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中老师为什么说我们教错了系列之测量与数据处理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以前,经常有听说初中老师说小学老师教错了,甚至有说要把小学的都忘记。说我们就是以玩为主的,以前听了这些很气愤,我们是根据学生心理和教材内容科学实施教学的,凭什么这样子说。其实,关键在于我们中小衔接没有做好,小学老师不知道初中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初中老师不理解小学老师为什么这样教。             今年,儿子上初一了,第一周辅导他的功课,就把我给难住了,用小学科学老师的思维确实受限了。所以,决定跟踪辅导儿子三年,找找中小衔接方面有哪些地方没有衔接好。



     这四个数据,在小学我们是采用“众数”的方式来上的,选2.36。这样子教,是为了小学计算方便。但是不够科学,这一批数据才4个,虽然2.36出现次数占据50%,但是由于样本太小,不能用众数的方法取值。
     那么就用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得到的是2.3525,但是答案却不是D,原因如下图:



        取数要取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保留两位小数即可,不需要四位,所以选择2.35CM这个选项。


      可想而知,在分析这题目的时候,初中老师肯定会说小学里教错了。


      我们上到测量工具的时候,无论是温度计还是弹簧测力计,有或者是数学里的直尺,都没有要求读取两位小数。但是,这也是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关,我们关注的是测量工具的操作方法,而非读书数值的精确程度。这也是按螺旋上升的发展逻辑吧。


      


      另外,我还看到这个累积法,曾经省测测一个回形针的重量,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是巨大的,连小数都没学明白的时候,用累积法测量一个回形针的重量,确实好多学生会想不到的,这属于正常现象。然后,有一次看到一次省级公开课也有这方面的渗透。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度要如何把握?我们应该不需要干初中老师的活,但是我们要衔接好教学内容上的断点。

根据老师们的回复,关于数据取值的三种方法,文心一言的回答是这样的:


  • 平均数适用于数据分布相对均匀的情况,能够较好地代表整体数据的平均水平。
  • 中位数对于极端值不敏感,能够较好地反映数据的中间水平,适用于数据分布偏斜或存在极端值的情况。
  • 众数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适用于描述分类数据、定性数据或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的定量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数据的具体特点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中心趋势。

最后编辑陈芳芳 最后编辑于 2024-09-08 10:53:39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喻伯军 于 2024/9/7 20:37:09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这个数据,我都建议学生取平均数为主
TOP
3#

感觉这块数据处理,小学都强调三种方法,到初中他们一时很难接受
TOP
4#

其实这个方法也是在原先平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教师的一些语言可以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方法是简易版,真实科学研究会有更精细的要求。
TOP
5#

取平均数吧
TOP
6#

数据处理这块其实我有的时候也很困惑,到底是用平均数还是众数还是中位数。
TOP
7#

用进阶来解释,这也是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TOP
8#

其实这个方法也是在原先平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教师的一些语言可以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方法是简易版,真实科学研究会有更精细的要求。
秋清 发表于 2024/9/7 18:50:38
是的,我们在语言上要注意的。
TOP
9#

其实取平均数更加合适。
TOP
10#

除了这个,其实以前的热胀冷缩的知识,教材里删掉了,初中第一单元,温度计原理马上用到了,哈哈,衔接的内容还可以挺多的
TOP
11#

我觉得是存在进阶的问题,小学阶段只作为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用探究的方法建构概念。到初中了,方法成为了重点,是不是放到了误差那个单元的?
TOP
12#

再多测几次,去除极端数据
扔块砖头,换点玉
TOP
13#

除了这个,其实以前的热胀冷缩的知识,教材里删掉了,初中第一单元,温度计原理马上用到了,哈哈,衔接的内容还可以挺多的
朱启跑 发表于 2024/9/7 21:05:29
那是的,现在都是用一本课程标准的。
TOP
14#

用进阶来解释,这也是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喻伯军 发表于 2024/9/7 20:36:59
是的,喻老师。感谢喻老师加精继续边辅导边研究,一举两得。
TOP
15#

我觉得是存在进阶的问题,小学阶段只作为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用探究的方法建构概念。到初中了,方法成为了重点,是不是放到了误差那个单元的?
紫鹏 发表于 2024/9/7 21:23:41
不是,这才刚开始呢,他们的教材今年也改了,是放在测量这一课的,感觉最近的这几课是对小学阶段的测量工具的一个回顾和上升,提及了好多测量工具。
TOP
16#

回复 4楼秋清的帖子

是的。初中里数据基本上都采用平均数的方法,因为这是四次测量,没有异常数据,那么就采用平均数。但是小学阶段,用这样平均数的方法,计算上是很大的困难。上课效率会很低。退而求其次,告诉学生取众数也是可以的。这样能快速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TOP
17#

数据处理这块其实我有的时候也很困惑,到底是用平均数还是众数还是中位数。
小卷在线 发表于 2024/9/7 20:35:13
这个问题,我们真该好好研究一下。平时为了学生计算方便,往往采用众数和中位数的方法居多,但是数据样本经常很少,其实应该用平均数更好。
TOP
18#

初中和小学相比对处理数据的要求更进一步了,要求估读,又要计算平均数。
TOP
19#

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层次的理解
TOP
20#

     以前,经常有听说初中老师说小学老师教错了,甚至有说要把小学的都忘记。说我们就是以玩为主的,以前听了这些很气愤,我们是根据学生心理和教材内容科学实施教学的,凭什么这样子说。其实,关键在于我们中小衔接没有做好,小学老师不知道初中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初中老师不理解小学老师为什么这样教。             今年,儿子
陈芳芳 发表于 2024/9/7 12:13:59
数据的处理,需要根据实际的测量对象,如果针对同一物体,同样方式测量,其结果的数值一般都比较接近,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去平均值。对于不同物体的测量,我们需要寻找规律,所以寻找众数。总的来说,不同的测量对象和不同的实验目的,对数据的处理方式不一样。这和是不是小学初中没有关系,和实验目的和需求有关。
TOP
21#

数据的处理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小学有需要做的一些数据时要注意的都讲到了,自己接下来也要关注起来。谢谢分享。
TOP
22#

儿子今年也读初一了,初中的科学很明显指向更具体的问题的解决。在问题的解决中,用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是重要的手段。陈老师的文章给我很好的启发。我也要跟着儿子好好地学一遍初中科学了。
TOP
23#

取平均值
TOP
24#

我觉得这也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方法吧,小学和初中各有侧重点
TOP
25#

确实小学和初中的教学侧重点不同
TOP
26#

平时很多数据都是取中位数,平均数计算起来太耗时了
TOP
27#

小学数据处理主要是四年级的小车运动单元,四年级的孩子平均数处理确实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般都是中位数或者众数了~
TOP
28#

孩子的认知本身就是不断完善的
TOP
29#

还是取平均值的,但是要求更高了
TOP
30#

取平均值还是中位数具体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实际情况而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