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二单元第5课《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一课一思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观念:知道空气有质量,它的质量可以用个体较轻的物体来比较代替。
2. 科学思维:空气的质量可以用个体较轻的物体来比较代替,比如绿豆、回形针、乒乓球等。再称重一定数量的以上物体质量得出空气的质量。
3. 探索实践:一袋100筒的空气分成5份,用绿豆、回形针称量出20筒空气的质量,再换算100筒(一袋空气的质量)。
4. 科学态度:有探究的热情,相互合作、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空气的质量可以用个体较轻的物体来比较代替,比如绿豆、回形针、乒乓球等。再称重一定数量的以上物体质量得出空气的质量。一袋100筒的空气分成5份,用绿豆、回形针称量出20筒空气的质量,再换算100筒(一袋空气的质量)。
2. 学习难点:一袋100筒的空气分成5份,用绿豆、回形针称量出20筒空气的质量,再换算100筒(一袋空气的质量)。
三、教学思路
(一)聚焦:我们上节课已经利用天平知道空气有质量,那么一袋空气的质量到底是多少呢?你有什么好方法?
(二)探索
1. 先称量出无气皮球相当于几个回形针。一袋打入100筒的空气平均分成5份,每份20筒充到没有气的皮球中。看看增加了几个回形针。
2. 把回形针换成绿豆再称量一下20筒空气的质量。
3. 换算成100筒空气的质量是几个回形针、几颗绿豆,展示交流,得出结论。
2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的物品 | ( 4 )绿豆 | ( 5 )绿豆 | ( 6)绿豆 |
( 1个不到)回形针 | ( 1个不到)回形针 | ( 1个不到)回形针 |
我的发现:100筒空气与20颗左右的绿豆或5个不到回形针的质量差不多。 |
4. 还有其他物品可以来代替回形针,绿豆吗?请你试一试。(乒乓球、小木条……)
(三)研讨
1.100筒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2.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你有什么发现?
(四)拓展:你还有什么方法呢?
四、亮点
1.让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用较轻的能方便称量的物体来称出100筒空气的质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思维。
2.合理调整课堂记录本上的活动记录表格,更符合思维顺序。
五、不足
1.天平不够灵敏,调平浪费的时间比较多,结果影响也比较大。
2.20筒空气打进去天平的变化不是很大,效果不明显,需要更灵敏的天平。因此加入的绿豆4、5、6颗都可以,回形针加1个就很重了,所以填一个不到。不知道这样的表述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