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王科奇专帖(二、三年级) [复制链接]

31#

综合题
1.孔明灯(如图所示),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它是热气球的最早雏形。孔明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孔明灯的飘移方向人无法控制,只能“听天由命”。升空后一旦风力、方向不稳或燃放不当,孔明灯将直接威胁飞机、高压供电设备、通信设施、山林以及各类建筑安全,对地面防火安全危害极大。

(1)在古代,孔明灯主要用于(  )
A.照明    B.祈福      C.军事
(2)下列选项中,和孔明灯升空原理相同的是(  )
A.热气球    B.风筝    C.飞机
(3)孔明灯能够升空,是因为(  )
A.热空气比冷空气热
B.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C.热空气和冷空气均会流动
(4)下列关于孔明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孔明灯对人们没有安全危害
B.孔明灯对地面防火安全危害极大,我们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
C.人们完全可以控制孔明灯的飘移方向
实验探究题
1.奇奇学习了关于空气的知识后,要自制热气球,他准备了蜡烛、塑料袋和一端带孔的纸简。我们来和奇奇一起制作热气球吧!
(1)在做热气球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纸筒来帮助我们聚集热量,奇奇该如何放置纸筒呢?(       ),这样放置的原因是                                               
A. B. C.
(2)青青将一个很大很轻的食品保鲜发套在纸筒外围进行加热,过一会儿,原本瘪(biě)的保鲜袋会       ,手摸保鲜袋外壁会感觉(       ),手提着袋子上端时,会感觉(             )。又过一会儿,奇奇松开双手,发现保鲜袋(       )。这是因为(                             )。
TOP
32#

《我们来“做”热气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空气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上升。
2.了解热气球能升空是由于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从而带动了热气球升空,空气冷却后热气球又会降下来。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描述热气球上升和下降的现象,并对类似的现象进行解释。
2.能运用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设计和记录实验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能针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
kich 发表于 2022/11/13 20:35:22
这个实验孩子们很兴奋,看到热气球升起来的那一刻都连连惊叹。
TOP
33#


风的成因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主题,链式梳理。(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小风车
1.出示小风车,提问:小风车固定不动,你有哪些方法让小风车转起来?
(预设:用嘴吹、用扇子扇)
2.提问: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形成风?用嘴吹、用扇子扇时,静止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空气流动形成风
3.讲述:在生活中,风随处可见,比如看到大树摇晃、国旗飘扬、炊烟飘散、风车转动就知道起风了。那么,大自然中是谁让空气流动起来,怎样形成风呢?  
揭示课题:风的成因(板书)
【设计意图】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由于学生没有科学地观察和分析过自然风,本环节设置了问题链有效聚焦了风的主题。学生借助问题能梳理出观察无形风时需要借助一定物体,风的形成是因为空气流动。同时,激发学生实验兴趣,为实验器材的出示铺垫。
二、模拟实验,现象记录。(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风的成因实验装置、打火枪、蜡烛、蚊香、学习单
1.课件出示上节课热气球实验的图片。
提问:上节课的热气球实验中,我们在纸筒中点燃蜡烛,热空气会怎么流动?空气受热上升后,纸筒内就没有空气了吗?
(预设:热空气上升,外面的冷空气会从小孔中补充进去)  
2.提问: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纸筒内的空气真的如同学们所说的方向流动吗?我们看不见空气有没有进去,可以借助什么间接看到空气的流动?
3.出示蚊香,风轮,风的成因实验装置,记录单。
演示:不点燃蜡烛,只点燃线香。将线香放在演示盒右侧洞口,指导记录方式。
讲述:接下来我们会有一个帮助我们探究的小帮手——风的成因演示盒。蚊香放在入风口,通过烟可以让我们看到空气是否会流进纸筒。风轮放在出风口,显示风的大小。
4.明确操作:小组合作观察蜡烛点燃前后风轮和烟的变化。
讲述:实验步骤
(1)不点蜡烛,观察烟的流动方向;
(2)点燃蜡烛,放进盒中,观察烟的流动方向。
强调蜡烛、蚊香放置的位置,指导用打火枪点燃蜡烛和蚊香的方法。
5.小组实验,并通过画图和文字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以上节课的热气球模型入手,过渡到本课的实验装置,使无形的风可视化的同时,便于学生把热空气的知识联系到本课,解释实验现象。
三、思维统整,分层研讨。(预设10分钟)
1.小组为单位,展示小组记录单,全班交流分享实验现象。
(1)语言支架:
风轮在蜡烛点燃前后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点燃蜡烛前后,蚊香的烟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点燃蜡烛后,烟会横向流向塑料盒中,说明什么?
(2)现象汇总:
各组间现象补充汇总,出现不同现象(观察不细致或操作错误导致)组间互相分析原因,完成班级现象总记录。
(预设:风轮从不动或微动变为快速转动,线香的烟从向外变为向里、向上运动。)
2.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来,形成了风。
【设计意图】通过个人、小组记录单和班级汇报使得实验成果从个人到班级的有效反馈,避免了部分学生未参与实验、研讨不充分的情况,实现人人参与真实验的目的。此外,由于该实验中学生观察烟和风轮同时发生变化,较难有逻辑地汇报,设计由浅入深地分析现象,旨在引导学生从简单风轮到烟的走向进行解释,再加上动态动画进一步分解烟的走向,逐步攻克冷热如何使空气流动形成风。
四、巧迁活用,兴趣延伸。(预设5分钟)
1.提问:大自然中的风和模拟实验中的风形成的原理类似。这个实验因为蜡烛让空气有了冷热温差,所以空气流动形成了风。大自然中也有一根“蜡烛”在提供热量,你觉得是什么?
2.播放“风的成因”视频。
3.学生结合模拟实验的现象和原理,尝试解释自然风的形成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大自然中风如何形成的问题,将模拟的实验现象与真实的情境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并利用知识解释生活中风形成的现象。  
五、作业设计

A:做一个“走马灯”,将成果拍成视频发到班级群,并向家人解释风车“无风”转动的秘密。
B:记录一分钟“走马灯”旋转的次数,尝试改进“走马灯”,让它转得更快。
TOP
34#



《我们来做热气球》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通过前面五课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空气具有质量、能占据空间,还可以被压缩。本课从热气球的升降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的升降现象。聚焦板块通过观察热气球以及热气球加热上升的图片,思考热气球上升的原因并做出初步的解释。探索板块,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制作和放飞“热气球”,让学生对“热空气会上升”的现象形成感性认识,并通过研讨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地进行解释。本课实验现象所指向的物理概念是: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导致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学生只需要通过简单的热气球模拟实验方法,对空气的这种物理性质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知,知道热空气会上升,空气变冷后会下降就可以了,不需要对相关的物理原理进行深入学习。尝试了一下热气球的实验,我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升上天空,应该是袋子的原因,用塑料袋和很薄的保鲜膜的袋子做实验是有区别的,没成功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普通塑料袋不能升上天空。
1.只有很轻薄的保鲜膜袋子才可以做实验,材料很关键。
2.本来想剪一个塑料瓶,用于把蜡烛扣住,突然发现塑料瓶很容易燃烧,有毒的物质,所以还是用一个纸筒把蜡烛扣住,这样就算燃烧也不会产生有害的物质。
3.一定要选择小朋友,把纸筒按住,这样才不会让纸筒燃烧,小组分工一个人按住纸筒,一个人拿袋子,袋子要有一定的高度,要不然容易燃烧。
4.这个实验一定要配备湿的帕子,如果纸筒燃烧,就赶快把它扑灭!
TOP
35#



《我们来做热气球》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通过前面五课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空气具有质量、能占据空间,还可以被压缩。本课从热气球的升降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的升降现象。聚焦板块通过观察热气球以及热气球加热上升的图片,思考热气球上升的原因并做出初步的解释。探索板块,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制作和放飞“热气球”,让学生对“热空气会上
kich 发表于 2022/11/20 20:07:57
用直筒的大塑料管代替纸筒,效果更好!
TOP
36#



《我们来做热气球》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通过前面五课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空气具有质量、能占据空间,还可以被压缩。本课从热气球的升降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的升降现象。聚焦板块通过观察热气球以及热气球加热上升的图片,思考热气球上升的原因并做出初步的解释。探索板块,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制作和放飞“热气球”,让学生对“热空气会上
kich 发表于 2022/11/20 20:07:57
的确,用很薄的保鲜膜袋子更容易让“热气球”升起来!
TOP
37#

教学过程很有创新呀


风的成因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主题,链式梳理。(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小风车
1.出示小风车,提问:小风车固定不动,你有哪些方法让小风车转起来?
(预设:用嘴吹、用扇子扇)
2.提问: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形成风?用嘴吹、用扇子扇时,静止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空气流动形成风
3.讲述:在生活中,风随处可见,比如看到大树摇晃、国旗飘扬、炊烟飘散、风车转动就知道起风了。那么,大自然中是谁
kich 发表于 2022/11/20 19:54:54
TOP
38#

学习了,用你的方法也去试试
TOP
39#

《书的历史》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书的历史(预设4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课件出示骆宾王的《咏鹅》,学生朗读。
提问:《咏鹅》大家非常熟悉,这首古诗是一千多年前写的,它是怎么流传的现在的?
(预设:通过书籍保存流传到现在)
2.观察自己身边的书,讨论并出示课题:书的历史(板书)。
提问:书大家都很熟悉,古时候的书也是这样的吗?你知道人类曾经用什么材料呢?
3.微课:了解书的演变史。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书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你知道人类曾经用什么材料呢?将研究主题聚焦到材料上。
二、用不同的材料做书(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纸张、泥板、竹片、毛笔、墨水、木棒、细绳、订书机、记录单
1.出示微课:了解书的演变史。
提问:在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哪些材料用来做书呢?
(预设:龟壳、竹简、泥板、丝绸等)
2.体验用不同的笔在三种材料上写字。
(1)讲述: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了解到,古人用不同的材料做成书,接下去我们模仿古人来体验在不同的材料上书写的感受。
(2)出示三种材料:陶泥板、竹片、纸及三种书写工具:木棒、毛笔、铅笔,提问:要用这三种书写工具在这三种材料上书写,你会怎么选择?
(3)反馈交流,出示活动要求:在不同的材料上写自己的姓名,体验在不同材料上写字的感受,并在小组内交流。
(4)学生体验用三种不同的工具在三种材料上书写,记录活动感受。
(5)交流反馈
(预设:在泥土板上写的字很容易模糊、在竹片上写字要等墨汁干等)
3.做一本简易的书。
(1)将这三种材料装订成册。
提问:同学们让我们想办法将它们装订成册,成为一本书。那么这三种材料该怎样装订成册呢?
(预设:泥板可以在上面打洞;竹片可以用绳子串起来;纸可以用订书机)
(2)学生体验不同材料装订成书的过程,并记录活动感受。
要求:
①泥板书的制作:两块橡皮泥板刻好字后,将橡皮泥板整齐地摆放在一起。
②竹片书的制作:用绳子系在竹简上,每一片竹简系一个扣,上端和下端分别绑上绳子做两端的固定。
③纸书的制作:将纸摆放整齐,用订书器装订,一般装订两到三个钉,注意装订的时候要对齐。
(3)交流活动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在陶泥、竹片、纸等不同材料上书写、装订成书的过程,感受、模仿从古至今人类在书籍制作过程中的方法和变化。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不同特点。
三、三种材料的优缺点(预设8分钟)
1.全班反馈三种材料的优缺点。
提问:刚才我们用这三种材料进行了书写,并且进行了装订,这三种材料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根据体验和活动记录,交流反馈三种材料的优缺点。(包括:制作难易程度、保存情况、携带情况、使用情况、获取材料难易程度,预设让孩子们发现不同的书都会有其优缺点。)
2.研讨:哪种材料最适合做书?
(1)提问:每种材料各有优缺点,你们认为哪种材料最适合用来做书?
(预设:从便于书写、阅读、携带等方面分析,从而得出纸质书最为合适。)
(2)出示造纸术资料。
3.做书材料变化的启示。
提问:这节课我们经历了书的发展,从做书的材料的变化,你又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预设:做书的材料不断改进、书越来越轻便、书写更便捷等)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进一步加深三种材料的优缺点。体会到制作材料及其技术的不断改进,认识到要全面地考虑材料的优缺点,才能使设计的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四、书的发展(预设3分钟)
1.出示手机、电子阅读器等图片
(1)提问: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电子书进行阅读,你觉得未来的书还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2)保护视力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畅想,在谈论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材料是会不断变化的,材料的变化与自己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
TOP
40#

教学反思: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关注到做书材料多次更替的历史事实上,去思考材料变化的原因。关于书籍材料更替的科普视频有很多都有参考价值,我选择了只介绍材料品种的一段,并将材料名称书写在黑板上。
       二年级学生对很多字都已经认识了,只有帛书需要标注一下,经过前2课的知识,二年级学生对材料的特性已经掌握地比较熟练(尤其是在第一课介绍到了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定义),一说到材料的优缺点,很多学生就会联系起什么材料容易找到;它重不重、好不好带走,它容不容易烂、好不好保存;还有同学对比发现了不同材料的“书”记录信息量差别巨大;还有个别同学考虑到了价格问题(生活经验提醒了他,丝绸很贵)…到这里我反而明白了前两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对这一节课的目标是否达成影响挺大的。反而后面对3种材料的书写体验和装订体验是在学生已经梳理完的材料特点之上的一个补充。
TOP
41#

《测量降水量》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观看视频:下雨的场景。
教师提问:下雨是降水的一种形式,降水的形式还有哪些?
学生思考:雪、冰雹是降雨吗?如果是,它们是固体,能进行测量吗?
教师活动:提炼学生观点,归纳降水的形式,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下雨的视频切入新课,从学生的原始概念中,提炼出降水的形式,提出降水量能否测量的思考,为下一步探索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雨量器打下基础。在一个熟悉的情境里,提炼出一个科学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步衍生出新问题。
2.玩懂方法
(1)制作雨量器
师生交流:我们把有时候的雨称为毛毛雨,有些时候的雨称为倾盆大雨。为了知道雨量的多少,我们需要一种专门的仪器--雨量器。提示:为了更清楚如何制作简易雨量器,仔细阅读这些过程图。(建议:首先明确三个要求,容器必须是直筒,单位是毫米,刻度条要从底部贴起。而后出示过程步骤。)
过程:
①选一个直筒透明杯;
②在杯子外画一条垂直直线;
③沿着直线用透明的刻度条从底部贴起,0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
学生活动:制作活动时间大约5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能否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本课后续测量雨量是否准确。学生发现雨量器在生活中是测量雨量的重要工具时,制作起来尤为小心。特别是刻度条的制作及张贴方法很重要,关系到读数是否正确,所以要在此处提醒孩子刻度要画均匀,与尺子的刻度一致,并从底部贴起。制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认真、细心、严谨的品质。
(2)测量降雨量
师生谈话:现在让我们模拟下雨,测这场雨的降水量。想想该怎么做?学生思考之后,出示喷壶,并播放使用喷壶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读数的方法视频。
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观看视频掌握方法和技巧。(注意:喷壶嘴与杯口保持大约5-10厘米距离均匀降雨,读数时雨量器要放平,等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单位毫米不能忘记,不要把毫米记成毫升。)学生重复模拟降水三次,数据记录活动手册上。(活动时间大约15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练习测量雨量的过程要注意细节,比如距离、单位、读数等,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熟练测量及读数方法。这种模拟操作的方法给孩子很好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对细节的注意也让学生做事细致的品格得到培养。
(3)确定降水等级
讨论:自制模拟降水量与气象学家降水量等级标准进行比较,有没有区别?观看课本P48的内容进行比较。气象学家制定的降水量等级标准是24小时的降水量,看一看每个等级标准的范围是什么?
学生看书,讨论,发现自己测量降雨量与气象学家制定的等级标准的不同,同时愿意在下雨的时候进行尝试测量降雨量。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认识与专业的降雨量等级相比较,提高了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同时明白了降雨量等级标准是如何划分的?产生对降雨量进行测量的兴趣,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尝试。
3.玩出问题
(1)降雨量的多少与使用的雨量器有关系吗?
教师提问引导:降雨量的多少与使用的雨量器粗细、大小有关系吗?
学生思考并尝试用相同的喷壶,同时向两个粗细不同、高度相同的雨量器中以均匀的速度喷水,证明自己的猜想。
(2)怎样确定一场雪的降水量?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认识降雪量》。怎样确定一场雪的降水量呢?如果是冰雹呢?
学生发现雪是固体,如果化成水,就可以测量出水的降水量了,冰雹也是固体,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是比较巧妙的,特别是第一个问题,是很多学生不太理解的,通过实验测量数据,学生又通过思考发现了其中的原因,降水量的多少与测量的雨量器的大小、粗细是没有关系的,这比生硬的讲解学生理解得更好。
4.课外拓展
教师提问:要测量当地连续十天的降雨量,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那天没有下雨,怎么办?
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总结,对照“降水量等级标准”确定降水等级,如果这些天不下雨,可以通过查找气象台报告的数据。还需要注意雨量器摆放位置,一次记录之后及时将雨量器中的水倒掉等细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天气现象---降雨的连续观察,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的习惯,以及查阅资料,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板书设计】
6.测量降水量
降水形式:雨  雪  冰雹          
制    作:直筒透明   毫米   “0”刻度对齐                  
模拟降水: 水平   平行  毫米
   【学生记录单设计】
降雨量的测量实验记录单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雨量                            
等级                            
降水量等级表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的降水量    小于10毫米    10~25毫米    25~50毫米    50~100毫米    100~200毫米    大于200毫米
TOP
42#

反思:
本节教学中,学生了解了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初步学会了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了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学会了使用区分降雨强度的雨量分级表。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较好。
不足:课前准备仍不够充分,制作材料缺乏,学生粘贴刻度条时没有跟雨量器内侧底部对齐持平,纠正时耽误了时间。最主要原因是制作过程中指导可能还是不足,有一组学生刻度条贴的过高,没按要求把零刻度线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导致返工重做,也耽误了教学时间,导致上课有些压堂。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让每一个孩子听清楚实验的要求,并得到学生正确的反馈,使实验效果更上一层楼!
TOP
43#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播放视频:请同学们看一段关于风的内容,并通过观察思考这些现象是如何引起的?
2.提问:视频中有怎样的现象呢?这些现象是如何引起的?请你说一说?
3.谈话: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风是空气的流动,空气看不见,所以风也是看不见的。但是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发现了小草在随风摇曳,而五星红旗在随风飘展,特别是这些大树在风的作用下摇摆的十分厉害,这些现象都说明了风的存在,可以通过风中物体的运动变化间接感知风的存在。所以因为有风才有了上面的这些现象。
4.同学们关于风,我们如何描述它呢?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
(一)    学习风向和风力
1.提问:在前面的天气预报中,我们看到了天气预报里面提到了风向和风力,例如风向西南风,风力两级,这些是如何得到的,什么是风向?什么又是风力呢?
2.讲解: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而风力指的是风的大小。
3.讲解:在自然界中,我们必须要借助于事物的变化来感知风向和风力。例如在视频中我们所看到的旗子,就可以通过它的摆动来判断风向。
4.谈话: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刚刚提到的风向:西南风。你觉得它是从哪儿吹来的?
5.提问:为了更好的判断方向,我们增加了4个方位。分别是西北,东北,东南和西南。这样就有了8个方位。现在你可以在图上画出西南风了吗?
6.提问:风力的大小又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我们来通过视频了解一下风力等级。观看视频,学习蒲福风力等级表。
7.讲解风级歌: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风来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弯、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动、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倒树又倒屋、十一二级陆上很少见。
(二)制作小风旗
1.讲解:刚刚我们了解了风力等级以及方位图。现在请同学们和李老师一起制作小风旗,通过风旗我们来判断今天的风向和风力,我们需要的材料有硬纸板,布,铅笔,直尺,剪刀,钉书器等。
2.实验提示:在制作的过程中,老师还有几个小提示,旗面应选择轻薄柔的面料,二旗杆可以用小竹棍等材料使用双面胶粘贴,三使用钉书器时要注意安全。让我们开始吧!
(三)测量风力和风向
讲解:小风旗已经制作好了,同学们在我们配套教材的视频当中有一段是老师测量的风向和风力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四)学习记录
    在测量后,同学们要掌握记录方法,并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谈话:通过视频我们知道了如何利用小风旗来测量风向和风力,同时测量方向还有一个小工具叫做风向标,把它放到室外测量风的时候,风从哪里吹来它就会指向哪里,在我们配套教材的视频中,老师教给了咱们同学们制作风向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提问:这是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观察风的装置,你可以说一说,它如何来测定风力和风向吗?你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2.谈话:我们今天学习了测量风向和风力,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每天测量风向和风力。
TOP
44#

【学习任务一】
请补充方位图,并简要说明什么是风向和风力?
【学习任务二】
利用风旗或地面其他物体观测风的大小和方向并记录
观测风的工具或物体    风的大小    风的方向                
思考:这些方法观测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TOP
45#

为啥我上传不了图片呢?
TOP
46#

三年级科学上册3.5观测风(教科版)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风向是指风_________的方向。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为无风、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三个等级。
3.我们可以用各种气象仪器来测量天气情况:用__________测量气温,用__________测量风向,用__________测量风速,用__________测量降水量。
4.__________、__________是描述风的重要因素。
5.通过观察我们体验到,风是_________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是指风_________的方向。
6.制作风旗时,可选用_________为旗面。
7._________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_________来描述。
8.红旗飘向北方,这时吹的是_________。
9.东风是由_________向_________吹的风,由西北向东南吹的风是_________风。
二、选择题
10.温州民间用“南风天”形容春天返潮的气候。以下描述正在刮南风的是(    )。
A.操场上的国旗向北飘    B.天空中的鸟向北飞    C.路边柳树向南飘
11.我们一般从气温、降水量、风速、风向和云量等方面来描述天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可以用气温计来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会发生变化
B.降水量是指24小时内雨量器收集到的雨水总体积,单位是毫升
C.风向标可以用来测量风向,刮东风时,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边
12.下图装置可以帮助我们观测(    )。
A.气温    
B.风向和风速    
C.云量
13.此时,室外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南方向,说明风向是(    )。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14.在做天气日历的时候,我们用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同的风速,其中我们用“0级”表示(    )。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15.早上出操时,我们观察到国旗朝北飘扬,此时的风向是(    )。
A.东风    B.南风    C.西风
16.“风吹树枝断”描述的是(    )级风。
A.7    B.8    C.9
17.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时,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18.蒲福风力等级表中“迎风走不动”描述的是(    )。
A.6级风    B.7级风    C.8级风
19.炊烟垂直上升,这时的风力是(    )。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20.“风从西方吹来,吹起了地面上的纸片。”这句话中没有提到的天气要素是(    )。
A.风向    B.降水量    C.风速
21.在用风旗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2”表示(    )。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22.下列现象中能帮助我们测得风向的是(    )。
A.水流方向    B.头发飘扬方向    C.小鸟飞行方向
三、判断题
23.红旗飘向北方,说明当时刮的是北风。(______)
24.风虽然看不见,但是我们仍能判断风的大小。(______)
25.风是一种能源,可以用于生产、生活。(______)
2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炊烟、旗子、树枝等物体飘扬的方向来判定风向。(______)
27.通过观察风旗确定风向时,旗子飘动的方向就是风向。(______)
28.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对照蒲福风力等级表记录风向。(______)
29.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弯。(______)
30.小强制作的风旗向西北方向飘,说明风向是东北。(______)
31.天上的云实际就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______)
32.“烟柱直冲天”描述的是1级风。(______)
四、连线题
33.把以下测量仪器和对应的用途用线连起来。
气温计    测量降雨量
雨量器        测量气温
风向标        测量风速
风速仪    测量风向
五、简答题
34.为什么红旗会飘扬?

六、综合题
入秋以来,台州是一路小晴歌,又晴又暖的结果是大地在喊“渴”。全市大部分地方都出现中等旱情。在抗旱的同时,各地在忙着人工增雨。在11月17日下午,随着暖湿气流加强,云中水滴颗粒增多,云层加厚,临海气象局抓住有利时机,在尤溪镇上白岩村开展地面烟炉增雨作业,向云层输送干冰增加有效降雨。干冰升华会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变成了小水珠。作业后,在风向的引导下,临海市西南范围内飘起了小雨。
35.如图所示,11月17日的气温应该记录为(______)。

36.降水量的单位是(    )。
A.毫米    B.毫升    C.厘米
37.干冰升华的过程要(    )。
A.放热    B.没有热量的变化    C.吸热
38.临海市西南范围内飘起了小雨。可知,当时的风向是(______)。
39.作为小学生,面对旱情应该怎么做?
TOP
47#

回复 45楼kich的帖子

不要批量上传,在附件中采用普通上传的方法。你试试看。
TOP
48#

《做一定帽子》教学反思:
    《做一顶帽子》是二年级上册的最后一课,同学们学习了各种材料的特征及功能,学习这一课得心应手。为了更好的掌握教学目标,我分为2节课来上,第一节课是学习如何做帽子,第二节课来展示。
        第一节课,按照先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帽子的材料和功能,再想想自己设计什么样的帽子,需要什么材料,画出设计草图,最后准备材料,制作。
        第二节课,全班汇报,先自我介绍,再介绍帽子的材料和功能,最后其他同学打分,效果非常不错,收获满满:
第一、复习了这个单元的知识与技能,观察各种材料的特征和用途,选择需要的材料。
第二、个别胆子比较小的孩子勇敢的上台介绍,锻炼了表达力,敢于展示自己。
第三、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TOP
49#

居家学习期间,对乙酰氨基酚上了热搜,以前买三九感冒灵时从来没有关注过对乙酰氨基酚,现在要关注了,没货了。头疼,四肢乏力,不知中没中,熬一熬吧。
TOP
50#

回复 49楼kich的帖子

是的,中了也只能熬,会过去的
TOP
51#

回复 49楼kich的帖子

日常比较熟悉的可能是它其中一种的别称:扑热息痛
TOP
52#

回复 45楼kich的帖子

上传附件试试看
TOP
53#

回复 46楼kich的帖子

很详细的练习,谢谢王老师的分享
TOP
54#

反思:
本节教学中,学生了解了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初步学会了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了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学会了使用区分降雨强度的雨量分级表。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较好。
不足:课前准备仍不够充分,制作材料缺乏,学生粘贴刻度条时没有跟雨量器内侧底部对齐持平,纠正时耽误了时间。最主要原因是制作过程中指导可能还是不足,有一组学生刻度条贴的过高,没按要求把零刻度线与容器内部的底面
kich 发表于 2022/12/4 18:54:54
可以拍摄实验制作的微课视频,把需要注意的地方强调出来。
TOP
55#

反思:
本节教学中,学生了解了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初步学会了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了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学会了使用区分降雨强度的雨量分级表。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较好。
不足:课前准备仍不够充分,制作材料缺乏,学生粘贴刻度条时没有跟雨量器内侧底部对齐持平,纠正时耽误了时间。最主要原因是制作过程中指导可能还是不足,有一组学生刻度条贴的过高,没按要求把零刻度线与容器内部的底面
kich 发表于 2022/12/4 18:54:54
谢谢分享,学习了。
TOP
56#

回复 54楼陆国萍的帖子

微课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有时候很想拍但太忙了没时间拍
TOP
57#

兔年大吉大利!所愿皆所得!
TOP
58#

《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1课。教科书从冰箱贴引入,引领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磁铁,发现磁铁虽然形状各异,但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功能——“吸”在铁上。单元封面图片是学生非常喜欢玩的磁铁钓鱼玩具,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磁铁游戏的回想,说一说“磁铁有哪些特点”“我们能用磁铁做什么”,以唤起前概念,激发探究磁铁的兴趣。本课我也主要围绕钓鱼这个游戏贯穿整堂课,让学生能在玩中学,学中玩。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不同鱼杆钓鱼游戏,可以引出本课的核心问题“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第二部分——探索,包括“用磁铁去吸引各种各样的物体”和“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是用铁做的”两个活动,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检测,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判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检测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思维辨析,充分发表关于“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在材料上的共同特点”的观点,并在习得概念后进行迁移应用(拾起木屑中的回形针),让科学概念的建构更完整。第四部分——拓展,了解能被磁铁吸引的“特殊”金属镍和钴,进一步完善科学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对一个事物的探究,需要穷尽更多的材料,而我们的课堂探究只是很有限的一部分”。
作为《磁铁》单元的起始课,本课要帮助学生通过探究完善“磁铁具有磁性”的科学概念,同时还要唤醒并了解学生对磁铁的原有认知,从而统领整个单元的学习。
学情分析:磁铁很常见,在一些玩具里就能发现磁铁的踪影,一些学生可能还接触过不同形状的磁铁。对于磁铁,学生有正确的认识:“磁铁能吸住一些物体”“磁铁与磁铁之间也会吸在一起,有时候会相互推开”。但是,学生对磁铁只停留在“玩”的阶段,形成的相关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很多学生认为“磁铁能吸大部分金属”,这就需要我们组织主题明确、结构严谨、体验深刻的探究活动来转变其错误的前概念。
本课希望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知道“磁铁能吸铁,磁铁能吸铁一类物质的特点叫磁性,磁铁有磁性”,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
2.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做出猜想和预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实验获得证据,从而检验自己的猜测,会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3.能利用磁铁,通过重复实验的方法鉴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科学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能够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
3.养成认真的实验态度,培养重复实验的意识。
4.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2.了解到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用铁做的。
3.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探测物体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发现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2.教学难点
能利用磁铁,通过重复实验的方法鉴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纸片、木片、铁钉、铝片,回形针、玻璃球、燕尾夹、橡皮擦、导线、铅笔、橡皮筋、沙子、砖块、塑料尺,1块环形磁铁和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金、银制品,镍片、钴片,班级记录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今天的主角道具——自制鱼。问:你们都玩过钓鱼的玩具吗?今天老师这也有一条鱼,谁愿意来钓一下?老师这有两根鱼杆,请两位同学上来。
2.激发冲突:为什么一根成功钓上鱼,一根不行呢?(教师准备的两个外形一样分别有纸包好的铁片和磁铁)
3.根据学生回答引出磁铁。(拿掉纸验证)
设计意图:用了平常生活中很多学生玩过的玩具来导入,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热情。用两根鱼竿作对比,激发矛盾,顺利引出磁铁。
4.出示各种形状实物磁铁,引导概括: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
5.聚焦问题:磁铁能吸引什么材料做的物体呢?出示课题《磁铁能吸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各种磁铁,唤醒学生对磁铁的原有认识;通过“磁铁到底能吸什么”让学生产生思考和争论,为后续探究活动的开展快速聚焦。
二、探索
活动一:磁铁能吸什么
(一)出示材料,进行预测
1.师:刚刚这条小鱼又来了很多小伙伴,它们身上都带着不同材料做的物体。出示材料。
2.预测: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根据学生预测展示在黑板上,有争议的贴中间
   设计意图:钓鱼这个游戏一直贯穿整堂课,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又能很好的给物体编号,教师事先写好物体名字,使学生记录更清楚,节省活动时间。而且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二)讨论方法,明确要求
1.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观看微视频
微视频演示步骤:
翻开活动手册
1.记录编号
2.预测:不能吸的打“×”,能吸的打“√”
3.实验方法:两个同学一组,一位同学操作,一位同学记录,根据结果把小鱼分别放到能被吸引和不能被吸引的格子里。第一次完成后,两位同学互换,重复实验。修改有错误的数据,讨论完成表格最后一列(组成材料)。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还不能自主有序地完成实验,通过微视频的讲解和演示,比起老师的讲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展实验,检验预测
1..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对小组配合、操作是否有序,是否轻声,及时记录等情况进行口头评价,并及时在黑板上用小鱼往上游的方式进行评价)

2..播放音乐,出示整理材料后的样本图片,让学生有序整理,并准备汇报。
设计意图:评价方式用小鱼向上游的方式,更新颖,更能激发小组合作探究意识,使探究更有效。实验做好了后,通过教师图片呈现整理后的效果,学生一目了然,不用过多言语,学生便可领悟,为后续的习惯打下良好基础。
(四)交流小结,理性思考
1、汇报结果:请两位一小组上台汇报(出示汇报要求:我们小组通过实验发现_____号可以被磁铁吸引,______号不能被磁铁吸引)
2.交流:哪几个物体自己预测错误了,错误原因是什么?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磁铁能吸引什么材料?不能吸引什么材料?
小结:磁铁能吸引的物体都是铁做的。(或者含有铁)
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的思考、预测、交流,引起认知冲突,帮助明确实验探究中进行检验的目的。
活动二:“寻找铁”游戏
1.师:刚刚我们已经知道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做的物体,现在老师给每位同学一块条形磁铁,一起寻找下教师里的哪些物品是铁做的吧。
2.出示温馨提示:不能用磁铁去吸引手机、磁卡、电脑屏幕等,以免物品被损坏。
3.学生寻找铁。
师:跟刚才一样,我们还是要一边实验一边做好记录,每种物体至少试3次!(现场找的物体可以用图画的方式记录)
设计意图:重复三次检验,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重复验证的科学方法。

三、研讨
(一)科学论证,形成概念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小结:都是铁或者是用铁做的。
(二)问题呈现,运用解决
1、拾起木屑中的回形针,有哪些方法?(鼓励多种方法,如用磁铁吸引,用手直接捡,用水分离……)
(三)讨论小结,存疑延伸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铁一类的物质。对于磁铁的研究,我们还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师:能提出这么多问题,你们真的很棒!这些问题,在本学期和以后的学习中会被一一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磁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还想研究哪些关于磁铁的问题”,这一设计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情,为新的研究做好准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研究磁铁的兴趣。
四、拓展
1.出示各种不同分值的硬币。问:它们能被磁铁吸引吗?教师请学生上台演示。
讲解:有些硬币表面含有镍,科学家研究磁铁是,测试过很多材料。他们发现磁铁不但能吸铁,还能吸镍和钴。
TOP
59#

周五参与了网上的第5期研修活动,成员们深入探讨,发言积极,本想上传图,可一直失败,就以文字记录一下。
TOP
60#

回复 54楼陆国萍的帖子

论坛好像不能上传微视频的是吗?我上传个图也很麻烦,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电脑问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