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慈溪西小四年级教学反思专贴 [复制链接]

11#

 

溶解单元第2课: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高锰酸钾是溶液是紫红色的,通过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高锰酸钾在水中慢慢扩散的过程,最后,看到整杯水都变成了紫红色,我们可以断定,虽然高锰酸钾的颗粒用肉眼看不到了,但颜色标示出高锰酸钾是均匀地分布在水中的,至此,学生形成了关于溶解的完整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又得说说学生的实验习惯了,这堂课中发现有一个四人小组根本没有理会“取5--6颗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先静置,观察,再搅拌,观察”的实验要求,把一整包高锰酸钾连袋子一起投入了水中。很明显,这个四人小组交流实验方法时没有听好。在课堂上,我批评了这一小组,并且强调实验一定要严格按照实验设计进行,随心所欲地实验不仅影响实验观察,严重的可能会带来危险。另外,学具袋里的高锰酸钾是用塑料袋装的,这是不规范的。也没有取用的小匙,操作时教师一定要强调让学生用小药匙取用。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2#

 

溶解单元第3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展开这课的探究活动,观察很重要,还要强调分阶段观察:刚放入时是什么状态的?轻轻搅拌后,是什么状态?充分搅拌后,又是什么状态?不仅要求学仔细观察,还要让学生详细、准确地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


对本课的教学层次,我是这样把握的:胶水或洗发液(由学生本着方便原则自选一种准备材料)相当于前面的食盐,它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慢,能清晰地展示从可见到不可见的变化过程,通过迁移,学生能基本概括出洗发液或胶水溶解的特征(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与水完全混为一体);醋(要求用有色的米醋)相当于前面的高锰酸钾,油相当于前面的沙子,通过对醋的观察,学生能建立液体溶解的过程(慢慢扩散到水中),通过对油的观察,能了解有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它与水无法混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思路应该是比较清楚的,有利于学生建构什么是液体溶解的科学概念的。


现在要说到酒精了,它无色、透明,但进入水中时会搅动水,学生观察到一些条纹状的、一丝丝的、像烟一样的东东,然后搅拌、它就与水混为一体了,但是,正由于它无色透明,与水的性状太相似,大多数组都判断它已均匀分布在水中,能溶于水时,有一个小组却拧上了:“我们发现搅拌后酒精还浮在水的上方。”其他孩子纷纷反对:“哪有啊!”“试管里的液体最上面看上去不一样!”原来,他们把试管里的凹液面认为为浮在水面上的酒精了,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没有多大的意义,就直接告诉学生:“这是光线引起的,你们看,只装水的试管里的液面也是这样的啊!”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些孩子思维是非常固执的,听到我这样说,他们一时想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好作罢,但是,他们的眼里,分明闪着怀疑!由于时间快下课了,我也就继续了下去,课后,也没有再进行深化。至今,学生怀疑的目光仍会在我眼前出现,我想,至少对那一个小组,酒精能溶于水,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这里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教材安排酒精这种材料的用意是什么?酒精溶于水,确实很难观察!与其混淆学生,不如将这种材料去掉?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3#

 

溶解单元第4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再挑挑教材的刺:上面取水50ml,表格里却呈现20ml!这肯定是一个错误,考虑到100ml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的探究我打算取50ml水来进行,因此,本课我也设定了50ml水量。再一个:把20克盐和小苏打平均分成6小份。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呢?20/63克多一些,并不利于与后面课的衔接,材料准备又不方便。我称了一下,大一些的药匙一平勺大约是1克,这课的教学,我就干脆和学生探讨了“怎么比”,让他们1平勺1平勺地放,直到有一种不能溶解了为止。这里,关于搅拌,给出了规范操作的方法,关于怎么样才算不溶解,溶解能力等都进行了一一界定。


这一课里我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发现了他们几个有意思的想法:


150ml水里,盐是能无限溶解的。我试着引导他们:“只有这么多水,一整杯盐放进去都能溶解吗?”“换个大杯子就行了啊!”“一卡车盐也能溶解?”“只要杯子够大,就可以!”真是服了他们了!只好留待100ml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这一课里再解决这个问题了。


2、溶解能力就是溶解的快慢,能力强,就很快溶解了,能力弱,就溶解地很慢。因此,搅拌能增强物质的溶解能力。这个不利的前概念,通过实验观察,他们发现,小苏打只能溶解5—6克左右,一直搅拌,也不能再多溶解了,大部分学生纠正了自己的想法,能区分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解速度的快慢了,也认同了搅拌是不能增强溶解能力的。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固执的学生转不过来。这里,应该不是教学的问题了,我得想一想,面对思维较封闭的学生,怎么办?


在这一课里,材料准备上又出现了一个失误,细盐用完了,到食堂里讨了两杯,却是粗盐,真没想到粗盐与细盐溶解的速度差那么多!以至于第一个环节上完就下课了,还好,气体的溶解可以算是比较独立的内容,我就放到第七课后面去了。教训:一定要用细盐实验,不然会非常不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4#

 

溶解单元第5课:溶解的快与慢



总的感觉,本课涉及到对比实验的方法,因此,学生觉得实验设计与操作比较难。在本堂课中,做高锰酸钾溶解实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又出来了,在大家一起制订了实验计划后,有部分组学生实验还是没有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很不规范,完全没有做到对比实验的要求。这个现象,其实在我所教的五年级两个班中也时有发生。



课后,我不止一次地考虑过这个问题,我认为,原因之一,是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不够好;原因之二,是指导过细的问题,我本人是一个比较追求完美的人,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时,总有觉得还不够的感觉,这在本学期的教学开放日课上也有表现,一位听课的同事评为:“觉得你对学生很不放心”。我想,这点我应该注意起来了,指导过于粗线条,我并不赞同,但于我而言,大多还是过细的问题,既浪费时间,又使学生觉得厌烦,他们不够关注实验设计、一心想快些实验,我想我是有负责的。



本课中,有一半的合作小组吧,没能控制好不变的条件,比如两杯水中同时加入一样多的食盐、加好后再一杯搅拌、一杯静置,有些组加盐就很随意,而且在加盐的中途因为手痒,盲目搅拌的也有。当然,学生的发展各异,这里也有我十分欣赏的一个组:他们先在两张白纸上用小药匙各取出大约10的盐,再同时倒入杯中,条件就控制地非常好了。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5#



溶解单元第6课: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这一课是本年级组的老师周丹丹在教学开放日中上的公开课,我们班则是在市网络研修班活动中由周老师展示的课堂。我校一共5个班,周老师共上了5次,我们班是最后一班上的,经过不断的磨课,教案已比较成熟。我就谈谈听课的感觉吧。



1、充分利用了大单元教学的优势,本课是第6课,对于溶解,学生前面已有了5课时的积累,因此,本课教学时,周老师充分整合了单元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如:运用学生在第4课中的实验结果,50ml水里已溶解了9食盐,可能还能溶解更多,学生在猜想最多能溶解多少食盐时有了这个依据,就不会再出猜比9更少的过小的量。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时,提出放盐的方法:第一次放入9,再22地放,教师也准备了有结构的材料:盐91包、2的若干包,节约了实验的时间。



2、恰到好处的引导使学生的的思维发展非常清晰。怎么放盐、怎么计算、注意什么细节?等问题一一展开,到位的指导使学生展开了高效的实验,得出了非常准确的实验数据。



就说两点,再具体的期待周老师的自评吧。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6#



溶解单元第7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上一课上完后特地留的浓盐水在上课前一刻被打翻,真是欲哭无泪啊!重配了一杯,但,学生没法看到食盐结晶了。



然后,仪器室里只有一个蒸发皿,只好用铝片代替。酒精灯是好的,但火柴告罄,最后用打火机点的。



总之,这一课的材料没有准备好。思维发展上嘛,思路很清楚,但是最后加热析出白色颗粒,再看看能否溶于水,然后,就判断它就是盐!这样判断的条件很不充分啊!旧版教材中也有类似的问题,没记错的话,改版后加了一个能否溶于水的环节,但,还远远不够。看来教材的编者得再动动脑筋了。



最后,气体的溶解实验放在了这里,确实如贝贝他们提出的,这个实验设计地不好!现象不明显,操作不方便!跟学生的力量不够有很大的关系。课后,我们组的老师又做了这个实验,取汽水时不要让空气跑进去,再用力拉(很大的力)可以看到许多气泡冒出来,再用力压,气泡消失,实验可以成功。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7#



声音单元第1课:听听声音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声音,开始关注声音。通过活动这个重点任务完成地不错。我注意到,本单元的难点是建立音量和音高的概念,特别是建立音高由振动的频率决定、音强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概念。振动、频率、振幅,这些概念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观察描述起来也不容易,不仅耳朵要有较强地听音能力,眼睛也要尖、对振动不是很明显的变化,要瞧得出来。难!教材呢,其实也非常关注这个内容,在第1课,就开始让学生接触这方面的观察了:不用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音叉、长短不一的铁钉。为把难点化整为零,本课我着重指导记录,以及听音的顺序、方法。记录用一个字,高、低、强、弱,然后一个单元都统一用这四个字描述声音,清晰的描述为清晰概念打好了基础。按顺序听记,又给出了科学的探究声音的方法。第1课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8#

又乱忙了一把,快完了,就要继续写了。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9#

 

声音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的教学主要流程是:想办法让尺子和橡皮筋发出声音,想一想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寻找尺子和橡皮筋发声时的共同点→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课上下来,觉得这样的流程走,学生的思维发展轨迹还是很清晰的,但是,集体备课时交流了这一课,觉得自己有两个地方没有把握好:


1、想法让尺子和橡皮筋发出声音,学生有用尺子磨擦桌子的、摔在地上的……其中有一大部分发声的方法很难观察到振动,这无疑给学生发现振动增设了障碍。


2、观察到振动后,没有让学生具体地描述振动,只是给出了振动这个词,恐怕在一部分学生的心里,对什么是振动还是有疑惑的。我听到同组的老师提出的一个方法,让学生用手的动作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模仿出来,再给出像这样来回运动叫做振动的概念,这种方法非常好。于是,我在后面一课里补了这个环节,很遗憾,补的就是补的,效果不如预期的好。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0#

 

声音单元第3课:声音的变化


正如我在第一课里提出的,本课是单元的难点,引领学生探究时,确实是障碍重重。首先,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较轻,学生的习惯还是没过关,做不到安安静静地做实验,给听音带来了不便,第一个实验中,拨尺子的方法也是必须注意的细节,一定要用一只手用力地在桌子边缘处按住尺子,防止拨动时尺子敲打桌面发声,干扰实验。其次,部分学生观察能力的限制使探究活动一再走入低谷,听出用力不同,尺子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后,再问:“两次实验中尺子的振动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没有人能答得上来,再重复实验,也只有少数学生注意到“振动的距离”不同,此时乘机让学生用手的动作模仿了一下,给出了振幅的概念,觉得大多数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一不同,进行了第三次实验观察,这才堪堪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再后面,就更加举步维艰了,首先,用四个杯子听音,有一部分对音乐不敏感的学生根本听不出来,为强化学生对音高的感知力,我觉得可以用一种乐器先来让学生听听高低不同的音,效果也许会好一些(我在四年级只有一个班级,这阶是没法试了),然后,橡皮筋拉得不同长的音高音低,也有许多听不出的,同样的,用眼睛,也没有几个学生能看出橡皮筋振动地有快慢,这一环节的结论得出,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学生有太多的不确定。


唉,真郁闷,看来这堂课的效果愖忧!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