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再读《科学究竟是什么》 [复制链接]

21#

 

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


一、科学的求真性质决定了观察的核心地位


二、科学的观察是一种客观、理性的活动


为了能更好地进行交流,科学家们要求在进行观察记录和编写调查、实验报告时,尽量避免主观性的、情感上的东西的参与。


观察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所观察的主题和变量要少


2.强调观察记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描述是解释的基础;描述是证据;解释是观点。


要通过孩子们进行有结构的活动以后直接得出观察结果,不能不顾事实胡编乱造,不能把解释当成事实,也不能将推理的东西当成事实或别人说的东西当成事实。


让孩子们学会观察,而不是记住一个没有通过观察的、现成的知识。


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推理或想象多于事实,或者说解释多于事实。


如:“被压缩的空气”一课,孩子们自己活动的时间很短,大多数时间放在了教师给出的两个问题的讨论上:“气打得多球就变硬,球的弹性就好,这是为什么?”这是解释,不是观察。无论从这节课学生解释的内容看,还是前人对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看,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是难以进行没有足够观察活动基础的科学解释的。


进行正确的观察和记录,应该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点。


因此,教师在科学课的探究活动中或活动后的讨论中应多问:“证据呢?”“根据呢?”而少问“为什么?”因为孩子们解释错了,你的纠正也没有什么意义,即使他们记住了你的正确答案,看起来是增加了科学知识,但可能失去了更多的东西,那就是科学结论依靠观察,而不是道听途说。


小学中低年级的科学课,应多进行观察,少进行解释。


3.观察活动要突出科学原理


观察不是为了记忆知识,也不仅仅是学会技巧,而是为了理解科学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如在让孩子们制作降落伞、使用降落伞的活动中,制作技术的需要学习的,但同时,对于科学课来讲,更重要的是认识空气的存在。


要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反复观察,深入体验降落伞的特性。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制作、观察和沉思,而不是教师的表述,才能让孩子们真正领悟到空气。


4.讨论是获得正确的观察结果的重要步骤


讨论要在充分的观察、实验活动之后。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TOP
22#

和花儿的感觉一样,有时科学教学理论感觉很先进,但用在实践教学上,是比较难的,就是教学的开放性,我们必须把握好教学的节奏,适度,不然我们连教学内容也完不成。
TOP
23#

 

科学离不开逻辑


一、常见科学逻辑的类型


1.归纳法


通过多次数的重复观察,并得到相同的观察结果,然后将这一有限次数的观察结果推论到无穷多次或今后任何一次的观察结果。


2.演绎法


与归纳法相反的思维方式,即从一般到具体。


“三段论”


如:所有的昆虫都有6条腿。


蜜蜂是一种昆虫。


所以:蜜蜂有6条腿。


二、其他派生的逻辑推理


反证法


类比法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整个活动过程要逻辑简明


2.不要夸大发散型思维的作用


如果一节课充满了发散型思维的语言、问题、活动设计,则很难说是一堂典型的科学课,至少不是成功的科学课。


发散型思维为主导地位的课的特征:


第一,概念目标太多、太杂,而且不能形成概念体系。


第二,没有清晰的统一的概念体系层次上的教学目标,仅停留在对自然界的神秘主义好奇心层次上。探究内容与科学原理不相联,思维能放不能收。


在科学课上,在提出假说方面应鼓励孩子们“发散性提问”,更重要的应该鼓励学生有根据的提问。不要鼓励跳跃性的结论、中间有断裂的结论。


3.排除不合逻辑的信息


学生的错误概念和术语要及时纠正。


4.注意常见的逻辑错误


 


科学离不开逻辑,科学课的核心目标,是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可靠的证据去解释世界。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TOP
24#

 

在科学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的手段


在科学课上正确体现人文精神的手段多种多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经验和知识结构。


1.重视科学概念体系中的人文意义


如:“运动与变化”概念体系告诉我们,世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静止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一个落后的个人、集体、国家,会在一定条件下向好的方向转变。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孩子说过谎,以后就不再信任他,不要为自己的荣誉或过错背上包袱。


2.科学史、科学家故事的运用


能够让孩子们理解近代科学发展是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并从中领悟一些构成人的修养的东西,如当孩子们知道亚里士多德都犯了观察上的错误的故事后,对今后养成尊重事实、亲自动手做一做、验证一下的态度是非常有利的。


将科学史料引入课堂,将科学家们的具有传奇色彩和趣味性强的“故事”展示给学生,无疑会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阿基米德在浴盆里发现了浮力定律后,大喊大叫着跑上街道,赤身裸体地告诉每一个人他终于发现了;牛顿在一个炎热的午间躺在一棵苹果树下思考行星运动的规律,结果一个熟透了的苹果掉下来打中了他,使他茅塞顿开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在外祖母家度假,有一天他偶然发现烧水壶的壶盖被正在沸腾的开水所掀动,结果发明了蒸汽机……等等,这样寓史于教、史教相融的教学形式,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的“幼稚”,不再认为科学是从一些天才的头脑里蹦出来的,从而拉近了学生与科学家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究客观世界的浓厚兴趣。


 3.情境教学的运用


生动、自然、贴切的情境可以引起孩子们对认知对象的认同感,给教学内容赋予生命的意义,从而促进孩子们将自己的经验世界与认知对象发生互动,使“同化和顺应”过程得以顺利完成。


4.通过合作与讨论培养科学的人文精神


不鼓励“热情高涨”,要注意对落后学生的鼓励,注意对不尊重别人观点的言行的纠正。


5.教师优美的语言和充满爱心的态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科学课虽然讲究运用科学术语,但不可能每句话都是科学术语、科学理论,而且我们讲解时还需要比喻、类比、幽默等语言表达方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6 14:14:06编辑过]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TOP
25#

我最近也在慢慢研读中   体会很深!
做有意义的事!
TOP
26#

以下是引用妙不可言在2012-10-6 15:17:00的发言:
我最近也在慢慢研读中   体会很深!

一起学习!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TOP
27#

 

什么不是科学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针对目前的教学状况,建议:


1.减少科学课上的非科学语言


第一,尽可能用专业术语。


如植物不能叫“花”或“树”;鲸是哺乳动物,不要叫“鲸鱼”;不要把小生命都叫“虫”。教师在课堂语言中注意区分以下词:


物体与物质、结果与结论、实验与试验、发明与发现、证明与说明、综合语归纳与概括。


第二,要讲究用词准确,而不是生动


当数据资料不充分而又要得出结论的时候,必须要用“也许”、“可能”、“大致”这样的词,但如果是肯定的结论,则不要模棱两可。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是一个学生的发现,而其他人不能认同或还需要重复实验去证明的话,这时的实验结果记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加上时间、地点或实验人的状语从句,如“从今天的实验看来……”“根据李明的观察……”


第三,要讲究用词的客观性,而非情感性


在科学课上对学生发言、操作的赞扬要用“正确”、“好主意”、“也许有道理”,而不能用“真漂亮”、“很生动”的情感性评语,也不要对学生用“很聪明”等人格上的赞扬,应就事论事,如“李明同学又发现了一个现象。”


第四,不用拟人化等幼稚的语言。


 


2.坚持科学家的科学观


3.强调可重复性,消除神秘性


让每个孩子都能重复做同样的实验、得出同样的结果。


要让孩子们做重复观察的练习,如观察树叶,不仅观察一片树叶,要观察十几张、几十张。也可以让一个组按照另一个组的实验报告,重复其实验,看看是否可以得出同样的结果。还可以有意问孩子,刚才的实验结果,明天或一年以后做会有什么不同。


4.防止非科学教育目标喧宾夺主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TOP
28#

 

书中还有很多精华,我来不及消化和吸收。好书如香茶,要多品尝、多体味,以后我会更多地品味这本书,慢慢消化和吸收。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TOP
29#

《科学究竟是什么》是科学老师必须要面对的话题,


因为教师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只有这样,科学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

TOP
30#

这一问题的思考是没有尽头的,因为还在不断发展和进化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