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三单元第3课《不简单的杠杆》一课一思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观念:知道杠杆和斜面一样能省力。
2. 科学思维:通过探究得到的结果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在生活实际应用中能说出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3. 探究实践:通过探究利用杠杆能否撬起重物的模拟实验,得出用力点离支点距离越远(用力臂越长)越省力的结论。
4. 科学态度:相互合作、实事求是,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二、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在实际应用中能区分支点、用力点、阻力点。通过模拟实验得出:用力点离支点距离越远(用力臂越长)越省力的结论。
2. 教学难点: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实际应用中的分析。
三、教学思路
(一)聚焦: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斜面是工具,它能省力。杠杆是工具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请你自学科学阅读的内容,说一说,你想利用杠杆原理做一些什么事情?(学生回答:想试一试能不能撬起地球?想用铁棍撬起重物。想试试杠杆到底省不省力……)
(二)探索
1.认识杠杆。支点(在支点处转动)、用力点(手用力的地方)、阻力点(物体的重力作用在杠杆上的地方)。
2.利用木棒、小木块、小螺丝、大螺丝做模拟撬动重物的实验。
任务 | 撬动次数 | 杠杆情况(画图) | 大螺丝是否撬起 |
把大螺丝从地面撬起 | 第1次 |
|
|
第2次 |
|
|
第3次 |
|
|
第4次 |
|
|
第5次 |
|
|
第6次 |
|
|
我的发现: |
3.交流总结:支点离用力点越远越省力(用力臂越长越省力);支点离阻力点越近越省力。
(三)研讨
1.在模拟实验中我们是否成功将重物撬起?(是的)杠杆在撬动中有什么作用?(省力)
2.在测试过程中,你做过哪些尝试,有什么发现?(移动支点,支点离阻力点跃进越省力)
(四)拓展
生活中的塔吊、挖掘机、捕鱼活动中的杠杆原理分析。(说出支点、用力点、阻力点和作用)
四、亮点
1. 改动实验表格,更能说明杠杆的作用,并能探究出支点距离和用力的关系。
2. 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杠杆原理。
五、改进
1. 在撬动实验的改进基础上再加课本上的撬动距离实验,更能模拟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在校园中可以去找一找大石头并进行一次真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