,让学生游刃有余。
        
2004年第十二期《教师博览》8页苏军《学生是一种活化的教育资源》)
    392
、教师的精华品质的兑现
   
学生的教育资源,经过教师乃至教育有深度的开发,有力度的挖掘,有精度的分流,有高度的提炼,就能成为学生和教师乃至社会的共同财富,这也正说明了教育的巨大作用。当然,不是把学生成自己浇铸的模子里的模样,才是教育的全部;相反,把学生最大的潜能开发出来,甚至超越自己,这才是教育的优良质地的体现,是教师的精华品质的兑现。
       
2004年第十二期《教师博览》8页苏军《学生是一种活化的教育资源》)
    393
、教育者的人格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应保持一颗纯朴、真诚、自然、率直的心。虽然生活阅历赋予我们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化知识赋予我们修养,人生挫折赋予我们机智……但是,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对假丑恶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品质,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从教师的第一次与学生的见面开始,教师哪怕表现出一点点矫饰、敷衍塞责,都逃不过学生那一双双明净无邪的眼睛。面对学生,教师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诚实,因为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直只能用正直来塑造。
                
20041213《德育报》叶建寿《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共同成长》)
    394
里的契机
   
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磕磕绊绊,跌倒在所难免。当自己跌倒时,不怨天尤人,能反躬自省;当别人跌倒时,不冷眼旁观,能热心相助……这样,既能求得自己心灵的平衡,也能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工作环境。
                       
20041213《德育报》冯春玲《里的契机》)
    395
、用诗意的语言构建道德认知
   
这是学生们自己制定的班规:(1)它默默地承载着我们的重量,即使我们的重量一天天地增加。你忍心听到它痛苦的呻吟,看到它残损的肢体吗?――不损坏桌凳。(2)一滴水就有一朵花的故事。――节约用水。(3)大地是一位朴实的老人,它可不愿再让我们给它涂脂抹粉。――不乱丢瓜皮果壳
   
这些条规不再露着一张张冷冰冰的面孔,举着禁止不许的拐杖,而是在启发,在诱导,在吟着一段段诗句。她传递着美,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孩子们的心田,她带来的不再是拒绝和对抗。
            
2004年第十一期《班主任之友》张永清《行走在教育的诗情画意中》)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七十九
    396、这种情境是诗意的
   
有一种情境,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智成长的快乐;在这里创造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分享方式;在这里充分展开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这种情境就是诗意的。
                
2004年十一期《班主任之友》张永清《行走在教育的诗情画意中》)
    397
、在起点上不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
   
许多人往往津津乐道于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忘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场百米赛跑。在起点上就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甚至随意地下毁灭性的断语,如木头笨坯等,就仿佛一个小偷窃走了孩子五彩斑斓的梦。
                 
2004年十一期《班主任之友》张友香《班主任工作三》)
    398
、适时缺位,以免挡住了孩子的阳光
   
传统教育中的学生是被管理者,班主任如果搞包办代替,学生只会变得更为脆弱。班主任要转变教育观念,善于发现学生,在信任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在自我体验中长大。有时候,班主任要做的其实就是让开一点,别挡住了让孩子成长的阳光。
                 
2004年十一期《班主任之友》张友香《班主任工作三》)
    399
、教育学生淡化功利观念
   
教师,在平时教育学生时,也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导――让学生淡化功利观念,树立拼搏进取的精神和看重过程的心态,正确面对人生的每一次挑战。只要过程坚实了,成功定会不期而至。
                   
2004年十一期《班主任之友》鲍培利《话说华伦达心态》)
    400
、感恩节的由来
   
美国的感恩节始于1621年,那年秋天,远涉重洋来到美洲的英国移民为了感激上帝赐予的丰收和印第安人的帮助,举行了3天狂欢活动。从此,这一习俗就延续下来,并风行各地。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正式宣布感恩节为国定假日。于是,美国人每逢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都要隆重庆祝一番。这一天,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面对着火鸡、南瓜派的丰盛大餐,进行餐前的祈祷和感恩。这时,每个人都会怀着感激之情细说值得他们感恩的事。现在,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感恩节比圣诞节还要重要。
               
2004年十期《班主任之友》江瑛《阳光人生的支点――感恩之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0 13:27:46编辑过]

TOP
18#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八十
    401、感恩氛围的作用
   
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将不再感到孤独……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品质,感恩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004年十期《班主任之友》江瑛《阳光人生的支点――感恩之心》)
    402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是一盏对生活充满理想与希望的导航灯,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感恩的心是两只摆动的船桨,它将我们在汹涌的波浪中一次次争渡过来;感恩的心还是一把精神钥匙,它让我们在艰难过后开启生命真谛的大门!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能让你的生命变得无比珍贵,更能让你的精神变得无比崇高!
               
2004年十期《班主任之友》江瑛《阳光人生的支点――感恩之心》)
    403
、只要心存感恩就够了
   
永远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每一个日子,无论是风雨或是阳光,只要心存感恩就够了。岁月最大的赐予,便是使我们慢慢孕育出一颗珍珠般柔和和感恩的心。
              
2004年第十期《班主任之友》江瑛《阳光人生的支点――感恩之心》)
    404
、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
   
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它化为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更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规律:心有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愿感恩之心改变我们的态度,愿诚恳的态度带动我们的习惯,愿良好的习惯升华我们的性格,愿健康的性格成就我们美好的人生!
             
2004年第十期《班主任之友》江瑛《阳光人生的支点――感恩之心》)
    405
、是否赏识、鼓励就该拒绝批评和惩戒
   
是否赏识、鼓励就该拒绝批评和惩戒?宽容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但是否宽容能解决好所有的教育问题?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敢说,唯恐扣上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帽子,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
                           
2004年十期《班主任之友》王会芳《错了就该罚》)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八十一
406、教育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有法又无定法。只要能促其成长、促其进步、促其向善,不管是批评还是惩罚,也不管是鼓励还是赏识,都是成功的教育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2004年十期《班主任之友》王会芳《错了就该罚》)
    407
、要把铸造成一种习惯
   
形成一种生活习惯也许并不难,可是要把铸造成一种习惯是需要有多么无私的品格、宽广的胸怀和仁爱的心灵呐。更何况还要用一生的时光去守候它、去实践它?
                      
2004年十期《班主任之友》陶兴国《当爱已成一种习惯》)
    408
、当爱成为一种习惯
   
当爱成为一种习惯,冷漠就不再会自私贪婪地在阳光下潜行,关爱和感动就会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把那些日渐干枯的心灵滋养得鲜活,充满灵性。
   
当爱成为一种习惯,面对那些弱势群体,我们还会居高临下吗?面对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们还会无动于衷吗?当爱成为一种习惯,我们还会另眼相待那些不听话、分数不高的学生吗?我们还会用我们冷漠的心无视那些无助的儿童吗?
   
我们不会,因为爱已成了一种习惯,成了一种无意识的行动。它远离了自私,与名利无关。它像一泓清澈的水,荡漾在我们的心潭,只是为了浸润每一个春天。
                    
2004年十期《班主任之友》陶兴国《当爱已成一种习惯》)
    409
、保持起跳的姿势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一个人要想保持起跳的姿势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因为需要放弃许多。甘守寂寞、十年磨一剑的勇气不是人人都有,尤其在今天这个繁华的世界,人很容易眼光缭乱,心灵往往会变得浮躁。有太多的公众明星最好变成了匆匆一现的流星,就是因为他们成名之后,既耐不住寂寞,又不再保持那种锐意进取的精神,最终吃光老本变得碌碌无为。保持起跳的姿势,就是要为自己设置一份压力,保持生命最基本的活力。
                          
2004年十期《班主任之友》刘福奎《保持起跳的姿势》)
    410
、一个人究竟能跳多远的关键
   
一个人在什么岗位上干什么工作,并不特别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理想、有作为。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工作,也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跳跃,并不难,但一个人究竟能跳多远,关键却在他起跳前的那一瞬间。更重要的是,每当他们跳跃成功后,都会很快又弯下身子来,重新保持起跳的姿势,准备开始下一次的跳跃……
                          
2004年十期《班主任之友》刘福奎《保持起跳的姿势》)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八十二
    411、教育应该追求什么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一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200412期《班主任之友》闫春三  李仕慧《关注生命发展的班级管理》)
    412
、教育就是要营造一种人文生态
   
教育就是要营造一种人文生态。把教育的过程与生活情境融为一体,追求真情感”――唤起生活中体验得来的情感;真交流”――如同轻轻拂面的春风,如同似有若无的天籁,给人一种人性流淌的惬意;真过程”――教师与学生心与心彼此接纳,情与情相互眷念、思与思相互碰撞、智与智相互启迪的生态建构
     
200412期《班主任之友》闫春三  李仕慧《关注生命发展的班级管理》)
    413
、一位高中教师的希望
   
我们希望有那么一天,教师头上不再有沉重的负担,评价教师的标准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阿拉伯数字,而是他们的学识和品行。我们希望有那么一天,每一个教师都有一个整洁明亮的书房,他们都有充裕的读书时间。我们希望有那么一天,全社会都羡慕读书人,尊重读书人,读书成为人们生活内容的重要部分,并由此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社会。我们希望有那么一天,教师在节假日里不必忙于为学生补课,他们会带着自己的学生走进真正的大学――书籍,并从大量的阅读中得到更持久的快乐。
20041222《教育文摘周报》钟林《教师为何读书少了》原载20041129《文汇报》)
    414
、质疑校庆
校庆,在主席台上作报告的都是什么,什么,充斥耳膜的都是学校曾哺乳过的一长串名人的姓名。在耀眼的光芒中,没有平凡的劳动者,没有普通的老百姓。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教育的成功,什么才是成功的人生――那就是拒绝平凡、超越一般!事实果真如此吗?应该如此吗?
                    
20041222《教育文摘周报》管文锦《追寻教育的原点》)
    415
、教育崇尚成功
   
教育崇尚成功,但崇尚的是一种以平凡为核心的成功。崇尚平凡的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哈佛大学的成功教育信条是:我们不在乎出了几位总统,出了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在乎哈佛是否为每一个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条件,是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走向成功。是的,真教育的成果,是对学生潜能的发展和挖掘;真正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目的是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而不是人为的拔苗助长。校园生活是孩子们的心智从混沌走向清醒的重大转折期,需要真实的教育和点拨,而不是培养他们对名人光环的崇尚。
                     
20041222《教育文摘周报》管文锦《追寻教育的原点》)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八十三
416、教育是一种幸福


教育是一种幸福,教育的理想就是引领孩子们一心一意、时时刻刻去追求本来就应该属于他们的幸福,去成为他们本来就应该成为的人。教育之谜不在于他现在是什么,而在于他能成为什么,应该成为什么。而我们正是他们的指路人,指引着他们走上幸福的学习之路,而不是在每个幼小的心灵上烙刻痛苦的伤痕。所以,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应有的发展空间自由、充分、和谐地发展;所以,我们要把英才教育扭转为大众教育,要聆听每一颗心灵发出的童音;所以,我们要带领孩子体验生活,一起体验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享受幸福的过程。
                    
20041222《教育文摘周报》管文锦《追寻教育的原点》)
    417
、卢志文选辑的人生慧语60
   
卢志文说明:好东西不敢私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下面这60条人生慧语,是我把玩多年的藏品,送给论坛的朋友们!
    1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2
)、金钱是一个好人的仆人,但却是一个坏人的主人。
    3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4
)、恨别人,痛苦的是自己。
    5
)、律己要严,待人要宽。
    6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7
)、遇顺境处之淡然,逢逆境处之泰然。
    8
)、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转机的机会。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之余地。
    9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语要谨。
    10
)、世上有一种永远亏本的事,那就是发脾气。
    11
)、施比受更有福。
    12
)、倚势而凌人,势败而人凌,恃财而侮人,财散而人悔。循环之路,我争者,人必争,虽力争之,未必得;我让者,人必让,虽力让之,未必失。
    13
)、古今庸人,败于字;古今才人,败于字。
    14
)、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自己。
    15
)、闻谤不怒,虽谗言焰熏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熄。闻谤而怒,虽巧辩,如蚕作茧,自取缠绵。
    16
)、不临难,不见忠诚之心。不临财,不见志士之节。
    17
)、为善,虽一个寒士,人服其德。为恶,虽位及人臣,人议其过。
    18
)、容人之过,却非顺人之非。没有意见,要有主见。
    19
)、想到对岸去,就不能只沿着岸边跑。
    20
)、智慧是生命的泉源,愿望是生命的动力,行动是生命的展现。
    21
)、智者改过而迁善,愚者文过而饰非.迁善则其德日新,饰非则其恶日积.
    22
)、责己者,可以成人之善。责人者,实可长自己之恶。
    23
)、道德是提升自己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24
)、多一份心力注意别人,就少一份心力反省自己。
    25
)、贫而好施,功倍于富。贵而好聚,恶倍于贫。
    26
)、疲劳是最舒适的枕头,努力工作吧。
    2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8
)、修身践言,慎终如始。
    29
)、魔的定义,就是拿自己的错误,折磨自己。
    30
)、所谓禅,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被境界所扰。
    31
)、妄心是最难登的山,最难驾御的马,不试图征服、超越它的人就得不到自己的生命。
    32
)、幸运永远照顾着努力付出的人。
    33
)、所有困难,都是为成功者而设定的。
    34
)、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35
)、修行最主要的目标即是无我。因为你能缩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别人,别人也一定会来尊重你,接受你。
    36
)、第一步看惯,心平气和;第二步看淡、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气定神闲;第三步看破,心安理得。
    38
)、思想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行为,行为是已表达了的思想。
    39
)、大多数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40
)、事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向后。
    41
)、死亡只是整个生命中的逗号,而不是句号。
    42
)、知妄想为空,妄想即是般若。执般若为有,般若即是妄想。
    43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也无我不信任之人,无不可原谅之人。如果我们能俱足此三无,则能使心理健康并正常发展,而自然会宽人、爱人、信任人。
    44
)、一个人没有那么坏,你一直毁谤他,他也不会下地狱。一个人没有那么好,你再赞叹他,他也不会成佛。
    45
)、何以息谤,曰:无辨;何以息怨,曰:无争。
    46
)、爱必须伴随着永远的宽恕。而喜欢常会为了自己的快乐而牺牲对方。两者大不相同。
    47
)、信是立身之本,从不可无。恕是接物之要,终身奉行。
    48
)、礼——存于中者为诚心,形于外者为敬意。
    49
)、笑,世界就跟你笑;哭,就只有你自己哭了。
    50
)、知善而守,锦上添花。知恶不为,转祸成福。
    51
)、我们起初造成习惯,之后习惯驱使我们。
    52
)、有勇气自杀,为什么不拿自杀的勇气活下去。
    53
)、谦让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54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55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56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57
)、自持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从有过中求无过,非当从厚,亦且解怨。
    58
)、修己以清心为务,涉世以慎言为先。
    59
)、懂得如何爱人,便完成了生命的觉醒。
    60
)、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最有力的自我介绍。( 卢志文选辑)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八十五
418、保住本色的美丽

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孩童时代,不能单纯依靠自然年龄保持本色的美丽,我们真正能够做到的是不断地用潇洒、旷达、宽厚、高尚、无私的圣水洗涤自己,让我们的生命出世俗的污泥而不染。一个人保住了本色的美丽,也就保住了生命的品位,保住了走向远方的眼光和脚劲。
                                 
20041227《德育报》游宇明《本色之美》)
    419
、生命的意义
   
生命是美丽的,人因生命而高贵;生命是令人敬畏的,生命给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是一个一维发展的过程,其逝去了,消散在了渺渺的苍空,也就永远不会复归;生命是崇高的,我们每一个拥有生命的人都有理由也有必要使我们的生命变得高尚,变得有价值,不白活一回
            
2004年第十二期《师道》佚名《学校:请给学生留点阅读生命的时间》)
    420
、教育如果缺少了生命气息
   
有一篇文章说:良好的给于给受教育者带来的是精神的荡涤与洗礼,灵魂的震撼与超越,人性的唤醒与回归,情感的滤沥与纯化。教育在本质上是对生命的塑造与构建,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途径为一个人认识其生命的崇高与独特价值而提供一种有效的刺激与辅助,进而使其达到自我顿悟,最终能够生命赋予他的使命而使使命变得充满意义。使命教育,就是教育的本,教育的根。如果教育缺少了生命气息,只剩下了干瘪单调的知识传授,只剩下了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把整个教育简单化为单纯的知识灌输,使整个教育只剩下学习,学习,再学习,而且学的还仅仅只是考试的,那是何等的悲哀啊,那是对教育这个神圣名词的亵渎与玷污。
          
2004年第十二期《师道》佚名《学校:请给学生留点阅读生命的时间》)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八十六
    421、学习对教师的意义
   
教师如何看待学习,平时如何实施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教师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有学会学习,才能胸中沟壑万千;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口中旁征博引;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学会创造性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进而促成学生的发展。这样的学习是一个持续而长期,甚至相伴一生的过程,生命不止,学习不息。
                            
2004年十二期《师道》闻海鹰《教师为谁终身学习》)
    422
、老师若不敢直面自己的不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不足,这本是正常现象。关键是我们的老师总是以一副先知先觉的圣人模样,在学生面前故作高深,所谓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牢固地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似乎自己就是知识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导致我们不敢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探讨、合作、互助、学习。倘若把自己的不足暴露出来,就觉得影响了老师的尊严,削弱了老师的威信。这样做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敢直面自己的不足,不仅会导致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危机,老师的人格也会受到怀疑,而且老师固守着自己的,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最终要成为落伍者。
                   
2004年十二期《师道》梁增红《如果你不懂,就坦率承认吧》)
    423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唤醒,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而不是以我之昏昏使学生也昏昏;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激励学生向上的热情,而不是限制;教育的本质在于陶冶,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而不是讲大道理;教育的本质在于养成,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情感品质,而不是一味地提要求;教育的本质在于开发,开发学生无尽的潜能,而不是泯灭学生的灵性、个性、天性。
                 
2004年十二期《师道》梁增红《如果你不懂,就坦率承认吧》)
    424
、要张扬生命的主体意识
   
小鸡在蛋壳里孕育了生命,当它的生命成熟的时候,它就会自己破壳而出,然后是奋力地挣扎站起来。企鹅妈妈教企鹅宝宝游泳的时候,是把它扔进大海里,任凭海浪的冲击,自己去体验游泳的技巧。海龟孵化出来,它要靠自己的力量游进大海,历经艰险与磨难,然后才能走进生命的历程。这说明生命具有主体意识,生命是靠自己完善的。我们的老师总是不放心学生,这个不教学不会,那个不教也学不会,就像多嘴的老婆婆,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殊不知学生听腻了,早已反了胃口。
        
2004年十二期《师道》卢沃灵  叶兆源《树立生命意识  建构课堂教学》)
    425
、必须追求有深度的阅读
   
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追求一种有深度的阅读,因为阅读有价值的文字,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过程,是一种美学修养熏陶的过程,是一种人文情怀的养成过程,也是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一个人如果不经过一段艰苦的阅读历程,想要达到必要的思维深度将是极其困难的;如果一代人均是如此,文化便无法有效传承。抽空了文化内核的时代,其发展也将失去方向。
2005112《教育文摘周报》郭之纯《当心被浅阅读过滤掉文化营养》,原载20041216《中国青年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0 13:28:27编辑过]

TOP
19#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八十七
    426、要做好后教育工作
   
人们常说,教师是园丁,园丁的职责不仅在于种花植树,更重要的是做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也是这样,重要的不是要发现学生的错误,而在于发现错误后要做一系列扎实的挽救工作。……然而现实的情况则正好相反,我们更多看重的是事中的教育,而对事前和事后的教育则往往被忽略。课堂不守纪律,老师会大发一通脾气完事;作业未交,训斥一通或罚做几遍,过后作业依然不交;书未背熟,罚站一节,再无任何补救;做错一件事,一纸检讨或保证书便了事,再无下文。这也许就是当今许多老师在学生中没有威信的主要原因。
          
2004年四期《中小学班主任谋略》刘汉青《如何做好后教育工作》)
    427
、教育引导生命进入新天地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也是生命自主、能动发展的过程。从这一高度出发,教育就是要保护人的天赋,保护人的自主意识,保护人的创造个性,保护人的完整人格。就是说,教育应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促使人的生命走向更加、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引导人的生命进入实践、创造、发展的新天地。
            
2004年二十一期《人民教育》许序修《让教育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
    428
、建立新的教学思维方式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一定要适应学生生活世界的发展,在教育哲学的高度上,建立如下新的教学思维方式:在统一中体现自由,在自由中体现统一;在追求共性中张扬个性,在张扬个性中追求共性;在多元中实现一体,在一体中体现多元;在平衡中倡导卓越,在卓越中追求扩大;在合作互动中力求自我优化,在自我优化中实现沟通共赢;在运用实践中追求理性建构,在理性建构中实现个体价值;在主体中体现客体,在客体中体现主体。真正把教育教学视为人的生命活动,使之产生一种引发兴趣、好奇,促进思考、探究的巨大的生活力量。
    429
、全体学生的发展
   
学校的责任不仅在于使每个学生都确立为社会、为他人、为自我创造幸福的信念,获得为世界、为人类创造幸福的能力,而且还应使每个学生在学生时代享受生活的幸福,体验生活幸福,进而使他们热爱生活、关注时代、向往明天、奉献社会。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人类的希望所在、社会的灵感所在、创造的星火所在、幸福的价值所在、美好的标志所在。
           
2004年第二十一期《人民教育》袁炳飞《让师生都成为幸福生活的人》)
    430
、教育者自身的发展
   
教师应是社会发展中真正的觉悟之人,是关怀中人、责任中人、事业中人,他们是思想者、创造者、博爱者和先行者,他们既是一个历史学者、心理学者、社会学者,又应当是一个生活的幸福者、成功的学习者、快乐的创造者。他们应为社会所敬仰,站在社会的前列。他们的伟大在于对学生由衷的关爱,对社会发展的人文关怀与科学把握,在于对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与特点的关注与研究,在于对教育时空和教育策略的创造与优化。
            
2004年二十一期《人民教育》袁炳飞《让师生都成为幸福生活的人》)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八十八
431、什么样的学生称得上优秀


什么样的学生称得上优秀,什么样的作为算得上成功?哈佛大额名誉校长陆登庭教授认为,要成为哈佛的学生,光学习好是不行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开创新天地的创造性;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看他是否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单关心自身专业领域是不足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关注其他方面的广泛兴趣。
                        
2004/1/21《教育文摘周报》《美国高中生中的成功者》)
    432
、最后一课
   
一位师范毕业的老师,始终记得629自己离开师范学院的日子。
   
多年以前的这一天,他们刚开完毕业典礼后,班主任赵老师就嘱咐他们去收拾行李,告诉说自己要去市里开会,要他们收拾好行李后到教室等他,他要上最后一课。
   
那年赵老师已经64岁,过了今天,他就正式退休了。下午三点多,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紧接着就是电闪雷鸣。这么长时间了,老师还不来。有人问:老师会不会不来了?”“不会的,老师给我们教了三年课,他可从未缺过课。有人答。
   
老师来了,老师来了!看到老师慢悠悠地爬上了楼梯,我们立刻坐直了身子。满身泥水的赵老师走了进来,他踏上讲台的第一句话就是:同学们,对不起,我迟到了!接着,他像往常一样,面带微笑开讲:同学们,这是你们师范三年中上的最后一课,也是我上的最后一课,因为明天我就正式退休了。老师虽然微笑着,但我们分明看到他笑得很勉强。他用手使劲撑着讲台,显出了无法掩饰的痛苦的神情,而他又在极力掩饰这种痛苦。
   
接着,老师转过身 ,用楷书工工整整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老师的四心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踏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了,我希望你们都能做个好老师,做个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与事业心的好……“话未讲完,老师便从讲台上一头栽倒下来。顿时,鲜血混合着雨水从赵老师的额头上流下来。
   
很快,救护车就把老师拉走了。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踏上了回家的校车。在学校门口,林副校长拦住了我们的车,把情况告诉了我们:老师被学校派去参加市里的一个学术研讨会,在回来的路上,遭遇暴风雨。为了赶上给你们上最后一课,他骑着自行车冒雨往回赶。在快到学校门口的拐弯处,他被一辆出租车给撞倒了。他连一句埋怨的话都没有讲,就硬撑着爬了起来,扶起了被撞坏的车子,一瘸一拐地踏进了学校的大门。他那么大年纪,完全可以不上这最后一课,也完全可以等雨停了再赶回来。同学们,老师是在右小腿骨折和断了一根肋骨的情况下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啊!说着说着,林副校长竟像孩子一样,扒在车门上呜呜地哭了起来……“老师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让我把最后一课的内容给你们讲完。同学们,记住你们的老师,记着老师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的内容: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与事业心的好老师。当时,全班同学个个泪流满面。                                                            2004/1/19
    433
、 德育的悖论
   
小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大学生却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概念模糊,从小就接受了最高目标的教育,长大了却连一个公民的最低要求都不甚清楚,还何谈爱国?这是教育的悖论,然而又是不争的事实。
                                 
2004/1《班主任之友》周高辉《缘何种瓜得豆》)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八十九
    434、孩子就是孩子
   
孩子就是孩子!一知半解、道听途说得来的只言片语容易使他们迷信而困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单纯、好奇、偏激,一旦认为教育者或者教科书展现给他们的不是一个全面真实的世界,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甚至怀疑一切,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2004/1《班主任之友》周高辉《缘何种瓜得豆》)
    435
、有梦就去追!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是起点,过去的都已经过去,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


(摘自赵公明讲学稿)
436
、德育的想法和做法幼稚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是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了。我们面对的是新生一代,可德育工作还在沿袭几十年一贯的方式。希冀搞两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就能使学生爱国,搞两次捐助活动就能培养学生的爱心,组织两次环保的征文就能使学生爱护环境,签两次名、宣两回誓做文明人就能使学生讲文明……我们的做法是否过于幼稚?
                               
2004/1《班主任之友》周高辉《缘何种瓜得豆》)
    437
、教育意图要不露痕迹地融合于教学与生活中
   
人的德性不是暴风骤雨般的运动可以一蹴而就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者要针对学生的心理,把教育意图不露痕迹地融合于教学与生活中,让美与丑的概念逐渐内化在孩子们的心中,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崇尚真善美,就会为假恶丑痛心,并把这些意识逐渐地、不自觉地变成自己的行动。打开水龙头,没水,顺手把水龙头关上;打开电灯开关,没电,顺手又把开关关上。这些条件反射似的、不假思索的、一气呵成的动作,只有把节水节电意识内化成习惯的人才能做到。
                               
2004/1《班主任之友》周高辉《缘何种瓜得豆》)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九十


438、爱心救助的真谛


 爱心捐助,其目的一是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二是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善良和爱心,但这样的活动常常让我们搞变了味。关爱贫困孩子的前提是必须维护他们的平等和自尊,纽约州立小学救济那些穷苦孩子的原则是:不能让那些穷苦孩子感觉到他们在接受救济,因为救济的最高准则就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关爱是浓浓的,却又是悄然无声的。而我们是受助者感觉获得的不是帮助,二是施舍;不是温暖,二是寒冷;手里捧着钱物,心里却在流血。那捐助者呢?由于捐助的方式多是搞摊派,甚至利用儿童爱攀比的心理,对捐得多的孩子竭力表扬,因此表面看来是轰轰烈烈,实际上捐助者中隔岸观火无所谓着有之,囊中羞涩无奈者有之,居高临下施舍者有之。这样的捐助活动很难谈得上真正地付出爱心,因为只有没有劝利引诱的行善才是真心行善,只有自愿的付出才闪烁着爱心!


2004/1《班主任之友》周高辉《缘何种瓜得豆》)


439、使知识游弋在现实生活的河流中


如果教师的课堂讲授照本宣科,对知识斩头去尾,让知识变成风干的逻辑经络,必然会败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那些高明的、优秀的教师,总是设法使知识游弋在现实生活的河流中,让学生易于感受和领悟。这样的课堂教学如风行水上,使人流连忘返,学生在愉悦和谐的互动中,知识建构了,能力也生成了。
                               
2004/2《教师博览》张峰《教育是流线型的》)
    440
、教师需要具备一些实在的本领
   
教育工作其实是一种设计。要想设计精彩美观,教师需要具备一些实在的本领。首先是一种雍容的心态。这种心态既赞赏优秀,更呵护弱者,又包容、感化学生的错误,同情并帮助学生的学习困难。其次是创造的机智。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内容,不同的时间和场合,需要不同的教育策略。孤立的学科知识,抽象的逻辑演绎,深奥的科学道理,需要巧妙的情景创设和动人的情感激励。三是渊博的学识。不但有本学科和相邻学科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还要有对这些知识的明确见解和价值判断。
                                    
2004/2《教师博览》张峰《教育是流线型的》)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九十一


441、珍惜人生的有效期限


越是害怕时间消失的人,他们的脚步走得越远,生命的半径越大;越是觉得时间过剩的人,他们的脚步越是容易被心灵的框框束缚,拥有的世界就越小。
                     
(摘自2004/2《教师博览》游宇明《珍惜人生的有效期限》)
    442
、创造中国教育奇迹和辉煌的,只能是中国人。
   
办学理念:教育民族化。学校教育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走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教育之路。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培养有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具有国际意识和创新精神、胸怀祖国的世界人。


(赵公明讲学稿)
    443
中国有五十几年没有战争,四十几年没有不可战胜的自然灾害,三十几年没有文化浩劫,有二十几年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但中国在人文、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没有出现更多的世界级的领袖,中国的教育肯定有问题!问题在哪里???中国没有自己的教育科研。


(赵公明讲学稿)


444、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学生适用,对教师也适用。对学生,鱼是知识,渔是掌握知识的方法;对教师,鱼是职业需求的满足,渔是满足职业需求的能力,职业需求是报酬与价值的体现,满足职业需求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


(赵公明讲学稿)


445二十一世纪是人类觉醒的世纪。我们所享受的物质生活远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年代都宽裕,但更多的迹象表明,我们的内心却过得不快乐。收入越来越多,竞争的压力却越来越大;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紧密,关系却变得紧张与冷漠;越来越多的安全防盗措施,大家却变得越来越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楼房越来越高,心灵和视野却越來越窄……”(赵公明讲学稿)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九十二
   
446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劳动能够给自己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把自己引导到从事一些教育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摘自赵公明讲学稿)


447重复容易疲劳,被动产生痛苦,唯有创造,才能幸福并快乐着!


教育是一个创新的天地,思考学生的个性,分析教学内容与组织方式,考虑学习方法与教学策略,在生活中反思这些内容,会发现这里有收获和发现,有欢乐和痛苦,是积累而不是重复,这样才能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


(摘自赵公明讲学稿)
    448
痛,是生命的真实,是生命的本真的感受和体验,如果我们没有痛,那么我们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如果我们痛,但我们又不快乐,痛就失去了本真的价值;毫无疑问,一个命题正确性是不要证明的:痛,其最大的价值就是快乐着!痛,就应该快乐着!这是智者自觉的选择。


(摘自赵公明讲学稿)


449人类有了反省,就有新的哲学结论:过去我们曾以地位、财富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现在我们看重的则是是否快乐。是否能得到内心的平静。


(摘自赵公明讲学稿)


450、清心可以开朗,寡欲可以无忧,单纯可以喜乐,追求就能卓越……

(摘自赵公明讲学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0 13:29:10编辑过]

TOP
20#

 

451面对21世纪,无论是作为中国人,还是人类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抬起头,面对明天未知的黑暗,拥抱着太阳的照耀,这是创造性勇气的问题。如果我们蹲伏在一堆煤火前面,那是于事无补的,这是我们的后人不允许的。


(摘自赵公明讲学稿)


452显然,一旦真正的新智慧从源泉中进入我们的精神,我们就会真正地高兴起来。那就没有人,没有什么东西能让我们再度陷入痛苦。因为我们注定将获得新的满足,我们因为一种新的、刚刚出现的动态完善的智慧而变得更丰富。如今,我们常常无精打采地在门口徘徊,寻找能拼凑我们生命的材料...。其实,配额就在我们体内,我们早就可以开始了。智慧的玫瑰已经扎根在我们的心里,她最终将在绝对的天空中放射出奇异的光辉。只要她在我们体内孕育,一切艰辛都是快乐。如果我们不能等待智慧玫瑰在发芽,那么,阵痛、生育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那不过是阵阵新的、奇特的欢乐。


(摘自赵公明讲学稿)


453让你独特的天赋和潜能,尽情地发挥出来;让每个美丽的梦想得以成真;让优质的生活得以实现;让生命的阴霾成为过去;让自己活出创意的人生。


(摘自赵公明讲学稿)


454研究——让教师自己幸福着。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就没有创造,就没有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就不会对教师工作发生兴趣。不去研究、积累和分析事实,就会产生一种严重的缺点——缺乏热情和因循守旧。重复就会让教师觉得枯燥、单调乏味,就会失去教学兴趣,学生也会因此而失去学习兴趣。


(摘自赵公明讲学稿)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九十三
    455
、传统教育遭遇尴尬
   
年龄稍长的人可能有这样的记忆:一个雷锋的故事能召唤孩子们追求高尚,一本《红岩》能激励孩子们景仰先烈,一个《收租院》能感动得孩子们泪流满面。多么单纯么孩子!多么质朴的年代!那时候追求真善美成为一种时尚,痛恨假丑恶成为一种风气。在那个年代里,教育就是神话,孩子们像一张白纸,给他们画上什么颜色就开什么样的花。
斗转星移,时光不在。你再动情地对孩子们讲雷锋叔叔的故事,学生会笑你傻帽;你说江姐伟大,他们崇拜的却是影星。通常是台上慷慨激昂,台下无动于衷;台上庄严肃穆,台下嘻嘻哈哈。在这些无忧无虑的孩子们面前,我们的教育已不是神话,而变成了笑话。传统教育遭遇尴尬!
                               
2004/1《班主任之友》周高辉《缘何种瓜得豆》)
    456
、交友促进步
   
与高尚的人做朋友,你会收获高尚;与勤奋的人做朋友,你会奋起努力;与学识渊博的人做朋友,你会收获知识;与追求卓越的人做朋友,你会加快前进的脚步。
                   
2004年二十四期,《人民教育》胡久红《多样生活,启迪人生》
    457
、生活是一杯美酒
   
生活是一杯美酒,香甜苦辣尽在其中。教师的教书生活日复一日,每天都在细细地品位这杯酒的滋味。
                  
2004年二十四期,《人民教育》胡久红《多样生活,启迪人生》
    458
、唤醒教师的童心
   
童心,是对万事万物的敏感与惊奇,是对生活世界的天真与激情,是对人生生命的想像与梦想。反思我们的教师,是否也应该有一些孩子的好奇心、惊诧感?而不是对什么都是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不仁。问问我们的教师:今天是否还有对自然的热情?是否还有对生活的渴望?是否还有对教育的憧憬与向往?
                    
2004年二十一期《人民教育》张华《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459
、升腾诗心
   
夕阳秋千组成一个句子。一个学生说:秋千在夕阳下摇晃。老师改为:夕阳在秋千上摇晃。仅仅改动了一个词,仅仅改动了一下词语的次序,一种与众不同的旋律悠悠然飘扬在课堂之中。教学对学生的引导,要有将学生推入思考之中的力量,促使他们在学习的改善、尝试和冒险中建构内心的生命之帆。
                  
2004年第二十一期《人民教育》张华《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460
、对宽容的形象诠释
   
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
                              
2004年七期《师道》梁修影《让师爱充满宽容》)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九十四


461、幸福的定位


如果把幸福定位在物欲的满足上,那么,他的一生将充满苦恼。任何人的物欲都不可能满足,而且,某种物质一旦满足,幸福感也随之消失。如果能以精神的充实为幸福,那么,他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创造出幸福来。
                                   
2004年七期《师道》沈善增《幸福的定位》)
    462
、保存一颗种子般的心灵
   
当山重水复,当冰封雪冻,当绝境压顶,要保存一颗种子般的心灵。企盼阳光穿透黑夜,企盼春意盎然,企盼鲜花灿烂……拥有信心的种子,就会盛开生命的花朵;拥有信心的种子,就会撷取命运的花香。
                         
2004年十一期《师道》澜涛《保存一颗种子般的心灵》)
    463
、让我们的教学成为学生生命的摆渡
   
人因为梦想而伟大,人因为浪漫而神圣,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活的诗意吧,让我们的教学成为学生生命的摆渡吧!
                     
2004年二十一期《人民教育》张华《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464
、给学生一个台阶
   
面对犯错的学生,我们不要用粗暴与野蛮的态度急于去批判、挞伐、惩处,而应该冷静地对待,用爱心与智慧给学生一个走出错误与尴尬的台阶,呵护他的自尊,让他感受到教育的宽容与善良。
                              
2004年十一期《师道》洪天慧《给学生一个台阶》)
    465
、给学生台阶的神奇效果
   
给学生一个台阶吧,一个善解人意的台阶就是一粒真诚的种子,而所有真诚的种子都一定会有用翠绿春天回报大地的时候。
                             
2004年十一期《师道》洪天慧《给学生一个台阶》)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九十五  
    466
、自己心中要坚定
   
如果是真理,就别管是谁说的;如果不是真理,管他是谁说的!自己心中要有坚定的信念,明确是非的判断力,要心无旁骛,善于将可能引起忧思苦恼的事物弃掉;不让它干扰自己的身心和前进的脚步。
                   
2004年十一期《师道》段玉荣《由几则动物实验报告所想到的》)
    467
、健康是基础和保障
   
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的追求、憧憬、诱惑,但最后你会发现,健康才是你所有美好追求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如果没有了健康,生命就成了痛苦无奈的延续。一个在痛苦中挣扎的生命,拥有的东西再多,也会暗淡无光。
                
2004年十一期《师道》段玉荣《由几则动物实验报告所想到的》)
    468
、智者的选择
   
那些经过时光无情的淘洗,依旧光灿如新,亦或散发出更加夺目光芒的作品称之为经典。用有限的时间亲近大师们的经典力作,无疑是智者的选择。
                             
2004年九期《师道》《我之学习观的栏头语》)
    469
、学校的教育管理重要的内容
   
学校的教育管理重要的是提升教师的生活质量,即教师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学校应该使教师在读史中明志,研哲中晓理,品文中传道,嚼诗中冶情。学校应该使教师进行人文与科技的对接,经常提着《小桔灯》,经常漫步于《荷塘月色》中,也要能品味牛顿、虎克的灵光和执着;经常捧着元素周期表,经常揣摩DNA双螺旋结构,也要能咀嚼雪莱、拜伦的忧伤和欣喜。
                      
2004年九期《师道》梅首文《教育应使人有质量地生活》)
    470
、学习,学识和智慧的巨大作用
   
学习是最明朗的,最坦然的,最快乐的,最健康的,最清爽的,最充实的;学习后的学识是高山,是大海,是天空和大地,是弥漫无边的风,是青草和花朵,是永远的郁郁葱葱,是永远唱不完的歌;学习和学识后的智慧则又是永远的微笑,是无言的矜待,是君临的自信,是白云的舒适和秋水的澄清,是绝对的不可战胜、不可屈服。学习、学识、智慧,无论是正在追求中,还是已有小成还在求索中,这本身就是一种有质量的生活,且不谈将使人的生活更有质量。
                     
2004年九期《师道》梅首文《教育应使人有质量地生活》)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之九十六
    471
、给孩子以一个改过的机会
   
每一个孩子都会有缺点,每一个孩子也都会犯错误。对这,老师大都能轻易的分辨出来。但分辨出来之后,请不要急于去评判、去断定、去挞伐、去惩罚孩子的错误,粗暴地践踏孩子的自尊,而不妨不着痕迹,小心翼翼地触及,去教育,去修正,给孩子以一个改过的机会,为孩子保留自尊的空间,留下选择的余地。
                             
2004年九期《师道》黎有龙《不说破的教育智慧》)
    472
、高质量教师的界定
   
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
           
2004年五期《教师之友》刘定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九个命题》)
    473
、教师应该做世界人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如果每位教师没有一个健康的、成功的、幸福的、充满乐趣和智慧的人生,又何谈教师的专业发展,何谈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富有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具备远大眼光和胸怀的世界人
                 
2004年五期《教师之友》魏星《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专业发展》)
    474
、教师成长的条件
   
教师的成长需要激发教师的内在的精神力量,需要教师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具有蓬勃的教育激情,具有温馨的教育情怀。
                  
2004年第五期《教师之友》魏星《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专业发展》)
    475
、闫学《我是一个奔跑的孩子》
   
我是一个奔跑的孩子、、奔跑是一生的最爱、、也是唯一的目标、、每一次停泊、、意味着另一次的起航、、每一丝眷恋、、遗落在奔跑的路上、、我跑向丛林、、在每一棵树上留下目光、、炽热的目光永远执著、、充满诗意、、我欣然拥抱风雨、、也拥抱荆棘、、但决不会交出信仰、、决不会交出你、、我跑向草原、、为那一缕清风、、那一抹远山、、那一束纯净的阳光、、也为那些白色的羊群、、赶着羊群的姑娘、、如果有一天、、你没有看见我、、奔跑在路上、、请不要忧伤、、汗水滋长了双翼、、我已经选择了飞翔。
                            
2004年五期《教师之友》闫学《不停奔跑的孩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0 13:29:48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