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3学年共同体王丽琴专帖(三、六年级) [复制链接]

121#

六上第三单元第一课《工具与技术》一课一思一、教学目标[al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16 14:24:38 敲核桃学生肯定忍不住要吃的
TOP
122#

六上第三单元第2课《斜面》一课一思一、[size=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16 14:26:17
测力计小孩子很会用了,就是要匀速拉动
TOP
123#

弹簧测力计读右边的数值比较简单,不计较单位。
196661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16 14:28:53
一般我们不用右边的克力
TOP
124#


196662
196663
196664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16 14:29:52
这个斜面的高度控制有点难啊
TOP
125#


196665
196666
196667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16 14:31:47
其实可以不用红墨水,用一个塑料条代表水位线就可以了
TOP
126#

三上第二单元第3课《压缩空气》一课一思一、[siz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21 11:12:21 这节课比较难,里面的空间难以表述
TOP
127#


196916
196917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21 11:13:50
这个感受活动还是挺不错的
TOP
128#

六上第三单元第3课《不简单的杠杆》一课一思一、[s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21 11:16:21
也有老师直接把这个搬到课堂外上,直接搬撬动
TOP
129#

材料的改进:因为小石块大石块不容易带课堂上来,用小螺丝和双倍螺丝来代替。

196918

196919
196920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21 11:18:51
这个螺母的质量不够点
TOP
130#

回复 98楼王丽琴的帖子

学生只要能用小螺母撬起大螺母就行,这样一来实验就变简单多了。但是怎么让学生发现支点离用力点越远越省力的秘密呢?
上虞博文 发表于 2023/11/21 15:53:15
就是效果不明显,认知冲突不够大
TOP
131#


197042
197043
197044
197045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23 8:05:51
用这个凳子倒是刚看到,不错的建议
TOP
132#

回复 103楼上虞博文的帖子

水装多一点,很稳定,一只手可以扶着。要是有手推车那肯定更好的,食堂的手推车太大太高,借来不方便。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23 14:41:49
看你的桶有点大的,应该要不少水
TOP
133#

水中的微小生物没有观察到的原因分析:1.手持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够。
2.草履虫培养不成功;学生带的池塘、河水微生物数量少。

191809

191810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9/22 8:24:21 [url=http://lt.zjxxkx.com/showtopic.aspx?topicid=65225&p
罗海军 发表于 2023/11/25 10:36:34
现在的河道水微生物确实少,学生带来的都找不到微生物,还是网上买的草履虫液效果好一些
TOP
134#

回复 103楼上虞博文的帖子

水装多一点,很稳定,一只手可以扶着。要是有手推车那肯定更好的,食堂的手推车太大太高,借来不方便。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23 14:41:49
门卫师傅是不是有平板推车,那会搬办公室有老师借过
TOP
135#

三上第二单元第2课《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一思一、[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16 14:30:44
在水中放入泡沫球,压杯入水时把泡沫球压进去,水位的观察也很明显
TOP
136#

六上第三单元第一课《工具与技术》一课一思一、教学目标[al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16 14:24:38
取核桃仁比赛,每个小组6颗山核桃
TOP
137#


196665
196666
196667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16 14:31:47
工具箱里的器材改进得越来越好,便于学生研究。
TOP
138#


197042
197043
197044
197045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23 8:05:51
八仙过海,用上了身边所有能用的物品
TOP
139#


197042
197043
197044
197045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23 8:05:51
搞辆推车会更稳定。
TOP
140#

回复 105楼罗海军的帖子

好的。最近是在一课一思中改进了一点,按照新课标的目标去写,然后看看有没有完成。又在“聚焦”这一块改进,怎么导入更合适。
TOP
141#

六上第一单元第7课《微生物与健康》一、王丽琴 发表于 2023/9/22 8:26:12 http://lt.zjxxkx.com/images/com
罗海军 发表于 2023/11/25 10:41:39
是学生没有订正作业的习惯,发下来只有几个人会主动订正。这一方面已经在花时间培养了。
TOP
142#


196665
196666
196667
王丽琴 发表于 2023/11/16 14:31:47 http://lt.zjxxkx.com/ima......
罗海军 发表于 2023/11/25 11:03:50
对的,但是塑料条碰到纸团以后上升不了了,还是用泡沫碎屑好。
TOP
143#

六上第三单元第5课《灵活巧妙的剪刀》一课一思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观念:知道剪刀是复合工具,利用斜面和杠杆。

2. 科学思维:比较剪刀和手撕物体产生的结果,感受剪刀的用处。比较不同类型的剪刀完成同一种任务的效果,从而感受不同剪刀有不同的功能。

3. 探究实践:用剪刀剪纸和布料、外科手术剪刀剪导线,完成各项任务,对此进行评价。

4. 科学态度:相互合作,实事求是,认真观察。

二、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探究剪刀的功能、不同剪刀的功能。

2. 学习难点:积极发言、归纳总结。

三、教学思路

(一)聚焦:我们已经知道斜面、杠杆、轮轴是工具,它们可以省力。那么剪刀是工具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二)探索

1. 观察剪刀,它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工具有什么相似之处?(斜面、杠杆)

2. 分别用剪刀和手撕出圆形和方形的布、纸,感受剪刀的好处。(切口更加精细、使用快捷、方便灵活。)

3. 用解剖剪和普通剪刀剪电线,比一比效果。(解剖剪更加快捷、精细)

(三)研讨

1. 通过测试你如何评价剪刀?

2. 解剖剪和普通剪刀相比有哪些特点,有什么用处?

3. 剪刀都是一样的结构吗?有什么好处?

(四)拓展:剪刀的介绍。

四、亮点:

1. 剪刀和手撕对比、普通剪刀和解剖剪对比,效果更加明显。

五、不足

1. 解剖剪只有一把,所以只能做演示实验。

2. 探索环节中可以说一说生活中遇到的不用类型的剪刀它们的作用,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作用,因为它们的结构不同。



TOP
144#

六上第三单元第6课《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一课一思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观念:知道印刷术的历史,起源于中国的隋朝,是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是宋朝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优点:省时省力、省材料。

2. 科学思维:比较手抄和活字印刷所用的时间、人力、物力,来说优缺点。

3. 探究实践:用手抄一首古诗、活字印刷一首古诗,比较它们的用时,推算它们用一页、100页的时间。

4. 科学态度:相互合作、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探究。

二、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用手抄一首古诗、活字印刷一首古诗,比较它们的用时,推算它们用一页、100页的时间。比较手抄和活字印刷所用的时间、人力、物力,来说优缺点。

2. 学习难点:体验活字印刷术,推算时间。

三、教学思路

(一)聚焦:人类在不断改变工具和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你了解印刷术吗?它推动社会发展了吗?为什么?

(二)探索

1. 模拟活字印刷。(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2. 评测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两种方式。

任务

手工抄写

活字印刷

完成《静夜思》所需的时间



估计完成一页的时间(230字)



估计完成100页的时间



我的发现


3. 展示交流

(三)研讨

1. 活字印刷术的步骤是什么?

2. 你觉得印刷术是怎么推动社会发展的?

(四)拓展:了解印刷术的发展。

四、亮点

1. 分小组体验活字印刷术,学生的探究热情都很高。

2. 比较时间的时候不是简单的倍数相乘,活字印刷后来只计算拓印的时间。

五、不足

1. 学生操作时还不熟练,导致印刷效果不理想。

2. 油墨太粘,纸粘在了印刷字上,可以适当加点水并晾干。

3. 100页时间的估算需要换成小时更加有可比性。

TOP
145#







TOP
146#

三上第二单元第4课《空气有质量吗》一课一思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观念:知道空气很轻但是有质量。

2.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天平水准泡和天平的变化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还可以用称重的方式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

3.探究实践:分别给天平一端的皮球打20406080筒空气,观察天平和水准泡的变化,归纳总结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

4.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相互合作、有较强的探究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分别给天平一端的皮球打20406080筒空气,观察天平和水准泡的变化,归纳总结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

2. 学习难点:天平的调平和现象的记录。

三、教学思路

(一)聚焦:我们已经知道空气很轻,但是它有质量吗?你的猜想是什么?我们如何证实自己的猜想呢?

(二)探索

1. 准备一个简易天平,认识天平的结构。(横杆、水准泡、底座、托盘)

2. 在天平一端放上无气的气球,另一端放上绿豆(螺母+绿豆)调平。

3. 分别给气球打上20406080筒空气,观察每打20筒空气后天平的变化,画图记录。

4. 展示交流。

(三)研讨

1. 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气打的越多越重,说明空气有质量)

2. 你怎么根据实验现象证实自己的猜想的?

(四)拓展:除了打气你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证明空气有质量?(放气、称重)

四、亮点

1. 让学生充分思考能比较质量的方法,用他们说的方法试一试,然后拿出老师的方法——天平。学生说可以用秤称一下一袋空气的质量、袋子的质量。用垃圾袋试了一下,袋子3.99g,装上空气后是4.01g。说明空气有质量。学了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学生还说可以用放气的方法。

2. 引导学生知道利用天平可以比较不同的质量。水准泡可以比较质量的轻微变化。

五、不足

1. 天平不够灵活,调平这个阶段学生就花了七八分钟,最后有几个组实验没有完成。

2. 打气筒不够密封,容易漏汽。



TOP
147#






TOP
148#

三上第二单元第5课《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一课一思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观念:知道空气有质量,它的质量可以用个体较轻的物体来比较代替。

2. 科学思维:空气的质量可以用个体较轻的物体来比较代替,比如绿豆、回形针、乒乓球等。再称重一定数量的以上物体质量得出空气的质量。

3. 探索实践:一袋100筒的空气分成5份,用绿豆、回形针称量出20筒空气的质量,再换算100筒(一袋空气的质量)。

4. 科学态度:有探究的热情,相互合作、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空气的质量可以用个体较轻的物体来比较代替,比如绿豆、回形针、乒乓球等。再称重一定数量的以上物体质量得出空气的质量。一袋100筒的空气分成5份,用绿豆、回形针称量出20筒空气的质量,再换算100筒(一袋空气的质量)。

2. 学习难点:一袋100筒的空气分成5份,用绿豆、回形针称量出20筒空气的质量,再换算100筒(一袋空气的质量)。

三、教学思路

(一)聚焦:我们上节课已经利用天平知道空气有质量,那么一袋空气的质量到底是多少呢?你有什么好方法?

(二)探索

1. 先称量出无气皮球相当于几个回形针。一袋打入100筒的空气平均分成5份,每份20筒充到没有气的皮球中。看看增加了几个回形针。

2. 把回形针换成绿豆再称量一下20筒空气的质量。

3. 换算成100筒空气的质量是几个回形针、几颗绿豆,展示交流,得出结论。

2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的物品

4 )绿豆

5 )绿豆

6)绿豆

1个不到)回形针

1个不到)回形针

1个不到)回形针

我的发现:100筒空气与20颗左右的绿豆或5个不到回形针的质量差不多。


4. 还有其他物品可以来代替回形针,绿豆吗?请你试一试。(乒乓球、小木条……)

(三)研讨

1.100筒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2.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你有什么发现?

(四)拓展:你还有什么方法呢?

四、亮点

1.让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用较轻的能方便称量的物体来称出100筒空气的质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思维。

2.合理调整课堂记录本上的活动记录表格,更符合思维顺序。

五、不足

1.天平不够灵敏,调平浪费的时间比较多,结果影响也比较大。

2.20筒空气打进去天平的变化不是很大,效果不明显,需要更灵敏的天平。因此加入的绿豆456颗都可以,回形针加1个就很重了,所以填一个不到。不知道这样的表述行不行?

TOP
149#

天平不够灵敏,测试了一下20筒空气天平基本没变化

TOP
150#

还是用秤比较明显。用天平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种科学思维:利用天平,用大小重量差不多且小而轻的物体质量代替空气的质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