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屠琴2022年学习与反思专帖 [复制链接]

31#

2022.07.15每月研修学习反思

2022.07.15每月研修学习反思

研修主题:科学素养的理论架构与测评

学习时间:2022.07.15

专家:曹宝龙——华东师大附属桐庐学校校长,物理特级教师……

  正值新旧课标交替之时,曹老师的讲座,既让我对新课标的学习更进一步了,也让我获得了更多教育的启示。从“什么是核心素养”到“什么是科学素养”再到“教育测评的启示”,曹老师的讲座既有理论深度,又通俗易懂。

  1.什么是核心素养

  讲座的开始,曹老师就借用了“土猪拱白菜”这一舆论热议,让老师们思考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价值观的人呢?我们的学生难道只能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吗?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要坚信: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一定的教育后应该要形成适应社会与个人生活所必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是核心素养。

  那什么是品格,什么是能力?品格是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方式,能力是个人在任务情境中表现出的个人的适应性行为。能力只能在任务环境下才能获得;能力只有学习者自主操作活动才能获得;能力只能在任务环境下才能测评出来。

  2.什么是科学素养

  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到科学核心素养,曹老师又从“2022年课程标准”和“认识跨学科大概念”以及“PISA的定义”来层层递进解读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不仅仅是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维度,更要求老师们以“跨学科大概念”角度去进行教学。

  3.教育测评的启示

  受时间影响,有关科学素养的测评,曹老师就简单举例了一个PISA试题。虽只看了一个PISA试题,但让我不得不佩服出题者的深意。我看到了,PISA测试都是真实的材料,针对真实的材料来提问。这跟曹老师开始讲座中提到的“能力只能在任务环境下才能测评出来;科学素养的测评只能在任务环境下才能获得”相互印证了。听完曹老师分享的PISA题目,我最迫切的感想就是想尝试到平时的教学中。

  教育之路且行且思。每月研修,专家引领,同伴学习,让我的从教之路多一些成长,少一些困难。

TOP
32#

2022.08每月研修学习心得

  2022年8月15日,每月研修请来了北京交通大学的陈征副教授,物理学专业的陈教授,从物理学的方法、物理学的“语言”、物理学家的“思考方式”等角度,向我们介绍如何日拱一卒,一点点地做到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反观我们小学科学教育,知识是重要的,但是我们要将知识作为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支撑点。陈教授以“水结冰”这一科学现象为例,水结冰往简单了说就是液态的水达到冰点以后凝固成固态的水,但是从物理学角度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小学阶段,如果我们就把学生对“水结冰”这个认识封死了,那就没有后来的物理学发展了。所以,我们不要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或是掌握某种技术,更多的是要解决科学思维的启蒙和科学方法的积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留一些认识的空白让学生保持着好奇心继续去探索,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的时候,到特定阶段就会有更广阔的提升空间。

  小学科学课,我们经常要从某个角度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处理问题呢?陈教授向我们分享了物理学研究问题基本步骤值得科学课上去借鉴:提出问题-将问题简化(建立理想模型)-提出理论预言-对照验证-得出结论并实践-不断重复,修正结论。在处理问题时我们还可以把握最基本的核心思想:先化繁为简,再化简为繁。科学的问题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要解决的问题经常是复杂的问题,容易让学生迷失方向。教学中我们要先帮助学生学会抽丝剥茧,找出最容易理解和操作的简单问题,建立理想模型。然后根据实际问题,逐步修正理想模型,一步一步接近现实情况。

  今天的讲座高频次的出现物理学知识,这让我回忆起自己的高中物理,虽然高中物理学得云里雾里,但是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学无止境,我的学习一直在路上。

TOP
33#

精彩导入弃单元导学环节,实属教育的戏剧化。

   跟随袁优红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一起共读《人是如何学习的》。《人是如何学习的》从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出发,做了很多的研究,向我们说明了人是如何理解和学习的。

   初读这本书,觉得这是一本学术化的书,里面的“背景
屠琴 发表于 2022/4/23 13:02:58


TOP
34#

整理的完整,再次学习,回味无穷,学习了!
TOP
3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浅谈项目化学习实施的几点建议

——定海区小学科学2022年3月新教材培训体会

   项目化学习是当前教育
屠琴 发表于 2022/3/21 10:22:40


TOP
36#

恭喜屠老师开贴!期待你的更多记录
TOP
37#

2022.10.15《什么是植物》每月研修学习收获

2022.10.15《什么是植物》每月研修学习收获

  “什么是植物?”多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但是科学的去回答这个问题又犯难了。在我们的小学科学课程里,从一年级第一节课开始《我们知道的植物》到六年级下册《形形色色的植物》,植物的内容会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听完史博士的讲座,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植物”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

  本期的每月研修在史博士声情并茂地讲座中,首先让我明晰了以前对植物的一些模糊认识,比如能自己制造养料养活自己的不一定是植物,如硝化细菌也能利用氨气来作为养分进行自养;会开花的也不定是植物,比如藻类生物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早在2018年就被剔出了植物界,而自成一届属于藻类生物;不长绿叶子的也可以是植物,比如大王花、菟丝子、寄生植物、天麻、腐生植物等;

  史博士的讲座还让我闻所未闻,了解到了很多有关植物有趣的故事,原来植物也像动物一样具有“五官”,会看、会闻、会听、会尝、有触动、也会助人为乐。会看:在雨季或冬季来领之前,树木的叶子会计算日照时间的长短,并提早落好叶子,在雨季的时候趁势长好叶子;会闻:植物能闻到香味,比如当金合欢受到羚羊侵袭的时候,会释放出乙烯气体告诉周围的植物,进而释放出有毒气体;会听:植物爱听音乐,在缺水的时候也会发出超声波;有触动:会触发运动的含羞草,但当含羞草反复扔下40多次之后,它就麻木了,不会发生触动了;助人为乐:花生和小麦经常套种在一起会协助,豆科植物能分泌有机酸,溶解土壤中难溶解的矿物质,也有一些植物之间能利用真菌的管道,传递营养。

  听了有趣故事,史博士还跟大家一起探讨了植物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受众觉得植物有意思;让受众成为植物好朋友;让受众自己去寻找植物的乐趣;实践科学方法,观察、比较、分类、测量、交流、预测、假设、实验。这跟小学科学的课程目标不谋而合,科学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从亲近植物到走近植物,通过科学的实践方法整体认识自然世界。

  本期的每月研修,史博士让我越来越喜欢上研究植物,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学生心目中合格的“植物学家”。

TOP
38#

《风的成因》上课反思

       10月28日,在城西小学和三1班的小朋友一起合作上了《风的成因》一课。本课是继上一课《我们来做“热气球”》探究热空气会上升的学习活动的延续。
        回顾整个上课过程,三1班小朋友发言积极,思维活跃,教学目标基本达成。结合听课老师的评课建议,反思本堂课有以下几点不足。
       1.“小风轮转动起来”与“风的成因”没有建立直接联系。
       这一课学习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模糊地认识到“空气的流动会形成风。”但是空气为什么会流动,以及“空气的流动”与“风的形成”之间的联系是不明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围绕“让小风轮动起来”这一任务驱动,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观察现象。模拟实验之后,学生基本都认识到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会让小风轮转动起来,但是“小风轮转动起来”和“空气的流动”、“风的形成”之间还是没有建立直接联系。正如林老师和袁老师给出的建议,其实,在学生模拟实验之前,老师就可以从纸筒实验中提炼问题“你有什么方法让空气流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模拟实验,真正体现探究的本质。
       2.转换教师在交流研讨过程中的身份
这次上课的三1班,虽然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课堂交流,但很多时候是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的。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转换自己在交流研讨过程中的身份。提倡“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在相互交流中获得成长,这是课堂研讨的关键,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肯定。对于教师,在课堂中做到对学生交流的信息有层次的进行关注,努力倾听,帮助学生完善“风的成因”的概念。
TOP
39#

舟山市小学科学教学分会第八届换届年会-活动反思

活动主题:舟山市小学科学教学分会第八届换届年会

活动时间:2022.11.01

活动反思:《风的成因》教学随笔

                              图1:年会活动

   何其有幸,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在我市小学科学年会活动中承担了三年级上册《风的成因》一课。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的第7课,这一课的学习是继上一课《我们来做“热气球”》探究热空气会上升的学习活动的延续。

   一、备课前的困惑

   1.困惑一:学习内容很简单,教学目标“如何定”

   学习新课标,定位《风的成因》一课所要达到的学习内容与要求仅仅只有一点“知道风是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一些方法”。课标中要求的学习内容虽然简单,但是新课标背景下,如何通过一堂课的教学既达成本课的学习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是我备课前最大的困惑。正如喻老师所说的,为备好这一课,我逐字逐句地阅读新课标,而且将新课标与老课标,以及现行教材三者对比分析,在一遍遍的磨课过程中,我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逐渐清晰了,最终确定本课要达成的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能借助模拟实验知道空气受热上升时,空出的区域将由附近的冷空气来填补,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就形成了我们感受到的风。同时也能根据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一步来解释自然界风形成的原因。

   科学思维:能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能提供支撑性的证据。能通过观察描述、分析推理获得对风的形成的初步认识。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纸筒实验”和“透明塑料盒实验”观察空气流动的现象,并尝试画图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态度责任: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困惑2:实验观察有点难,教学活动“如何进”

   教材中为帮助学生了解风的成因,直接借助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线香的流动方向,进而解释风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按教材所编排,学生只为做实验而做,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显然无法进阶提高。

  因此,教学过程中,我围绕“让小风轮动起来”这一任务驱动,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观察活动一,纸筒里的风轮什么时候会转动起来;观察活动二,透明塑料盒里的蜡烛点燃前后,线香、蜡烛以及小风轮等有什么变化。两个观察活动既相互联系,又层层递进。最终通过现象的描述,建立现象与风的成因之间的合理解释。

  

图2:活动一,纸筒实验
图3:活动二,透明塑料盒实验

   二、执教后的反思

   1.反思一:抓住教育时机,注入课堂活力

   这次上课的南海学校的学生,不似上周城西小学的学生来得活跃。因此,课堂上我也总是尝试在引导学生举手发言,课后反思自己的错失了很多教育时机:机会一:被请上来发言的两个学生都是头冒汗,声音小的,此时教师也可以激励其他小朋友,“当个小老师,在讲台上发言是非常不容易的,你看他都出汗了,你们能不能给他鼓励鼓励呢?”。机会二:今天上课如此沉闷,一定程度上也跟阶梯教室密闭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很多小朋友即使坐在位置上不动都出汗了,如果此时我借机打开阶梯教室的门,让风从门外吹进,也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室内热空气上升,门外的冷空气补进,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图4:头冒汗的两位小老师

   面对异地执教的学生,课堂上出现冷场,很多时候是因为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可能教师的问题过深、过难,可能学生在面对陌生的教师还没有适应。所以借班上课,冷场则是必然的事情了,为了避免课堂一直“冷下去”,教师要尽可能地抓住教育时机,润物细无声,相信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走近学生心理。

   2.反思二:关注课堂生成,推进教学目标

   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提早通知了上课内容,对这一课是“有备而来”,因此在纸筒实验之后就已经很轻易地提出“热空气上升会推动风轮动起来”,“是风让小风轮动起来”。面对学生“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回答,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还不够灵活,导致后面的交流研讨没有真正花在学生需要提高和掌握的教学重难点。

   40分钟的一节课,一位老师同时要面对40多个孩子,既要调动课堂气氛,更要关注学生零星的回答,并从中梳理、提炼学生的课堂生成,才能使教学目标能一步一步地被落实。

   三、评课后再思考

   参加这次的课堂展示活动,让我收获最大的是,能够与全市的小学科学老师一起交流评课,既有毛校长和周老师等专家老师锐利、独到的点评,也有浙政钉群里的老师们对这一课的肯定以及教学改进的建议,在大家激烈的辩论评课中,我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2-11-04 23:31:44
TOP
40#

向屠老师学习
TOP
41#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感受空气》执教反思
本课的探究活动我突破教材的局限,重新设计了三个活动:
探究活动一,为每组准备一个大塑料袋,初探空气的特征。探究活动二,寻找空气游戏,三个黑色塑料袋分别装入石子(彩色石头)、水、空气。组织学生来寻找空气。在有任务驱使的游戏活动中学生进一步体验到空气的更多特征,并将空气、石头、水的特征进行比较学习。探究活动三,传递空气。为学生准备三样材料,分别是筛网、塑封袋、塑料杯,请学生完成各选一种材料来完成组内传递任务。三个活动层层递进,富有趣味,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充分体验了对空气的探究。
从上课情况来看,学生的游戏的驱动下,课堂专注力很高,发现空气的特征也非常丰富,在游戏中扎实掌握空气的特征,为本单元打下良好基础
TOP
42#

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空气的特征
TOP
43#

活动非常有意义,对自己今后的教学也有很大帮助!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感受空气》执教反思
本课的探究活动我突破教材的局限,重新设计了三个活动:
探究活动一,为每组准备一个大塑料袋,初探空气的特征。探究活动二,寻找空气游戏,三个黑色塑料袋分别装入石子(彩色石头)、水、空气。组织学生来寻找空气。在有任务驱使的游戏活动中学生进一步体验到空气的更多特征,并将空气、石头、水的特征进行比较学习。探究活动三,传递空气。为学生准备三样材料,分别是筛网、塑封
屠琴 发表于 2022/11/8 5:46:17
TOP
44#

气态的物体我们人眼都不易容看到,所以对学生来讲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TOP
45#

2022.11每月研修学习体会——角色扮演,点亮小学科学课堂

  每月研修,期期守候,认真聆听,总有收获。2022年11月15日,19:30小学科学网为我们带来了杭州市陈涛校长的一节单元起始课《金钱豹去哪了》,此外还有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建老师的课例点评。

  一、首先谈谈我对陈涛老师这节课的听课体会。

  1.题目取得“好”

《金钱豹去哪了》,一听这题目,无论听课老师还是上课的小朋友,就被吸引住了。而且,为了让学生能主动关注金钱豹的特征,陈老师还风趣地将一只猫的照片插入课件中,精彩的导入让这节课有了良好开端。

  2.项目情境“真”

  项目化学习的首要条件是“真实情境”,这个真实情境必须来自于学生的真实需求。陈老师以去年杭州市野生动物园真实的事件作为本课的项目背景。出逃的金钱豹活要见豹死要见尸,通过师生交流,聚焦本课的交流主题——金钱豹与野兔、小草的食物关系中,它们之间的能量是怎么流动的?陈老师设计的这一项目化学习不仅仅真实,而且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正因为“真”,这节课才能演绎得如此成功。

  3.角色扮演“妙”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陈老师借助乒乓球代表能量球,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有导演,有解说员,也有扮演小草、兔子、金钱豹的小朋友。为了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现更多能量流动的关系,陈老师巧妙地安排每组领取到的材料数量。经过角色扮演,学生会发现能量的来源、能量的消耗、能量的流动关系等等科学知识。通过角色扮演让原本单调、枯燥的学习内容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内化、提升。

  二、再谈谈我对徐春建老师的评课体会

  《践行项目化,落实国家教材校本化》,徐老师这次的讲座从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出发,建议老师们可以从以下两种途径去尝试项目化学习研究。一,大项目,将教材整个单元进行统整,比如,制作一个太阳系模型、制作校园生物沙盘、设计和制作起重机、设计和制作一搜“海轮”等。二,微项目,对某篇课文进行重整。很显然,后者更适合大部分老师们去实践。最近几年在丁老师和林老师的指导下,也参与了很多微项目课程的开发,真切体验到项目化学习让学习真实的发生了,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主动,从简单、机械的学习走向基于丰富实践的学习。

TOP
46#

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执教反思(二)

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执教反思(二)——看不见的空气,也可以很有趣


       继上周上完《感受空气》一课之后,这周我和三年级的孩子们又一起学习了《空气占据空间吗》,《压缩空气》。一周的上课体验之后,我的学生们都惊呼“看不见的空气,也可以很多趣!”空气到底有趣在哪里呢?
       在《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我以魔术师的身份,引领学生经历了很多有趣的探究活动,“浸水不湿的报纸”,“乖乖听话的小球”,“吹不大的气球",每一个学生都全情投入每个探究活动。在《压缩空气》一课,我直接以”制作弹力枪“这一项目展开研究,学生通过尝试对比水和空气被压缩后的特征,进而选择用空气来制作弹力枪。两节研究空气的课,学生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收获多。
TOP
47#

弹力枪,很好的驱动任务。
TOP
48#

《研读新课标 运动理念》新课标学习体会

《研读新课标 运动理念》新课标学习体会

  2022年11月23日定海区小学科学基地校活动暨《研读新课标 运用新理念》观点报告在舟嵊小学举行。这次的活动由定海区青研社成员和丁红霞名师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活动内容分三部分,首先,舟嵊小学励启赟老师展示二年级上册科学《做大自然的孩子》一课;然后,青研社成员和名师工作室成员分享研读新课标后的观点报告;最后,教研员林老师解读新课标,并做活动总结。现对参加的三个活动谈谈自己的所思所感。

  一、《做大自然的孩子》听课体会

  《做大自然的孩子》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的第7课。本课的编排与2017年版的课标相对应,因此对应2022年版新课标,本课所涉及的学习内容比较“杂”而且“散”,所涉及的学科核心概念既有“生物体的稳态与条件”,又有“生物与相互关系”。

新课标多次在“教学策略建议”中提到,希望教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真实的生产生活情境,开展科学学习。《做大自然的孩子》一课,励老师就成功地借助二年级学生南洞研学的契机(如下表1,南洞研学单),让学生回顾在秋游过程中观察到的动、植物,并通过气泡图的形式整理动植物和我们的联系(如下图1,学生整理的气泡图)。

  本课另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励老师改编教材的活动设计,将教材中原本的“给小鸟建一个家”的活动舍去,用“阅读绘本”和“画绘本”两个活动来升华学生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这两个活动的设计既保证了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又深受二年级小朋友的喜欢。

  听课后,结合其他老师以及林老师的评课建议,对励老师这节课还有几点小建议:1.抓住交流重点,将课堂交流做深、做透。本课的第一个交流重点就是“寻找动植物和我们的联系”。课堂上,学生从南洞研学中,会发现很多动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但是在课堂交流过程中,学生的交流只为完成教师布置的活动任务,交流都浮在表层,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动植物对人类的作用。正如林老师所建议的,第一个交流的问题可以这样调整,“我们的衣食住行与哪些动植物有联系”。确实,改变研讨的问题,相信学生会主动地去寻找与我们有联系的动植物,学生的交流不仅有真切的情境体验,还能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态度。2.“阅读绘本”,“画绘本”,这两个活动展开比较生硬。由于前一个活动没有做深、做透,所以励老师精心准备的“阅读绘本”活动并没有走近学生心理。“画绘本”的活动,学生以“我是大自然的孩子”为主题,把自己想说的话,借助绘本来表达。可是,课堂上小朋友呈现的仍然是“保护大熊猫”之类的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的例子。

  二、观点报告交流体会

  学习新课标之后,共由16位青年教师进行了观点报告。虽然,都是年轻教师的教学体会,但是大家都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领悟新课标理念。16位老师的观点报告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根据新课标,对现行教材进行改编,创设大情境,以项目化学习进行大单元教学。如王佳娜老师代表檀枫小学分享了她们学校对六上《工具和技术》单元的改编。2.结合自身教学,以新课标引领老教材。比如虞思晗老师、董丹凤老师、王琳老师、张帅老师、洪松老师等,她(他)们都在平常的教学中去践行新课标理念,旨在从点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3.对比新旧课标,领悟新课标。如骆嘉炯老师、沈佳丹老师、鲁燕炎老师,他(她)们横向对比两版课标,从横向对比中,去学习新课标的改变,并以此引领自己的教学。4.对新课标的部分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如沈梦薇老师、屠琴老师、姜小圩老师等,从她们分享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新课标值得我们逐字逐句地细读、精读,从中才能收获更多的启发。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聆听大家的学习体会,不仅有共鸣,更多地是触动。心向课标,行之有向,在平日的教学,努力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三、林老师的活动总结

  此次的观点报告,得到了林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大家观点报告的基础上,林老师也帮助老师们提炼并分析新课标的四个关键词,分别是:核心素养、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学习评价、学习进阶等。作为定海小学科学的领路人,林老师希望我们能积极用新课标理论去指导常态课教学;努力让自己的每一堂课有增量;把握教学重点,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在探索活动和研讨交流环节中把课做深做透。

TOP
49#

2022年12月每月研修学习反思

   2022年12月,每月研修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唐自华博士,唐博士给我们带来的讲座主题是《鉴古知今——从气候历史看碳中和》。

   这一期的讲座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非常震撼。一,震撼于讲座的课题——碳排放与全球变暖。有关碳排放与全球变暖问题一直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近几年的热浪天气、洪水、冰川融化、臭氧层空洞等极端事件的频发更是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碳排放导致的直接后果。二,震撼于作者的专业——透过数据,分析问题。唐博士用数据征服了每一位科学人,他的讲座是我迄今为止唯一看到的,全部以数据和图表呈现的PPT。在他的讲座中没有任何多余的文字,他的所有观点都是基于大量的实验观测和数据分析而得到的。在他身上我不仅看到了科学家实事求是的专业精神和质疑精神,还有一份真挚的责任担当。

   聆听唐博士的讲座,我的第二感觉就是责任重大。正如丁仲礼院士提到的“人人生而平等”,这个平等也包括我们每一个人,每天的碳排放也要实现平等。相比1990年,中国人每个人每年的碳排放仅仅是1.57吨,而过去了30年之后,这一数据已经达到了7吨每人,相比全球的其他国家,中国居然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碳排放大国,这不是危言耸听,但却骇人听闻。我们每天出行、吃穿都与碳排放有关,看到这些数据,才真正警醒了我自己。听完讲座,我意识到“绿色出行”、“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等这些都不只是一个口号了,中国距离碳中和的目标还很远甚至很艰巨。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影响周围的人做起,我们不期待扭转变暖趋势,但我们会以自己渺小的力量避免最坏的结果而努力。

   谢谢唐博士,谢谢小学科学网的成员,每月研修让我足不出户,打破时空壁垒就可以聆听到如此有意义的讲座。

TOP
50#

回复 49楼屠琴的帖子

从屠老师的反思中,又重温了一遍讲座内容。
TOP
51#

复习课怎么上——青研社复习课研讨活动反思2022.12.16(线上教研)

复习课怎么上——青研社复习课研讨活动反思2022.12.16(线上教研)

  小学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使是单元整理的复习课也不能仅仅只要求学生回顾本单元的科学知识,还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复习课还是以知识归纳整理为主,多数情况只进行重复性的知识回顾。这样的复习课,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还会得不偿失,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在这次青研社的复习研讨活动中,沈佳丹老师以“校园建气象站”这一真实情境展开《天气》单元的复习。三年级的学生在真实情境任务的驱动性,借助思维导图来复习整理知识,这样的复习课,学生不仅有兴趣,更有收获。这听课中,我还发现沈老师非常注重学生收集数据,播报天气的能力,这也让“校园气象站”的情境任务更加真实了。第二节课,鲁燕炎老师的《健康生活》复习课,鲁老师也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学生在整理思维导图的过程自主复习,建构知识体系,这样的复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悟,也非常适用于我们日常的复习课教学。

TOP
52#

2023.01.15每月研修学习反思

2023.01.15每月研修学习反思

研修主题:实践,让评价嵌入学习活动

主讲老师:平阳县昆阳镇实验小学 应小敏(特级教师)

  评价是“优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习发生”的重要支柱,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有助于改进“教与学”的过程。但是,评价也是教学过程中最难达成的一部分。回顾自己以往的教学,总是力求将评价设计做到内容多元、目标清晰,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是“浮在云端”,学生和老师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了评价。这样的评价形式也就失去了评价本身的意义。本期每月研修(2023年1月),聆听了应小敏老师的讲座,让我找到自己教学中评价设计的症结所在。

  一、评价设计不在形式有多么新颖,而在于是否能真正“融合教学”。对应不同的教学活动,我们要将评价视为过程,设计评价之前,要“搞清楚学习者的学习状况”(K)、“确定他们要去哪里”(W)、“决定如何到达那里”(L)。在应老师的讲座中,我非常欣赏应老师借助“KWL”表,设计评价,“学评结合、以评促学”,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二、评价设计不是按部就班地告诉学生做什么,而是要为学生参与更具挑战性的活动提供机会。这一点,也是我在设计评价时,最容易忽视的。在应老师的讲座中,她以《弹簧测力计》一课为例,教师为学生提供“弹簧测力计使用说明书”、“弹簧测力计导学单”,鼓励学生像小老师一样“我来学”、“我来教”。以“学习单”为支架,从扶到放,为学生认识、使用和制作弹簧测力计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教学、学习、评价是三位一体的,评价是我教学中的短板。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需要关注学生在探究与实践过程中的真实表现和思维活动,实现“评价”与“教学”的良性互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