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生主导课堂,拓展实践路径
科学探究的方法并不是只有实验一种。自主探究能力并不是只能通过实验培养。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等都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在一些没有实验的课堂上,我会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当 “小老师”,通过收集信息、分享交流的方式,锻炼他们的探究实践能力。以五年级下册 “环境与我们” 单元为例,该单元围绕我们周边的环境问题展开,并且没有实验。因此我采用几位同学分组,小组内收集资料并在课堂分享的形式,让每位同学都成为小老师,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环境与我们单元有“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珍惜水资源”“解决垃圾问题”“合理利用能源” 几课,我让几位同学分别带领他们的小组负责不同的课,让他们去收集周边的信息并进行分享。负责 “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课的小组,提前两周就开始了系统调研。他们先梳理了课本中提到的常见环境问题,然后分成三个小分队:第一队观察学校周边的空气状况,还采访了每天晨练的老人,了解近年来空气质量的变化;第二队调查家附近的河流,用手机拍摄河水颜色、岸边垃圾,询问父母 “这条河以前是什么样子”和如今的情况做对比;第三队则收集本地新闻报道中关于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的案例。最后由两位同学总结并制成ppt和其他同学分享


负责 “解决垃圾问题” 一课的小组,同样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调查了自己家和邻居家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统计出小区里不同类型垃圾的占比;还采访了小区的清洁工,了解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流程;还从网上收集了资料,知晓了垃圾填埋和焚烧的优缺点。上课时,小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身边的垃圾问题,提出了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和减少垃圾产生的建议,如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除此以外,还设计了丰富的课堂环节,如分享和展示记录表,开展垃圾分类游戏等。


负责 “合理利用能源” 一课的小组,则聚焦于身边的能源使用情况。他们调查了家中的能源消耗类型,如电能、天然气等,计算出每月大概的能源消耗量;收集了关于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资料,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还观看了纪录片,知晓了能源短缺的现状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小老师通过对比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优缺点,向同学们强调了合理利用能源的必要性,并分享了一些节约能源的做法,如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电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