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团队屠琴2024年网络研修专帖 [复制链接]

121#

学习完受益匪浅
TOP
122#

最近又开始看了《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摘录了很多运动与学习有关的内容:

1.运动让我们的大脑做好准备,激发了大脑记录和处理信息的潜能。这表现为,运动提高了理解力,增强了注意力和兴致,减少了紧张不安感,让人更富有激情和活力。(突然联想到我的脚脚。脚受伤之前,每天的一万多步是教学日常,足以证明我是一个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老师
屠琴 发表于 2024/6/15 16:11:27
运动能调节人的心情,舒缓人的压力,对学习很有帮助。
TOP
123#

昨天也学习了每月研修,很有收获。
TOP
124#

《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

最近新读一本好书《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书中附有大量的教学实例,力求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指导小学科学教师进行“探究-研讨”的教学法。
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对自己现在的教学还是非常受用。

TOP
125#

1.“做科学”和“科学家”

孩子们的科学工作科学家的工作具有相似性但也有不同。我们以下面的一些例子来描述这种关系:一个孩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我们并不称他为运动员,尽管他确实在跑;一个孩子随便写出一个句子或写出一篇文章,我们并不把他称为作家,但是他确实是在写作。同样的,一个孩子从事于某种形式的发现,建立起一种对它来说是新的关系,并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实验,他并不是科学家,但他确实是在“做科学”。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4-08-07 10:32:32
TOP
126#

学习认真,向你学习,一起加油
TOP
127#

2.研讨会揭示的“概念箭头”

当孩子们用有结构的材料作为“探究-研讨”式的“做科学”的基础时,他们开始发展自己的概念。个人概念发展的阶段是一种心理上的阶段,这和构成这一门课或一节课的概念发展有很大不同,但却是和后者也有关系的。

从心理学上来说,每个孩子在研讨会中,揭示了自己的思维发展,从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作者兰本达将这样思维上的矢量性发展称之为“概念箭头”。
这里所说的”概念箭头”可以分为如下的顺序:
(1)具体的、个人置身于有结构的材料之中,以及置身于其中的前语言思维;
(2)集体研讨开始阶段自己表达各种观察到的情况所用的语言跟自己的思维的相互作用;
(3)一起参加探究和研讨的人的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
(4)形成解释;
(5)对这些解释进行验证。


以上5个步骤跟作者提出的“做科学”的定义是相对应的。
做科学的意思是指:为了探求对所观察的事物的有条理的解释,和对这些解释进行检验从而从事于对物质宇宙的探索。


再将孩子的“做科学”与科学家的行动之间做一个比较,他们的相似之处:他们在各自的结构限制里都享有自由。区别在于:自由的性质和结构的程度却大不一样。
TOP
128#

3.孩子们的“研讨会”


就科学课而言,孩子们的“研讨会”讨论些什么内容呢?

教师首先要明确一点:研讨的结果是无法预先规定的,且不能期望所有的孩子都发现同样的一组事实,或看出同样的内在的相似之处。(千万不要想象:老师提问,孩子们设法找到正确的答案。)

在这本书里,作者非常强调在研讨中找到“内在的相似之处”。什么意思呢?“内在的相似之处”和“外在的相似之处”都是孩子在研讨中肯定会涉及到的。后者是基于事实的,偏于表面的细节发现,前者是基于思维层面的,向内(或指向概念)的概括(或解释),因此前者是集体研讨是否指向更高水平的一个重要特征。

因此高水平研讨的内容基本包括以下部分:

(1)观察到的现象汇总

(2)出现的矛盾

(3)对现象做出解释

(4)验证解释

(5)提出事实支持解释

(发展个人概念: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

TOP
129#

回复 128楼屠琴的帖子

找到内在的相似之处不仅是在较高的水平上做科学,而且会激发孩子们提出问题。今天,许多科学家活动的精华,与其说是解决问题,还不如说是提出问题。
因此,我们在学科学、做科学时应该重视提出问题
TOP
130#

概念的建构

读此书,最近对概念的建构又有了新的想法。


建立概念——提供一种情境使儿童沿着概念箭头顺利前进。在近几年的各类培训中“概念”经常是老师们提及的教学目标之一。但这个目标就像一把打“伞”。在儿童最终建立的概念下面是和每个单元及其中的每一堂课相关联的从属概念。


从属概念——这些从属概念是跟每个儿童学习的时候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们感兴趣的正是儿童的发展水平。


发展水平——即评估儿童是否取得了进步。由于谁也不可能知道别人内心里所发生的过程和头脑里所想的事情。


在兰本达教授的这本书里的最后一章就向读者推荐了如何对儿童概念发展进行评估。这里的评估就是探究或研讨中观察学生的行为、观察学生的言论——故,需要记录学生在课堂的言论行动。

TOP
131#

如何对儿童概念发展进行评估

在兰本达教授的这本书里的最后一章就向读者推荐了如何对儿童概念发展进行评估。这里的评估就是探究或研讨中观察学生的行为、观察学生的言论——故,需要记录学生在课堂的言论行动。

作者试着将要评估所需的数据归纳为三方面,以帮助教师从这几个角度去考查、判断和表达每个儿童的成长等级。
1.探求概念的能力(即向高水平概念发展的能力)
2.已达到的概念水平
3.学习态度和方法的等级
TOP
132#

探求概念的能力

探求概念的能力是作者在书中提及最多的一个关键词,除了第8章“如何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在第2张“通过语言交流而明确意义”也有大篇幅介绍。在第8张的介绍更具有实操性,不仅有理论,还有实例和统计表记录,比较适合学习模仿。


探求概念的能力又分为表达、思维和数量测定。其中第三项并不是,每节课都会涉及,但也是发展评估学生探求概念能力的重要侧面。

TOP
133#

探求概念能力之一——表达

(1)表达(第2章表述为“交流”个人认为应该是一个意思)。毋庸置疑,有事实才能形成概念,如果要儿童在建立概念方面有所长进的话,就必须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他们对各种事实间关系的论点和想法。所以“表达”侧面,教师可以观察是否准确,言语是否清楚。
作者又从以下几个等级来划分“表达”与“探求的能力”之间的联系。
“观”——表示了做了观察报告
“清”——表示叙述清楚
“精”——表示观察精确
“联”——表示能关联到概念
“条”——表述对相互作用能做有条理的描述
“词”——表示能使用新词汇
“应”——表示能对他们的发言作出反应
TOP
134#

探求概念能力之二——思维

(2)思维。从思维的角度看出儿童表达的质量如何,即可看出其运用事实来提出质疑或问题的能力。本书提到的“思维”,与课标中提到的“科学思维”(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相比较,只是表述不一样,具体的内容还是相通的,书里提到的更加具体一点,便于在教师从学生表达中获取关键信息。

能注意到矛盾的事件

▲会说,“我认为”或“这对吗”

▲能提出“什么时候”、“为什么”、“是怎样的”、或“在哪儿”之类的问题

▲能在新数据的启发下改变说法

▲能对一种说法提出质疑

▲能对质疑提出答辩

TOP
135#

探求概念能力之三——测量

(3)测量。是否要进行数据的测量,这取决于课的内容,和教师准备的材料。有的单元本来就不宜安排测量,但是教师也要安排相关的课程内容让学生能从数据测量中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汇集数据

▲能整理数据

▲能使用数据


相对“表达”和“思维”,书中对“测量”介绍的相对较少。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对“数据”一类的课关注的还是比较多的。个人认为,一般有“测量数据”的课,学生的探究概念能力很容易显现出来。

TOP
136#

已达到的概念水平

已到达的概念水平: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记录的是孩子能做什么而不是试图做什么。着重的是已获得的概念而不是探求概念。


对这部分内容的介绍,作者还是引用了前苏联“维果茨基思维水平层次”。

▲混合思维:把同时看见的物体或事件笼统地混在一起,而不管它们间有无内在的联系。

例如:我睡觉时要是没有小熊猫陪着我,就要打雷下雨。

▲复合思维:通过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把物体或事件联系起来。

例如:所有的红花都属于同一类。

▲前概念思维:所讲的话似乎与成人的概念思维相似,但仍以具体事实为基础。

例如:化石的年代越久,就得掘得更深才能挖到。(此话不严谨,因为沉积物可能因褶皱造成上下颠倒。)

▲概念思维:把一个抽象概念和另一个抽象概念联系起来而不夹杂具体事物。

例如:沉积层中含有与沉积年代有关的化石。

TOP
137#

▲混合思维&▲复合思维,这两个阶段的思维都是沿概念箭头的最初的两个阶段,是基于与外表的感知。以我自己对课堂交流的回顾,一般低段课堂中,学生表达时,这两种思维较多。中段和高段学生以复合思维居多。
▲前概念思维&▲概念思维,这两个阶段的思维都是沿概念箭头的最后的两个阶段,是基于内在的相似之处。概念思维一般会出现在青年身上,小学阶段主要发展出前概念思维。
TOP
138#

何谓“概念箭头”

何谓“概念箭头”。换种角度来理解,一般孩子开始在使用新的词汇时,也就有了新的思想,他的语言变得更丰富了。

一般来说,这是一种概念的箭头,孩子沿着这个箭头从复合思维通向完全概念的思维。快到前概念阶段末尾时,孩子已经可以像成人那样使用适当的词语了,但是对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概念还没达到抽象的理解。他在陈述时一般会夹杂一些具体性的叙述。随后,他逐渐地、不知不觉地实现了这一变化,完成了向完全抽象思维的转化。

(以上内容,引用了“维果茨基”的《思维和语言》。)

TOP
139#

引用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很好的学习方式
TOP
140#

启航前进,期待多多回帖发帖
TOP
141#

这个暑假得益于自己之前的阅读积累,不管是课题、案例、课例都写的得心应手些了。

但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之前看过的,脑子虽有点印象,但是话到嘴边还是表述不出来。

看样子,有些书还得再读、精读,还要勤于做读书笔记。平时多翻阅,便可建立联结。
TOP
142#

非常实用的一本书,也跟着学起来。
TOP
143#

回复 142楼爬行的蜗牛的帖子

跟丁老师推荐了这本书,因为自己很想在课堂上实践这样的“探究-研讨”教学。出于这样的一个目的,这学期我们一起共读此书吧。
TOP
144#

第一章《通过支配材料发现意义》

材料是我们科学课上比不可少的是探究材料。原本我对科学课上要使用的材料有自己的几点看法:既使没有材料也能把科学课上好、有了材料可以让学生多动一会,教师少说一点,学生开心,教师轻松。可是,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也是无知的想法。在本书作者有几个论点,非常值得深思:

TOP
145#

1.亲身经历是发现意义的中心环节
经历可以是体力上的,也可以是智力上的。发现意义的经历,具备以下几个阶段:阶段1,事情发生的过程、实际参与这一经历、会在体力上和感情上产生伴生物;阶段2,讲述和分析这一经历,产生智力上的伴生物。这些不正就是当下我们科学课所倡导的“探究活动”和“研讨交流”吗?所以没有材料赋予“经历”、“融入”、“参与”,学生也不可能发现(学习)意义。

2.材料引起经历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尤其是低中段学生,他们大多数处于“前语言水平“即没有用词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会用行动来显示问题。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期望,如果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意想不到的现象促进他们提出问题,更深地融入和产生感情。


3.用以探究意义的材料
我们可以把材料、孩子和老师看成是另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相互作用意味着,不仅教师影响着孩子,孩子也同样影响着教师。在书中作者举例了两种课堂模型:酵母菌模型和池塘模型。至于我们的课堂到底是哪一种模型,关键在于老师、学生和材料的相互作用。如果“输出”完全是“输入”复制品,那也就说明学生没有通过材料发现意义,类似于酵母菌模型。如果像一个池塘一样,可以产生“输入”以外成分的“数据”甚至引起整个池塘的改变,虽然“输出”的好多内容往往会互相重叠,但也是在发展、生长着的。
TOP
146#

4.教师相对于材料的作用

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材料和方式去探究,那教师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学生忙着材料的时候,教师不应该是闲着,优秀的教师会善于观察、支持、鼓励,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停止探究活动。研讨会的成败取决于探究阶段教师观察到了学生哪些情况。所以学生支配材料在学的时候,教师是最忙的,而不是我一开始以为的“休息”的时候。

TOP
147#

5.教师在促进发现中的作用

  对有结构的材料进行自由探究自然会促进发现。这种发现有点“各取所需”,同时各人在不同发现又都是同一概念体系中的一部分,所以在研讨是多么有必要。


  书中提到一句话,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原先所上的所有课都不是真正的“探究-研讨”,至少从内心真实的角度来评价,都不是真正的研讨。“孩子们在探究材料意义的时候,不干涉政策是一条基本规则”。惭愧,“不干涉”的课堂是多么难推进呀,尤其是公开课,“不干涉”学生要是说不出来怎么办?


  作者坚持,“发现必须来自本人,来自他自发的、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一个教师鼓励学生去寻求某种特定的结果,建议他做某件具体的事情,或者告诉他如何进行实验,孩子就不是在发现”。突然意识到,真正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于我而言是一个高危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方法。

TOP
148#

(1)表达(第2章表述为“交流”个人认为应该是一个意思)。毋庸置疑,有事实才能形成概念,如果要儿童在建立概念方面有所长进的话,就必须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他们对各种事实间关系的论点和想法。所以“表达”侧面,教师可以观察是否准确,言语是否清楚。
作者又从以下几个等级来划分“表达”与“探求的能力”之间的联系。
“观”——表示了做了观察报告
“清”——表示叙述清楚
“精”——表示
屠琴 发表于 2024/8/18 19:39:06

今天上了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学生通过体验活动已经知道水会蒸发变成水蒸气,课的最后尝试让学生自己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检验发现,很少有学生会使用新名词“水蒸气”、“蒸发”来描述现象,反思自己这一课,研讨还不扎实。
TOP
149#

(1)表达(第2章表述为“交流”个人认为应该是一个意思)。毋庸置疑,有事实才能形成概念,如果要儿童在建立概念方面有所长进的话,就必须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他们对各种事实间关系的论点和想法。所以“表达”侧面,教师可以观察是否准确,言语是否清楚。
作者又从以下几个等级来划分“表达”与“探求的能力”之间的联系。
“观”——表示了做了观察报告
“清”——表示叙述清楚
“精”——表示

屠琴 发表于 2024/9/10 14:59:05
三年级研讨还要一步一步精进
TOP
150#

回复 128楼屠琴的帖子

找到内在的相似之处不仅是在较高的水平上做科学,而且会激发孩子们提出问
屠琴 发表于 2024/8/7 20:10:47 此书阅读之后,给我启发之一就是,学生在表达观点的时候,我不只是关注学生对现象的准确描述(外在相似之处),更加会鼓励学生,尤其是高段的学生去发现现象的内在相似之处,这样的做科学才是较高的水平。当我心中有这样的目标之后,我对学生思维的敏感度和对课堂研讨的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