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难剥的水煮蛋 [复制链接]

31#

最开始还以为新鲜程度在影响剥壳难易度,现在长见识了
TOP
32#

冷水浸泡后剥起来会比较容易,另外,冷水下锅开始煮鸡蛋,让鸡蛋的受热过程缓慢一点的话,蛋黄的颜色会很好看,不妨试一试
TOP
33#

煮好放冷水里,热胀冷缩成度不同,就会分离,容易剥离
TOP
34#

先冷水浸泡,多角度敲击,应该可以好剥不少。
TOP
35#

这个我带孩子们做过科学小论文的
TOP
36#

①鸡蛋不能太新鲜:鸡蛋越新鲜,蛋就越难剥,因为新鲜鸡蛋的蛋清中含有一定浓
度的二氧化碳,但是鸡蛋也要“呼吸”,它们通过蛋壳把蛋清里的二氧化碳排出去,跟外
界交换新鲜的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二氧化碳属于弱酸性气体,随着浓度的
减少,蛋清的PH值也在逐渐提升,目前已经有科学研究证明PH值相对较高的鸡蛋比较
3
好剥。同时,鸡蛋存放久了,鸡蛋中含有的水分也会逐渐蒸发,水一少,鸡蛋里的空间
就大了,鸡蛋内外膜之间就会形成一道微小的缝隙,这也是顺利地分离蛋白和蛋壳的助
力之一。
②鸡蛋要用冷水浸泡冷却:煮熟的鸡蛋,捞出来放在冷水中,浸泡几分钟,给表面
降温,鸡蛋会在冷水的刺激下收缩,这样比较好剥。
③要用常温水下锅:煮鸡蛋的水要常温水,也就是冷水下锅。热水煮出来的鸡蛋会
破裂。当鸡蛋放入开水中煮熟时,谁的温度开始上升,蛋壳会随着水的热量渐渐变热,
而蛋白质在高温下发生变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会变得更加黏稠和黏性。
使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形成一种更加松散和纠缠在一起的结构。它在变性的同时与
蛋壳表面的钙结合,进一步增加了蛋白质与蛋壳的黏性,因此热水煮蛋时,蛋白容易粘
附在蛋壳上。
通过这样的实验,我突然觉得厨师真的是好厉害。平常和爸爸妈妈去早餐店吃早餐,
有时还觉得这鸡蛋煮不好,其实如果让我们自己动手,未必能做的好,就像这小小的一
个煮鸡蛋,也是需要有点“功夫”的。当然我自认为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要
用心去煮鸡蛋,这样的鸡蛋煮出来才会觉得特好剥。
TOP
37#

冷水里泡一泡会好剥很多
TOP
38#

热水下锅好剥
TOP
39#

都是生活小能手啊
TOP
40#

都说土鸡蛋会更难剥
TOP
41#

一般吃水煮蛋都是捞出后马上放冷水中,然后把蛋壳全部敲碎,这样就很容易剥了。
TOP
42#

感觉跟鸡蛋的品种也有关系,有些不需要冲冷水冷却也很好剥
TOP
43#

鸡蛋煮好以后用冷水过一下,利用热胀冷缩,就好拨开了。
TOP
44#

煮熟后,冷水里泡一下
TOP
45#

冷水泡一下就好剥了
TOP
46#

鸡蛋粘壳怎么剥?
TOP
47#

家里的老人很有生活经验,会把鸡蛋放到冷水里泡一泡!
TOP
48#

回复 6楼丁欣霞的帖子

我也是这样做的,效果好 而且很快就凉了  不烫手
TOP
49#

这应该跟过冷水关系更大点吧!
TOP
50#

刚煮好的白煮蛋马上放进凉水里几分钟,会比较好剥哦
TOP
51#

要凉白开泡一下
TOP
52#

好像煮好以后放冷水,就会好剥,几乎每天剥。
TOP
53#

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下次用大家说的方法试试看
TOP
54#

回复 2楼小芋圆儿的帖子

应该就是煮好鸡蛋,放在凉水里泡一下,热胀冷缩原理,膜蛋分离~~
TOP
55#

回复 5楼梦想鱼的帖子

以前还有个说法是煮蛋的时候加点盐好像也脱壳方便
TOP
56#

真的很难剥,一大半都黏在壳上了
TOP
57#

煮熟后,冷水里泡一下
TOP
58#

冷水,既降温,又好剥
TOP
59#

冷水泡一下
TOP
60#

凉水里放一下,有气室那头一敲就很好波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