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团队屠琴2024年网络研修专帖 [复制链接]

31#

第九章《技术支持下的学习》

在分享这一章内容之前,首先需要说明,书中所引用的例子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研究,所以与现在的新技术相比,他们所指的新技术在当下已经被淘汰了,但是关于“技术支持下的学习”,还是给当下的我的学习带来很多启发。

作者从五个方面探究如何使用新技术:

1.把令人激动的、基于真实世界的问题引入课堂——新课程

2.提供促进学习的支架和工具;

3.给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的反馈、反思和修改机会;

4.建立包括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实践科学家和其他有兴趣的人在内的本地共同体和全球共同体;

5.拓展教师学习的机会。


面对新技术,教师和学生常常都是新手,他们可以诚恳地合作,一起创造知识。认识论上的金科玉律——教师拥有知识、学生获取知识——需要重新定义。这种权威的转移和向合作式参与的迈进,直接产生于积极的认知动机,它也有助于认知动机的产生。

TOP
32#

古诗词的力量5

  与唐诗不同的是,宋词在内容中一般不会偏重叙事,而是情感上一种表达或意境的渲染,而这些东西更具有传达性和耐久性。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作者将自己的情境融合在这九个意象中。

  所以,读词之后,让我也常常去主动关注身边的一些“景”和“物”。“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今日舟山,春雨连绵,花慢慢在萌芽,也感觉到自己生命内在非常复杂的心情,好像是惆怅,又好像是迷茫。莫名地说不出自己到底在想写什么,可能明天这股子“颓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以前觉得自己有点敏感,现在不会这样觉得的了。“谁道闲情抛弃久”,这种“闲情”则是自己“内收”的形式想要出来的感觉,一般这种感觉都是自己向外的欲望被征服之后,开始向内思考了。但是凡人总是没有办法解决心中本质的生命的落寞,它更倾向与哲学性或宗教性的内省。

  想到这,也就没什么好难受的了。

TOP
33#
TOP
34#

​“动手写一篇论文,应该不用一周。​”8次参评8次获奖的他有些心得要来说一说…… (qq.com)

以下内容引自上面链接


如何写论文呢?写论文要从选题开始。


根据选题,确定一个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的标题,标题取得好,就会吸引读者去阅读和学习。


引言部分是论文的精髓,要字斟句酌、清晰而概括地写出论文的意图,即说明自己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主体部分是说明自己观点和做法的可行性,要有理有据、符合逻辑。为此,在撰写主体部分之前,要给主体列一个框架,相当于论文的骨架。


论文的素材不应是临时准备的,而是平时自己从随处可见的教育教学现象中选择的,采集数据、访谈记录、如实描述,通过分析、比较、概括,逐一提出自己的论点,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最后,要以精练的语言揭示出一些规律,提出努力方向或以深刻的反思引领读者去思考。


动手写一篇论文,整个过程下来,应该不用一周。


很多教师认为,写完成效与反思,或者说结论部分后,论文也就完成了。其实不然,这只完成了一半。作者还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论文,不断地修改与完善。


如何修改论文呢?我认为,要在写完之后的两三天内进行二次修改,顺着原有的思路把内容写深刻。


首先,审视论文结构。要从头到尾通读,看布局是否虎头蛇尾,论据是否充分可信,观点是否前后一致。


其次,梳理逻辑关系。看章节之间联系是否清楚,记录数据是否鲜明准确,案例描述是否典型鲜活,文献查找是否全面周到,语言表达是否通俗规范……各方面都要逐一推敲。必要的话,舍弃多余的叙述,让论文的观点更集中、内容更清晰。


最后,诚邀高人审阅。如果觉得自己的论文已经达到变成“铅字”——可以发表的程度,可以邀请他人品鉴和指正,比如转给自己的同事、本学科师傅、教育界专家等,让他们帮你检查文句,提出建议。经过一番集思广益、修改完善,论文中的观点和经验将更具有可读性和借鉴推广价值。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4-03-02 07:30:26
TOP
35#

因此,写论文要摆正心态,也就是说,不能为写论文而写论文。一年一度的参评过程,可以看作是对自己创造性教育教学工作成果的检测。在忙碌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静下心来,从具体实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将真实的教育经历和深刻的内心感悟写出来,将符合时代性、前瞻性的所行所思供伙伴同行借鉴复制,有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审阅我们的论文,这是何等荣幸的事情。


不必刻意追求奖项高低,因为教育人生没有满分。


每个教育者都背着一个永远装不满的筐,一路前行,一路采摘,步履不停;这样勤思不辍,好学不倦,追求不懈,果实才会越采越多,自己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4-03-02 07:31:56
TOP
36#

本周开始新的一本书《我们如何思维》。
TOP
37#

杜威的故事

  最近又重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发现书中多次引用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的部分内容。其中一个片段是这样的:    
     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问题以一种方式提出时,我们不知如何回答……而当以另一种方式提出时,我们会擀到回答起来相当容易。这种情况关于杜威的故事里得到了清楚的说明与验证。
      在这个故事里,杜威问全班学生:“如果在地球上挖一个洞,你们会发现什么?”没有人回答,他又问了一遍,教室里还是一片沉默。教师打断杜威教授:“你的问法不对。”她转向全班学生,问道:地心的状态是什么?”全班学生一致回答:“岩浆。”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4-03-08 20:52:01
TOP
38#

      看到这则故事,突然让我在脑海中浮现出自己曾经出现过的许多教学场景。我也曾对学生的“正确回应”而自评自己的教学达到了让学生理解目标的目的。此刻,我真正明白,原来——我对“理解”与“证据”进行混淆了。
也正是这个故事,促使我也想看一看《我们如何思维》的这一本书。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4-03-08 21:04:31
TOP
39#

开篇——探索思维的秘密

  在这本书的开篇,首先看到的是浙大刘徽教授在2017年发表于《现代教育》的一篇文章。文章中就是借助杜威《我们如何思维》(1910年)一书来探索思维的秘密。

  杜威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虽然他在书中提出的观点距今已有114年多年,但是对我们现代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什么是思维”、“我们如何思维”、“我们如何教学”……看完开篇的序言,让我觉得自己与《我们如何思维》“相见恨晚”。

TOP
40#

四种思维

1.什么是思维

第一种,思维就是脑子里产生想法,也称“灵光一现”、“一闪而过”的想法。

第二种,思维就是对那些没有直接感觉到的事物产生想法,比如编写或讲述一个故事。

第三种,思维就是接收观念,比如“我相信世界是平的,因为大家都这么说。

第四种,思维就是验证观念。

书中讨论的是第四种思维,只有具有这种内涵的思维才能引导人们探寻真理。

TOP
41#

回复 40楼屠琴的帖子

但是,人们往往对这样的思维存在各种问题,比如懒惰、固执或被动。这些问题也是当下的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面临的困境。感谢,刘徽教授说,“在杜威的书中对这些问题作出了透彻的论述。”期待自己在后期的阅读中也会有自己的领悟。
TOP
42#

回复 10楼屠琴的帖子

第三种境界,解释的太好了。
TOP
43#

​“动手写一篇论文,应该不用一周。​”8次参评8次获奖的他有些心得要来说一说…… (qq.com)以下内容引自上面链接
[color=rgb(61, 170
屠琴 发表于 2024/3/2 7:29:12
资源分享得很及时,因为一年一度的论文又将开始
TOP
44#

第一章——思维的定义

  《我们如何思维》,用英语表述是《How we think》。因此,“思维”也可以简单地说就是“想”或想法。在开篇“思维的定义”里(刘徽教授提到过),已经了解到杜威定义了四种思维:“一闪而过”或白日梦的想法;对自己未直接见到、听到、嗅到、接触到的事物的思维活动;人们根据某种征象而直接接受的观念;人们用心搜集证据,确定证据充足,才会接受某种信念。

  第四种思维的定义相对狭窄,但这种思维就是我们的教学中需要强调的反思性思维。反思性思维并非偶然想到、无序的一串想法,而是一个结果、即连贯有序、因果分明、前呼后应的结果。如果从技术上来讲,每一个步骤就是思维的一个“项”,每一项都给后一项可利用的存储空间。

  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性思维,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在反思性思考过程中的要素。反思性思维活动比较外在和明显的表现是:困惑、犹豫、怀疑状态;旨在揭露更多事实而进行搜索或考察活动,借以证实或者否定所得出的信念。(个人认为:反思性思维过程中“非此即彼”的信念会影响学生全面理解。)

  所以,反思性思维的缘由是遇到了某种困惑、不解或怀疑的情况。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教师不能考虑到学生是否遇到令人烦恼和心绪不宁的困难,就要求他们思考事情,这无异于建议孩子要靠自身的力量把自己举起来。

  当遇到困难,下一步就是要思考如何解决。那什么是联想的源泉呢?显然那只能靠以往了解的经验和事先学到的知识。这里会分三种情况:一种是,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况,要想出办法解决,那是徒劳的;另一种是,联想到的想法马上就被接受下来,那就是无批判的、最低限度的反思性思维;最后一种是,在脑子里思索一下,再反思一下,再探求更多的证据,证实新信念。在最后一种情况中,我们的大脑肯定要忍受一定的不安和骚扰。

TOP
45#

  作者建议,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养成这样一种态度:肯将自己的见解搁置一下,运用各种方法探寻新的材料,以证实自己最初的见解正确无误,或者将它否定。保持怀疑态度,进行系统和持续的探索,这就是对思维的最基本要求。
TOP
46#

    看完第一章“思维的定义”,我觉得要培养小学生良好思维习惯,不仅需要了解反思性思维的过程,同时还需要在儿童心理学上找到相关学习经验。怪不得,作为教育学家的杜威,早期对心理学研究很感兴趣,后来加入到哲学研究中,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使他走上了实用主义道路。现在的我可能正以“倒走”的形式学习杜威教授的理论。
TOP
47#

本周布置了学生一份短周期作业:观察绿豆苗的生长是否与阳光有关。课堂上很多孩子都自以为然——认为阳光肯定是需要的。所以,探究的欲望并没有特别强烈。
借助《我们如何思维》的启发,我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思维资源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允许存在多种的实验方案,学生自主选择,相互辩论。在研讨环节学生的思辨思维和反思性思维非常灵活,而且富有条理性,对实验设计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TOP
48#

2024.3.15每月研修

  2024.3.15小学科学网每月研修请来了湖北省特级教师李德强老师,他分享的内容是《科学课堂教学之思》,分享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课堂之“观”(观念)、科学课堂之变、课堂突破之思考。

  1.课堂之“观”

  现在蜂拥而至的新概念、新做法,确实让老师们目不暇接。大概念、核心概念、单元主题、项目化学习……如果只是接受这些观念,没有经过思维的推理或辩证,我们很容易忽视这些观念背后的逻辑。

谈谈自己的想法,听专家讲座,或看几篇杂志文章,这些只是打开认识新观念的一扇窗,真正要去理解、掌握、运用新观念,我们还是需要静下心来钻研。所以,新观念的涉猎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万变不离其宗”,守住自己教学最初的本心,什么观念都是好的。

  2.科学课堂之变

  课堂的改变总是具有“时代背景”的,并因此而建立相应的实践体系。从入职2016年到2024年,经历了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即从四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目标,自己也切实认识到了科学课程目标在演进,那这7年来自己的科学课堂教学有发生改变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今年看去年的课,今年看6年前的课,觉得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策略、对学生学情的关注、对课堂生成的突破都在改变,而且是朝着越来越关注核心素养的角度在发展。但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李老师提到了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是具备科技创新的后备人才,而自己在课堂上经常也偏安一隅,很难跳出课堂舒适圈,没有为促进学生求知、为推动社会发展而做出贡献。

  3.课堂突破之思考

  所谓突破就是打开缺口、超过、打破。意味着冲出固有的“围”。李老师为我们指出了两条路径:着眼长线,考量课堂;立足思考,成就主体。


  在李老师讲座的最后,最吸引我的是科学课堂交流,这也是我当下最不擅长的。科学扎根于交流,起源于讨论(海森堡)。学生要为提出观点做准备,学生的整理、判断也要为交流观点做好准备。而反思自己的课堂交流,仅仅是他一言,你一语,彼此之间没有关联,学生之间的交流没有达成共识,共识是老师总结的。这样的课堂思维没有增量,老师上课也会非常辛苦。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4-03-16 08:20:06
TOP
49#

自己对课堂观的反思

课堂观是每个老师对自己教学的理解,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大众表达到个性化的表达。因此,形成自己的课堂观,首先要自己要有个性化的意识。要从自己有意识做这件做起。

有意识做这件事也要从一定的阅读积累做起,每一个阶段的教师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尤其是对于自己这样的“赤脚医生”更需要理论学习来指导课堂实践。

TOP
50#

回复 48楼屠琴的帖子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课堂观,去思考,去整理。要从自己有意识做这件做起。
TOP
51#

第二章——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正如杜威所说的“细说思维的重要性将是荒唐可笑的。”那为什么还要单列思维训练的必要性呢?

  杜威在书里引用洛克阐明了思维发生错误的不同方式:第一种,依赖别人,模仿别人,这一类人极少进行推理;第二种,只求利己,由自己喜好决定行为和论证,这一类人以自己的爱好代替理智;第三种,思路不够开阔,见识也不宽广,这一类人看问题就不够全面周到。以上三类思维发生错误的方式,都是说明了错误思维的根源除了个人性格倾向,还有社会的原因,比如盲从权威。所以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将人们一些自然的倾向转变成训练有素的思维习惯,而且还要教育人们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改变已经形成的错误思维习惯。

  在杜威的书中也提到,我们可以“通过调节使推理成为证明”。思维就是推理,即从一事物推想到存在关联的另一事物的概念或信念。但是,这种从已知事物推想到未知事物的过程很容易出错,思维的跳跃也可能存在跳错的危险。为提高思维正确跳跃的概率,教育有责任让受教育者养成深层次的、有效的习惯,来区分哪些是经过验证的信念,哪些仅仅是人们的主张、猜想和想法。

  培养这些习惯,就是思维训练。

TOP
52#

回复 51楼屠琴的帖子

思维训练的最直观的目的就是改变自然推理能力,以养成批判性审视和探索的习惯。
TOP
53#

回复 52楼屠琴的帖子

课越来越难上,自己也搞不明白的思维路径却要搬给学生
TOP
54#

本周布置了学生一份短周期作业:观察绿豆苗的生长是否与阳光有关。课堂上很多孩子都自以为然——认为阳光肯定是需要的。所以,探究的欲望并没有特别强烈。
借助《我们如何思维》的启发,我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思维资源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允许存在多种的实验方案,学生自主选择,相互辩论。在研讨环节学生的思
屠琴 发表于 2024/3/9 17:20:50
将理论应用与课堂实践中,能更好地助推学生的发展,大赞!
TOP
55#

  2024.3.15小学科学网每月研修请来了湖北省特级教师李德强老师,他分享的内容是《科学课堂教学之思》,分享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课堂之“观”(观念)、科学课堂之变、课堂突破之思考。  1.[
屠琴 发表于 2024/3/16 8:18:55
从教材的更新,目标的迭代中,李特的讲座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
TOP
56#

说说“理解”

如果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快用一个词或一个短句就能回答的话,这并不能表示他已经理解了,以昨天五1班俞同学的发言为例,我们在一起复习整理五下第一单元。师生的对话情况是这样的:
师:如果生态瓶里的环境改变了,那里面的小鱼会怎样呢?
生:都死了。

师:都会死掉吗?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如果我们把生态瓶的水倒掉,那鱼不能呼吸,肯定要死的?如果我们不给小鱼提供食物(水草),它也要饿死的……所以鱼的生存离不开这些环境……
师面向全班:你们对刚才俞同学前后两个回答,哪一个可以判定他已经理解了?
全班:第二种。
师:这就是“理解过程”,老师希望你们在表述自己观点的时候也能将自己的理解过程说清楚。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4-04-13 06:18:02
TOP
57#

无论怎样的学生,都会对学习产生误解,此时老师可能经常会抱怨“他们已经知道每一个事实了,但是放在一起或换一个情境就要出错。”讽刺的是,自己有时候也会因为学生没学“明白”而失去信心和耐心。归根结底,那是自己也没意识到“理解”的真谛,我们可以把这个称为“专家盲点”。
如果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快用一个词或一个短句就能回答的话
屠琴 发表于 2024/4/13 6:15:26
很开心自己昨天借助同一个学生前后两个不一样的回答,又向他们明确“什么是理解”,”什么是理解过程“。希望我的学生能以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才是真正的理解。
TOP
58#

再说说”误解“

       无论怎样的学生,都会对学习产生误解,此时老师可能经常会抱怨“他们已经知道每一个事实了,但是放在一起或换一个情境就要出错。”讽刺的是,自己有时候也会因为学生没学“明白”而失去信心和耐心。归根结底,那是自己也没意识到“理解”的真谛,我们可以把这个称为“专家盲点”。      误解对教师来说非常有价值,而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错误。它意味着一种尝试性的、看似有道理但是并不成功的知识迁移。应对这类问题的挑战在于,既要鼓励这种尝试,又不能强化错误或者抑制学生未来对迁移的尝试。
      结合自己的从教经验,我们会发现误解现象非常多,误解程度也很多。一些优秀的教师会深挖学生的观念和误解,在设计学习时对这些误解加以重视是获得更好学习效果的关键。

TOP
59#

关于“揭示”

       日常教学,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学生的三种“伪学习疾病”:忘记了(健忘),不知道自己已经误解了(臆想),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呆滞)。       为了避免遗忘、误解、和缺乏迁移,在追求理解的设计和教学中需要三种“揭示”:
       揭示学生的潜在误解,可以通过聚焦问题、反馈、诊断性评估实现;
       揭示问题、疑问、假设以及隐藏在字面描述之外的未知领域;
       揭示对于初学者而言并不明显的,也许是违反直觉的,或令人困惑的。这就是一门学科本质的核心概念。
TOP
60#

什么是大概念

说法一,林恩.埃里克森2001对大概念提出了有用的操作定义,它们是:广泛的、抽象的;
用一个或两个词汇来表征;
在应用中是通用的;
永恒的——从古至今;
可以用着共同属性的不同例子来呈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