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嘉兴区02号海风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1#

年轻的代价

                   ——哪里跌倒哪里爬起

 

这次上课的教案是前一天晚上修改的,这样的变故一下子让我感到了不小的压力,虽然努力的进行着自我的调整,让这些因素尽量不要影响到我课堂表现,当我在凌晨三点整理好第二遍教案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要保持一种好的状态进入明天的课堂,这些变故不可以影响到我的,我能调整好,相信自己,不断的给自己打气,反而自己的身体让我有点儿担心,不知道能否撑下去,要命的咳嗽(在此前就咳了一个多星期,来杭之前不知道吃了多少药都不见好转,到杭州那天晚上由于咳嗽的厉害,在晚上又到住的宾馆对面的药店里买了一瓶川贝琵琶膏和一些含片,第二天一个朋友又送我了一瓶止咳的药水。),希望它不要带进我的课堂,但这个我无法控制的。为了能使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上课状态,那晚是迷迷糊糊的睡了那么一会儿,在早晨5点左右起床时感觉精神状态还不错,走到阳台试教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要在我的课堂上增加一个和台下老师的互动环节,从今天的结果来看,我这样的想法显然是画蛇添足了,因为这样的互动很牵强,何况这是一节有评比性质的公开课,不是一个“晚会”,我的设想一开始就错了,而且是错的一败涂地,为此而付出了高额的代价,给评委老师留下了一个“忽悠”听课老师的专家的印象,从而可能产生一些反感。这也许是本次失败结局的原因之一。

在整堂课上,为了维持这种要的状态,我努力的坚持着,当我自信十足的带着很高的期望走上了这个“舞台”,我心里十分清楚,我有自己独特的课堂风格,希望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的表现出来,怀着这样的一种心情,我开始了今天的“表演”,一开场就不是很顺,电脑的连接问题,让我措手不及,直接影响到我好不容易调好的状态。也正是这个变故,我忘了本来打算好的计时,结果没能把握好课堂的时间,出现了拖堂,这也许又是失败结局中的又一个因素。(课后一些专家和我私下交流的时候,也给我指出了这个问题,这样的评比课,拖堂是很忌讳的,何况我推了那么久。)这个教训又是深刻的。不过话说回来,当时的情景我完全融入在课堂上,课后有人对我说,报时的老师提醒了我三次,但我回想起来,就听到两次,而且这两次间隔很短,第一次,很轻,我没听到,这又能怪谁呢?要怨也只能是自己,戴着手表,却忘了它的功能,在以前这样的公开课中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次到底怎么了?我问自己,或许是太想上好这堂课了,加上前一天休息不够,注意力还是受到了点影响。

想把课堂当成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和我共同演绎课堂的精彩,以这样的想法来诠释我的课堂,从今天的结果来看,我又做过了头——“过度”了,课后影子就对我说,今天的你的投入太多了,太兴奋了,如果拿出78份这种状态就很好了,但是你今天表现出来的是10份的这样的状态。这样的课堂表现就是你和学生的位置发生了颠倒,在课堂上出现了多次强学生发言的情况,很多的时候只允许学生说一半,正是由于太想表现了,结果吞下了这个青涩的“苹果”教师太过强势,这就是专家在课后的一个评价。这应该是本次失败结局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此外今天的着装也一定程度影响到了我,30摄氏度的天气,我穿的是一件长袖的T恤,结果一上课,就满头大汗,准备的湿巾一节课下来也差不多用完了。还有今天的衣服款式的选择也有点问题,太过休闲,给人一种不沉稳的感觉。何况在课堂上我的表现不是很沉稳,这样的映衬反而显得更加突出了。

综上所述,一堂课文的成功和失败都是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结果来看,这次我失败了,当我品尝这杯失败的苦酒时候,我告诉自己失败并不可怕,那里跌倒,那里爬起来。何况我有这么多的朋友的支持,我不会因此而沉沦。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2#

聆听专家的声音——连线伯军老师有感
                

 

在昨天的电话中,老师对我的这次的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对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点改进自己在原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一、课教师的激情要适度。

在课堂上教师的投入,来带动学生的投入,教师不能做一个旁观者,而是应参与到整堂课中间去,和学生共同实验、讨论等,这是我一直坚持的想法,也在平时课堂上落实下来。,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这次展示活动中我的“表演”太过了,在语言上也太过夸张,反而冲淡了学生的思维,把原本有结构的课堂弄得支离破碎,给听课的老师感觉老师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孩子都在围绕老师转圈,这在今后的课堂中是万万要不得的,老师的指点是,要把握分寸,有一点就可以了,不要太过。因为课堂毕竟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永远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而不是我们教师。

二、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练。

教师是靠嘴皮子吃饭的行业,说教师不会讲话,不太会有人相信,而要把话讲好,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我们教师的语言更加的简练,而这些更需要我们平时注意积累和更多的推敲。这次失利给我的启示是:科学课堂切忌成为教师自己的个人秀,少一些演示性的东东,少一些个性张扬的语言,我们的课堂是学生的。这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要特别改进的地方。

三、教学设计要松弛有度。

在现实的科学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群群活生生的孩子,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性、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过程怎么会如老师课前所设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呢?因此,教师必须要以动态生成的观点来认识课堂教学,根据教学中的生成因素,随时能够接住学生抛过来的“球”,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教案应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

所以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要有弹性。由于教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各个教学环节的用时上难以预料,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对时间的安排要留有余地,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再随时调控。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3#

由《地动仪真的那么灵吗?》想到的

——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吴非先生在《地动仪真的那么灵吗?》一文中对被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张衡“地动仪”提出了质疑,认为“只要地震震感传到洛阳,“地动仪”上的八条龙含着的铜丸都有可能掉下来,未必能灵敏到“虽一龙发动,而七首不动””。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现代科技完全可以证实的事实,我们却从来没有对此提出过疑问,记得自己小时侯在历史课上见到古人如此伟大的成就,心中只有莫名的尊崇心理,却没有半点非分之想,“随着应试教育的蓬勃发展,这类质疑竟越来越不合适宜了,学生越来越相信书本而漠视探索与发现。”我不知道如此扼杀思想的教育培养出来的“祖国花朵”将来还可能灿烂开放吗?但庆幸的是新课该的春风又使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下面我就从一个普通的小学科学教师的角度谈
            
一些自己的看法:
            

 先来看一个事例(这是我去年参加省小学科学四下备课会上,我们科教版的主编章鼎儿老师举的三个事例)
            

案例一:第五公设的启发
                

过直线外一点只能作一条直线与他平行
                

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
                

有几个人不相信
                

最后创立了非欧几何学(黎曼几何学)
                

案例二:《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两盆液体,马铃薯在一盆里沉,一盆里浮。学生说:是盐水!
                

告诉大家,老师在课前确实放了盐
                

怎么来验证呢?验证性的实验
                

能确定老师的一杯水肯定是盐水吗?
                

是盐水吗?探索性的实验
                

烧水、溶解能确定是盐水吗?
                

科学的本质蕴涵在其中---证据、逻辑、质疑
                

“不能确定”是真正的科学结论!
                

案例三:《世界上真的有两片相同的叶吗》
                

书本上的内容,直接告诉学生。
                

但是学生不相信这样的结论。
                

学生提出来要找许许多多的叶子来验证!
                

老师满足了学生的愿望,跟孩子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最后真的找不到两张完全相同的叶。
                

老师的疑问:为了得到这个结论,花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值得吗?
                

这个结论的意义:
                

这个结论是属于孩子们的真正的科学结论!
                

这个结论所蕴含的价值远远超过知识!
                

这个结论包含着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态度
                

这个结论保护了孩子的科学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
                

    比如说,学生在温度计的认识中质疑,为什么玻璃管封了,液柱也能升?同样的内容在我们以前的常识课中也有,但是没有学生提出来过,但是,我们这些随着新课程成长起来的孩子就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会去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又如在四年级《导体和绝缘体》一课中,让学生检测身边的材料时,学生发现了同样是铁皮做的铅笔盒有些导电有些不导电,这是怎会回事呢?学生的探究热情很快被调动了起来,通过实验比较发现,原来是油漆在作怪,正是有了这样的质疑能力,我们的科学课才更加精彩分成。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是一个人优良创造品质的具体表现。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始于苹果落地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科学品质,但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4#

 
                

浙江省首届“新生代”课堂教学风采小学科学展示活动

                           
                    

     
                        
《了解空气》教学实录

 

 

执教: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中心小学(磻溪小学) 吴建伟(海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01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谁能知道里面是什么?
                    

筷子……
                    

师:能用什么办法知道?

生:摸
                    

生:让我看一看。
                    

生:一个空袋子。
                    

1013上课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用一些材料了解空气,好吗?
                    

生齐:好
                    

板书:了解空气
                    

师:老师有一个塑料袋,谁能帮老师抓一袋空气?
                    

大家都举手。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抓一袋空气,抓完了以后,大家可以玩一玩。每组有一个信封,里面有四个保鲜袋,大家抓一袋空气,用二分钟玩一玩,听到音乐声响起的时候,由组长收齐后保管好。
                    

学生玩保鲜袋,教师充分地参与在学生之间,与孩子们一起玩装空气的游戏,可以相互玩一下,你的空气送给他,他的空气送给你,想跟老师玩也可以,老师走过来跟我说一下。
                    

1017音乐响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师:刚才我们玩了空气,你肯定有很多发现想告诉下面没有玩的听课的老师?
                    

1:我发现了空气会流动,很像水。
                    

2:我发现空气它无色,无味,无形的。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无色,我装了一袋看看,没有颜色,
                    

 

3:没有轻重。
                    

师:你怎么知道的?
                    

3:抓一袋,抛上去,掉下来,放掉了,没有轻重。
                    

师:你有轻重吗?
                    

生:有。
                    

师:轻重是怎么知道的?
                    

生:称。
                    

回去称一下
                    

 

师:还有其他发现吗?
                    

4:空气是看不见的。是白色的。
                    

教师抓白色展开了一下
                    

师:老师也想玩空气
                    

矿泉水瓶里面装气球
                    

生:吹不大。
                    

展开充分讨论
                    

师:按组号拿,大家将瓶中的气球吹大。
                    

1025统计吹大气球的号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师:为什么有的吹大了,有的吹不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跟肺有关。
                    

2:瓶子底部有个孔的。
                    

1030大家再试一下,有孔的吹一下,让大家感觉一下。
                    

师:有什么感觉
                    

生:轻轻地感觉
                    

生:凉凉的
                    

师:是什么?
                    

生:空气。
                    

师:是他吹到瓶子里面的空气吗?
                    

生:是原来瓶子里面的空气
                    

师:设计实验来证明下,想想办法
                    

生:将瓶子放水里,再吹气球
                    

师:泡泡是谁变成的?
                    

1034刚刚我们吹大的是哪个瓶子?
                    

生:有孔的瓶子
                    

生:吐出来
                    

生:压出来
                    

生:露出来
                    

师:证明了空气能流动
                    

师:别亏待了
                    

生:空气出不去,就吹不大
                    

生:它的位置被空气占着,气球没有办法占它的位置。
                    

师:空气还要占据空间。
                    

师:能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真的能占据空间吗?
                    

看看老师准备的材料?杯子,乒乓球,注射器,号码
                    

师: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想到了来领取材料,想不到继续想,想到为止
                    

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1041音乐想起
                    

师:想不想展示给这么多老师看?
                    

1
                    

你用的是什么材料?——注射器
                    

然后——放进水里
                    

空气占据了什么地方的空间了?——空气占据了注射器的空间,
                    

所以——注射器里面是有空气的
                    

有泡泡——这个泡泡就是空气
                    

 

2
                    

这个杯子——是
                    

杯子也能做实验——是
                    

用杯子压住——有点点水
                    

杯子底有孔怎么样让水流进去——松开了
                    

水一点点流进去了
                    

  
                    

3

3

3

将纸巾放入杯底,倒扣在水槽中,没有湿
                    

一点点湿——怎么回事?——手湿了
                    

 

1047不让纸湿掉的实验,比一比,哪个组最快
                    

1049再请失败的一个组上台演示
                    

操作的过程,斜了——水进去了——跑出来了——会怎么样——水占据了空气的位置,所以进来了。
                    

你还有说什么——上来玩玩——乒乓球+杯子倒扣在水中,只有一点水
                    

到现在为止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很好
                    

吴老师给大家打98分,还有2
                    

空气是无形无味能够流动占据空间。
                    

 

酱油流的速度一样不一样,
                    

围绕漏斗的设计,主要是漏斗下嘴壁与瓶子内壁的缝隙问题,提出对漏斗的改进意见。
                    

 

浙江省首届“新生代”课堂教学风采小学科学展示活动

                           
        

     
                
《了解空气》教学实录

 

 

执教: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中心小学(磻溪小学) 吴建伟(海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01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谁能知道里面是什么?
            

筷子……
            

师:能用什么办法知道?

生:摸
            

生:让我看一看。
            

生:一个空袋子。
            

1013上课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用一些材料了解空气,好吗?
            

生齐:好
            

板书:了解空气
            

师:老师有一个塑料袋,谁能帮老师抓一袋空气?
            

大家都举手。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抓一袋空气,抓完了以后,大家可以玩一玩。每组有一个信封,里面有四个保鲜袋,大家抓一袋空气,用二分钟玩一玩,听到音乐声响起的时候,由组长收齐后保管好。
            

学生玩保鲜袋,教师充分地参与在学生之间,与孩子们一起玩装空气的游戏,可以相互玩一下,你的空气送给他,他的空气送给你,想跟老师玩也可以,老师走过来跟我说一下。
            

1017音乐响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师:刚才我们玩了空气,你肯定有很多发现想告诉下面没有玩的听课的老师?
            

1:我发现了空气会流动,很像水。
            

2:我发现空气它无色,无味,无形的。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无色,我装了一袋看看,没有颜色,
            

 

3:没有轻重。
            

师:你怎么知道的?
            

3:抓一袋,抛上去,掉下来,放掉了,没有轻重。
            

师:你有轻重吗?
            

生:有。
            

师:轻重是怎么知道的?
            

生:称。
            

回去称一下
            

 

师:还有其他发现吗?
            

4:空气是看不见的。是白色的。
            

教师抓白色展开了一下
            

师:老师也想玩空气
            

矿泉水瓶里面装气球
            

生:吹不大。
            

展开充分讨论
            

师:按组号拿,大家将瓶中的气球吹大。
            

1025统计吹大气球的号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师:为什么有的吹大了,有的吹不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跟肺有关。
            

2:瓶子底部有个孔的。
            

1030大家再试一下,有孔的吹一下,让大家感觉一下。
            

师:有什么感觉
            

生:轻轻地感觉
            

生:凉凉的
            

师:是什么?
            

生:空气。
            

师:是他吹到瓶子里面的空气吗?
            

生:是原来瓶子里面的空气
            

师:设计实验来证明下,想想办法
            

生:将瓶子放水里,再吹气球
            

师:泡泡是谁变成的?
            

1034刚刚我们吹大的是哪个瓶子?
            

生:有孔的瓶子
            

生:吐出来
            

生:压出来
            

生:露出来
            

师:证明了空气能流动
            

师:别亏待了
            

生:空气出不去,就吹不大
            

生:它的位置被空气占着,气球没有办法占它的位置。
            

师:空气还要占据空间。
            

师:能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真的能占据空间吗?
            

看看老师准备的材料?杯子,乒乓球,注射器,号码
            

师: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想到了来领取材料,想不到继续想,想到为止
            

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1041音乐想起
            

师:想不想展示给这么多老师看?
            

1
            

你用的是什么材料?——注射器
            

然后——放进水里
            

空气占据了什么地方的空间了?——空气占据了注射器的空间,
            

所以——注射器里面是有空气的
            

有泡泡——这个泡泡就是空气
            

 

2
            

这个杯子——是
            

杯子也能做实验——是
            

用杯子压住——有点点水
            

杯子底有孔怎么样让水流进去——松开了
            

水一点点流进去了
            

  
            

3

3

3

将纸巾放入杯底,倒扣在水槽中,没有湿
            

一点点湿——怎么回事?——手湿了
            

 

1047不让纸湿掉的实验,比一比,哪个组最快
            

1049再请失败的一个组上台演示
            

操作的过程,斜了——水进去了——跑出来了——会怎么样——水占据了空气的位置,所以进来了。
            

你还有说什么——上来玩玩——乒乓球+杯子倒扣在水中,只有一点水
            

到现在为止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很好
            

吴老师给大家打98分,还有2
            

空气是无形无味能够流动占据空间。
            

 

酱油流的速度一样不一样,
            

围绕漏斗的设计,主要是漏斗下嘴壁与瓶子内壁的缝隙问题,提出对漏斗的改进意见。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5#

《空气占据空间》课堂实录与点评

 

执教: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磻溪小学    吴建伟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水槽、乒乓球、塑料瓶、塑料杯、石块、漏斗、酱油瓶等。

2、学生准备:水槽、水、烧杯、、塑料杯、餐巾纸、吸管、剪刀、气球、塑料瓶、橡皮泥、白纸等

课堂实录:

师:现在老师这一袋酱油要倒到这个酱油瓶中,大家帮助我想想办法怎样倒,酱油才不会倒到外面来?

生:在塑料袋上剪个小洞。

:用漏斗。

师:(教师演示)我们就用漏斗试一试,你看到什么现象?

生:酱油不能很好的流经瓶子里。

生:酱油开始能流进去,过了一会儿就流不进了。

师: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酱油开始能流进去,过了一会儿就流不进了呢?

生:酱油为什么流不进瓶子,是否是漏斗口太小了?

师:看来大家最关心的是酱油为什么倒不进去了呢?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漏斗口太小。

生:酱油一下子倒得太多了。

生:里面有空气。

师:你看见了吗?

生:没有。

师:那你怎么知道呢?这样吧,我们就用今天这节课一起来揭示其中的秘密,好吗?

齐:好。

【点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碰撞,让学生处于悱闷状态,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师:(教师指着酱油瓶让学生观察)这是倒酱油的瓶子,它里面的部分就是瓶子的空间。而这个杯子里面的部分叫做杯子的空间。

师:现在我把这杯水倒到这个杯子里,这个杯子的空间被水水给怎样了?

生:占了。

师:换句话说水占据了烧杯的空间。如果老师把这个石块放进这个杯子里,你们猜,会有什么现象呢?

生:水会满出来。

师:真的吗?我们来试一试。(演示实验)我再加满水,再试一次。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水满了出来。

师:而且,提起石块以后,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生:杯子中的水少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在—个装满水的杯子里,石块要占据杯子的空间,水就必须跑出来。

【点评】以上过程为学生理解后面要讲到的“空气占据空间”留下伏笔。

师:刚才,我们讲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得物体占据空间,那么,上课前我们猜的看不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呢?(师在原“空间”二字前加板书:空气?)

生:要。

生:不要。

师: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想办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组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塑料杯和餐巾纸,塑料杯和乒乓球,气球和可乐瓶。还有一些公共材料:水槽、水、剪刀等器材,(师逐一摆出),这些材料既可以单独设计,也可以组合设计。现在,老师就请四个人一个小组,先讨论怎一下怎样充分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讨论完了就动手试一试。设计完成,并实验成功的在自己小组的实验卡上打上一个“  ”,两种方法就打两个,以此类推。我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实验又多又好。

【点评】:给学生充足的实验材料,有时间的小组还可以上来再选一些材料,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与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设计、动手实验]

    [教师指导、协助]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老师发现每个小组设计的实验都各有不同,而且还都很捧呢!现在那个小组愿意给派个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呢?

生:我们是用餐巾纸和塑料杯做的实验。

师:是怎么做的?

生:(学生演示)我们把餐巾纸放在塑料杯里,然后把杯子倒竖在水槽中,杯中的纸没有湿。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这说明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所以纸没有湿。

师:现在,你有办法让杯中的纸湿掉吗?

生:(学生演示)只要把杯子倾斜,有气泡出来,纸就湿了。

师:这又说明什么?

生:有气泡跑出,说明空气从杯中跑出来了,水就能进入占据杯子的空间,纸就湿了。

师:还有什么好的设计吗?

生:我们是用乒乓球和塑料以及剪刀做的实验。

师:能介绍一下你们又是如何设计的?

生:我们把乒乓球放在水槽中,它是浮的,然后把塑料杯倒扣在乒乓球上,乒乓球就被压倒了水下。

师:这说明什么?

生:因为杯中有空气所以乒乓球浮不起来。

师:你能让乒乓球浮起来吗?

生:可以。(学生演示)只要用剪刀在塑料杯上剪一个小孔,乒乓球就浮起来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因为剪了小孔后,杯中的空气就从小孔跑了出来,水就进去占据了杯子的空间,这样乒乓球也就浮起来了。

师:其他小朋友是否听明白了呢?让我们再放得看一看。【课件展示】

师:其他的小朋友又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用塑料瓶和气球及剪刀做的实验。

师:就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吧!

生:我们把气球放在塑料瓶中,然后向气球里吹气,气球怎么也吹不大。

师:这又说明什么?

生:因为瓶中的空气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气球就吹不大。

师:瓶子里面的气球有办法吹大吗?

生:有。(学生演示)只要在瓶子上剪一个洞,气球就能吹大了。因为瓶子里的空气跑出了,气球就能去占据瓶子里的空间。

师:刚才大家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各种的实验。现在大家能不能再想想看这几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

生:(齐)空气要占据空间

师:下面,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个装置,大家静静地思考,用我们今天所学过的知识,解决你们当初提出的疑问。请哪一位同学来讲一讲,酱油为什么不能很好的进入这个酱油瓶?

生:因为瓶中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酱油就流不进不去。

师: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让酱油能顺利的流经这个瓶子?

生:把漏斗提起来。

   师:为什么漏斗提起来,酱油就能顺利的进入呢?

生:因为空气跑出去了,腾出了空间,酱油就进去占据瓶子的空间。

  师:如果不提漏斗,还有什么方法吗?比如说能不能通过改变漏斗颈部的形状,而设计出一种新型漏斗呢?大家可以先分组讨论一下,然后在纸上面一画,或者用橡皮泥捏一捏。我们比一比,谁设计的又快又好!

【点评】这一活动的设计,从创新能力、与人合作、动手能力、绘画能力等多方面融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为价值观,构成课堂教学的灵魂。

【学生设计实验】

汇报:

①你是怎样设计的?请拿上来展示。

    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师:欣赏了大家的设计之后,老师觉得你们真是能干极了!老师希望大家能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像今天那样不但要学习新知识,更要懂得把它们应用到生活、学习中,去解决一些小难题。做一个小小的设计师,好吗? 

生(齐)好!

【总评】这是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的老师首次尝试用新课程理念来教学旧教材的研究课。从前面例举的学生进行学习情况看,这节课很生动,学习的气氛非常活跃,同时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能教出这样的课,所有参加听课的老师都感到很多的收获,提高了大家对教好新科学课的信心。

这节课以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为基础,对课堂教学模式这一环节进行了尝试研究,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下用新课程的理念对其进行优化处理,使得科学(常识)课堂教学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发挥好育人的最佳功能。

 

 

 

(此文获得2003年度全国小学科学教育“新标准 新理念 新实践”征文竞赛一等奖)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6#

《比较水的多少》教学案例与评析

 

设计:嘉兴市秀洲区磻溪小学      吴建伟

评析:嘉兴市教研室              张建芳

 

教材分析:
            
《比较水的多少》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课是结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较液体的多少,但是人的感觉有时会出现错觉,所以为了精确地测量就需要借助一些仪器、量筒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教材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从形状不同而且装水多少也不同的瓶子,“哪只瓶子里装的水多,哪只瓶子里装的水少“入手用比较的方法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假设(猜想)、制定实验方案、运用各种材料进行验证比较、搜集整理事实、思考加工得出结论,最后交流研究成果的过程,其次是引出量筒这一测量工具,比较认识水体积多少的不同,并提出毫升的概念,引导学生测量比较。根据以上这个内容,我将本课设计成两个课时完成。本次授课是第一次课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思维设计方案。

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溶液的多少,并明确必须使用同一标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录像:“智力对对碰”。
                

2、分组活动:(1)、
            
拿出1号瓶和2号瓶仔细观察
            

            
哪个瓶子的水多?哪个瓶子的水少?为什么? 

2)、归纳:瓶子相同,水位高的多。——板书

3)、
            
拿出2号瓶和3号瓶,再比较一下?哪个多?哪个少?为什么?

4)、归纳:水位相同,瓶子大的多。——板书

5)、比较3号瓶和4号瓶,这两个瓶中中的水谁多?谁少?
                

6)、归纳:瓶子不同,水位不同,谁多呢?——板书

【评:四个瓶子作为探究的材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材料的层次性还有利于对学生有层次的提出和解决问题,学生在运用直接生活经验时发现探究障碍,感到感性认识的不足,并急于寻找解决的途径,从而变被动的思考为主动的探究,学习热情极大的调动,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观察猜测

1、引导学生大胆的猜测。

2、教师统计同意每种观点的同学各有多少?

3、老师猜测。(老师来也猜一猜,你们欢迎吗?)

【评:一种想参加到学生的研究团体中的商量的口吻,使学生对研究更有信心、有激情,学生肯定会因为教师的加入感到做此件事的意义重大而倍加认真仔细。】

三、实验验证

1、提问:你们有什么办法来确认一下,到底是3号多,4号多,还是一样多呢?

2、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学生的方法有选择性的进行板书。

【评: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启动他们己有的知识经验并鼓励大胆的创造性的提出设计方案,
            
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创造性的得到充分的发展
            
。】

3、分组讨论:
                

1)、准备选用哪种方法?

2)、需要什么材料?

3)、小组内怎样分工?

【评:改变统一按教师的的意愿统一做同一实验的作法,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包括研究材料的选择,研究途径、方法、手段的选择等,使学生的主体探究得以有效的进行,是实实在在的尊重学生,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的。】

4、分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

5、交流实验结果。(你们使用的是那一种方案?你们组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想和大家交流吗?)

四、小结延伸。

1、讨论:

1)、用眼睛看为什么看不准呢?

2)、这么多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最科学,最简便?你能说说理由吗?

3)、我们以后在研究科学问题时应该选择什么的方法?

4)、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3、提问:那4号瓶到底比3号瓶多多少呢?请大家回去再想想办法,能不能把它测出来?下节课我们继续来交流好吗?

【评: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是无止境的,对科学的探究也应该不止于课堂内,因而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想办法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后】

   教学片断赏析:

学生猜测后产生了分歧,并急于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
                

师:看来我们研究时,能不能凭人数多就能决定的?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确认?你们有什么办法来确认一下,到底是3号多,4号多,还是一样多?

生:我有,我的办法是把1号瓶和2号瓶的水倒掉,再把3号和4号瓶的水分别倒入这两个瓶子中,看那个水位高就是那个水多。

师:
            
为什么倒入1号和2号瓶来测呢?

生:因为这两个瓶子的大小一样,这样才能比较出来。

师:看来,标准必须统一。这是方案一,我们把它记录下来。(师板书:倒入相同的瓶中。)

师:还有什么方法?

生:拿两个一样大小的杯子,然后将3号和4号中的水倒入,再放在天平上称一称。天平往那边斜那边的水就多。

师:可以吗?

生:可以,不过我有个建议,应该取两个大一些的杯子,像我们吃肯德鸡时喝可乐的大杯,这样才能测出来。

师:这是方案二(师板书:天平称),还有什么好办法?

生:我还有。把这两瓶水分别倒入这个水槽中,然后画线,看谁的线高,谁的水就多?

师:能给自己的方案取个名字吗?

生:就叫画线法吧。(师板书:画线法)

生:我还有一种方法,把这两瓶水请两个同学喝下去,看谁的肚子大。(生齐笑)

生:我有意见。这瓶中的水,我们不知道是否是干净的,万一是脏水喝下去会闹肚子的。

师:是啊,不过老师这里还有几瓶和3号和4号一样多的雪碧和果汁,我们这组的同学可以等一下,试试看。

师:这是方案四。还有方法吗?

生:拿几个一次性的杯子,分别倒入3号和4号瓶中的水,谁的杯数多,谁的水就多。

师:这是方案五。(板书:比杯数。)

(接下来学生选用一到两种方法进行小组研究)                       

【评:常识课到科学课,教学内容从“传授科学知识——关注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三个阶段,教育目标也在向多无化发展。所以科学教育不再是背一些条目,做一些实验这么简单的事了。科学教育更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更接近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强调他们学习科学的亲历过程,更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更关注他们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科学课程中,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人,因此教师要创设多种情境,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发挥。】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