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四单元第6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观念:知道小电动机的内部结构,知道小电动机转动的原理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而转动。
2. 科学思维:如何制作支架让转子转动?如何给转子通电?参考转子的内部结构之间的连接解决问题。
3. 探索实践:拆开小电动机,观察它的构造。课前制作安装转子的支架,探究通电后、加一块磁铁、两块磁铁、磁铁靠近后转子的情况。
4. 科学态度:锻炼动手能力,有较高的探究热情,相互合作,实事求是。
二、重难点
1.教学重点:拆开小电动机,观察它的构造。课前制作安装转子的支架,探究通电后、加一块磁铁、两块磁铁、磁铁靠近后转子的情况。
2.学习难点:设计和制作转子的支架
三、教学思路
(一)聚焦:电动玩具车里有小电动机,接通电就会转动驱动小车行驶。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为什么通电后它会转动呢?
(二)探索
1.拆开小电动机,观察它的构造。(外壳、磁铁、铁芯、线圈、换向器、电刷、后盖)
2.小电动机各个部分如何共同作用?
①安装转子:要使电源正负极都接在换向器上。支架与转子的接触点要光滑,不能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影响转子转动。
②给转子通电,发现转子没有转动。
③一个磁铁靠近转子,转子开始快速转动。
④两个磁铁靠近转子,转子转动更快了,磁铁越靠近转子转速越快。
(三)研讨
1. 转子是怎么转动的?(通电后电磁铁产生磁性,与周围的两块磁铁相互作用而转动)
2. 如何改变转子的方向?(改变电池正负极)
3. 哪些地方用到了电动机?(电动车、电风扇、吸油烟机、玩具汽车等)
(四)亮点
1. 课前让学生去制作安装转子的支架。
2. 拆开小电动机根据内部结构去看转子的安转是否正确。
3. 不断改进器材
(五)不足
1. 只有2位同学在课前制作了,但只是模型,接通电源很不方便,固定不牢固。
2. 因为制作的少所以只能老师做演示实验,后续这个内容可以作为项目化学习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