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杭州区 小凳子227号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

杭州区 小凳子227号作业专贴

《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课堂实录及点评

一、控制发声罐的声音。

师:(出示一个易拉罐、一粒粉笔头)这是什么?

生:粉笔、易拉罐。

师:(将粉笔头放入易拉罐中,摇晃)观察到了什么?

生:我观察到粉笔碰易拉罐,发出了声音。

生:我发现了易拉罐和粉笔碰撞后,产生了振动,发出了声音。

(教师板书:碰撞-振动-发声)

师:这个声音是怎样传到同学们耳朵里的呢?

生: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师:好,我们能不能给这个能够发出声音的罐子取个名字呢?

生:我给它取个名字叫发音罐。

生:我把它取名为发声罐。

师:老师的发声罐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生:是由粉笔和易拉罐组成的。

师:同学们的桌子上有很多材料,每个组可以自由组合做几组发声罐。在做的时候,可以摇一摇、听一听,看看哪个组有什么新的发现,好不好?(生:好!)现在开始!

(为学生们提供的探究材料分AB两组,A组材料有:弹珠、橡皮、泡沫塑料、铁罐;B组材料有:弹珠、铁罐、纸罐、塑料罐。学生自由选择A组或B组材料并开始做发声罐,观察比较各种发声罐的发声特点。教室里一片热闹。1分钟后)

师:好,第六组来说说。

生:(第六组使用A组材料)我们发现了橡皮放在装茶叶的罐子里,把茶叶罐不断摇晃,里面的橡皮就碰撞到茶叶罐,茶叶罐就发出了声音,打开盖子,声音就会变小。

师:好,有这样的发现,其他组还有吗?

生:我发现在纸罐里放上弹珠,摇晃后的声音轻,在铁罐里放上弹珠,声音就响些。

师:怎样组合材料,声音最响?(教师让举手示意的第九组回答)

生:(第九组使用B组材料)弹珠和铁罐,弹珠放在铁罐里发出的声音响。放在纸罐里面,发出的声音轻一些。

生:放在塑料罐里,比放在铁罐里轻一些,和放在纸罐里差不多。

师:差不多,我们也把它写成“轻”。好的,这是你们组的发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B组材料

铁罐

弹珠    纸罐

塑料罐

师:其他组还有什么发现?

生:(第三组使用A组材料)我们把泡沫塑料放入到茶叶罐中,摇动以后却没有声音。

师:你们的茶叶罐上标的是什么罐子?

生:(学生看了看罐子)是铁罐。把橡皮放入铁罐中,是咚咚的声音,比泡沫塑料放在铁罐中发出的声音要响一些。

师:(追问)还有呢?

生:弹珠放入铁罐中是叮叮的声音,比橡皮放入铁罐中声音还要响。

师:那么你们三种发声罐,哪种最响呢?(生:弹珠。)其他两组发声罐的声音都比……

生:(补充)比弹珠放在铁罐中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A组材料

弹珠

铁罐    橡皮

泡沫塑料

师:好,我们班同学非常聪明,在做发声罐时发现了这些现象,那么谁来说说A组材料和B组材料做成的发声罐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会有轻响的不同呢?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1分钟后)

生:我们用的是A组材料,弹珠放在铁罐里,摇起来声音响,泡沫、橡皮放在铁罐中,摇起来声音轻。

师:都是用了同一种铁罐,但三组发声罐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你觉得和什么有关?

生:跟物体的轻重有关。

师:B组材料的呢?

生:铁弹放在这三个罐子里,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是因为这三个罐子的材质不同,纸罐材质比较软,所以铁弹放在纸罐里发出的声音比较轻,铁罐材质比较硬,所以铁弹放到铁罐里发出的声音很响,塑料的材质不软不硬,刚刚好,所以说发出的声音也是轻的。

师:说得非常不错,但是老师要纠正一下,(出示弹珠)这个是什么?(生:弹珠。)对,不要说成铁弹了。

师:我们来看这两组,A类材料发出声音轻响不同是因为……

生:(补充)放到铁罐中的物体是不同的。

师:那B组呢?弹珠是一样的,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是因为……

生:(补充)是因为罐子的材料不同。

师:好的,刚才我们研究了不同材料制作的发声罐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现在请每组桌子上只留下最响的一组发声罐,其余放入桌下。

(学生整理材料)

师:有没有办法在不改变材料的前提下,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更响?

生:可以用力摇。

师:为什么你会想到这个方法的?

生:因为轻轻地摇,它并不是很用力地振动的。

师:对,不是很用力的振动,当你加大力气,振动会怎样?

生:振动就加大了。

师:所以发出的声音就……

生:(补充)就更响了。

师:好,刚才这个同学这样说的,我们有没有通过实验来证明?(生:没有!)想不想试一试?(生:想!)好的,每个组内自己选一个同学摇一摇,其他同学仔细听一听,好不好?开始。

(学生开始实验验证。半分钟后)

师:这个方法行不行?(生:行!)说明同学们想出来的方法——加大力气,可以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更响。(停顿)你们觉得这个发声罐更响后,听了以后会让你产生什么感觉?

生:这么不好听的声音,让我感到烦躁。

师: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办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出示课题: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怎样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呢?先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有哪些方法?为什么这样想的?

(小组讨论)

生:摇动易拉罐,再用手把易拉罐盖住。

师:用手把它捂住,是不是?为什么这样想?(板书:1、用手捂住罐体)

生:因为声音发出后,一下把它捂住,它就发不出声音了。

师:为什么发不出声音了呢?

生:因为没有空气了。

师:(追问)对不对?没有空气了?

生:不对,因为物体发声要经过碰撞,然后再振动,我们用手捂住,它就不振动了,所以它就发不出声音了。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还是原来的方法,我可以说明白:因为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只用把手捂住瓶盖的口子上,那空气就不能出来了,只能在罐子里面活动,所以声音就不会传播出来了,噪音自然就不会发出来了,就不会变成噪音了。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我们把罐子摇了以后,再横起来。

师:改变摇法(板书:2、改变摇法)。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生:铁罐内壁上垫上一层软的物质,减少里面物质和它相撞的机会,这样声音就减小了。

师:今天的材料中没有像棉花那样软的物质,可以装什么来代替?(生:装水。)装水,为什么可以用装水的方法,把声音变轻呢?(板书:3、装水)

生:因为水能够使物体在水中摇动的速度变慢,这样水可以阻挡一下,弹珠放进去,摇晃后声音就变小了。

师:还有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生:给铁罐里面的弹珠包上一层软软的东西,如棉花。(板书:4、包棉花)

师:好,当然还可能有许多其他的方法,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接下去我们就可以用一个个方法去试一试。有个要求——每试一个方法,听听声音有没有变轻,一边做实验,一边完成实验记录单,好不好?

(学生分组实验,5分钟后)

生:(实物展示、汇报,如下表)

 

 

用毛巾捂住

效果是声音变轻了

横起来

变轻了

放棉花进去

变轻了

师:有没有用其他方法的?

生:(实物展示、汇报,略)

二、轻轻说话和大声说话。

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许多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的方法。那么,在上课时,同学们需不需要控制自己的说话声呢?(生:需要!)什么时候说话声要响点?什么时候说话声要轻一点呢?

生:上课发言时声音要响,老师要我们小声讨论时声音要轻一点。

师:(指着会场里的老师们)那么你怎样让在座的老师们听到你的发言呢?

生:(大声说)我要说得更响一些。

生:(用话筒补充)我可以用话筒来说,老师们好!

师:(笑)那么在听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呢?

生:应该安静。

师: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把我们发出的声音放轻一些呢?

生:我觉得在电影院,如果我们想说话,就得轻轻的。

生:我认为在医院也要保持安静,走路时脚步要轻一些,因为病人需要休息。

生:我觉得在图书馆里也不能大声喧哗,因为大家都在看书。

生:还有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也要安静。

三、为减少噪声而努力。

师:看来大家都是讲文明的孩子。但是有时候不注意就会产生噪声,而它有极大的危害。那么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噪声呢?

生:有,比如汽车的喇叭声、挖掘机挖土的声音,让人感到刺耳。

师:我们班还有这么多同学把小手举得这么高,说明生活中噪音多不多?(生:多。)这些噪声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生:听到噪声,我就感到烦躁,就看不进书了。

生:有时候我在写字,听到外面的声音,就被吸引过去了,它也是噪声。

师:噪声除了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外,你们还知道噪声有什么危害?

生:我知道了噪声会损害人的听力还有神经系统。

生:我知道长期在噪音环境下会引起疾病甚至耳聋。

师:那人们有什么办法来控制噪声的?

生:在马路两旁造隔音墙。

生:禁止鸣喇叭,违者罚款。

生:向交警投诉。

生: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师:控制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通常可以采用两个方法,(课件出示)一是声音产生时,可以通过控制物体的振动,例如手捂住罐子、设立禁鸣区。

师:有些时候声音已经产生了,没有办法控制它的振动,这个时候就要在传播当中去控制它,例如造隔音墙、把耳朵捂住。具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希望同学们在课外不断地去发现。

师:下课后,每个组组长来领取一份调查表,完成一项调查任务:周围有哪些噪音、有什么危害、人们是怎样去控制它的?希望大家把科学研究活动能够继续下去,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到的,下课。

 

点评:从《声音》单元的整体结构看,《听听声音》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各不相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让学生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即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播的各种途径;《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则是让学生了解声音大小的控制方法,归根到底是控制物体的振动以及控制声音的传播途径。从《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一课的整体结构看,主要涉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方面的内容,即控制声音的什么?为什么要控制?怎么控制?为此,教学以发声罐发出的声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明确控制声音的大小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去探究控制声音大小的方法,思考这些方法能控制声音大小的原因,并将科学学习与社会、技术相联系。

教师所提供的两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意在让学生们了解到声音的产生者——发声罐的构造和构成材料与声音的大小是密切相关的。研究物体发声和物体各组成部分的材料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可视为“控制变量的研究”,这个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为寻求减轻发声罐声音的方法、以及理解人们控制噪声的种种办法提供了实践经验。

科学解释借助于推理。对现象或结果产生的原因做出解释的过程,就是依靠事实证据和逻辑论证使事实和原理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学生在提出各种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的方法基础上,教师特别注重引导他们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可以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这一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其“所以然”,同时对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学以致用”,将科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紧密联系起来,用学得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和学习,是科学学习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学活动最终引向了“轻轻说话和大声说话”、“为减少噪声而努力”两个研讨活动之中。教师用灵活而细腻的语言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发声行为、关注身边的声音环境,继而关注更大范围的社会问题——噪声污染。并通过课后调查、延伸探究等活动,将知、情、意落实到行动之中,其意义是深远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1 10:16:28编辑过]

分享 转发
杭州余杭良渚第一小学 办公室电话:0571-88778842-8010 http://lzljdeng.blog.sohu.com/
TOP
2#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案例分析

1、
     
引言

科学课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和不断产生的问题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强大动力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持续进行观察研究活动,也能促使他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续而又产生新的问题,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科学逻辑思维更加严密。

2、
     
教材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是学生在学习了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改变的后续课。本课的主旨是要学生认识到改变水的密度也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教材的编排思路是:把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放在两杯“水”中看看是沉还是浮,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作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发现马铃薯在一个杯中全浮,在另一个杯中全沉,从而引起学生对沉浮条件的更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也是通过做实验来体现的:实验一是取两个杯中的水放在火上烤,发现一杯水中可能有食盐。实验二是学生做一杯盐水,验证盐水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实验三是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是通过比较盐水和清水的轻重体现的。最后的实验是对本课的扩展:把软木塞放在油上、把葡萄放在糖浆上,把铜砝码放在水银上,让学生理解物体的沉浮与液体密切相关。

 

 

3、
     
教学设计说明

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执教的《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两个步骤,首先把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入装有盐水和清水的水槽中,结果一个水槽里的马铃薯沉,另一个水槽里的马铃薯浮。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这一步骤意在让学生推测马铃薯的沉浮可能与它的大小、轻重以及液体不同有关。然后把两个马铃薯同时放在第一个水槽中全沉下去了,放在第二个水槽里全浮上来了。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第二步骤意在使学生明白马铃薯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没有关系,只可能与液体本身有关。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测两盆液体有什么不同。大多数学生都想到尝,老师提示除了尝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从而讨论出加热的方法。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仪器做实验,观察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结果发现一只勺子里只有些印迹,另一勺子里有明显的白色颗粒物,这是什么呢?由于有些学生有关于“死海”的知识,认为可能是盐,也许盐能使马铃薯上浮,我们来做一杯盐水试试,结果的确使沉在水底的马铃薯浮起来了,这时再介绍“死海”的知识。第三部分是通过前面的推测、实验、观察发现马铃薯在清水中沉在盐水中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教材设计了比较盐水和清水哪个重的实验,这样必须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比较物体的轻重需要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要测量它们的体积,就需要引入测量体积的仪器,如量筒;第二,两杯体积相同的盐水、清水它们的重量差异很小,又需要能精确测量物体重量的仪器,如天平。通过比较出清水与盐水的轻重后,让学生了解物体的沉浮和所浸液体是有一定关系的,再把物体分别放在比水轻的油中,比水重的蜂蜜中是什么样的呢?通过不同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使学生明白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系。

 

 

4、
     
教学进程:

一.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1.    出示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小朋友你们认识吗?又叫什么?(马铃薯、土豆、洋芋)

2.    教师出示盛清水的1号水槽(清水)、把大马铃薯放入1号会怎样?

3.    教师演示实验,大马铃薯放在清水中沉

4.    出示小马铃薯和2号水槽(盐水)猜测:小马铃薯放入会怎样?学生上台演示,马铃薯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大小、轻重)

5.    教师演示小马铃薯放入一号水槽-沉了,大小马铃薯都放入2号盐水-都浮了

6.    提问:和马铃薯的大小轻重有关吗?播放(课件),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7.    提出:我们怎样解释马铃薯在水中到底是沉还是浮的?揭示课题(课件)

二.探究影响马铃薯沉与浮的原因

1.    问: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你认为与什么有关?

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推测1:可能是“水不同”造成的
    

a.    让我们看看这两杯水到底有什么奥秘?

b.    真的不一样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它们是不同的两杯水?

c.    学生汇报:看、闻尝┄┄

d.    引导到我们要安全的用科学的方法去比较:不同的水含有不同的物质。(加热的方法)

e.    教师介绍:我们各取一匙水观察一下,观察液体干后留下得痕迹。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f.    教师边先示范操作方法,讲清(安全问题、取半匙水、火焰高度、水干了移出熄灭蜡烛,两人一小小组合作完成),

g.    学生分组实验:蜡烛上加热清水和盐水,干后看痕迹

h.    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这个发现说明了什么?(两盆水是不一样的)

i.    只有一点痕迹的可能是什么?另一匙有什么?白色颗粒可能是什么?

j.    马铃薯在几号水槽中是沉的,几号水槽中是上浮的?

k.    这是不是盐呢?也许是盐吧,你们想不想也调杯一杯盐水试试,看看马铃薯能不能在盐水中浮起来的?
    

l.    怎样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该注意什么?

m.    每桌都有一包盐,放盐时大家认为是一粒一粒加入,一次倒入,还是分批加入?

n.    学生分组实验

o.    汇报实验结果:马铃薯浮起来了吗,1号是清水,2号是盐水,出示课件(揭示清水和盐水)

p.    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疑问呢?(为什么清水中会沉,盐水中会浮?)

三.马铃薯在盐水为什么能浮

1.推测2:盐水重,清水轻

a.下面老师来作个实验

b.教师演示取相同体积的水,用量筒、滴管

c.教师:两杯水一样多,可以用量筒来量,我们各取60ml,要量的准确,最好用滴管一点一点滴,保证两杯水一样多

d.重量差异小,我们凭手感不能准确比较出来,需要用天平

e.我们把两只杯子同时放在天平的两边,如果一样重,天平是平的。

f.教师演示操作:把两只烧杯放在左右托盘,将盐水和清水注入烧杯,你们看到什么?

g.现在谁来说说为什么马铃薯放在清水中沉,放在盐水中浮?

h.学生解释马铃薯的沉浮原因并小结:同样一个物体,放在不同的液体中,沉浮可能是不同的,放在比较重的盐水中受到浮力就大,容易浮,放在比较轻的清水中,受到浮力小,容易沉,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是下沉的,在盐水中就上浮了。师:马铃薯的沉浮与所浸液体有关

2.死海

i.马铃薯能在盐水中浮起来,其实人也行。

j.出示图片,简介死海

k.谁知道为什么在死海中不管你会不会游泳都会浮起来?

l.师小结: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没有关系?

马铃薯不一定要在盐水中才能浮起来,往水中加糖、味精等,让他们溶解在水里,使溶液变得重,也都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

四、应用巩固

1.引入:研究了马铃薯在清水和盐水的沉浮现象,想不想继续来研究一下其他的液体?

2.讨论:我有一杯油、一杯蜂蜜,将马铃薯分别放进去,会浮起来吗?为什么?

3.学生上台验证实验

4.讨论:将马铃薯放进混合液体中,会怎样?为什么?

5.加入水呢?

6.课件出示“漂浮在水银上的铜砝码”,你看到什么?怎样解释?

.课堂总结、延伸

1.    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有什么收获?

2.    师总结:物体的沉浮还跟所在液体有关

3.    对于今天的研究,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疑问吗?

4.课后实验:如何让鹌鹑蛋在水中先浮起来再沉下去?

 

 

5、
     
教学效果

通过40分钟的教学,学生经历了一个个的科学探究活动,知道了不同的液体能使同一个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发生变化,通过探索活动,学生推断出一种可能是清水,一种可能是盐水,通过亲生经历调制盐水的过程,学生更加清楚马铃薯的确能在盐水中浮起来,从而得出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沉的,在盐水中是浮的,物体的沉浮和所浸液体有关;为什么会这样的呢?通过取定量的两种液体比较轻重,让学生从中发现得出:盐水比清水重,所以物体放在这种液体中容易浮;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习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经历“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
     
教学反思

1)      教师语言方面不足:

俗话说:“言多必失”,作为科学教师必须说话简明扼要,不婆婆妈妈、罗里罗嗦,学生的回答不必要教师重复讲解,学会倾听也是教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技能。

2)      教师临场应变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最后一环节“马铃薯放在油中是沉还是浮”让学生猜测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有的说沉,有的说浮,这时我没有顺势让学生来分析一下:“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的”而是让学生上台直接操作实验,直接验证猜测,这样的做法还不如不猜测,失去了猜测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的猜测成为一种瞎猜、乱猜。

3)      多媒体的运用

在这节课上我是用课件的,但事后我在考虑该不该用,课件上很多的内容实际上在操作中学生都亲眼看到的,我觉得科学课特别是实验探究性科学课,多媒体能不用就不用,因为课件一旦形成,势必使教师的教学受到框限,教学过程进行不够顺畅,教师易于分心关注课件的操作,何况课堂是新的,学生是活的,出现的情况也是不同的,而课件确是死的,所以我觉得除了“死海”这以内容,这篇课文其他内容没有必要使用课件。

4)      商讨:一些环节的处理

①.  加热查看痕迹-这一探究过程要不要删除

我曾参加过临安小学科学研讨活动,曾听过杭州市上城区姜向阳执教的《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为了考虑教学时间,姜老师作为本册教材的执笔,把这一环节删除,重点放在马铃薯的沉浮和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上,我曾想过要删除这一环节,但是考虑如果学生不试调制一杯(一定咸度)盐水,学生就不太信服在水中放盐,可以让马铃薯浮起来,只是单方面的接受老师的讲解、自己的猜测,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这一过程,就不利于下一环节“为什么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沉,在盐水中是浮”原因的探究活动的开展,所以我还是保留了教材的内容。

②.  是不是盐?

在学生推测由于是液体不同造成马铃薯沉浮之后,用加热的方法查看干后留有的痕迹,当出现白色结晶是,学生认为是盐,此时教师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是盐,这是不科学的,否定、不利于下面的内容的教学,在试教时老师提出结出结晶时就让学生大胆试试尝尝,要有献身精神,何况是事先教师知道的,这样真真切切,咬定是盐,当然最终我没有这样做,还是处于安全卫生的角度,没有肯定是盐,而是提出如果是盐,做杯盐水试试,看看马铃薯能不能在盐水中浮起来

③.  马铃薯在盐水中是浮在清水是沉的原因分析

学习了第二部分自制一杯盐水使沉在水底的马铃薯浮起来后,盐水为什么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呢?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内容偏难,几乎没有学生主动提出想要比较两杯液体的轻重,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我们的意见是降低难度 教师先直接演示操作取一杯清水和一杯盐水,称称轻重,让学生明白同体积的盐水清水间重量是不同的,然后让学生来说说为什么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沉,在盐水中是浮的

④.  天平的科学使用

第一次试教时先调整天平,再拿两只杯子注入60ml的水,同时放入天平的左右盘,结果天平狠狠得倒向盐水,有老师提出1.这样要损坏天平,操作不够规范;2.烧杯可能有轻重差别,不够科学。第二次是我事先把两个空烧杯放在天平上,调整好,用其他的烧杯量出50ml倒到天平上的烧杯中,结果也被否定,所以对于科学教师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要求非常高,要不断得摸索、纠正。

⑤.  课文最后三层液体4种物体的环节

课文最后是一个三种液体4个物体沉浮情况分析,软木塞浮在油上,葡萄沉在水底浮在糖浆上,目的在于2层意思:1.三层液体的沉浮:轻的液体浮在上面,重的液体沉在底部;2.四个物体的沉浮不同,由于所在液体的轻重不同造成,这个实验材料多,学生理解难度达,所以调整最后做一个实验,使马铃薯分别在油、水、蜂蜜中观察沉浮,然后调试三种液体混合后怎样,再把马铃薯放入在什么位置去分析原因。让学生明白,物体的沉浮与液体也有关系。这样一来,这一课的教学虽然降低了难度,但更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使教学的探究性更强。

一堂科学课,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的同时,实际上也是教师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任何一堂课都不会是十全十美,不管是成功之处还是值得改进的地方,都会成为你下次迈向成功的资本和经验的积累,科学教师只有在一步一步不断探索、学习中才能适应课改的新形势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0 18:23:25编辑过]

杭州余杭良渚第一小学 办公室电话:0571-88778842-8010 http://lzljdeng.blog.sohu.com/
TOP
3#

《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两次教学

教材内容分析

《怎样加快溶解》是科教版四上第二单元《溶解》的第二篇课文,教本上的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哪一块肥皂溶解得快,研究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速度依赖于三个因素:物质表面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这一部分都是以肥皂作为研究材料。二、糖块溶解的时间记录:(主要是运用原有生活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切碎的肥皂为什么溶解得快,和搅拌为什么能加快物质溶解得问题)三、加快食盐溶解得研究:让他们再次经历比较科学、规范的对比实验活动的过程

 

 

教材的调整、处理:

由于比较实验在这之前是没有正式接触过的,考虑到小学四年级的同学的实验能力、比较概括能力还是比较差,而比较实验是科学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也是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我在备课时强调把比较实验放在首位,比什么,怎样比,对比实验的操作过程开展,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地选择,把这节课的重点设置为:知道搅拌、加热、碾碎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把难点设为:了解、初步学习对比实验。在选择研究材料的过程中,参考、挑选了很多,最终决定采用超市中的方糖,大小、轻重、形状一样,溶解实验时间相对比较短、取法方便。对于研究怎样加快溶解的三个实验,采用“扶”、放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操作能力和了解比较实验进行的思路,能初步开展比较实验。考虑到教学时间和内容的重复性,把原本要研究的三个不同材料(肥皂、颗粒糖、食盐)的实验调整到专项研究方糖这一项实验。这篇课文我上了两个班级,教案也修改了两次:

第一次的教案

一、        导入新课

1、
     
利用高锰酸钾放入两杯除温度不同其他一样(多少、水质)的水中,观察现象,“你有什么发现”

2、
     
引出“一个溶解快,一个溶解慢”,课件揭示课题。

二、        学习新课

1、  根据上述现象讨论:“怎样才可以加快物体在水里的溶解”

2、  在学生得出(搅拌、加热、碾碎)方法之后,引导学生这些都只是猜测,必须通过实验去证明验证这些猜测是否科学。

3、  搅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1)        教师讲解这节课我们都以方糖作为研究对象,并演示实验:一个杯子放上200ml水,再放入方糖,用筷子搅拌(意在说明要证明能否加快速度,必须两个实验对比进行,光做一个实验是不能体现出快慢的)

2)        得出:搅拌要和不搅拌比,讨论:做这组实验需要哪些相同条件,哪些不同条件?

3)        汇报交流。

4)        师:把同学们刚才讨论的在实验前汇总制定了一个研究方案(课件)

 

 

研究方案1

研究题目

(搅拌)能不能加快溶解

预测结果

对比条件

搅拌与不搅拌

相同条件

同样的水、方糖、杯子、同时开始实验

所需材料

相同的两个烧杯、两块相同的方糖,同样多的冷水
       
一根筷子

研究人员

全班

研究时间

20050919

实验结果

搅拌能加快溶解

5)    分组实验汇报

4、  切碎

1)    切碎和什么比

2)    哪些相同条件,哪些不同条件

3)    每组自己设计、填写实验方案研究方案2

研究题目


       
)能不能加快溶解

预测结果

 

 

对比条件

 

 

相同条件

 

 

研究人员

 

 

研究时间

 

 

实验结果

 

 

4)
     
教师投影讲解、修改方案

5)
     
分组实验,汇报交流,完成方案中“实验结果”的填写

5、  加热

1)
     
加热和什么比

2)
     
每组自己设计、填写实验方案研究方案3(表格同方案2一样)

3)
     
教师投影讲解、修改方案

4)
     
分组实验,汇报交流,完成方案中“实验结果”的填写

6、小结:投影投影对比表

可溶物体

溶解的方法

溶解的速度

大小、轻重、形状

一样的方糖

静止不动

用筷子搅拌

大小、轻重、形状

一样的方糖

整块放入

切碎放入

大小、轻重、形状

一样的方糖

放入冷水

放进热水

投影小结:能够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切碎)等。

三、        比赛巩固

1、            每组一块方糖,看哪组溶解得更快?

2、            交流方法

3、            每组同教师开展比赛(学生三种方法都用-教师用碾碎的方糖放在热水中)

四、        与日常生活联系

1、            哪些地方用到加快溶解的知识?

2、            讨论交流

3、            与环保相联系(加快溶解会造成哪些危害?)

 

 

第一次试教所得

a)        设计内容活动过多,教学时间不够。40分钟时间只进行到第二部分的第三个实验“加热能不能加快溶解”的验证。第三环节在拖堂中进行的。造成这样的原因:一、在教学搅拌前教师演示了一个实验(一个杯子、筷子搅拌)虽然目的是只做一个实验不能体现出快慢,要与不搅拌同时做才能体现,但是这样处理,效果不大,拐弯抹角,不够直接,而且也比较浪费时间;二、按照顺序每组在第二环节必须完成两张方案设计和完成三个实验验证,任务重,时间紧张。

b)        在学生猜测“怎样加快溶解”前,没有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实物(方糖),学生凭空想象,比较抽象,不容易得出“可以碾碎”这一方法,影响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c)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搅拌实验设计、验证后,学生按序进行切碎、加热实验,这两个实验的过程、思考方法都有相似之处,好像是简单的重复操作。建议选择其中一个实施。

d)        细节:方糖用碾碎,不应该用切碎,因为课堂上是把方糖用纸包住,用榔头砸,用啤酒瓶碾碎的,故不应该叫切碎,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及时纠正。

e)        比赛环节:既然是更快溶解,学生的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显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教师的方法可以改进:本身加热就已经做到了加快溶解了,教师只需把方糖放到热水就可以和学生(三种综合)比较了,不需要教师用两种方法综合运用和学生三种方法比较。

 

 

根据第一次试教和发现的问题,在第二个班上课时,调整了教学安排,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第二次的教案(相同过程不重复):

二、学习新课

先展示方糖“我们以方糖作为研究材料”,讨论“怎样加快溶解”

在指导完成第一“搅拌”实验后,让每组任选一个项目验证“加热或碾碎”,每组完成一个方案的设计

三、比赛拓展

对比实验改为学生三种方法与教师单纯加热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四、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1、  交流运用的现象

2、  最后布置了:加快溶解会不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40分钟内完成的,但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制定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对比实验。1、从高锰酸钾放入水中的溶解快慢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始引入分析怎样可以加快溶解。2、在得出三个方法之后,第一个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制定方案、进行全班的对比实验,汇报归纳实验结果。在完成第一项验证后,放手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方案设计和实施方案。3、表格的运用,总共三张表格,教师和同学共同填写完成一张,每组独立完成一张,最后三个实验结果汇总一张,表格使方案更加直观具体,便于学生模仿、参考理解。4、课件的运用,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使条理更加清晰

问题:

1)
     
开始时教师用高锰酸钾做实验,看到溶解有快慢之分,教师后来没有让学在学习了第二环节之后,再来解释原因。可以调整一下:让学生分析开始上课时实验是怎样回事,使这个实验贯穿于整节课,用所学知识去解释、分析,使过程更加严密、富有逻辑性。

2)
     
表格设计的规范性、内容的具体化

教师设计的表格不够规范化、具体化。一般方案设计的研究时间和人员都在表格外上方;相同条件中“相同的水、相同的方糖”要趋向具体:例如200ml水、冷热、水质都一样,方糖大小、轻重、形状都一样

表格设计:(参考)

研究方案

研究人员:                             研究时间:
   
   

研究题目

  )能不能加快溶解

预测结果

 

 

对比条件

 

 

相同条件

 

 

实验结果

 

 

 

 

3)
     
最后一个问题的错误理解

这一部分由于上次上课时间不够,没有开展教学,故没有发现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就表明教师的科学概念发生了错误,把“溶解”和“熔解”两个概念搞混了,本人的用意是人类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加快了“溶解”,从而要学生保护环境。但是没有仔细考虑此熔解非彼溶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0 18:24:12编辑过]

杭州余杭良渚第一小学 办公室电话:0571-88778842-8010 http://lzljdeng.blog.sohu.com/
TOP
4#

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合理使用

简要说明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改革在浙江试行三年期间,我们作为教学第一线的科学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平台。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科学课改的一项重要目标。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使科学课堂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欢乐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中学习、成长,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倡“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名当代小学科学教师如果能熟练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水平,并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结合传统教学媒体,就能极大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一、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1、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观察实验、加深印象、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对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有效调动学生的认知感观主动参于学习。由于多媒体可以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演示,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结构,用文字、图像等形式呈现在投影屏幕上,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例如:在信达外国语学校上科学展示课时,老师上科教版四上《油菜花开了》一课时,在开始上课几分钟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春天到来的录像,让学生观看大自然的美景,聆听大自然属于春天的美妙声音,了解到春天已经到来,很多生物都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学生利用多媒体对春天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回顾,美感引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然后出示油菜植株,由计算机将教学内容投影到屏幕上,学生进一步了解油菜的生长过程,然后再提供给学生实物“一株油菜”,在初步对油菜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让他们再仔细观察,结合多媒体来认识一下油菜花的结构,把教学内容引到课本的教学内容上来。

 

 

2、运用多媒体技术,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利用声、形结合,大大强化了小学科学教学的视听效果,减少教学难度,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发现一个个新的现象,产生一个一个的新问题,得出了一个个新的结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而且这样能节省教学时间,实现精讲多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教《叶的光合作用》,由于无法直接观察,增大了教学难度,单纯讲授很难理解,这样就需要电教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了。教师可以操作多媒体电脑展示形象、生动、拟人化的光合作用图,只见屏幕中跳跃的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跑进叶绿体这个食品加工厂内,在阳光的照射下,摇身一变,淀粉分子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出来了。这样生动形象的画面能紧紧吸引学生,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使之建立鲜明的表象,发展其想象力。学生也就容易理解抽象概念的涵义了。多媒体的应用使原来较难讲清的问题变得简单,减轻学生的负担,激发学生的信心,还会激发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多媒体技术最大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于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科教四上《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这是一篇相对比较难的课文,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三个层面:1、知道要改变发生罐声音轻响的方法:改材料和改变用力大小2、不同材料发出不同声音3、不同材料由于振动不同,发出声音的轻响不同。利用多媒体投影“相同铁罐中分别放入一粒弹珠、一粒橡皮”实验,摇一摇,你有什么发现,当学生发现:“罐子是相同的,就是里面的东西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教师把学生所说的整理成一张表格投影在大屏幕上,学生最多分析到“橡皮软、弹珠硬,材料不同声音轻响不同”,通过教师的引导达到第二层次,但是要达到最高层次,学生往往比较难达到,因为在发声的过程中振动强弱,学生是看不到的,这个就是这堂课的难点所在,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看在相同用力的情况下,玻璃弹珠撞击铁罐壁的力度是比橡皮撞击铁罐壁的力度大,铁罐壁由于撞击不同,发生的振动强度也是不同的。这样的教学,把学生原本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只能被动由教师讲解被迫接受)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从现象中去感受、分析、得出振动不同声音轻响不同,又给学生丰富的感知、表象,化难为易,学生理解得比较深刻,掌握得较扎实,教学效果良好。

 

 

3、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新课程小学科学每节课有很多活动组成,其中很多活动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加强实验操作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影响到根据现象分析归纳等一系列科学活动。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导致实验失败,造成仪器损坏,引起某些危险性,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影响一些实验结论得出的正确性.采用多媒体技术对实验操作进行模拟,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前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将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科教三上《淀粉的观察》一课时,利用酒精灯、汤匙、搅拌棒、加水、使用滴管滴碘酒等动手操作多项器具,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是第一次,一不知道这些器具是什么,二不知道怎样正确使用,教师一件件介绍,时间上不允许.科学课比较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在上课前我做了个课件,先介绍各个器具的名称,再请两个六年级的同学来操作,把过程摄录下来,在制作加水淀粉湖、加热淀粉湖时,利用多媒体展现给各位同学,让学生留心观察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的地方有哪些,目的是一个:第一次实验,一定要规范,要养成对待科学实验要一丝不苟的精神,我想虽然这样做有弊端,限制学生的思维,但是我的思路是:先扶再放,如果改用教师直接演示,也行,但是很多学生可能由于视线等原因,不能清楚看到这个操作过程,这样就影响他做实验的成功率,所以最终还是选用多媒体来展现.

 

 

4、运用多媒体技术,激活创造思维

在教学科教版五上《新材料的畅想》一课时,学生虽然都看到一些新材料,如塑钢门窗、防弹玻璃、不锈钢刀具等,但是当让他们自己设计、畅想一些新材料时,由于思维发展的限制,真正能说出的寥寥无几,是教师介绍的不够?还是学生不够聪明?其实不然。事实上教师在介绍的时候,由于主要采用讲解方式,没有图像等资料,没能引起学生的足够兴趣,效果当然不够明显,何况有些教师介绍的,学生也没有看到过,或者是看到过,但在脑海中还对不上号,利用多媒体先介绍一下普通玻璃的优缺点,然后展示防弹玻璃的用途,原理,让学生明白新产品的开发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得到的,教师再多介绍一些新材料,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思维,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一般都能受到启发,基本上都能想到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缺陷,为了增强其某一方面的特点,学生会针对这些进行新材料的畅想,激发他们的创造发明的热情。

 

 

二、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合理运用

1、观念的改变,正确认识“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曾经一段时间内,多媒体教学成为一种潮流,许多地方凡是公开课就必须用课件,不用就是不先进、不合乎潮流,因此在教常识的时候许多老师感到“不会做课件,当不了好的常识老师,在各项比赛中就不会取得好的成绩”,老师把大量时间用于如何把课件制作得精美好看,忽视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科教版科学在浙江试验今年是第三个年头,不过对于过分依赖多媒体开展科学教学这种观念逐渐在科学教师的头脑中发生了改变,很多成功的科学研讨课并没有都用上非常漂亮的课件,特别是实验型科学课,大部分教师不依赖于课件了,多媒体应用应当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其优势,特别适用于一些抽象的学生不易观察得到的内容,而不应该只是为了用而用,牢记,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每堂课必须的教学目标,所以选择用还是不用,应当从教学内容出发,反复衡量一下。例如浙江省第六次备课活动中,科教版五下《昼夜交替的解释》一课,教师在上课的开始时选取了一段“日出、夜晚烟花”的录像,让学生观察后得出“你看到了什么自然现象?”与会很多老师认为这段录像选取上有问题、内容指向不够明确,用与不用效果不大。

 

 

2、多媒体不易过多、过繁

现在有些科学课,虽然用了课件,但是并不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课件时间过多,程序、切换过多,这样加重了学生的上课视听负担,造成学生上课前几分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长,学生就容易疲劳,注意力就分散了,不能取得设想中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般一节40分钟的科学课,运用课件的时间建议在5分钟左右。

 

 

3、多媒体设计应换位思考

许多多媒体存在使用不当的现象,在制作时都没有引起重视,在上课时出现了这种哪种的问题,原因在哪里?在我们的角色定位上,我们在制作时是站在制作者立场,也就是成年人立场,而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我曾在建德的一次教研活动中利用课件出示一段文字,活动结束后有老师在网上提出在这个环节中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会动的图标,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文字没有能够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颠倒了主次关系,这样的制作是有问题的。

 

 

4、多媒体的交互性要加强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大多是一条线串联,很少有互动式的,从课堂教学效果看,课件好像就是取代黑板和粉笔而已,加上教师的操作不够熟练,被既定课件程序所控,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例如五上《种子发芽实验》课本上的实验顺序是“水-温度-光照”但是实际上课时,大多是一组学生选做其中一个研究项目,如果多媒体中是单线下来,限制学生自由选择,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当课件设计时加强了其交互性后,学生选“水,出现相应的实验设计、注意事项、步骤等,选其他也可以出现相同效果,这样就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选择。课件设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设计灵巧的对话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总之,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科学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地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合理利用多媒体,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促使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0 18:25:04编辑过]

杭州余杭良渚第一小学 办公室电话:0571-88778842-8010 http://lzljdeng.blog.sohu.com/
TOP
5#

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着力点

                     

 

 

科学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影响着整个教学内容的开展,影响着学生以后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提问是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手段之一,但并不表明每个教师都认真地思考过课堂提问的内涵,也不是每一教师都己熟练掌握了课堂提问的技巧。尤其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各种概念、定义介绍、现象剖析、实验操作、课外观察、调查任务的布置等活动对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课堂提问的目的分析

1、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就知道学生可能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而且答案也不是唯一的,是多变、不固定的,提出这些问题旨在提高学习探究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磁铁一单元时问学生:“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过磁铁?”、“你们知道最古老的磁铁是干什么用的?”、“你们在以前玩磁铁过程中发现过什么有趣的事吗?”,再例如在教学《有生命的物体》这一单元前,提出“你们听说过有雄性动物孵化小动物的故事吗?”等等。

2、反馈基本学情

1)基础知识提问

这是课堂提问最基本的功能,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比如概念定义等一些基础知识。例如:“动物的栖息地是指什么?”“什么是溶解?”“油菜花的花瓣有几片?”“气室在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学生一般都能比较正确地得出结论,而且结论答案大多是唯一的。

2)分析应用提问

这类提问目的在于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应用,使教学向更深层次发展,并有意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这两片树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人类适应(气候)环境的能力和植物、动物有什么不同?”这类提问的答案一般也比较固定、统一,在一个范围之内,教师比较好控制掌握。

3、调整教学活动

教师不期望学生口头上能马上回答这些问题,提出这些问题目的在于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即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有计划地调整。例如组织教学活动“你用什么方法证明土壤中有空气的,你需要什么材料?”;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苏打粉放入到白醋的实验中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有什么变化和现象?”;强调重点“在做这个实验时,你们觉得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等。

4、开拓学生思维

精心设计带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比单纯的讲解更能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更能完成知识技能的内化,使知识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例如教师在教“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那为什么把橡皮泥捏成碗状就能浮在水面上了?”“同一个马铃薯放在清水中是沉的,可为什么放在盐水中却能浮?”“为什么水分充足的种子比放在少量水环境中的种子发芽要快?”“为什么恐龙灭绝了?”“你能不能从另外一方面去考虑呢?”等等,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更独立、更深入地思考,鼓励学生多方面、有创意地回答,综合已学知识进行更高层次地分析、思考。

二、科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1、精心设计筛选

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要有充分地认识,不要随心所欲地提问。教师的提问一定要经过精心地筛选,问题提得得当,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反之选择不当,有时会毁了一堂原本很好的教学课。例如在教学《使小电珠发光》一课时,学生拿到实验材料,全身心地投入了用不同方法连接的实验中,并在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交流,推测原因,实验非常成功。但当时教师在实验结束时问“什么是电路,有几部分构成,什么是线路图的正确连接方法?”教师这样一问,让人觉得好像学生刚才的实验是形同虚设的,没有任何意义。教师继而再让学生停止实验,让学生记录正确的电路图,一堂原本生动的实验课就这样毁在教学中出现了几个随意的提问而以失败告终。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课堂提问的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案。

2、做到简明扼要

对于小学生而言,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教师提问要语句简短,很多科学教师在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时,担心学生听不懂,故自己特意用其他的一些语句加以补充说明,听起来一个问题有好几句话组成,其实这样做反而会使学生找不到问题的关键,影响教学。例如教学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时,教师为了表示磁铁的位置往往话语特别多,实际上,把实验展示到投影仪上一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一般都能通过直观了解,得出结论。

3难易适度,面向全体学生

提问的难易要适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前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的答"""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提问难度应控制在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答。"难度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垫性问题。例如:教学《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时,教师提出“哪些方法可以加快溶解”,讨论后学生得出,搅拌和加热,但是比较难得出“碾碎”,教师可以在演示一块方糖放入杯中,逐渐提出一个个铺垫问题“方糖能马上溶解完吗”-“不能”,“仔细观察,方糖是怎样溶解的”-“一点一点慢慢溶解的”,“是先里面溶解还是先外面溶解”-“外面一点点先溶解”,教师演示用一根筷子搅拌,然后提出:“搅拌以后方糖是一点点掉下来再溶解”,“那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整块方糖溶解加快呢?”逐渐让学生得出碾碎(切碎)可以加快溶解。在提问中,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对于学习较弱的,多提一些简单、容易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动力。对一般难度的问题可以先让学习不太理想的同学先回答,然后其他同学补充,以便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防止只提问好学生,这样会打击一般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

4、把握好提问时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开始时设疑提问,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的效果。课中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时实施,因为此时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之间产生矛盾,急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利于触发学生的思维共鸣,听课精力比较集中。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

5、采用灵活多变的提问方法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是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例如,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不点名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先提一问题,然后随之提供一些材料以供学生思考,让学生从材料中得到启示,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6、留给时间思考

在教师给学生提问以后,通常会出现很多学生(尤其是低年级)非常踊跃,但实际很多人根本没有真正理解问题,只是儿童特定年龄心理特征的表现,教师不要被这些错觉迷惑,要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组织、调整自己的想法,教师等待时间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增加,学生今后回答问题就会更加积极,尤其是能吸引更多的成绩较差的学生参加,而我们平时却不愿意等上几秒,就不耐烦将他们的思路打断,急于说出正确答案或转向另外学生,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教师不再是判定对错的法官了,而是更像一个学习的引导者,用各种方法耐心细致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活动。

7、抓住时机生成

科学课一节课往往有好几个活动组成,很多时候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需要教师用一些问题来铺垫,不过如果教师上课能及时抓住学生的问题,会使教学环节结合得更加紧密,过渡更自然。在教学《淀粉的观察》时,其中有两个环节分别是米饭、米粒遇碘酒会不会变蓝,在研究了淀粉遇碘酒会变蓝后,教师让学生猜测米饭遇碘酒会不会变蓝,(其实是想引入米饭的研究),其中有一位学生提出米饭是米做的,所以会变蓝,教师顺势先跳到后面的活动,问:“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同学说得对不对?”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他们的热情高涨,课堂气氛也就调动起来了。教师在上课提问时,要仔细聆听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灵活地调整教学思路,提出符合下一阶段教学的新问题。

总之,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是主导,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不是教师个人表演。所以,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维习惯,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好提问技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0 18:25:44编辑过]

杭州余杭良渚第一小学 办公室电话:0571-88778842-8010 http://lzljdeng.blog.sohu.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